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06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Word格式.docx

障碍。

造成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集中在育人理念偏颇、

培养质量缺乏制度保障、培养模式传统化以及质量保障去体系化等。

这些既是阻碍

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时因重点考虑的因素。

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始于对拔尖人才及其成长规律的清晰认知,本文将从

拔尖创新人才的分类和成长规律两方面进行阐释。

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涵盖三个领域

的创新人才,分别是科学技术领域、政治和企业精英以及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并根

据不同的拔尖创新度将其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度的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特殊的成长过程和个性化的创新过程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质量保障

体系提出挑战。

现有拔尖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教师资源配置、课程和专业体系设

计和评价等都与拔尖人才的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本文将着重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在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和作用。

整篇文章涉及拔尖人才质量保障的输入、过程和输出环节,试图从系统化

角度构建符合我国研究型大学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科生

I

Abstract

Sincethe20thcentury80years,asthebasicelementsforimprovingthequalityfor

train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qualityassurancereceivedincreasinglyemphasis

fromTheoristsandScholarsinareasofeducationandothers.Inthedevelopmentand

exploration,itgraduallyformedavarietyofmodelsandsystems.So,toestablishasound

internalqualityassurancesystemforimprovingthestudenttrainingqualityofthecolleges

isparticularlyurgentandimportantInmypaper,therealbasisistheongoingnationalresearchuniversitytop-notch

innovativepersonneltraining.Imaketheanalysisoftheongoingtop-notchcreativetalents

trainingqualityassurancesystemofourResearchUniversities,inthesametimetostudy

theclassificationandthegrowthlawofthetopcreativetalents.Bothofthetwoaimto

buildaneffectiveinternalqualityassurancesystemforundergraduatetopcreativetalents

trainingofourresearchuniversityTherearemanyinitialresultsobtainedinongoingtop-notch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suchasExperimentalclasstrainingmode,Undergraduateresearchprojectsand

mentoring.Buttheproblems,suchasLackofpersonnelstandards,inadequateinvestment

inundergraduateteachingandresearchandimperfectqualityguaranteesystem,arealso

exist.ThereareObstacles,andtherearealsoKeyfactorstofocusinimprovingthequality

guaranteesystem.Therootcausesfocusonthebiasedideaofeducatingpeople,lackof

systemsecurityofthequalityandtheinfluencefromthetraditionaltrainingmodel.Allof

abovewillbeconsideredinthispaperWeshouldfirstUnderstandclassificationofthetop-notchtalent,andgotaclear

understandingoftheirgrowth,thentoconstructaneffectivequalityassurancesystem.Top

creativetalentsmainlycoversthreeareasofcreativetalents,theyaretheareasofscience

andtechnology,politicalandbusinesseliteandsocialactivists.Andaccordingtodifferent

degrees,theywillbedividedintotop-notchinnovativeandsecondgradientofthefirst

echelonoftopcreativetalents.Top-notchcreativetalents’specialgrowthprocessand

personalinnovationprocessmakethechallengetoresearchuniversities’personnel

trainingandqualityassurancesystem.Existingcapitalinvestmentintop-notchpersonnel

II

training,teacherresources,curriculumandprofessionalsystemdesignandevaluation

havenotreachedrequirementsofthedevelopmentoftop-notchtalentMypaperfocusesonstatusandroleoftheabovefactorsinthetopcreativetalents

qualitysecuritysystem.Fullarticlerelatedtotheinput,processandoutputlinksof

top-notchqualityassurancepersonnel.Fromtheperspectiveoftryingtobuildasystematic

qualityassurancesystemoftop-notchcreativetalentsinlinewithourresearch

universities’currentsituationandfuturedevelopmentResearchUniversitiesTop-notchcreativetalentsUndergraduate

Keywords:

III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输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日期:

