《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364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和研究》结题方案Word下载.docx

2、“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产生聚集效应的过程。

即运用系统方法,协调教学系统中诸因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渗透的过程。

既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认知工具,又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渗透和融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是两种课程学习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渗透有机融合,这种“整合”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三个方面。

(二)、研究假设

1、如果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学习进行有机整合,使信息技术既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又作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和手段,就能在学生获取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是将学生的课程学习活动置身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建构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课题理论依据

1、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回归“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要求教育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皮亚杰认知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完成的。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

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3、维果斯基文化语文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语文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人们生成对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总是与他以前的经验相结合,也即理解总是涉及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结构;

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它总是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的选择的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

认为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

一方面表现为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即表现为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发展为核心,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的“自我实现”,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认为学习情境应该是学生中心和学生定向的,个人应该决定他们自己的行为,学习应该包括新信息的获得和个人对信息的个人化,强调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和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作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进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学改革,把信息技术作为工作、学习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需要,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在熟练掌握技术手段的前提下,深刻了解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将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力求探索出一条即能发展学生个性,又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

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为培养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课题的实验目标

实验总目标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语文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地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协作创造力、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特别是教学教研水平,写出较高水平的实验报告、论文。

(二)课题实验的意义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更新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进一步丰富信息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能促进我校地理、语文信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推动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课题实验的指导思想

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为指针,以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和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针对中学应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我校地理、语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课题试验和研究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操作性原则

课题的研究源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但在实际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上要有可操作性,能为学科教学提供基本教学模式。

2、针对性原则

 

课题研究要不断发现、适应教学实际,研究要有针对性,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切忌空泛和盲目。

3、主体主动性原则

课题研究中要时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落脚到学生的主动发展上。

4、基本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调查法(问卷调查、交流研讨、师生座谈、测评等)、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统计法、课堂活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三个环节)、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六、课题研究步骤和总结:

第一、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4——2009年5月):

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的收集;

课题目标的购建和课题内容的确立;

设计问卷调查。

第二、课题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10年4月):

1、前期分析阶段:

通过对学生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样本分析,撰写“实验中学初中地理、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样本分析”,对七年级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汇总,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教学实施阶段:

按照教学现状确立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整合课堂教学,做好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改进教学形式,并逐渐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教师对地理、语文的教学反馈,并根据反馈做相应调整。

第三、课题结题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我们认真回顾了课题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对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拟定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实验工作总结:

(一)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1、“问题探究”模式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组织交流——总结反思。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中自主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或协作学习,并通过交流补充逐步完善认知建构,进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在这里,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2、“任务驱动”模式

作品范例——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

信息技术整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

3、“主体实践”模式

资源利用——主体实践——分析交流——资源共享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阶段或一个单元的学习后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或网上浏览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综合运用到所学知识对收集的资料作深入的分析,然后通过交流作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四环节”模式

讲授演示——查找收寻——协作会话——探究总结

“讲授演示——查找收寻——协作会话——探究总结”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中经常运用的模式之一。

四个环节都可以作为起点,如可以先“查找收寻”,由学生提出难点、问题等,再“讲授演示”,也可以先“协作会话”,拿出探究性方案,再进行"

探研总结"

但讲授演示必须解决难以理解的内容,查找收寻必须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协作会话必须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探究总结必须提出创造性意见建议或新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作用:

计算机的信息容量是教材、图册等传统教学媒体或者电影、录像等其它电教媒体无法比拟的。

在计算机存储的丰富信息中,搜寻、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是极为方便和快捷的。

学生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在网上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来展开学习,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1、数字化情境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在自己计划、自我指导、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过程。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和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学习目标的选择者、是学习内容的探索者、是学习成果的发现者、是学习方式的创造者。

教师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是情境观察的服务者,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是解答疑难的指导者。

活动中,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自己确定学习起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策略,调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协作讨论和自我评价,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创造意识得到发展,学习成为富有挑战、充满发现的一件乐事。

