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395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六册古文Word下载.docx

1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12.施从良人之所之

20.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21.而相泣于中庭

22.而良人未之知也

23.惟弈秋之为听

2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5.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6.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

6.臣请完璧归赵

7.舍相如广成传舍

8.乃使其从者衣褐

9.秦王恐其破壁

10.秦王毕礼而归之

11.左右欲刃相如

12.庸人尚羞之

13.相如廷叱之

1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3.拜送书于庭

14.召有司案图

15.唯君与群臣孰议之

27.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歁

29.求人可使报秦者

30.君何以知燕王?

3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

32.臣诚恐见其欺于王而负赵

3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5.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屈原列传《史记》

16.蝉蜕于浊秽

16.离骚者,犹离忧也

17.人穷则反本

18.屈平既绌

19.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0.齐与楚从亲

21.被发行吟泽畔

22.厚币委质事秦

23.其文小而其指极大

36.方正之不容也

37.蝉蜕于浊秽

38.举贤以自佐

39.为秦所灭

40.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2.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4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4.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

17.留军壁邺

18.铁椎椎杀晋鄙

19.吾攻赵旦暮且下

20.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21.使将将其军归魏

北乡自刭

46.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47.何功之有哉?

48.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1.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

(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2.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

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

周策》)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相同点,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引壶觞以自酌。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

《石钟山记》

3.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

“长于臣。

”(《鸿门宴》)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4.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公为我献之。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了”“为着”。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六)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

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

例如:

如今人为刀俎……何辞为?

5.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勾践灭吴》)

(二)第三人称。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

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登泰山记》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吾其还也。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7.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所借书皆名著也。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8.且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晋秦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黔之驴》)

9.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且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

(《曹刿论战》)

10.莫

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五纳谏》)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2、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11.盖

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12.因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不如因善遇之。

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鸿门宴》)

13.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2、“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3、“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4、用作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不然,籍何以至此?

5、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中“……地”。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捕蛇者说》)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6、“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的“是的”“对的”相似。

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触龙曰)“……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触龙说赵太后》)

成然之。

(《促织》)

14.虽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

可译为“虽然”。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3、复音虚词“虽然”。

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

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15.乃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王曰:

“善。

”乃下令……(《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其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4、“乃”有时还可作连词用,释为“如果”“至于”等。

16.既

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

也可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

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

既来之,则安之。

17.即

有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

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与妻书》)

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

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3、用在判断句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

(《治平篇》)

18.之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揉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之二虫又何知?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或补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或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的”或“得”,有的可不译。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