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308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WPS 页数:2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wps资料文档下载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象征、通感、双关、映衬、对比、反复等修辞技巧,摩绘形象、烘托渲染、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技巧。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二、说知识二、说知识1、古典诗歌的语言知识,如词语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

一些事物名称由于积淀了历史文化内容而形成的特定象征意义,例如杜鹃代表怨情,杨柳代表惜别,松象征坚贞,梅象征高洁。

诗歌的特殊句式,如省略,例如“山河破碎(如)风飘等,身世浮沉(如)雨打萍”;

紧缩,例如“(因)感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

词组代句,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倒装,例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应为“早岁那知世事艰,北望中原气如山”);

对仗,例如“风急天高猿萧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互文,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应为“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等。

2、古典诗歌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技巧,如利用“炼字”描绘生动的形象,传达独特的感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运用比喻、比拟、借代、移用、通感、夸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运用拟人移情于物,使自然物人情化成为抒情的解代物;

运用象征化抽象为具象,化景物为情思;

利用双关增强语言的蕴蓄;

利用映衬、对比凸现形象的特征,抒发鲜明的爱憎情怀利用韵脚、平仄、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古典诗歌一些重要的艺术技巧,如以情染景,以景显情,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动衬静,以闹衬静,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哀景写乐,例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乐景写哀,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24、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如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疾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

5、重要的诗人的艺术风格,如李白的浪漫雄奇,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平易,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等。

三、说教法说教法1、问答型:

认真审题做到“问什么,写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

2、综述型:

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

(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

(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型:

(1)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

(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四、说学法四、说学法1、古典诗歌用古汉语写成,读解时要具备一定的猜读能力。

猜读词义的基本原则是参照题旨情境,标题和诗眼往往能够照亮词义。

如题李凝幽居题眼“幽”就有点醒作用。

2、鉴赏古典诗歌要缘景入情。

要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

要重视并充分利用“消息句”“情景语”的提示作用。

杜甫登高用“悲秋”二字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并将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联系起来。

由于“悲秋”的点醒,我们能够深刻体味诗人“常作客”“独登台”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苦,“百年多病”的韶光易逝之感和壮志难酬之悲。

3、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要遵循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

要抓住最能表达作品主旨和诗人情感的情景语言和艺术手法进行透辟的分析,赏析其艺术效果。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标准。

对古代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美好思想,追求自由、坚持真理的高尚节操,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优美情怀,真挚、纯洁的亲情、友情、爱情,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趣味,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其社会意义;

对一些消极颓废的没落情感和低级趣味,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出恰如其分的批评。

另外还得注意:

1、对作品理解、品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

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2、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3、要重点突出,围绕题旨展开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