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527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解题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主要步骤:

一作、二证、三算;

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①平移法:

②补形法:

③向量法: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

  (3)二面角

  ①平面角的作法:

(i)定义法;

(ii)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

(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

(i)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

(ii)射影面积法;

(iii)向量夹角公式.

  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

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

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

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4、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

  诸如:

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

面积射影公式;

“立平斜关系式”;

最小角定理。

弄清楚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内心、外心、垂心的条件,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问题的前提。

  5、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前、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性”与“不变量”。

  6、与球有关的题型,只能应用“老方法”,求出球的半径即可。

  7、立体几何读题:

  

(1)弄清楚图形是什么几何体,规则的、不规则的、组合体等。

  

(2)弄清楚几何体结构特征。

面面、线面、线线之间有哪些关系(平行、垂直、相等)。

  (3)重点留意有哪些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等。

  8、解题程序划分为四个过程:

  ①弄清问题。

也就是明白“求证题”的已知是什么?

条件是什么?

未知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题。

  ②拟定计划。

找出已知与未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及时提取记忆网络中的有关信息,再将两组信息资源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效组合,从而构思出一个成功的计划。

即是我们常说的思考。

  ③执行计划。

以简明、准确、有序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将解题思路表述出来,同时验证解答的合理性。

即我们所说的解答。

  ④回顾。

对所得的结论进行验证,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以上就是北京文都中小学赵老师今天分享给同学们的高考数学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提前祝各位考生们在北京2018年高考中金榜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