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48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的活性炭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在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

  q=VX=式中:

q——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

  V——污水体积,L;

  C0、C——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

X——被吸附物质重量,g;

  M——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两者之间的变化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费用兰德里希经验公式加以表达。

  q=K·

C

  式中:

q——活性炭吸附量,g/g;

  C——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

  K、n——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K、n值求法如下:

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相应之值,将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

  1lgq=lgK+lgC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此外,还有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它通常用来描述物质在均一表面上的单层吸附,表达式为:

  1111=+?

?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法,即活性炭动态吸附法。

  采用连续流方式的活性炭层吸附性能可用勃哈特和亚当斯所提出的关系式来表达。

  C0KN0Dln?

1=lnexp?

1?

KC0tN01C0t=D?

ln?

00B

t——工作时间,h;

  V——流速,m/h;

  D——活性炭层厚度,m;

  K——速度常数,L/mg·

h;

  N0——吸附容量、即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物质的吸附量,mg/L;

  C0——进水中被吸附物质浓度,mg/L;

  CB——允许出水溶质浓度,mg/L。

  当工作时间t=0,能使出水溶质小于CB的碳层理论深度称为活性炭的临界深度,其值由上式t=0推出。

  1

  D0=VC0ln?

10B

  碳柱的吸附容量(N0)和速度常数(K),可通过连续流活性炭吸附试验并利用公式t~D线性关系回归或作图法求出。

  活性炭吸附动力学实验原理

  动力学研究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经历的具体步骤,即所谓反应机理。

它探索将热力学计算得到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将实验测定的化学反应系统宏观量间的关系通过经验公式关联起来。

  固体吸附剂对溶液中溶质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准二级、韦伯-莫里斯内扩散模型和班厄姆孔隙扩散模型来进行描述。

  

(1)基于固体吸附量的拉格尔格伦准一级速率方程是最为常见的,应用于液相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模型公式如下:

  qt=qe[1?

exp?

Kt]

  或

  lnqe?

qt=lnqe?

Kt

qe——平衡吸附量,mg/g;

  qt——时间为t时的吸附量,mg/g;

  K——一次方程吸附速率常数,min-1。

  以log对t作图,如果能得到一条直线,说明其吸附机理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2)准二级速率方程是基于假定吸附速率受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这种化学吸附涉及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其公式为:

  t11=+ttsee

  式中Ks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

  以t/qt对t作图,如果能得到一条直线,说明其吸附机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3)韦伯-莫里斯模型常用来分析反应中的控制步骤,求出吸附剂的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

其公式为:

  qt=Kipt+C

  式中,C是涉及到厚度、边界层的常数。

Kip是内扩散率常数。

qt对t1/2作图是直线且经过原点,说明内扩散由单一速率控制。

  (4)班厄姆方程常被用来描述在吸附过程中的孔道扩散机理,方程尽管是以经验式提出,但可认为是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应的动力学方程,这可从理论上导出。

  ′C0k0m′?

glg=lg+αlgt01当线性拟合得到较好直线,拟合系数R2大于时表示此孔道扩散模型能较好的表示实际吸附情况。

  (5)此外,叶洛维奇方程也是可用来描述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方程,其表达式为:

  qt=

  活性炭改性实验原理

  普通活性炭比表面积小、孔径分布不均匀和吸附选择性能差,故普通活性炭需要进一步的改性,满足实验和工程需要。

现在常采用工艺控制和后处理技术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进行调整,对表面化学性质进行改性,进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改性方法有表面结构的改性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两大类。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又可分为表面氧化法、表面还原法负载原子和化合物法以及酸碱改性法三种。

  本次实验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属于表面氧化法。

硝酸在适当的温度下对活性炭材料表面的官能团进行氧化,从而提高材料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增强材料表面的亲水性。

常用的氧化剂除了硝酸外,还有HClO和H2O2等。

1ln?

3实验内容

  实验设备与试剂

  表3-1实验中所用试剂及说明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篇二:

固体从溶液中的吸附

  院(系)生化系年级10级专业化工姓名学号10409020

  课程名称专业基础实验实验日期2012年11月29日实验地点三栋指导老师张红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二、实验原理:

  1吸附能力的大小常用吸附量Γ表示之,Γ通常指每克吸附剂上吸附溶质的量。

吸附量Γ的大小与吸附平衡时溶质的浓度c有关,常用的关系式有两个:

  

(1)Freundlich经验公式:

  Γ=x/m=kc1/n

  lgΓ=1/n·

lgc+lgk

  以lgΓ对lgc作图,由斜率和截距可求得参数n和k。

  

(2)Langmuir吸附方程式:

  用c/Γ对c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得Γ∞,并进一步计算出吸附剂的比表面积S0:

  S0/(m2/g)=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

  仪

  器:

电动振荡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具塞锥形瓶,移液

  管。

  药品:

活性炭,HAc溶液(mol·

L-1),NaOH溶液(mol·

L-1),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取5个洗净干燥的带塞锥形瓶,分别放入约1g的活性炭,并将5个锥形瓶标明号数,用滴定管分别按下列数量加入蒸馏水与醋酸溶液。

  2.将各瓶溶液配好以后,用磨口瓶塞塞好,摇动锥形瓶,使活性炭均匀悬浮于醋酸溶液中,然后将瓶放在振荡器中,振荡器温度设定在30℃,盖好固定板,振荡30min。

  3.振荡结束后,因使用的是颗粒活性炭,可直接从锥形瓶中取上清液分析。

因为吸附后HAC浓度不同,所取体积也不同。

从1号瓶中取,从2,3号瓶中各取的醋酸溶液,4,5号瓶中各取的醋酸溶液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每瓶滴二份,求出吸附平衡后醋酸的浓度。

因为稀溶液较易达到平衡,而浓溶液不易达到平衡,因此滴定分析平衡浓度时,应从稀到浓依次分析。

  4.用移液管取原始HAC溶液并标定其准确浓度。

并将5个锥形瓶标明号数,用滴定管分别按下列数量加入蒸馏水与醋酸溶液。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计算各瓶中醋酸的起始浓度C0,平衡浓度C及吸附量Г

  2.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以吸附量Г对平衡浓度C作出曲线。

  3.LgГ对lgc作直线,由斜率和截距求出j和k

  4.4.c/Г对c作直线:

  求得Г∞和常数K

  5.由Г∞计算活性炭的比表面。

S0(m2/g)=Г∞×

×

1023×

10-20六思考题

  1.吸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与从溶液中吸附溶质有何不同?

  答:

吸附作用与温度压力、溶剂、吸附剂与吸附剂的性质有关。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除了吸附溶剂还有吸附溶质,液固吸附达到平衡时间更长,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受温度、压力及吸附剂和吸附质性质的影响,气体吸附是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压力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一般吸附质分子结构越复杂,被吸附能力越高。

  2,佛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与朗缪而吸附等温式有何区别?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是一个理想的吸附公式;

他代表了在均匀表面上,吸附分子彼此没有作用,而且吸附是单分子层情况下吸附达平衡时的规律性,有饱和吸附量值;

佛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属于真实吸附,是经验公式,范围比朗缪尔等温式要大一些,没有饱和吸附量值。

  3,如何加快吸附平衡的到达?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吸附平衡?

  a、提高振荡速度;

b、滴定两次不同时间的醋酸浓度时,两次消耗NaOH体积相同,即可判断吸附以达到平衡。

  组员:

郑甲东,游正林,胡文尧,张玉银,朱文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