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06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012Word下载.docx

09级1.2班分班上课。

随着学院的发展,随着4届学生的陆续招齐,我们现在的师资力量显然显得不足,为此我们计划:

(1)2010年引进1-2名教授或副教授,或博士、硕士毕业生做专任教师;

(2)2011年再引进1-2名高级职称教师或高学历研究生充实专任教师队伍。

二、课程建设、科研立项

1.鼓励和敦促专任教师多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发表学术、教研论文1-2篇,用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2.组织和支持专任教师编写教材。

在今年5月份编写了《大学语文实用教程》(周延波院长作“序”,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将于2010年元月份出版学校能力工程专用教材《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正在撰稿之中,即将定稿)。

此后还将有以下计划:

(1)2010年出版1-2本教学辅导书;

(2)2011年出版1-2本教学辅导书。

以上教学辅导书,由于专业性质,用量不大(指一次性用量),所以先宜由学院内印,以后根据学院和专业发展情况,再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3.积极组织专任教师进行科研立项,力争2010年、2011年、2012年各有1项院级立项,争取省级立项。

(建议学校科研处给予支持)

4.本专业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师资力量以及其他方面原因(如“实训实践课要求达到总教学课时的1/2”)的限制,专业选修课开设门数太少。

为了符合本科教育要求,必须进一步调整、扩大专业选修课种类,鼓励讲师以上专任教师都能开设自己具有专长的选修课。

计划2010年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次,加大选修课,报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5.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现已开设的都已制订,待开设的,要求2010年7月份之前全部落实制订完毕。

6.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凡是本教研室专任教师开设的,均必须在开课前制订、审定。

7.本专业由于招生时间短,目前尚无重点课程立项。

力争2011年有1门重点课程(初定三大文学课中的一门)立项建设。

三、实习基地、实训措施

1.根据学院本身的“高职”属性,实习、实训乃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此,我们制定了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根据本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以及2008届学生拟在2010年下半年进行各种有关实习实训活动的要求,特制定此规划。

2010年上半年建设并落实好以下实习实训基地:

1).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拟在思源中学、白鹿原中学及周至、蓝田等郊县联系有关中学,建立10余个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2).文秘实习实训基地:

拟在周至、蓝田、咸阳等郊县市及宝鸡市联系有关乡镇政府、企事业单位及部门、建立10余个文秘实习实训基地。

3).新闻实习实训基地:

你在西安、宝鸡及郊县联系有关广电、报刊等媒体,建立10余个新闻写作实习实训基地。

以上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与建立,全教研室全员参与,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室副主任共同负责落实。

2.对于实训措施,我们制定了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见附件)

3.每学期期末,按学校规定,均组织学生进行为期2-4周的实践实训活动,其中各学期具体内容为:

第一学期:

军事训练

第二学期:

读书报告

第三学期:

社会调查

第四学期:

专业见习

第五学期: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六学期:

文秘实践

第七学期:

教学实践

第八学期:

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每次实习实训活动,都进行具体安排布署,实训实习结束后,都有总结交流,有每人写的“调查报告”存档。

4.2010年12月前,制订出毕业论文有关规定(主编教学大纲,选题题目,师资配备等)。

5.2010年7月前,制定出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6.配合学校的能力工程,加大学生三大能力工程(计算机应用,英语,应用文写作)培养力度,力争学生考核过关率达到90%以上。

四、教研活动、管理规范

1.按学校和二级学院规定和要求,本专业教研室每学期至少组织全体专任教师进行6次以上教研活动,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教改问题进行探讨。

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可查。

2.提倡并规定专任教师互相听课,每学期不下于6次,要有听课记录。

3.教研室先后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学规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纲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纲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诗文背颂与检测办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教研室有关作业布置批改的规定》等10多个管理办法与规定,今后将继续制定和修改完善有关管理规定,做到规范管理,制度管理。

五、资料积累、有关建议

1.2010年7月汇编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印制《思源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2.2010年12月整理出2008年9月份以来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归入档案(包括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各科教学大纲,教师管理制度等)。

3.建议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中文资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以供教师备课和科研,以及学生撰写论文(包括毕业论文)使用。

