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226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某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不骄不躁,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1.3项目编制依据

1.3.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1.3.2《国家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1.3.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后房屋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

1.3.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1.3.5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和参数等

1.3.6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1.3.7《某县城市总体规划》

1.3.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3.9《地区民政局关于上报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项目建设用地的通知》

1.4编制背景

5.12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地震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涉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

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13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灾后重建,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因受5.12特大地震的影响,某县受损严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亿多元。

全县死亡8人,受伤225人,其中重伤83人,垮塌房屋1.67万户6.14万间,5.55万人无家可归,死亡牲畜、家禽30头(只),受损水库98座,毁损各种小型水利、沼气等设施3万余处,毁损公路2922公里,损毁电力、通讯设施价值3260余万元,119所学校和255所医院受损严重,损毁校舍16万余平方米,倒塌病房1.42万平方米。

项目所在地——某县陵江镇,受此次地震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5月25日的6.4级强余震和6月7日的震中在宝轮镇的4.6级余震使灾情进一步加剧。

截止7月3日,全县2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路段桥横,房倾屋倒,致使我县100%乡镇,24.6万户、77.8万人受灾。

全县因灾死亡12人、受伤1029人、重伤102人,各类经济损失104.8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8775.04万元)。

一是倒房面量大。

全县房屋倒塌和严重破坏2.84万户、11.69万间,一般房屋受损12.56万户、53.43万间。

二是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损毁大。

损毁公路2182公里,桥梁99座,供水工程9956处,受损输电线路9549公里。

三是地质灾害大。

104座水库、1078口山坪塘严重损毁,涉及37个乡镇、141各村,共出现地质灾害167处。

如此严重的受灾状况使当地灾后重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国务院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

因此这不仅是每一个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

1.5编制范围

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初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

其主要内容如下:

(1)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

(2)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3)工程方案内容

(4)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工程招标方案

(6)实施计划

(7)环境影响评价

(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经济效益、社会分析

(10)结论及建议

报告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第二篇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某县概况

某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某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走出了3万多红军,孕育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渡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梨文化博览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某县盛产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出产某县雪梨、红心猕猴桃等优质水果,是中国雪梨之乡,全国产粮大县、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

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存栏毛兔420万只,是全国生猪百强县、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

该县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有鸿宇、八仙桥、漓山粮油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猕猴桃、某县梨、毛兔、生猪、蚕桑“五龙起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生态肉食品标准生产示范县;

近年来,该县以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互动,着力做好项目投入、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和谐某县建设五篇文章,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007年,全县GDP实现31.5亿元,同比增长13%;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9亿元,同比增长29.6%;

财政收入实现5800万元,同口径增长13.5%;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8元,同比增长9.4%。

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省9项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我县有8项指标上升5—19位,其中人均GDP和城乡居民储蓄上升15位。

GDP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居中,第一产业排前50位,第三产业排前80位。

连续三年综合目标考核名列全市前茅。

这里是中国雪梨之乡和红心果猕猴桃原产地域保护县,芦笋、蘑菇、青刀豆畅销海外,川明参、毛兔、生猪驰名全川,野生天麻、川芎、杜仲等中药材资源丰富;

按“一产业生二产业”的思路,培育形成了肉食品、粮油、水电能源、茧丝绸、果蔬饮料、医药等产业化链条。

这里千里沃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生态良好,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庭院经济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省首个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县城所在地陵江镇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优美示范镇;

2003年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总闸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某县人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

全县GDP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倍,全社会金融存款增长1.3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和40%,商贸物流繁荣活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2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某县地质灾害发生频繁,2008年我县就遭受了“5.12”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救灾物质储备库就凸显出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县救灾物质储备库不能满足各种不同的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需求,所以扩大新建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是必要的。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物资具有集散功能,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物流效率,实现救灾物资储备全县联动,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从而决定了救灾储备物资的分散性。

一般而言,地方救灾物资储备和就近的救灾物资储备,可以满足本地区发生的常规灾害。

但是在大灾面前,必须倾全部之力,大范围调运救灾物资。

此时,救灾储备仓库的物流能力便决定了救灾物资能否及时准确地被运送到灾区。

决定了救灾工作的整体效果。

我县救灾物资储备库能保障下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能够保障人民的最基本生活。

因此我县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是应急特大自然灾害的必要措施。

作为政府救灾减灾工作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对于灾害的理解或许最为深刻,除了具有和常人一样的恐惧感,民政人提到灾害一词,想到的更多是责任,是悲悯的情怀和灾害发生后的理性应对。

