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149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线数字巡更系统技术要求方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相同频率资源下,利用TDMA技术实现了两倍的呼叫容量;

可以向下兼容现有模拟通讯设备,方便用户从模拟向数字过渡,并具备单呼、组呼、全呼、紧急呼叫、遥毙/复活等多种功能,同时系统还支持短信、GPS等数据传输增值功能。

设备提供IP网络接口,可以通过因特网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大范围的语音覆盖。

2方案介绍

2.1设计原则

依据要求,数字巡更对讲系统方案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系统整体上从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设备,技术手段)到功能用途等均要有一定的领先水准。

2、可靠性原则:

系统的各项资源包括硬件设备等的可靠性要有一定的高标准,工作稳定,易于维护;

在出现硬件故障时,要有可靠的备用手段。

3、技术成熟性原则:

系统应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之建成后就能投入实际使用,达到设计的使用效果。

4、可扩展原则:

系统总体架构合理,设计容量适度,并且要有可扩展性,在保护原来投资的前提下可增加资源扩容,包括通信覆盖及距离的增加。

2.2建设目标

●系统规划要求

1要求有效覆盖范围:

整个项目区域。

2覆盖率:

90%(初步规划)。

3工作模式:

能够在12.5KHz的信道上同时中继2路话路或数据。

●终端技术要求

1终端设备在数字模式下工作。

2终端设备要求防水、抗摔、一次充电能工作在14小时以上。

●系统结构要求

1每个通信基站包含:

中继台、天馈、电源、备用电源、避雷、机箱、安装配件等设备。

2通信基站采用模块化结构,并符合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

2.3建设方案

(1)系统共使用400-470MHz频谱内的2对12.5KHz带宽的频点,收发频率间隔10MHz,实现4个信道的通信需求。

频点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无线电管理局的要求。

(2)系统规划终端用户100~200人,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多个通话组,各个通话组按照各部门相应人员进行编制,并对不同人员进行权限配置。

(3)2台RD980设备共有4个信道,可以根据终端用户业务实际需求进行通话组分配,可选择1个信道为巡更数据传输,其他3个信道为语音信道传输。

组内成员可以发起个呼、组呼、全呼;

安保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在数字中转台1下,其对讲机可写为两个信道,数字信道1传输语音信息,数字信道2传输巡更信息;

运营和保洁维修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在数字中转台2下,工作在不同的时隙,可支持两个部门的人员同时讲话。

2.3.1系统覆盖示意图

基站建设前,须进行覆盖效果电测,保证达到要求的覆盖范围。

针对于办公楼负一层可能会存在信号盲区的情况,须特别设计一套信号覆盖的方案,来进行地下一层的信号覆盖。

2.3.2频率划分及使用

根据通信系统建设要求,确定如下频率划分及使用原则:

频段:

400-470MHz。

2.4系统功能

2.4.1巡更功能

期望提供新一代巡更巡调调度管理系统要求:

⏹高度集成:

将无线通讯技术与传统巡更技术向结合、资源共享,对讲机与巡更棒合二为一。

特点:

体积小、功能强、易安装、结实耐用。

⏹前沿技术:

采用了射频身份识别(RFID)技术的最新成果。

实现了在对讲机内部嵌入射频读卡模块。

设置简单、操作简单。

⏹综合优势:

利用Hytera数字对讲机的短数据传输功能,使用户以常规离线巡更的投资实现常规在线巡更的功能。

实效性强、管理调度功能强大。

2.4.2必须至少六大功能特色:

●巡检定位功能

●实时监控功能

●智能管理功能

●数字调度功能

●语音调度指挥功能

●应急报警功能

功能特色之一:

⏹巡检定位功能:

射频识别,区域定位

该系统应用了目前世界上先进、节能、便于安装的非接触式感应式数字射频身份识别(RFID)技术,可以轻松地实现指定区域的巡更巡检点的定位和识别。

功能特色之二:

⏹实时监控功能:

实时在线,安全可靠

Hytera的DMR数字对讲系统是一个强大的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利用其快速的数据传输性能,可以确保巡更信息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从而真正实现对巡更人员的实时在线监控。

功能特色之三:

⏹智能管理功能:

工作统筹,信息管理

该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灵活编制和修改巡更巡检计划,形成并输出管理报表,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功能特色之四:

⏹数字调度指挥功能

利用DMR先进的数字信令技术,可实现对对讲机的管理,如:

遥毙、遥晕、监听、对讲机检查等对讲机管理功能。

功能特色之五:

⏹语音调度指挥功能:

实时监控,高效互动

利用DMR先进的数字语音技术,实现语音调度管理,支持调度工作中的语音呼叫,如组呼、单呼,呼叫ID显示等功能。

功能特色之六:

⏹应急报警功能:

快速报警,及时应对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该系统可保障巡更人员及时、准确地与指挥调度中心联络(报警),报告事由或险情以及事发地点,并可由调度中心实现遥控监听的功能。

⏹调度管理平台

⏹数字巡更对讲机

⏹信息钮(卡)

巡更管理软件功能介绍:

⏹巡更地图编辑

⏹巡更任务编制

⏹巡更任务记录

⏹历史记录查询

⏹巡更路线编制

⏹巡更实时监控

⏹语音监控查询

软件功能----巡更地图编辑

从背景图导入自制地图并指定巡更地点的编号和名称

软件功能----巡更路线编制

导入编辑好的地图,按需要增删信息点,可手动或自动设计巡更路线

软件功能----巡更任务编制

在选定的地图上编制任务和线路并按需要设定任务细节

软件功能----巡更实时监控

地图上实时显示各信息点巡更状况,为方便显示

软件功能----历史记录查询

可根据日期和线路检索历史任务记录

巡更对讲机:

⏹巡更数据读取

⏹巡更数据传输

⏹对讲通话

⏹状态提示

⏹信息存贮

巡更信息钮/卡:

⏹适应性强:

防水、防震、小巧,易于安装、结实耐用

⏹安全保密:

ID号码具备唯一性、不会重复

⏹支持标准:

ISO14443Mifare

⏹数据存贮:

>

10年

⏹规格尺寸:

ф22mm×

3mm(钮);

56mm×

84mm(卡)

⏹无需电源供应

2.4.4呼叫控制功能

•个呼

终端通过一键进入联系人列表,发起个人对个人呼叫。

对于呼叫成功的立即自动接通话路,对于呼叫失败的提示被叫用户关机或忙,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可以动态地显示主叫方号码。

•组呼

系统支持组呼功能,以满足对不同业务单位的工作组划分。

终端通过一键进入联系人列表,可以发起组呼,被叫收到组呼后,判断本机写入该组呼ID,则加入该组呼。

支持“滞后进入”功能。

•全呼

系统可以通过调度台或高级别的对讲机从信令信道下发统一的全呼码实现对系统用户的全呼功能,保证在重大活动中做到“一呼百应”。

•短消息呼叫

移动台之间、移动台与基站之间可以传送数据以及中英文信息。

终端支持中文短信输入。

•未接来电提示

当移动台收到其它移动台呼叫后(仅个呼),被呼叫用户没有在场或由于其它原因未应答通话,呼叫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被呼叫的终端记录了主叫用户身份码及呼叫时间,以便及时回呼。

最多可记录十条这样的信息。

当有未应答呼叫信息未读出时,移动台显示屏上有提示。

•已拨呼叫提示

可分别存储最多10条已拨呼叫记录(仅个呼记录)。

当呼叫记录已满时,若有新的呼叫记录,则最旧的记录将自动被替换掉。

•已接呼叫提示

可分别存储最多10条已接呼叫记录(仅个呼记录)。

•联系人列表;

终端可以存储200个联系人列表,支持中英文手动输入和电脑编程模式。

•一键进入联系人列表

通过快捷键设置,可以一键进入联系人列表,可以查看联系人详细信息,压PTT将可以快速发起联系人呼叫。

•手动安全报警管理

终端具有“紧急报警”快捷键,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手动按下“紧急报警”键,向调度台发出紧急报警信息。

2.4.5双时隙虚拟集群功能

在直通模式和中转台模式,设备均支持双时隙虚拟集群功能,设备不需要指定工作时隙,可实现双时隙动态分配,有效提高系统容量,降低系统呼损率。

您可以按照下列方式使用本系统:

将所有设备工作在“虚拟集群模式”,则所有终端数字信道发起呼叫时,根据时隙闲忙状态自动选择工作在时隙1或者时隙2。

进行对讲机编程时,不需要指定对讲机的工作时隙,两个时隙下工作的所有对讲机可以互通。

(双时隙虚拟集群功能为标配,不需要收取额外费用。

2.4.6设备管理软件

●基站设备管理软件;

基站设备管理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有:

A、中继器状态诊断

3有效/失效

4模拟/数字

5联网/本地转发

6发射功率(高/低)

7可用信道

8信号场强

9IP地址和UDP端口

B、中继器报警

10接收机故障报警

11发射机故障报警

12温度过热报警

13电源故障报警

14主风扇故障报警

C、中继器控制

15中继器打开/关闭

16切换信道

17切换发射功率(高/低)

18重启中继器

2.5基站设备

RD980中转台、电源、双工器、天线、馈线、避雷器等。

2.6系统优势

1)覆盖范围更广的清晰语音通信

•在更大通信范围内保证清晰的话音质量,即使在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也依然清晰

•扩大感知距离

•静态噪声抑制

2)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双倍通话容量(2个时隙)

3)相对现有的FDMA通讯解决方案而言,双时隙TDMA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频点、基站和天馈系统)