在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依靠自主学习有所收获,看到了自身蕴藏着的巨大的学习潜力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

如在地理《我国的民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进入“资料室”的“56个民族”,点击“各族简介、民族风情、图片汇萃、民族服饰、民族建筑”这些栏目,进行广泛的或归类的资料搜索。

学生也可进入“精彩视频”收看各民族视频资料。

学生经过多方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鉴别和整理,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晓畅,最后将自己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并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2、数字化情境中的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构极其重要。

它主要通过协商与会话的形式,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促进此学习群体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从而达到真正的意义建构。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竞争、辩论、伙伴、角色扮演等。

①竞争:

竞争是指教师首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是小组)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

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

②辩论:

辩论是指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使学习者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③伙伴:

伙伴是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促进问题的解决。

如进行《世界的气候类型》研究时,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伙伴关系,讨论并形成具体的研究小课题的实施计划、方案,然后进行调查、考察、访谈、上网搜集资料等,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友好合作,能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等,得出了一定的学习结果,创造性潜能也获得了充分的开发。

④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由不同的学习者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其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同学给予判断,教师给予引导和分析,以强化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

如学习语文《故宫博物院》一课,教者要求学生以指导者的身份,研读课文,整理提纲,并按提纲搜索相关图片资料,做成电子讲稿,进行讲解比赛。

每一位同学既是指导者,又是学习者,还是评价者

3、数字化情景中的创造性学习

学生在研究小课题的过程中,一般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开展研究、交流成果这几个步骤,如何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外化呢?

这就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

常用的软件工具有:

1文字处理工具,如Word、WPS等——适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意义建构能力。

2几何画板、作图、作曲、制表工具——适合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

3信息浏览、搜索工具(如InternetExplorer)——适合培养学生搜索、甄别、获取信息的能力。

4信息集成工具(如PowerPoint、FrontPage、Flash)——适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表达能力与品质。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最优化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上,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显示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正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特质充分服务于课堂的验证。

然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一定要紧扣优化实现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运用、规范操作,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用好、用实、用活和用巧网络信息技术。

1、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但在运用中应注意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但要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

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网络不是惟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

3、正确处理人与机器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

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4、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5、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6、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

具体的说,就是不能仅仅以具体材料的演示和纲要性的课件替代教材,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

7、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

例如,在让学生接受以视、听感知媒体所提供的音像信息时,不断插入音频较高,内容较多的指导语,违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影响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准确接受。

再如,有时应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中的难点问题,以具体形象材料来展示某个概念、原理的实质,从而揭示和实证某些较为抽象的理论问题,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

所以操作前,就应将要学生思考的、注意的问题向学生明确提出,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媒体提供的信息。

这时,教师的指导语必须置于媒体操作之前,否则,学生看了之后,教师再提问和讨论,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目的不同,媒体操作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方式和要求就不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削弱媒体运用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七、课题研究绩效和问题:

绩效:

1、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在学中创、创中学,为信息社会学习奠定了基础。

提高了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

学生都能利用搜索引擎、网站、教学资源库等搜寻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能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进行分析、思考和再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通过E-mail、网校的讨论区、作品发表区进行合作交流。

由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频繁使用,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得的技能有了用武之地,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显著提高。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尤其在信息技术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友好合作,能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等。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学习。

从诸多学生的电子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形成了良性循环,从学到创,从创到学,不断提升。

下面是我校七(6)班学生作业、学习能力、成绩课题研究前后的对比:

表1:

作业练习准确率情况对比

题型时间

容易题

中等题

较难题

思考题

研究前

80.5%

79.3%

75.2%

52.6%

研究后

99.7%

96.2%

93.4%

86.1%

表2:

主动思考学习能力对比

项目时间

不思考

督促思考

较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

45%

26%

18%

11%

8%

13%

37%

42%

表3:

实验前后数学成绩对比(总人数61人)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实验前

74.1

51

83.6%

38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