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675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范例方针目标管理程序文档格式.docx

5.1局长

a)负责确定并实施本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负责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

5.2管理者代表

负责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内部沟通的日常管理。

5.3局总部机关

5.3.1办公室

牵头组织质量目标的展开和考核,并负责文件的沟通。

5.3.2质量管理部

负责质量特性目标的拟定、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3.3工程项目管理部

负责服务和顾客满意度目标的拟定、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3.4科技部

负责技术目标的拟定、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3.5其他部门

负责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4区域公司

5.4.1公司经理

负责确定并实施本单位的质量目标,并建立和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沟通过程。

5.4.2管理者代表

负责本单位质量目标和内部沟通的日常管理。

5.4.3办公室

牵头组织本单位质量目标的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4.4质量安全科

负责本单位质量特性目标的拟定、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4.5工程技术科

负责本单位服务、顾客满意度和技术目标的拟定、展开、考核和分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

5.4.6其他责任部门

5.5项目经理部

参与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组织质量目标的分解与实施,建立并实施项目内部沟通过程。

6程序

6.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

6.1.1策划

最高管理者提出企业理念、作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编制的思路。

6.1.2草案

由发展研究部、质量管理部根据标准要求、企业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提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草案。

6.1.3定稿

草案经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审阅后,以书面形式下发征求各区域公司、机关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由最高管理者组织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进行再次讨论完善,最后定稿。

6.1.4发布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签发文件正式发布实施;

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在签发的质量手册中予以发布实施。

6.2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内容

6.2.1质量方针的内容

a)与本组织经营宗旨相一致;

b)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作出承诺;

c)对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d)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6.2.2质量目标的内容

a)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是对质量方向的落实和展开;

b)满足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c)目标要有时间段、高而可攀、可测量、并层层展开。

6.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宣贯。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

a)办公室以文件的形式发布,并在《建筑报》上刊登质量方针及其含义、质量目标,便于员工理解实施;

b)局长、管理者代表利用局生产经营会或工作会或质量分析会等会议宣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便于员工理解实施;

c)质量管理部利用内审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内容的项目及实施情况进行抽查,促使员工理解实施;

d)办公室利用每年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考核,促使员工理解实施;

e)区域公司利用会议、检查、考核、内审促使员工理解实施。

6.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展开

6.4.1质量方针的展开

以质量目标来体现质量方针,通过质量目标的实施,使每个员工的行为符合质量方针的要求;

纠正任何与质量方针相违背的行为。

6.4.2质量目标的展开

分解的质量目标要满足企业总目标的要求。

目标展开:

a)局总部质量目标确定后,由管理者代表将质量目标落实到责任部门,由其进行分解与管理;

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性与创优目标;

工程部负责服务与顾客满意目标;

科技部负责技术创新目标;

b)每年2月底前,局办公室牵头,组织质量管理部、工程部、科技部、经营部分别将产品特性与创优目标、服务与顾客满意目标、技术创新目标分解到区域公司,经上下沟通,局长或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作为年度目标,以文件或责任状形式下发实施;

c)每年3月底以前,区域公司办公室组织质量科、工程技术科分别将产品特性与创优目标、服务、顾客满意和技术目标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经上下沟通,由公司经理审批后作为年度目标,以文件或责任状形式下发实施;

d)在承接工程后3个月内,区域公司办公室组织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根据合同要求和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确定项目部总部目标,经上下沟通后,公司经理在与项目签定的经济责任状中明确;

e)项目经理部在接到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后,在2个月以内或每年三月份以前,将总体质量目标和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或人员和分包方,在项目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和分包合同、内部经济责任状等文件中明确,以满足企业质量目标的要求。

6.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

6.5.1实施

a)各单位、各责任部门要根据确定或分解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保证措施,以书面的形式下发执行;

b)每年3月份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要根据确定的项目管理目标,编制创优计划,并上报局质量管理部1份备查;

c)局质量管理部根据各公司上报的创优计划,汇总编制局创优滚动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6.5.2协调

a)局管理者代表负责全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协调;

区域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本单位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中较大问题的协调;

b)局总部和区域公司责任部门负责分管质量目标实施中相关问题的协调;

区域公司责任部门不能解决的报区域公司管理者代表协调,还不能解决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局总部责任部门不能解决的报局管理者代表协调;

c)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质量目标实施中的问题的协调,不能解决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6.6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考核和评审

6.6.1质量方针的评审

利用每年的管理评审会,由局长组织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一次评审,由其决定是否采取改进措施,具体要求按管理评审程序实施。

6.6.2质量目标的考核

a)质量目标的考核时间分为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或不定期考核;

b)项目经理于考核期后10日定期或不定期对分阶段目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于考核后5日内上报区域办公室,办公室接到考核结果复印后,通知相关责任部门;

c)区域公司办公室于考核期后20日内或不定期组织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经营科对各自分管的目标进行考核,责任部门于考核后10日内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办公室或上级责任部门1份,办公室汇总后,将于考核后25日内报区域公司经理、管理者代表和局办公室1份;

d)局办公室于考核期后一个月或不定期组织质量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科技部对各自分管的目标进行考核,责任部门于考核期后35日内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于8月初或次年二月上旬报局长、管理者代表1份;

e)局质量管理部和区域公司质量安全科在组织内部审核时,必须对质量目标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具体要求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f)每次考核对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局总部和区域公司责任部门都要按期纠正或按《质量改进程序》要求制定、实施、验证、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填写实施记录,验证记录,其格式见QS.02.15—02和QS.02.15—03

g)年度考核中,局总部和区域公司责任部门都要提出具体的奖罚意见,经局长或公司经理审批后,由责任部门监督奖罚的兑现。

6.6.3质量目标的评审

a)局长每年利用管理评审的机会,组织有关人员按《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评审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按程序要求实施;

b)区域公司经理利用年度考核的机会在考核期后40日内组织管理者代表、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经营科负责人进行一次评审,评审要求可参考《管理评审程序》实施,并将评审结果书面报局办公室1份。

6.7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修订

6.7.1修订时机

a)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依据的标准发生变化时;

b)确定质量目标的时间段到期时;

c)定期管理评审作出决策时;

d)企业组织结构或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6.7.2修订

由局长组织管理者代表和责任部门进行修订,并由局长审批后实施,以满足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并符合企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承诺的要求。

6.8内部沟通

6.8.1沟通范围

a)确保对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沟通;

b)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改进的沟通。

6.8.2沟通的渠道

沟通的渠道有:

文件、建筑报、简报、经济责任状、项目质量计划、创优计划、奖罚意见、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等。

6.8.3沟通的频次

a)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方针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每年沟通一次;

b)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有效性每半年沟通一次;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性不定期进行沟通。

6.8.4沟通的协调

a)质量方针的沟通和协调要求见本程序6.3和6.5和6.6.2;

b)内审结果由局质量管理部或质量安全科以内审报告的形式,并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内部所有单位和部门,便于内部沟通举一反三的纠正;

c)管理评审报告由最高管理者审批后,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区域公司和局总部机关领导与行政部门,以便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情况,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沟通由局总部机关和区域公司责任部门按各自分管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对其监视和测量,以过程检查记录(QS.02.12—07)的形式进行沟通。

7记录

各责任部门负责保存进行内部沟通的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