4.建议建立和建设好各本科教研室的“档案室”,积累资料,完善管理。

5.建议学校尽快制定出“专业教研室工作规范(或规定)”,使专业教研室工作有章可循,以利工作和检查。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2009年11月18日

(附件)西安思源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实践教学实施纲要(试行)

一)、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基本教学方针。

无庸讳言,在当今全社会都在呼唤创新教育的时候,大学的教育教学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理性主义教学模式,几乎所有课程均强调理论陈述的确定性,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论无巨细、题无深浅,均由老师一讲到底,追求所谓的全面系统,以致课程表上排满了教师的演讲节目,使得学生没有了实践的时间,学习成了"

学而不习"

,上学成了"

上课"

,读书变成"

听书"

,"

手学"

成了"

耳学"

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成了文学史知识传授的园地,却淡化了原著诵读环节;

语言课充满了概念,却缺乏言语训练;

写作能力训练成了写作理论讲授;

文艺理论、美学课专以逻辑推演为能事;

遂使演讲与口才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艺术的尺度。

凡此种种,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更不用说培养什么创新能力了。

实践教学的宗旨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性质

1.实践性:

能力是练出来的,实践出来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性应该成为中文系各科教学的主要特色,也应该成为检验各科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指标。

突出实践性是使学生由应试型向能力型、素质型、复合型人才过渡的重要举措。

突出实践性才能增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良性互动,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2.普及性:

面向汉语言文学本科各年级所有学生,保证接受教育的平等性,扩大受教育的群体,以便培养更多的能说、会写、善思的合格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总体原则

1.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本项目以实践性为灵魂,故操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制度建设要配套。

2.促进各教学方向方法论创新。

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教师首先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设计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训练方法。

3.促进各教学理论创新。

针对本专业不同课程特点,设计各自的课堂实践性教学理论模式。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要在保证基本知识的扎实掌握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上完成革命性转变,做到既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看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又强调教师在创新方法上的导引作用,辅之以人文素质辅修课程来开拓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培育,并以组织研究性学习实践为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构建一套实践性教学理论模式与管理体系。

五)、实践教学的思路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在学习中,主张由学生自由表达,敢于质疑,挖掘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人格;

提倡通识教育,开设素质教育讲座和选修课,力争使文史哲打通;

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

结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教学实习的特点,抓好教学实习工作。

让学生在与社会沟通和交流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六)、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努力方向

1.主要方法:

(1)充分调查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研究创新素质的内涵与中文专业创新学习的特点,将其分解为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人格品质、组织表达等若干要素,通过结构要素分析法,制订中文专业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

(2)对历史上已有的书院式自学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现代大学分班分科讲授法,以及当前已涌现出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反思,按照专业汉语言文学创新素质目标要求,汲取其精华,并针对本专业不同课程特点,构建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

如文学课重点解决研读原著问题;

语言课重点解决思维表达问题;

文艺学、美学、语言学理论等课程重点解决理论联系当前文学和语言实际问题;

写作、中教法等实践课重点探索实践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测评考核体系,达到向实践要能力的目的。

(3)以科研素质培养为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突破口,通过课程小论文程序设计、学年论文制度建设和毕业论文评估指标研究,来探讨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以论文写作和文献学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来加强创新方法导引,切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

(4)为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提供制度支持,优化教育环境。

即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实践性训练与考核管理,以及各专业课程教研组的配合补充,使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三者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管理网络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努力方向:

针对目前同类项目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吸收传统书院教学方式的优点,以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为龙头,以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方法论导引为核心,以人文素质课程为羽翼,以管理组织形式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归宿,构建一套实践性教学理论模式和管理体系,最终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七)、实践教学的实施办法

1.分年级启动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

211111"

系列训练达标活动。

既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背200篇诗文,写100篇文章,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

2.强化"

两字一话"

的达标。

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教研室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

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予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教研室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

3.针对不同主干专业课实施创新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各自的实践性课堂教学模式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4.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在办学形式、教学计划、考核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操作体系,为创造性人格与创新精神培养构筑一个发展平台。

5.在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实践理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即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素质的内涵、特征及科研素质培训的有效途径,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研究性学习形式,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以科研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

八)、考核管理及组织领导机构

实践教学由汉语言文学教研室组织专人负责组织和考核,在各教研组和授课教师的配合下,具体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