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506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大煤矿六大系统有效性评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全科

生产副矿长

机电科

机电副矿长

施工队

会审意见:

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1、监测监控系统

(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

我矿为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审查并签字。

地面装备有一套由楠江集团有限公司的KJ102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

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

名称

型号

设备数量(台)

使用

备用

备用

甲烷传感器

KG3019

12

14

监控中分站

KJF47A

6

2

风速传感器

KGF5

3

4

温度传感器

KGW9

负压传感器

GPD10

1

皮带综合保护器

K19P128

开停传感器

KGT28

风筒传感器

KG5009

CO传感器

GTH1000

5

远程断电仪

KDG3/36

风门状态传感器

GFE29

粉尘传感器

GC1000J

(二)井下设备情况

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井下各地点安装6台分站,1#井底车场、2#副井值班室、3#变电所、3#1405回风巷、5#1405运输巷、6#主平硐井口检身房、7#机电硐室、8#井底车场,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12台、一氧化碳传感器5台、温度传感器4台、风速传感3台、负压传感器1个、开停4个、风门传感器12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1个。

(三)传感器监控布置地点

1、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和工作面、避难硐室内外、机电硐室安装甲烷传感器。

2、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

3、矿井总回、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避难硐室内外、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

4、各皮带运输机头上侧安装烟雾传感器。

5、主平硐、副斜井、矿井总回安装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大巷、联巷正反风门安装风门传感器。

7、井下掘进供风主扇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

8、采掘工作面安装有馈电状态传感器

9、井下所有传感器并挂牌管理,并有专人负责。

采掘工作面瓦斯报警设置≥0.8%,断电设置≥0.9%,复电浓度<0.75%,掘进工作面全部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瓦斯一旦超限,断开该区域所有非本质型安全电源。

通过断电测试,断电灵敏可靠。

(四)传感器监测及标校

我矿配备AZJ-2000型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20台、TCB4型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50台,使用30台备用40台,在地面设有专人发放、回收,定期进行标校,各类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干涉式瓦斯测定仪、每年向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一次,并取得合格证。

监测监控巡检员每周对井下所有甲烷传感器、机载断电仪用标准空气样和甲烷气样做一次调校。

甲烷电闭锁,风电闭锁每半个月测定一次,并填写测定记录。

(五)检测监控自查问题

1、有时作业地点未能及时吊挂传感器。

2、有时掘进工作面跟头传感器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检测可能出现误差。

(六)检测监控解决方法

1、督促监测监控巡检员及时进行井下作业地点各类传感器的接线吊挂工作。

2、针对瓦斯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贯彻瓦斯危害性,加强瓦斯检测意识,瓦斯监测的重要性。

(七)监测监控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瓦斯系统完善,各类传感器设置齐全,各检查点按规定设置了监测监控探头,能够较好的监控井下,系统状态良好。

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的井上监管、井下巡查。

经过评估,我矿监测监控系统可靠、合理、完善,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紧急避险系统

(一)紧急避险系统基本情况

我矿与黔西南州矿山救护大队签订了煤矿应急救援协议,救护的范围包括:

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煤矿井下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矿井设置了兼职救护队,兼职救护队有12名队员组成。

为加强事故应急管理,矿编制了贞丰县挽澜乡正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并已在相关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内容全面,危险源分析比较具体,应急指挥,抢险组织,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符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能够保障应急救援的需要。

(二)永久避难硐室概况

我矿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位于煤仓绕道东侧,主要为井底附近提升、排水、辅助运输、供电作业人员和瓦斯监测人员、维修人员等作业人员以及在发生事故时从一采区采、掘工作面就近逃出的作业人员提供避难场所。

设计永久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50人。

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缓冲区(过渡室)、避难区(生存室),缓冲区(过渡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生存室)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避难区(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

永久避难硐室为一字型布置,采用双出口、双过渡室的结构,有二个通道分别与煤仓绕道大巷和集中运输巷相连,生存室长30m,硐室宽2.6m、净高2.0m,硐室净断面积5.72m2,有效使用面积172m2。

人均占用3.4m2>1m2。

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组成及设备配备配置硐室防护、密闭系统;

正压、喷淋系统;

二氧化碳制冷、除湿系统;

压风系统供氧、压缩氧气供氧和自救器供氧系统;

空气净化系统;

供水系统、动力保障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

照明、通讯系统;

附属系统等参照永久避难硐室执行。

永久避难硐室内外设有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室外五大系统对接,各种救生设备、设施按设计布置。

永久避难硐室能够满足一采区人员避灾需要,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九十条其它矿井应当建设采区避难硐室,或者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它临时避险设施的要求。

(三)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

1、避难硐室饮用水过期。

2、压缩饼干有部分过期,需要更换。

(四)紧急避险系统解决方法

1、编制计划进行购置。

2、编制计划进行购置。

(五)紧急避险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一采区紧急避险系统各类设施完善,避难硐室系统整体完整,救灾物资个别存在过期需加强食用物品管理和完善,及时补充足够的生活用品。

一采区紧急避险系统可靠、合理,能够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压风自救系统

(一)基本情况

我矿在主平硐工业场地地面安装2台LG-20/8G型空气压缩机,其技术参数为:

额定排气量20m3/min,配用电动机110KW。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主平硐铺设压风管路为:

ΦD85×

4.5型钢管,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铺设压风管路为:

ΦDN50×

4型钢管。

压风能力满足井下生产及压风施救的风量需求。

(二)压风自救装置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巨安矿业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ZYJ(A)型压风自救装置由外管系统、压风接头、开关阀、进气连接管、压力表、气动减压阀、排水装置、面罩等构成,井下共配置26套,每套可供6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5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200m安装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巡查。