4)纯数字技术,保障通讯安全

•在模拟信道上扫频监听,会听到无法分辨的语音信号。

•在数字信道上监听,由于信令或ID号不匹配,只显示载波接收但无语音输出。

(ID号可多达16776415个)

5)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模拟对讲机电池耗电80%消耗在发射阶段,由于PDT常规采用双时隙TDMA技术,在同样条件下,节约40%的电池工作时间。

6)通信和数据应用的低效性改善

•系统支持4.8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极大提高数据业务能力,支持短消息及GPS应用。

2.7工作原理

一个完整的常规数字无线通信设备由模数转换、语音编码和前向纠错(FEC)、成帧以及TDMA传输4个模块组成。

Ø

模数转换

与传真机将手写消息转换成数据流的过程相类似,模数转换技术将用户的语音信号(麦克风传入信号)转换成数字码流。

这个数字码流包含了大量的比特,难以通过射频信道传输,因此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压缩。

成帧

成帧可将数字语音(或数据)信号生成数字数据包:

语音或数据信号变成有效负载(就像信封里的信函),而报头则描述呼机类型、源端和目的端地址等信息(就像信封上的收件信息)。

这样,对讲机就可以支持集成式语音和数据应用。

TDMA传输

传输编码执行编码过程(就像在信封上添加机器可读的分类信号)并最后“寄出信件”。

TDMA(时分多址)将一个信道分为2个时隙:

特定对讲机的发射机仅支持短突发,从而延长了电池工作时间。

此外,通过仅在其交替时隙上发送信号,两个呼叫可以同时共享同一个信道,从而使频谱效率提高一倍。

频谱效率

12.5kHz模拟系统

一个12.5kHz信道可支持1路语音信号

1台中继台支持一个信道

12.5kHzTDMA系统

将现有信道分为2个时隙

通过中继台将信道容量增至两倍

性能相当于12.5kHzFDMA系统

1台中继台完成2台的工作量

不再需要合成设备

使对讲机的电池工作时间能达到延长40%左右

2时隙TDMA

对讲机优先支持语音业务(例如,如果当对讲机正要发送GPS更新信息时,用户碰巧按下了PTT按钮,那么,数据信号将处于等待状态)。

对讲机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

对讲机每次只能在一个时隙上发送信号(例如:

对讲机不能在时隙1上发送语音信号的同时,在时隙2上发送数据信号)。

呼叫不是动态分配给时隙,而是在通过客户端软件(CPS),静态分配给某个频率和时隙。

覆盖范围

上图演示了相比于相当的模拟站点,须具备相当语音质量的PDT常规站点的覆盖范围。

当所有其他因素(如,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地形等等)都相同时,PDT常规系统提供的公共安全应用的最低可接受语音质量的覆盖范围,比模拟系统大得多。

通常,按相同功率的模拟系统进行规划,PDT常规系统可以提供更加杰出的性能。

3设备介绍

3.1数字中转台

具备强大的数字功能、卓越的通信品质和贴心的人体工学设计。

3.1.1设备特点

双模操作、智能切换

须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模式,既能兼容现有常规模拟系统,使用户固有投资保值,又能轻松享受数字通信新体验。

数/模制式可通过检测用户信号智能切换,无须手动置频或更改信道。

*100%工作循环

均用模块化设计,非车载台背靠背拼装,机器可在50W满负荷条件下100%循环工作,能满足任意系统的苛刻要求。

领先的时分多址技术

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运用大幅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比传统的FDMA系统用户容量增加了一倍。

这有利于在基站、频率许可等方面节省费用,同时可缓解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压力。

灵活的安装方式

可灵活地安装在系统机架或支架内,也可放置于桌面上,安装方式简单便捷。

机箱内部还预留有小型双工器安装位置,以便节省整机占用空间。

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TDMA双时隙技术使频谱利用率大幅提高,可在一条指定的信道上容纳多一倍的用户,缓解了频谱资源日益短缺的压力,同时也节省在基站和天馈系统方面的投资。

中转模式/基地模式操作

在模拟模式下,须让我们可以选择中转模式或基地台模式,选择基地台模式时,可作为普通终端进行操作。

安全的数字加密技术

必须具备先进的数字加密技术,可以防止通话内容被他人非法窃听,从而保障通信安全。

卓越的散热性能

具备两路录音接口

设备提供两路模拟音频输出,支持将系统内的所有通话进行录音(需要配备录音设备),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双时隙虚拟集群功能

中转台支持双时隙虚拟集群功能,可实现双时隙动态分配,有效提高系统容量,降低系统呼损率。

一般规格

频率

VHF:

136-174MHz

UHF1:

400-470MHz

UHF2:

350-400MHz

信道数

16

信道间隔

25/20/12.5KHz

工作电压

13.6V±

15%

最大守候电流

<

1.2A

最大发射电流

12A

频率稳定度

±

1.0ppm

天线阻抗

50Ω

*工作循环

100%

供电方式

外置电源

*外形尺寸(宽*高*厚)

483x88x366mm(标准2U高度)

*重量

8.5千克

*内部设计

模块化设计,无内置风扇

显示语言

英文

LCD显示屏

2.0寸TFT彩色显示屏,220*176像素,262K色

数字语音编码器

AMBE++或者SELP

发射部分

*输出功率

5-50W(连续可调)

FM调制方式

11KΦF3E@12.5kHz

14KΦF3E@20kHz

16KΦF3E@25kHz

4FSK数字调制方式

12.5kHz仅数据:

7K6ΦFXD

12.5kHz数据和语音:

7K6ΦFXW

发射杂散

-36dBm<

1GHz

-30dBm>

调制限制

2.5kHz@12.5kHz

4.0kHz@20kHz

5.0kHz@25kHz

FM噪声

40dB@12.5kHz

43dB@20KHz

45dB@25kHz

邻道功率

60dB@12.5kHz

70dB@25KHz

音频响应

+1~-3dB

音频失真

≤3%典型

接收部分

灵敏度(模拟)

0.3μV(12dBSINAD)

0.22μV(典型值)(12dBSINAD)

0.4μV(20dBSINAD)

灵敏度(数字)

0.3uV/BER5%

阻塞

100dB

*临道选择性

65dB@12.5kHz/75dB@20/25kHz

互调

75dB@12.5/20/25kHz

*杂散响应抑制

85dB@12.5/20/25kHz

信噪比

传导杂散

-57dBm

额定音频功率输出

0.5W

额定音频失真

3%

*内置喇叭

模拟模式支持

预留双工器安装位置

支持(仅U段)

环境规格

工作温度范围

-30℃~+60℃

存储温度范围

-40℃~+85℃

紧急报警

支持多种紧急报警方式,确保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获取必要的支援,从而为用户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4工程实施计划

4.1生产及交货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建设要求,本着按时、保质的完成建设任务的前提下,须制定详细的运输和交货方案。

所有设备、软件、安装配件、技术资料等;

4.2须制定工程安装及调试计划

4.2.1施工周期制定要求

基站安装:

1天/站;

调度台:

1台/天;

巡更点:

30点以上/天

4.2.2工程安装规范

(1)配线

(1)音频及数据线缆:

按厂家提供的配线图,严格按标号配线,整齐美观。

(2)射频线缆:

按厂家提供的配线图,严格按标号配线,配线应用束带捆扎,整齐美观。

射频电缆折弯半径大于100mm。

(3)交流电源线:

每一个机架接一条主电源线,所有分支电源线应与主电源线焊接,并做好绝缘。

注意电源的火线与零线:

正视电源插座左零右火。

(4)保护地线:

每一个机架接一条保护地线,机架接地点的漆应刮去,锁紧接地O型端子。

(5)有线接口:

将用户提供的有线音频电缆整齐地用卡线工具卡在配线架上。

(6)避雷器安装:

避雷器与馈线的接头一定要旋紧,避雷器的地线一定要与用户提供的避雷地线接好。

(7)机架外配线:

将每个机架的主电源线与用户提供的电源干线焊接或压接,并做好绝缘。

将每个机架的保护地线及避雷器的保护地线与用户提供的保护地线焊接好,并作好绝缘防腐。

(2)基站天线安装

避雷角小于45,基站全向天线应架在塔顶,天线与П型支架固定后,将电缆与天线接好,做好防水,用U型卡子把П型支架与天线塔架固定牢固。

7/8”馈线沿塔梯边缘用专用卡子固定,卡子间距小于3m。

在塔底将馈线避雷卡接好,注意接地电阻要尽可能小。

根据具体施工现场实施

4.2.3调试内容

工程安装完毕后,对通讯系统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关键模块指标、系统指标、系统功能测试、漫游联网测试等是否达到验收标准。

(3)基站调试

(1)信道机指标测试

测试项目

指标

频率误差

500Hz

发射频偏

3KHz

发射残余调制

-40dB

前向功率

50W(60C0)连续发射

驻波比VSWR

1.5

灵敏度

-117dBm

输出信噪比SNR

40dB

(2)系统呼叫功能测试

●单呼

●基本组呼

●组呼维持和迟后进入

●系统全呼

●紧急呼叫

(3)巡更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系统参数实时修改

●巡更点位测试

●巡更地图测试

●系统状态实时监视和管理

话音质量级别的主观评定标准

话音质量级别

干扰的影响

5分

几乎为零

话音可懂,但干扰随级别的下降而增加

4分

有轻度的背景噪声

3分

有较大的背景噪声

2分

话音不可懂,仅能从噪声中识别话音

1分

话音淹没在噪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