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696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阳中医学院OSCE复习资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痰湿蕴肺主症:

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痰出咳缓。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三子养亲汤:

白芥子、莱菔子、苏子。

3哮喘

寒哮主症:

呼吸急促,吼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干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大枣。

热哮主症:

气粗息涌,吼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

定喘汤:

麻黄、黄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花、苏子、白果、甘草。

4肺炎

5气管炎

6胃炎

第二站:

体格检查

具体项目:

心脏视诊及触诊心尖搏动触诊

叩诊心脏左、右界心脏瓣膜区听诊顺序

乳房视、触诊

肺部直接、间接叩诊法(前胸部)

叩诊肺上、下界叩诊腋中线及肩胛线上的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检查

听诊肺部并回答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分类听诊肺部并回答湿性啰音分类

肺部听觉语音听诊

胸廓活动度检查触觉语颤检查触诊胸膜摩擦感语音震颤检查

肱二、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腹壁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眼心反射踝阵挛髌阵挛浮髌试验

双耳听力粗测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检查上、下睑结膜眼球震颤角膜反射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

颌下淋巴结检查检查颈部淋巴结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检查腋窝淋巴结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腹股沟淋巴结

Gonda征Chaddock征Gordon征Oppenheim征Babinski征Lasegue征Hoffmann征

腹壁静脉血流方向检查肝脏触诊双手触诊肝脏肝-颈静脉返流征叩诊肝脏上、下界脏叩诊肾脏触诊输尿管压痛点检查移动性浊音叩诊膀胱叩诊腹部浅部触诊胆囊触诊Murphy氏征胆囊区叩诊膀胱触诊腹部听诊液波震颤检查振水音检查听诊腹部血管杂音麦氏点检查

气管检查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在患者身后检查甲状腺在患者前方检查甲状腺

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检查副神经检查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检查舌下神经检查

检查双下肢肌力检查双上肢肌力双上肢肌张力检查双下肢肌张力检查

下肢复合感觉检查下肢位置觉检查跟-膝-胫试验检查指鼻试验轮替动作

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叩击痛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叩击痛检查腰部活动度

检查鼻窦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

第三站:

中西医操作

1、舌诊

(1)绛舌:

较红舌颜色更深。

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2)青紫舌:

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统称青紫色。

主血气瘀滞。

(3)嫩舌:

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

多见于虚证。

(4)瘦薄舌:

舌体瘦小枯薄者。

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5)裂纹舌及病机:

舌面上有裂沟,而沟中无舌苔覆盖者。

病机:

邪热伤津,血虚不润所致。

(6)歪斜舌:

伸舌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

多见于中风、暗痱,或中风先兆。

(7)滑舌: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

主痰饮,水湿。

(8)燥苔及病机:

望之干枯,扪之无津,甚至舌苔干裂。

体内津液已伤,或津液不能上承所致。

(9)剥苔(分类)及病机:

分类: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镜面舌、地图舌、类剥苔;

胃气不足,不得上熏于舌,或胃阴枯竭,不能上潮于舌所致。

(10)黄苔:

舌苔呈黄色。

主热证、里证。

(11)灰黑苔:

苔色浅黑,称为灰苔;

苔色深灰,称为黑苔。

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2)白苔:

舌面上附着的苔垢呈白色。

可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见于热证。

(13)腐苔:

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边中皆厚,揩之易去。

主痰浊,食积。

2、脉相

滑: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

亦是青壮年常脉,孕妇的孕脉。

迟: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也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数:

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

多见于热证,也见于里虚证。

浮: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一般见于表证。

弦: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结:

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多见于阴寒气结、寒痰血瘀,也见于气血虚衰。

代:

脉来一至,止有定数,良久方还。

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扑损伤等病证。

促:

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

多见于阳盛实热、气血痰湿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

3、外科洗手、戴手套、穿脱手术衣、打结

第四站: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主要考核基本心律及类别、电轴偏移以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复习范围:

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早、心室肥大、劳损、T波改变、窦性停搏、传导阻滞、低电压、高电压、心梗

2、影像答题形式:

影像学阅片

肺结核、气胸、硬膜外血肿、肠梗阻、骨折、脑梗塞、肺炎、椎间盘突出、关节脱位、蛛网膜下腔出血、肺感染、脑出血、正常胸片

3、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简述常见的生理减少因素有哪些?

男性120-160g/L(4.0-5.5)X1012/L

女性110-150g/L(3.5-5.0)X1012/L

新生儿170-200g/L(6.0-7.0)X1012/L

生理减少因素:

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成人低10%-20%;

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可使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2)不同年龄段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是多少?

白细胞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成人(4-10)X109/L

新生儿(15-20)X109/L

6个月-2岁(11-12)X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3)简述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病理性因素有哪些?

①急性感染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③急性大出血④急性中毒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心肿瘤。

(4)简述什么是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有什么临床意义?

核左移:

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晩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临床意义:

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及雷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极度核左移现象。

(5)简述什么是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减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

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若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6)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并简述其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

Ret百分数0.005-0.015;

绝对数(24-84)X109/L

①网织红细胞增多:

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及叶酸后。

②网织红细胞减少: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7)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多少?

