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554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北京卷Word格式.doc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17.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句的最大加速度。

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t

x

O

A

B

C

D

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套环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

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终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

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

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

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末动。

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

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A. B. C. D.

21.(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开关,导线若干。

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下图中的图(选填“甲”或“乙”)

V

Rx

R

S

E

r

(3)下图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下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下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10

0.20

0.40

0.50

0.60

0.5

1.0

1.5

2.0

2.5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填选项前的序号)

A.B.

C.D.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22.(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l=1.4m,v=3.0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K;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

l

s

h

v0

v

23.(18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

电梯的简化模型如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索,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

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最m=2.0×

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像来求位移的方法。

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的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v1和第2s末的速率v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图1

拉力

电梯

a/m∙s-2

t/s

-1.0

10

11

30

31

40

41

图2

24.(20分)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向,电场强度E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

图中E0和d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的质点A在O点由能止释放,A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放在O点也由静止释放,当B在电场中运动时,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

B离开电场后,A.B间的相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已知A的电荷量为Q,A和B的质

量分别为m和,不计重力。

(1)求A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2)若B的电荷量,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

(3)为使B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B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m。

d

E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