年月日

1绪论

问题的提出

1.1

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已经显露无疑,拔尖创新人才培

养数量和质量成为大学展现自己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处于本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阶段,建立怎样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保证其科学高效运作,

将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进行本科教学改革创新所要关注的重点。

1.1.1问题提出的背景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家领导人和政策关注的重点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竞争以及研究型大学之间竞争的制胜

点。

国家各届领导人和政策都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中的作

用。

邓小平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

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

质量”;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

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

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促进经济跨越式

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人才。

我国的综合国力弱,国家在经济科技发

展过程中的原创性不够的关键是缺少一批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我

国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要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

相对于传统的人才界定标准,拔尖创新人才要具备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

1

本领过硬等特质。

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在整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已经显现无疑,美国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lor)提出:

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

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

潜在创造力,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从80

年代的知识分子到如今政策中所提到的拔尖创新人才都是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可见

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保

障体系着眼是一个对于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和分解后的选择。

2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科技人员的数量、研发经费和创新成果之间不成正比例,以06的数据为例,

当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分别以3200和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

和第二位,R&

D总经费居世界第六,但是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第28位,属中等偏下

的水平。

由此可见,在创新投入等同的前提下,创新人才的质量是决定创造过程和

成果的关键因素。

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到06年已接近20年(以最早

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在人才的培养质量上还有待提高。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关系

研究型是一个国家大学体系中的龙头,如果说大学是时代发展的灯塔,那研究

型大学就是灯塔上的那一颗明灯引领着时代的前进。

我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

育过程中既有优势也有挑战,优势是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教学资源,挑战是现有的人

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已经不适合拔尖人才的培养,甚至形成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一种阻碍。

在当下大学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改进这些问题才能形成良

好的培育环境和质量体系,才能达到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1.1.2从拔尖人才的产出数量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直观可靠的。

以研究型大学

的院士产出数量为衡量指标,根据对于改革开放后当年接受高等教育的67名年轻院

士进行调查发现,有32名的本科就读于当前的“985”高校,但是集中在其中的15

2

所高校内,占38所“985工程”高校的39.5%。

有42名年轻院士本科就读于我国“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但是集中与其中的25所,占107所“211”高校的23.4%。

在本科培养出新一代院士的25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除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外,剩余的15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只有一名成长为院士。

士是我国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代表,研究型大学在这类人才培养上存在不足是一个

现象,深层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生源选拔标准的单一性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次招生还是现行的拔尖人才实验班招生,依赖的都是

传统的高考模式,以考试选拔为主,对于综合素质的考量缺失;

(2)研究型大学教学资源分散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大众化过程中承担着繁重的扩招任务,存在着办学力量分散,

教育资源分散的现实。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资源的增加速度没有学生

数量的增长速度快,最主要体现在教师资源上,此外还有本科生教学和科研资金的

投入上。

在本科生管理模式上单一、呆板,缺乏个性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对于学

生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人格发展等非智力因素关注不够,不利

于拔尖人才的自主成长和全面发展。

(3)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趋同效应各高校都采用实验班培养方式,在教学方式和课程改革等因素上都呈现出趋同

性,没有特色,没有差异。

统一模式是在政策的刺激下,采用工程化的培养路径对

人才进行批量的生产,不是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自然孕育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风

格,同时统一化的培养模式也说明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未经过精

细的思考和审慎的抉择,以至于人云亦云。

这种统一模式不利于高层次拔尖人才的

脱颖而出。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质量问题在大学发展的缓慢的过程中被掩盖了,到了高等教

育市场化和国际化时代,伴随着国际高等教育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的触角

瞿振元,韩晓燕,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

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

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7-11

3

已经深入到了我国,伴随着国外著名高校和香港以及澳门高校的一系列动作,我国

研究型大学在沉睡中苏醒了,意识到自身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1.1.3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内外双向的竞争压力

内部的竞争压力来自普通本科院校和一大批正在崛起的民办学院,这些学校在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并不逊色于我国研究型大学。

