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528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doc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表象,不但关注“分”的结果,“分”的过程,同时更加关注“分”的方法,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1.师:

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

(1)班的同学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

(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设计意图: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节课以二

(1)班学生参观科技馆活动的情境引入,自然有趣,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

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

(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

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

(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4.师: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通过此环节设计,让学生不但在直观上认识“平均分”,而且会用语言表达“平均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完成“做一做”第1题。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在括号里画“√”。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直观表象的认识。

通过分析汇报“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注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和理解。

6.练习:

说一说。

课件3个3个地出示胡萝卜图,3个一份,一共5份。

出示问题一共有( 

)个胡萝卜,每(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师:

一共有几个胡萝卜?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可能3个3个地数,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

)是平均分吗?

每几个一份?

平均分成了几份?

(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7.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完成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此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述概念,在“做一做”第2题的基础上又加练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此环节,教师必须舍得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说,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索,掌握平均分方法

1.谈话引出例2。

我们刚刚帮助二

(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

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

(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

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

通过操作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情感需求,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让学生操作分学具、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深对“平均分”“每份”“几份”概念的理解。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

(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操作:

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

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

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橘子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

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

(如:

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

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同时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

(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

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2.练习二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课件演示验证。

3.练习二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利用教材编排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判一判”“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巩固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

]】

4.联系生活实际:

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把平均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说一说课堂所得所获,锻炼学生能够抓住课堂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总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