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三)空气压缩机设备检测

2016年10月13日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对LG-20/8G型螺杆式空压机进行了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外观质量、安全保护装置、容积流量、温度、振动等十一项目进行了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报告编号为KY20160301-GMJSZX,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四)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

1、部分压风管路连接处存在漏风现象。

2、压风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损坏。

(五)压风自救系统解决方法

1、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

2、加强压风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换。

(六)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

评估过程中发现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风现象、个别压风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对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加强管理维护,确保完善、合理、可靠的压风自救系统。

经过评估,我矿压风自救系统整改后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四、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建立有完善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并按规定在井下各地点供水管路上每隔50m及避难硐室处设置有一个三通供水阀门,地面建有250m3静压水池,水源来自龙头大山,井下防尘水源均通过副斜井、各巷道沿线铺设的防尘管路与静压水池相接,井下大巷道均铺设直径DN80防尘洒水管路,掘进头、生产工作面铺设DN50防尘洒水管路,且防尘管路上每50m安设有三通阀门,用以满足防尘洒水及各转载点用水。

(二)供水自救装置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湖南九九矿安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ZYJ(A)型,供水施救装置由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等构成,井下共配置10套,每套可供5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5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200m安装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看管。

供水施救系统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动能。

(三)供水施救系统自查问题

1、部分供水管路连接处存在漏水现象。

2、供水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损坏。

(四)供水施救系统解决方法

2、加强供水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及时维修、及时更换。

(五)供水施救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供水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能够按照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提供供水自救要求。

对于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水现象、个别供水施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要进行维护和管理。

经过评估,我矿供水施救系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五、人员定位系统

(一)人员定位基本情况

我矿井装备一套(KJ353)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传输系统、UPS、避雷器、分站、电源、井下定位读卡器、识别卡等组成。

(二)人员定位设备情况

地面中心站设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控主备机各一台。

井下安装人员定位分站(KJ353-F)。

(三)井下设备情况

井下设置了6台人员定位分站,配置(KGE41)矿用射频定位器,安设在变电所及主要大巷中,人员定位分站分布在主要大巷中、各采掘工作面巷口,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带(KJ353-K)矿用识别卡,实现了对矿井人员活动范围的全覆盖,可为矿井提供人员进出限制、考勤作业、监测监控等多方面的管理信息。

(四)人员定位系统自查问题

1、电源电池蓄电时间短。

(五)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法

1、更换蓄电池。

(六)人员定位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具备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监测日常管理制度、安装、使用、维护的基本要求,存在电源电池蓄电时间短的情况,对蓄电池进行及时排查及时更换,建设完善、合理、可靠的人员定位系统。

经过评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六、通信联络系统

(一)通信联络系统概括

我矿通信系统由(SH-3000型)数字程控电话,建成了可靠完善的通讯联络系统。

SH-3000数字程控交换机介绍:

内线 

16~1024分机 

中继 

8~128外线或1~4个E1 

尺寸 

16~128门:

19”标准机架530×

450×

660mm 

128~640门:

1350mm 

640~1024门:

1910mm 

主要特点:

1)标准机箱、结构合理、工艺精湛、外型美观。

2)高速SOC:

处理速度更快(是普通国产用户交换机的20倍)、功能更强大、支持在线升级、 

储存4个版本的程序,用户自由选择运行版本。

3)数字化音源系统:

人性化的语音提示、彩铃、中英文双语话务语音、话务语音/音乐用户自行更新、拨号音与振铃音音量软件可调。

4)支持多功能专用话机:

话机电源由交换机集中供电、收发短信、功能可编程。

5)通用用户板:

所有用户能兼容连接普通话机、通用短信话机、通

用来电显示话机、专用多功能话机等各种终端,更换接入终端时无须更换交换机软硬件配置,交换机自动识别不同终端用户。

6)提供短信息业务:

支持短信息收发等级管理、计费管理,支持分

机用户、信息中心和公网(PSTN/PHS/GSM/CDMA)用户间短信互发以及短信广播功能,支持中英文短信息。

7)强大的组网功能:

提供E1、E/M、载波、磁石、环路、PHS、CDMA、

GSM、VOIP、光纤等接口,E1支持R2、NO.1、DSS1(PRI)、QSIG、SS7、V5等信令,各种接口和信令间可汇接,可作为信令和接口网关。

8)强大的网管功能:

支持E1半永久连接、IP、拨号MODEM、无线GSM

等方式的网管。

可进行短信管理、可编程终端管理、交换机参数管理、计费管理以及自定义功能开发。

9)应用编程接口:

通信协议开放,端到端、端到信息中心数据透明

传送,用户可依据开放协议自行开发新功能终端和新功能管理系统(如自己开发多功能专用话机、短信息呼叫中心等)。

10)高可靠性:

全分散控制、模块化结构、K20防雷措施、热备份主机、热备份电源、故障诊断与检测功能、热插拔技术。

11)适合于专网组网、虚拟运营、信令网关、政府、企事业、宾馆、调度机、呼叫中心、接警台等应用。

(二)通讯电话布置情况

目前井上、下共设置电话机24部。

井下安设电话覆盖各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皮带机头、机电硐室等,该系统具有选呼、强插、强拆、监听、录音等功能。

在矿井地面五职矿长办公室、井口检身房、变电所、地面主通风机房、地面空压机房、火药库等主要地点安装12部直通电话,符合设计与现场安全需要。

(三)通讯联络系统自查问题

1、个别地点电话不通。

(四)通讯联络系统解决方法

1、机电部门安排人员检查线路或更换电话。

(五)通讯联络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井上、下通讯联络系统建设完善,电话机布置基本达到要求,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与避险通话的要求,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矿井内、外通讯畅通,主体故障及时处理后,能够满足矿井通信联络的全部任务。

经过评估,我矿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完善、合理、可靠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