2005年宗农针对我国改革开放

后接受高等教育的20名院士就读的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5人在本科期间就

读于我国10所研究型大学,而毕业于大专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大有人在,这一现象说

明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境外研究型大学已经将竞争的触角慢慢地深入到我国

高等教育市场。

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港台地区的知名大学利用其优势的资源条

件、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富于人性化的招生过程向国内的研究型大学展开了强劲的竞

争攻势。

无论是在本科生生源上还是在高层次的硕士和博士生源上都展开了角逐。

据《纽约时报》引述权威数据揭示:

到2007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但是仍然滞留在

美国的中国博士超过2000人,占中国留美博士的92%,这种现象一方面显示的是国

外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学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也昭示着我国大学的不足和需

要改进地方。

(2)我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发展支持缺乏

以影响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的R&

D经费投入作为比较指标,06年,将我国教育

部直属高校中研发经费排名前5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和美国2006年研发经费排名前5的高校进行对比发现,我国政府对于研究

型大学的研发经费投入的若干特点。

其中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不够。

以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研发经费的投

入为例,2001-2006年,美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高出全国高

薛涌.脑力流失仍是中国经济的软肋[J].中外文摘,2010,10:

11-13

4

校平均水平的5.50个百分点,而我国只有4.52个百分点,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

这一比例表明我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力度不够。

以两国的知名高校为例,

美国政府对于哈佛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投入力度分别是2.09和

1.31,分别为我国政府对北京大学的投入力度的2.3倍和1.4倍。

差距显而易见。

第二、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经费支持的不稳定

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经费支持的不稳定表现在投入高校的研发经费增长率上,

其中在04年增长率高于40%,而在接下来的05年却呈现出了负增长。

对于研究型大

学而言,研发经费来源的不稳定,将会直接影响其科研发展,而教师在研发经费没

有保障的情况下将因为忙于科研经费的筹集而减少本科教学的集中力度。

第三、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支持存在不均衡性

以06年的数据为例,在以上五所研究型大学中,获得研发经费投入最多的为北

京大学,高达81.22%,而同济大学只有27.77%,相差53.45%。

相对于美国最低和最

高之间相差的35.22个百分点,我国政府在对于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支持上显然是出

于失衡状态的。

小结:

从各种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在研究

型大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国家作为一个主要的支撑主体,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发

展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我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的缺乏将构成其发展过

程中的重要挑战。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缘何成为问题

1.1.4

(1)研究型大学资源投入的社会问责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面临财政困难和高等教育开支的增加,各国政

府和高等教育投资人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政府和社会在将有限的资

源投入到处于高等教育体系塔尖的研究型大学的同时增加了对于其人才培养和科学

研究质量的关注。

我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投入与国外相比虽存在不足,但是目前的投入力度

叶战备,潘天舒.北京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经费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

61-67

5

却超过了人均GDP。

如,我国对于诸如北大清华这类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和我国的人均

GDP的比例为5.81,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一些重点大学。

资源投入和人才产出之间的

落差将成为衡量研究型大学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

有学者指出我国政府对于研究型大学投入的偏颇会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公

平,进而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使教育资源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会问责使得高校的以自评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绩效指标的构建

和绩效拨款制度的实施将使得高校的质量评估更具效益和科学性,同时增加高校质

量保障的动力。

(2)缺乏严密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质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据有关学者对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的总结得出的结

论是,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大都在高水平大学受过良好的本科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

基础。

可见本科阶段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

从高等教育的各利益主体在问责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质量

直接产生于高校内部,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也是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才能起作用的,由此彰显出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基于本科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中存在的诸多

问题,在导师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选定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

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研究的意义

1.2

本科生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就表

述了“大学是一个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

本科生构成了所有大学(包括研究型大学)

存在的基础,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教育以其独有的特点构成了被研究的重点;

由于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尚短,而拔尖创新人更是在社会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