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5227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稿Word格式.docx

1、构建科学、完善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关注认知、情感、行为方式三维目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活动空间,学生学习、生活、劳动、交往四大领域,关涉学生与自我、与家庭、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2、将培养总目标分解为学期目标、月目标,分解为年级目标、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行为要求力求具体化,并通过科学的、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3、一至九年级分为低年级(1-2)、中高年级(3-6)、初中年级分别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各年级明确每月的教育目标和训练重点。

4、教育成效

(1)学生习惯良好。

学生了解行为习惯要求;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习惯,无违法犯罪行为,综合素质较高。

(2)社会评价满意。

家长、社会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满意度较高。

(3)工作特色鲜明。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形成鲜明的工作特色。

五、育人活动

1、教育活动优化。

①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化,积极学习和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围绕阶段训练重点,各班每周上一节高质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

注意上好行为习惯考核课、指导课、实践课等类型的专题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授课水平。

此外,各班两周要利用班会或团队活动进行一至两次德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②各学科教师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常规,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习惯培养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在中小学学科教学及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

③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

2、家校合作

班主任利用校迅通与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通过适当的、制度化的方式,向家长通报学生行为习惯月训练重点;

指导家长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地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作用。

3、有效个别教育

①加强学生行为习惯观测,每周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作心理辅导或行为指导,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②建立学生记录,及时记录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4、资源建设

①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德育及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

②积累和整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教学案例、行为习惯专题实践活动设计、学生个案等材料,形成优质资源积累。

③定期整理过程性档案资料,进行工作总结、反思。

六、考评

(一)考评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认真分析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基本要素,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对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考核,对各班组织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相关具体工作的考核,对养成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达成度的考核。

2、发展性原则。

通过考核评价,引导班级不断推进和优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

激励班主任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师在德育领域的专业发展;

将考核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以良好习惯为支撑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等素质的全面提升上。

3、科学性原则。

考评工作力求科学、合理、规范、易操作,考核评价的指标要求和方式方法力求具体、明确,体现工作要求的规定性和工作方式的指向性。

在强调基本工作规范的同时,鼓励班主任创新工作方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考评的基本方式

1、坚持自评、互评、校评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考评手段。

日常检查、听课(班会、团队活动)、查阅班主任手册、班级工作周志、问卷、观察学生日常表现等传统的评估手段,来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习惯养成的情况。

对教师的考核,要结合教学工作、学生行为习惯考核和优秀班级评比进行。

4、制定关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班级考评、学生考评细则。

5、每学期对班级、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考评。

(考评分为过程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

作为文明(或星级)班级评选的依据。

6、班主任引导学生按月制定行为习惯自我训练目标,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建立行为习惯学生监督岗,围绕行为习惯月训练重点,对班级学生开展日查、周结、月评,将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文明(或星级)学生评选的依据。

7、每学期评选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先进教师、先进家长、先进班级、优秀(星级)学生;

设立良好习惯单项奖。

8、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组织日常巡查、指导,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9、日常检查由政务、团委、少先大队负责。

10、考评工作由政务、团委、少先大队负责。

(三)对教师的考核

1、个体素养。

(1)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高度重视、态度积极。

②认真学习关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确立先进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较高的德育专业素养。

(3)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习惯良好,对学生以身作则。

2、工作过程

(1)工作计划。

班主任认真制定和实施本班学生德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期工作计划,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计划中体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和措施,每个月(教学单元)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和训练重点明确,针对性强,措施得力。

(2)教学工作

①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训练重点,上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努力提高授课水平。

②结合学科特点,认真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时目标,精心设计相关教学环节,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班级管理

①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所管理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文化特色。

②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日常观测,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做好个别化辅导工作,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③引导学生按月制定行为习惯自我训练目标,认真开展学生习惯考核表彰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评、家长评、教师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优秀(星级)学生、先进家长评选。

(4)家校共育

①利用校迅通定期布置、检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向家长发放、回收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联系单,并进行分析。

②正常开展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活动,指导家长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法,科学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作用。

(5)研修活动

①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研修活动,活动前精心准备,活动中积极发表意见;

参加有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微型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②完成学校布置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质资源研发任务,积累丰富、优质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教学案例、行为习惯专题实践活动设计、学生个案等校本化课程资源。

③坚持撰写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反思日记。

(6)工作实效

①学生了解行为习惯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和交往习惯,无违法犯罪行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②家长和同行对本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满意。

(四)、考核细则

1.各班每两周上一节高质量的养成教育专题课,有教案、有实效。

标准分30分。

评分办法:

听课,查阅班级工作周志,查阅教案。

每少一节扣3分

2.每月利用校迅通向学生家长布置、检查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任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活动。

标准分20分。

查阅记录,家长调查问卷。

认真布置,检查习惯养成实践活动得10分;

有分析指导家庭教育的得10分;

少一次扣4分。

3.班级学生掌握《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

问卷测评,测评成绩优秀得10分,良好得6分,合格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

4.班内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无违纪违规或违法犯罪行为。

各方反馈,优秀得30分,良好得25分,合格得15—10分,不合格或有学生违法犯罪不得分。

5.学生在校内外打架,取消当周红旗班评选资格,并酌情扣5—20分。

6.损坏公物,在校攀爬、翻越围墙建筑物、树木者,扣5—10分。

7.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每发现一次扣1分。

8.携带管制刀具来校,一律没收,并扣10分。

9.在校及校园周边吸烟、喝酒、赌博行为之一者每人次扣10分。

10.看不健康书籍、影视每人次扣5分。

11.说粗话、顶撞、辱骂教职工或其他人员者扣5—10分。

12.攀枝摘花、雨天不走水泥路者每人次扣2分。

13.携带手机、游戏机、MP3、MP4等与学习无关的通迅娱乐工具进入校园或教室者,一律没收,每人次扣5分。

14.教室桌、椅摆放整洁,墙面清洁,否则每处扣2分。

15.在校园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饮料瓶(罐)等,乱涂乱画,每人次扣5分。

16.携带方便面及其它零食进入学校,每人次扣5分。

17.班容班貌不按学校要求布置,乱贴、乱画、乱插,整体零乱,视情节扣3—10分。

18.本班清洁区内有垃圾扣1—2分。

19.学生不按要求着装打扮的每人次扣2分。

20.课间操、升旗、集会不按要求,松散不齐的每次扣2分。

21.班级板报不按时完成,学校各项活动不按要求参加,班会、团队活动不按要求组织的以上每项扣5分。

22、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出现的违规违纪事件,如果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后果,或推诿上交,越级上交的每次扣5分。

 

附1:

闇校德育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

蒋元录(党支部书记)

付立兵(校长)

副组长:

赵玉福(副校长)

史生文(副校长)

成员:

李秀民(政务主任)

保国炎(团委书记)

尚桂兰(教务主任)

孙益华(教务副主任)

韩武刚(教务副主任)

杨蓓蓉(少先大队辅导员)

蒋元彪(政务干事)

聂进元(政务干事)

各年级组长

附2:

闇门滩学校政务、团委、少先大队日常检查登记表

检查日期

(注明年月日、星期)

1、室内外卫生

2、班容班貌

1、学生打架、不文明语言、抽烟等违纪行为

2、学生携带违禁物品

3、违规着装

升旗、班会、团队会开展情况

团徽、红领巾的佩戴

值周教师检查情况

检查人

注:

1、检查人务必认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注明具体情况,以便统计分类。

2、对检查情况在下周一升旗后进行通报。

3、学期结束时,参照班级考核细则进行分类统计,作为班级考核项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