多少次的防抗灾证明,救灾物资到位的速度、数量,决定着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的成效,物资储备库能使从灾难发生到灾后重建这一过渡时期的物资保障功能。

能快速响应,物资储备库与其他部门协同作战,为灾区提供部分救灾物资,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供应保障,能及时的解决灾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正常秩序,对社会稳定,边境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我县目前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满足于我县自然灾害频繁的物资需求,亟须扩大整合。

我县目前尚无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是靠租用粮库作为临时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救灾物资储备尚无法满足各种对救灾物资多样化的需求。

在大灾害面前只能表现出无能为力,离紧急抢救、保障灾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需要上级仓库救援,这样就不能及时的为灾民提高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对灾民重建家园有着一定得制约。

靠外级仓库支援同时导致救灾物资运距过远,运输时间过长,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灾害发生时不得不从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的储备仓库调运帐篷等救灾物资,大大增加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所以我县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是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依据《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应广大灾民的强烈需求,进行此项目的实施刻不容缓。

此项目的实施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3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建设的必要性

2.3.1军干所是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的简称。

由军队管理的干休所和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所组成。

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军干所是一种具有人民军队特色的比较成熟的养老机构,是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证了军队干部制度的贯彻实施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它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了各种服务保障,保证了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某县目前尚无军干所办公用房,为了更好地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志愿兵),军干所办公用房的建设是必要的。

2.3.2婚姻登记中心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婚姻登记中心的服务水平。

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婚姻登记管理的新要求。

某县婚姻登记中心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婚姻登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婚姻法第8条规定: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

这一规定说明:

  

(1)进行登记是结婚必经的法定程序。

  

(2)进行登记是结婚唯一的法定程序。

  (3)实行结婚登记制度,是严格执行婚姻法,保护婚姻关系的需要。

(4)实行结婚登记制度,可以提高当事人的法制观念,进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减少纠纷,维护安定团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婚姻登记中心是任何一个地方必不可少的,某县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急需重建。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某县在以往各类民政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领导认识到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项目的高位推动。

形成以“县委、县府统揽,县民政局抓落实”的民政局项目建设机制,是该项目的重要组织保障。

项目区选址是根据相关部门专家经过仔细勘测与分析,符合城市规划、自然环境、地址结构、交通等要求,能辐射全县39个乡镇,全县78万人能够受益。

群众积极性高,是确保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弱势群众(受灾群众)作为受益的主体,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所以,干部群众对于项目的实施都有很高的积极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项目技术结构较简单,在一般的技术建设上有着丰富经验,在专业技术建设上我们将公开招标选取具有施工资质的专业建筑工队进行建设,所以此项目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该项目区地势平坦取材方便,交通方便能满足运输要求,水源丰富且水质好能满足建筑需水,离发电站较近,电力丰富能满足施工需求。

综上所述,无论从领导机制、建设技术、群众基础、建设取材上都是可行的。

第三篇 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址

本项目选址在某县陵江镇群丰村六组,距某县城约2.5公里,南依烟囱寺、少屏山、陵江寺,北与某县梨博园相望,东临嘉陵江,与某县城隔江而望,川北红色旅游环线环绕而过。

3.2建设条件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储量较丰。

水质为HCO3-Ca+型水,对砼无侵蚀性。

多年平均气温为16.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1.8mm。

该项目建设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工程按6度设防。

据初步踏勘及收集资料分析可知,场地内无晚近地质构造活动,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区,地质条件简单,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第四篇工程方案内容

4.1建设内容

某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与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灾后重建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4.1.1主体建筑面积2815.52m2,其中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1802.56m2,军干所及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1012.96m2。

4.1.2道路:

4974.25m2

4.1.3绿化:

3000m2

4.2总平面布置

4.2.1布置原则

·

结合场地现状,合理布局;

根据民政局办公的功能特点及本项目的具体要求,按功能分区;

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

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

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目的;

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可持续发展。

4.2.2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某县陵江镇群丰村六组,场地高差交大,需进行大量挖填方。

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楼南北朝向,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东西朝向,沿道路设置绿化及停车场。

本工程仅产生生活污水和地表雨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县城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4.2.3建设方案

采用技术标准

《民用建设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建标121—2009)

建筑平面

本项目主体建筑平面设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方便救灾物资输送和群众办事为基础进行建筑平面布局。

建筑造型

造型设计强调建筑的整体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力求简洁大方,体现出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的庄重性。

建筑以一字形为基础,形态简洁、完整,并对建筑正入口、建筑物顶部进行重点处理,使造型富有特色。

强调立面处理与内部功能相结合,使立面构成更具合理性与逻辑性。

建筑色彩与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4.3建筑设计

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1012.96平方米,设计楼层为4层;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1802.56平方米,设计楼层为1层。