并简述其减少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100-300)X109/L

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

PC低于100X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可见于:

①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

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SLE、恶性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DIC、TTP、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

如脾肿大(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被稀释(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等。

(8)简述尿酮阳性的临床意义。

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当体内糖分解代谢不足时,脂肪分解活跃但氧化不完全可产生大量酮体,从尿中排出形成酮尿。

①糖尿病性酮尿:

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此时多伴有高糖血症和糖尿,而对接受苯乙双胍等双胍类降糖药治疗者,虽然出血酮尿,但血糖、尿糖正常。

②非糖尿病性酮尿:

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度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糖代谢障碍出血酮尿。

(9)简述健康人粪便的颜色与形状。

当粪便为鲜血便、柏油样便以及陶土便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①正常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

②鲜血便:

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患则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③柏油样便:

见于消化道出血。

④陶土样便: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10)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①肾小球滤过率:

指单位时间(分钟)内,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总量。

②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脏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1)简述不同年龄段血尿素氮的正常值及其增高的临床意义。

血尿素氮(BUN)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目前临床上多测定尿素氮,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尿素氮增高见于:

①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功能轻度受损时,BUN可无变化,但GFR下降至50%以下,BUN才能身高。

因此BUN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

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BUN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肾衰竭代偿期GFR下降至50ml/min,血BUN<9mmol/L;

肾衰竭期失代偿期,血BUN>9mmol/L;

肾衰竭期,血BUN>20mmol/L。

②肾前性少尿:

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关注不足致少尿。

此时BUN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BUN/Cr(mg/ml)>10:

1,称肾前性氮质血症。

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

③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亢、高蛋白饮食,但肌酐一般不升高。

以上情况矫正后,血BUN可下降。

④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

多以KT/V表示。

(12)简述成人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二者降低的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

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

①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合成: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以及缺血性肝损伤、毒素诱导性肝损伤。

白蛋白减少常伴γ球蛋白的增加,白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正比。

白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

治疗后白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水肿及胸、腹水。

②营养不良:

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等。

③蛋白质丢失过多:

如肾病综合征(大量肾小球性蛋白尿)、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

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晶体溶液。

先天性低蛋白血症较少见。

(13)简述成人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并如何根据总胆红素的值推断黄疸的病因?

成人血清总胆红素3.4-17.1µ

mol/L。

根据总胆红素的值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85.5µ

mol/L,肝细胞性黄疸17.1-171µ

mol/L,不完全梗阻性黄疸171-265µ

mol/L,完全梗阻性黄疸>342umol/L。

(黄疸分度:

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17.1-34.2;

轻度黄疸34.2-171;

中度黄疸171-342;

重度黄疸>342。

在病程中检测可以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

)(溶血性黄疸:

STB↑+UCB↑↑;

胆汁淤积性黄疸STB↑+CB↑↑;

肝细胞性黄疸STB↑+CB↑+UCB↑。

)(根据CB/STB的值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CB/STB<20%为溶血性黄疸;

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

>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14)临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有哪些?

丙型肝炎病毒RNA测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表面抗原蛋白前S2和前S2抗体、乙型肝炎病毒DNA。

丙型肝炎病毒RNA测定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HCV-RNA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HCV-RNA转阴提示HCV复制受抑,预后较好。

连续观察HCV-RNA,结合抗-HC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

检测HCV-RNA,对研究丙肝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有重要价值。

(15)血清脂质检查包含哪些?

血清脂蛋白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临床意义?

血清脂质检测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

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组织清除CHO(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化的发生,故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

HDL降低的临床意义:

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孕酮等药物。

(16)简述血钾的正常值、以及血钾降低的临床意义。

3.5-5.5mmol/L。

血钾降低的临床意义:

①对骨骼肌的影响:

低钾可使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临床上出现肌肉无力,迟缓性麻痹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肌麻痹,这是低血钾病人主要死因之一。

②对心脏的影响:

低钾使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③对胃肠的影响:

低钾引起胃肠运动减弱,病人常发生恶心,呕吐和厌食,严重缺钾可引起难以忍受的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④对肾的影响:

慢性低钾血症常出现尿液浓缩功能障碍,病人有多尿和低相对密度尿的临床表现。

(17)简述血钙的正常值、以及血钙升高的临床意义。

2.25-2.58mmol/L。

高钙血症的临床意义: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多见于甲状旁腺腺瘤,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等情况。

②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

某些恶性肿瘤可以分泌甲状旁腺素,如肾癌、支气管癌等,但此种情况如未发现原发癌瘤,则很难诊断。

③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等伴有骨转移时有大量骨质破坏,而肾和肠又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钙,遂引起高血钙。

④维生素D中毒: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

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亦可引起高钙。

⑤其他:

可见于类肉瘤病、肾上腺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酸中毒、脱水等情况。

(18)简述肌酸激酶同工酶中CK-MB升高的临床意义。

①AMI:

CK-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达100%,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CK-MB一般在发病后3-8h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

CK-MB高峰出现早者比出现晚者预后好。

②其他心肌损伤:

心绞痛、心包炎、慢性新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CK-MB也可增高。

③肌肉疾病及手术:

骨骼肌疾病时CK-MB也增高,但CK-MB/CK常小于6%,以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

(19)简述血清淀粉酶增高的临床意义。

①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AMS增高最常见的原因。

血清AMS一般于发病6-12h开始增高,12-72h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

虽然AMS升高的程度不一定与胰腺组织的损伤程度有相关性,但AMS增高越明显,其损伤越严重。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管阻塞时AMS也可增高。

②胰腺癌:

胰腺癌早期AMS增高,其原因为:

①肿瘤压迫造成胰腺导管阻塞,并使其压力增高,使AMS逸入血液中。

②短时间内大量胰腺组织破坏,组织中的AMS进入血液中。

③非胰腺疾病:

①腮腺炎时增高的AMS只要为S-AMS。

②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胆管梗阻、急性胆囊炎等AMS也增高,这主要是由于病变累及胰腺或富含AMS的肠液进入腹腔被吸收所致。

③服用镇静剂,如吗啡等,以S-AMS增高为主。

④乙醇中毒病人S-AMS或P-AMS增高,也可两者同时升高。

⑤肾衰竭时AMS增高是由于经肾脏排出的AMS减少。

备注:

除了以上题目外,还包括给一张化验单,对化验结果进行判读,主要是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第五站:

答辩(中医和西医内容各一道题,20分)

中医:

1消渴病的分型、治法及方药。

肺胃燥热——清热生津止渴——消渴方、白虎加人参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润燥生津——玉液汤合生脉散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益肾固摄——金贵肾气丸

2咳嗽(凉燥证)的主证特点,治法及方药。

主症特点:

凉邪犯肺,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

疏风散寒,润肺止咳。

杏苏散加减(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杏仁橘皮)。

3简述水肿中阳水和阴水的区别。

阳水:

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

发病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上而下,继则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一半病程短。

《金匮要略》中风水、皮水属此类。

阴水:

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

病多逐渐发生,或阳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至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无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稀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

《金贵要略》中正水、石水属此类。

4中医外科辩别阴证、阳证的要点有哪些?

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全身症状、雨后顺逆、发病缓急、病位深浅、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形高度、肿胀范围。

5如何理解“开鬼门、洁净府”?

腰以上半身水肿以发汗为主,腰以下半身水肿以利小便为主。

6简述小儿稚阴稚阳。

阴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

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

稚阴稚阳学说说明,小儿时期,无论是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

都是幼稚娇嫩和不完善的,必须随着年龄增长才能不断趋向健全和成熟。

7使用附子、川乌及虫类搜风通络药物应注意什么?

8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

痿证多由阳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阳明出气血”(《灵枢。

九针》),即刺阳明可以产生气血、补益气血,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

9何为“寒包火”感冒?

如何治疗?

风寒外束,肺热内郁,称为“寒包火证”,而见咳嗽喑哑,气急似喘,痰液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

解表清里。

方剂:

麻杏石甘汤。

10痹病与痿病如何进行鉴别?

痹病与痿病都属于肢体疾病,但两者在病机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

痿病是由精血亏虚,肌肉经脉失养所致,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瘦削,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

痹病由于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出现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肿大灼热。

其鉴别要点在于肢体有无疼痛。

11痹病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基本原则是什么?

治疗原则:

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辩证要点:

①辩邪气偏盛:

风寒湿热之邪为病各有偏盛: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为风胜;

疼痛剧烈,得热痛减为寒胜;

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湿胜;

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为热盛;

病程较长,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者为痰瘀交结。

②辨虚实:

发病急,病程短,病势重,多属实证;

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痛势缓,多属虚、或虚实夹杂。

本病后期病情复杂,虚实夹杂,正邪虚实,当明辨主次。

12行痹的主证特点、治法和代表方剂?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可涉及多个关节。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加减。

13哮与喘的鉴别。

病机不同:

哮病乃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而成。

喘证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劳欲,久病致邪雍于肺,宣降失司,或肺失主气,肾失摄纳而成。

临床表现不同:

《医学正传哮喘》指出: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者以息者谓之喘。

”哮病与喘证均有呼吸急促的表现,但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14简述哮病发作期冷哮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主症:

呼吸急促,吼中有哮鸣音,胸膈满闷如塞。

15喘脱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动则喘剧欲绝。

兼症:

心慌,烦躁,肢厥,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

16眩晕(风阳上扰)主症、治法及方药?

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或恼怒加重。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栀子和黄芩杜仲茯神桑寄生益母草和夜交藤)

17肝阳头痛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头胀痛,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

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

18太阳、阳明、少阳、厥阴证头痛的部位及引经药。

太阳经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羌活防风川芎蔓荆子

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知母葛根白芷

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柴胡黄芩川芎

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藁本吴茱萸

19中风(中脏腑)的辩证分型及代表方。

风火闭窍——天麻钩藤饮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痰火闭窍——羚羊角汤配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痰湿蒙窍——涤痰汤配合苏合香丸鼻饲

元气衰败——参附汤

20简述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肾阴阳两虚主症:

绝经前后,头晕耳鸣,健忘,乍寒乍热,颜面烘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