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54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专题现代世界Word下载.docx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1.概述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等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2.认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

1.结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调整生产关系、恢复国民经济等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及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2.联系“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从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完整地认识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3.援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材料,引导学生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正确认识其历史意义和遗留下来的问题。

史论共享:

3.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改造创造了重要前提;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人民版)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人教版)它还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

(大象版)

4.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几千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基本结束了。

(人民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获得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解放,中华民族开始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斯大林体制: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斯大林模式”特点:

①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②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历史条件: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的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存

建立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影响

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统治

实现社会主义性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特点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革命胜利;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3、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项目

巴黎公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背景

普法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内军阀混战,列强侵华

领导者

没有政党

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

革命道路

首都巴黎城市起义

首都彼得格勒城市起义

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同盟军

无农民支持

《土地法令》调动积极性

土改调动积极性

地位

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尝试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机构

公社委员会

人民委员会

中央人民政府

巩固政权

没有乘胜追击

夺权后打退敌人武装干涉

继续追歼残敌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必要性:

(1)现实依据:

20年代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2)理论依据: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排斥商品关系,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用市场商品货币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斯大林模式:

(1)形成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二战后推广—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挫折(苏东剧变)。

(2)过程特点:

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

强制推行的消灭富农政策的全盘集体化;

体制渐趋模式化僵化。

(3)影响:

对苏联而言:

a.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对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二战后经济恢复起积极作用;

b.导致经济失调,抑制了地方积极性,伤害农民积极性,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根源。

对东欧而言:

基本照搬斯大林模式,形成了僵化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在东欧失败。

对中国而言:

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1)异同比较:

同:

背景上:

斯大林模式弊端暴露,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

指导思想上: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架。

内容上:

都涉及经济领域,都扩大企业自主权,不同程度的承认私人(个体)经济存在。

结果上:

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异:

指导思想方面:

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对苏联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具体内容、侧重点不同:

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也首先从此开始;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领域且是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涉及政治领域。

(2)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不要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在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同时,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形成)

国内战争爆发、内忧外患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小农经济占优势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实质

单纯的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内容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调节手段、管理手段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贸

取消商品贸易

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按劳分配

军事斗争胜利;

政治经济危机,不是过渡的正确途径

工农联盟、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过渡的正确途径

工业化、战胜法西斯、示范作用。

工业结构、生活水平、农民、地方和企业、国民经济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收购制、农庄成员有一定的自留地和牲畜;

垦荒、种玉米,将农机卖给农庄

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承认企业独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企业调整部分工资权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实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取得一定成效;

但没突破原经济体制,只是局部调整

没突破原经济体制;

后与美军备竞赛,经济全面滑坡

导致苏联解体。

专题十三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知识点一:

对罗斯福新政“新”的理解:

1、新的理论和政策:

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

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知识点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演变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2、影响因素:

(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是根本原因。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需要。

(3)经济危机、战争或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3、认识: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变革互为前提。

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2)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要注意其阶段性,同时也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

两次工业革命和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的标志性事件。

知识点三: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充分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手段来解决单靠市场无力解决的问题,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①国家功能上:

资: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社:

加强运用市场手段。

②所有制上:

坚持私有制前提下,推行国有化政策;

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③在分配政策上:

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克服平均主义,推行按劳分配。

时间

运行机制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工场手工业(重商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工厂制(自由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垄断组织

20世纪30年代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

20世纪50—70年代初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0世纪80年代

美、英等国减少政府对经济

认识

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

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新政也使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渗透美国日常社会生活中。

(2)经济体制上:

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通过法律形式,在未触动资本主义机制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这种经济制度的变化影响深远。

(3)社会保障机制上: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4)经济思想上:

告别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时代,凯恩斯主义学说被广泛运用。

作用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生产与经营;

实行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

19世纪末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与资本迅速集中于大企业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垄断组织内部有计划生产和科学管理,但整个市场竞争无序

有利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技术改造与管理;

但垄断企业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排斥中小企业的竞争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来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改革,摆脱危机

在维护私有制的前提下,国家权力干预经济,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使美国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予以效仿,给资本主义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题十四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2.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1.结合二战后期的历史,特别是美、苏的政治和军事的战略进攻来帮助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2.举例分析“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确认“存异”和宽容价值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1.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然后从不同国际政治力量的综合国力的角度援引史料,通过史料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

2.选择欧共体形成或日本经济崛起的话题,将世界背景、当前的媒体材料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用讨论的形式来把握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

3.联系专题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多边外交来讲述中国的振兴。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1.引导学生学会概述能够反映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培养他们的国际理解意识。

2.联系前两课的内容,对二战以来的世界政治做一整体回顾,帮助学生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3.以下两点在教学中要引起注意:

苏联解体只是世界多极化加强的背景知识;

世界多极化也只是一个趋势。

1.“冷战”的原因与影响: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要领导世界,实力增强的苏联成为美国实行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障碍。

(人民版)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为应对美国的封锁和威胁,为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苏联被迫针锋相对。

(人教版)在“冷战”局势下,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

但是美苏的势均力敌又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人民版)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岳麓版)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它还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作为斗争内容;

(人教版)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都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人民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岳麓版)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

(人教版)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从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格局形成,突出表现为“两大阵营对峙”,既有欧洲“冷战”,又有亚洲“热点”,以“冷战”为主。

(2)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两极对峙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①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苏实力相对下降等,从而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横向联系:

二战后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1.经济:

在国际金融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经济:

在世界贸易领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3.经济:

1947年推行马歇尔计划,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了欧洲。

通过上述措施,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4.政治:

二战后初期美国暂时控制了联合国,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

5.政治:

推行“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

6.军事:

成立北约。

发动朝鲜越南战争。

7.美苏争霸。

1.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①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②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④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⑤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⑥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有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目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经济区域集团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它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并行发展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是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的。

3、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利:

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弊: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①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几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化中的最大受益者。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

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④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从生产到销售都连成一个整体,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⑤发达国家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从而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的生存。

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慌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影响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4、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