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楼作为主体建筑,平面布置充分考虑与附属建筑合理搭配,突出主题,和谐自然,并注意节约用地。

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楼建筑拟采用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拟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4.3.1给排水工程

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4.3.1.1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量按南充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采用2年,径流系数采用0.6。

场地内雨水为有组织的汇集,分区域设雨水管,再经沿场地边沿敷设的主雨水管排入嘉陵江。

4.3.1.2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量按日用水量的80%计。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县城污水管网,进入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4.3.1.3给水系统

项目区用水由县城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提供,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给水管网接自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接管口径为DN110,进口外设计量水表。

给水系统为生产、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本项目由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引入供水主管,在场地内采用ф110PE管环状布置。

4.3.2供电工程

4.3.2.1供电电源

电源由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10KV线路引入,为满足本次建设要求,并为今后发展留余地,主变选择一台S9-400KVA/10/0.4/0.23KV型变压器。

4.3.2.2低压配电系统

配电电压为220V/380V,带电导体进线为三相四线制。

设动力和照明配电箱,动力和照明配电支线采用BV-450/75V铜芯导线,穿PC管暗敷,消防用电线路采用BV-450/750V铜芯导线,穿钢管暗敷。

4.3.2.3照明设计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计照明度为:

办公室、会议室300lx,走道及门厅75—100lx,设备用房100lx,厕所100lx。

办公室照明光源宜采用荧光灯。

4.3.2.4防雷接地本项目采用PE管线接地的TN-C接地形式。

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置重复接地装置,并对微机室等重要的部分作等电位联接,要求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及电气PE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如果建筑物设有电气、弱电各系统的共同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

建筑物屋顶及高出屋面的构件和金属管道均应作避雷设施,并与避雷接地极做可靠连接。

防雷引下线距地0.5米处应设测试点。

4.3.3消防系统

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标准,该项目的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

4.3.3.1室外消火栓系统

水源从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接支管引入,在管网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应小于150米。

4.3.3.2室内消防设计

建筑内各层均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4/A,B,C),每个设置点设置不小于2具,保护半径不大于20米。

4.3.4燃气工程

本项目区采用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由某县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引入气源。

4.3.5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利用县城垃圾处理站采用填埋方式处理。

4.3.6布线系统

在水、暖、电之后,集成布线系统已成为第四种基础设施。

目前,网络早已不仅仅是满足办公的需要,而且悄然步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方便快捷。

办公楼参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72:

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SC89:

97》标准,设图像、声音和数据“三合一”的宽带信息传输网。

第五篇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1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民政局成立政府机关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下属单位具体负责做好协调、安全、质量、监管工作。

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项目重建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工。

民政局派专人配合项目的整体实施,明确责任,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并保质保量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5.2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相互协作

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项目建设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

5.3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重建工程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公示制。

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要求组织实施,提高建设标准,严格项目计划管理。

工程建设期间,各相关部门(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全力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内部自查等日常性工作,力促项目实施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作他用。

按合同、按进展及时拨付,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建设资金进行跟踪检查和审查,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工程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验,并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图纸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竣工资料,写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上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六篇 工程招标方案

6.1招标方式

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形式进行招标,选定好合同方式与承包人签订合同,确立项目承包的范围以及内容划分。

6.2招标文件的编制

该项目工程的招标由建设单位主持并组织专业人员编制招标文件、标底。

招标文件分为以下部分:

6.2.1招标邀请信和招标人须知:

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发出参加工程投标的邀请信以及向投标人提供和投标有关的规定及相关信息。

6.2.2合同通用条件:

FIDIC合同条件是国际招标、投标及合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国际通用的、权威性的文件。

它具有条款脉络清晰、逻辑性强、风险分担合理,对业主、承包人和监理的权利职责界限分明等优点,减少了合同执行中发生纠纷和索赔,使该项目有章有序的进行。

6.2.3合同专用条件:

根据每个工程性质和规模以及地区差异性较大,加上资金来源不同,把通用条件的某些条款结合本项目的情况加以具体化,编制一份专用本合同的条款。

6.2.4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主要规定合同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反映业主、监理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质量要求及计量支付的方法。

技术规范内规定了本项目的土方、地基、砌体、绿化和房屋拆迁等各个章节的材料质量要求、施工要求、技术质量及计量支付的规定,并要求所有材料和施工工艺亦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6.2.5与招标相关的有关资料:

投标书和投标保函、工程量清单、补充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