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48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Word文档格式.docx

做到各项工作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制度化。

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标管理细则。

每季度以药讯形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予以及时通报。

7月份邀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XX主任来我院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报告讲座,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全年临床药学室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60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5例,新的不良反应6例。

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在数量上圆满完成,而且在上报质量上有所提升,获市药监局领导好评。

同时制定了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发生于我院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提出警戒,做出分析。

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通告各临床科室,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前应做皮试,同时避免同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四、做好院内大查房记录

2010年通过下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危重、疑难病人不合理用药在院内大查房时进行点评,分析指出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个别争议问题单独与科主任、临床医师私下交流、沟通,达到大家意见统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全年来书写了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普外科、骨外科、针灸科、妇儿科、肛肠科查房记录,并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

五、加强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

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住院病历40份及门诊、住院处方各700张,对我院医嘱、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每月点评一次,均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

同时制定了《XX医院处方点评制度》、《XX医院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不严格规范执行处方的正确书写、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并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处罚到个人。

其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六、开展专题用药分析

临床药学室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科室,临床用药的不规范,对重点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题、专科用药分析。

2010年1、2月份开展了《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2010年3月份汇总了《上呼吸道系统疾病临床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2010年4月份进行了《抗肿瘤药物治疗中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2010年5、6月份针对普外科不合理用药进行了《普外科不合理用药分析点评》工作,7月份就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与不合理联用进行了剖析,8月份就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再次进行了实例分析,9月份对我院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行了调查与分析,10月份针对甲流做了如何选择中药治流感,11月份就肺心病用药有讲究写了心得体会,12月份针对痛风患者怎样合理选用药物做了分析。

以上从临床突出问题、专科用药问题、用药细节问题入手,以处方实例分析形式进行剖析。

从药物治疗指南、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详实的分析,极大地促进和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

七、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

临床药学室一直注重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虚心向老专家教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科室。

作为主编撰写了20万余字的《XXX》教材书,2010年8月份由XXX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年科室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在国家级专业报刊《中国医药报》药学周刊·

药师谈药栏目上发表专业文章16篇。

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项目未能开展运行起来,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比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

(1)、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摸索之中,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临床药师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临床药师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和能力,对临床合理用药参与程度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临床药学人才奇缺,医院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加大对在职临床药学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4)、临床药学室资料室、仪器室必备的基本建设有待医院解决。

九、二0一一年工作计划

(1)、加快临床药学队伍建设

按照卫生部临床药学岗位配置要求:

二级甲等医院至少配备三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三级医院至少配备不少于5人的专职临床药师。

而目前我院仅一人参与,与医院等级规模、业务发展极不匹配,这就要求明年医院加强对临床药学人才的引进,增加临床药学本科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临床药学队伍建设。

(2)、加强临床药学素质教育

临床药学是一项专业性极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药学实践工作。

要求每个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有扎实的药学理念知识,同时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临床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加强临床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病房参与查房、会诊是明年的工作重点。

同时医院和科室要注重和加大对临床药学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临床思维、临床路径的建立,努力打造和营造医院学习型科室。

(3)、完善临床药学基本建设

临床药学资料室、仪器室是临床药学最基本的基础建设。

临床药学室必备的工具书、参考书、期刊、仪器、设备的投入,明年争取得到医院的支持和投入,尽快完善临床药学基本建设。

(4)、参与合理用药监测工作

今年卫生部要求二级医院必须参与全国合理用药监测,成为网络医院。

这要求药剂科、医院信息中心尽快做好工作,积极配合,讲究效率,使我院网络上报工作能尽快顺利实现。

(5)、争取临床药学信息化建设

临床药学信息化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用药软件的安装、临床药学工作站的建立等,是现代医院发展所必需,需医院支持和加大这一方面的投入。

争取早日完成临床药学信息化建设,使临床药学工作不断发展壮大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以上是我的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

临床药学师XXX

-本文出自药圈,原文地址:

[摘要]目的:

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

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对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

问题分析

  2007年5月1日由卫生部颁发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将处方点评工作纳入其中,与此同时本院也逐步开展了门诊处方点评的工作。

处方点评,作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7年~2008年已进行点评的处方中,抽取属于用药适宜性不合理的处方458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2点评工作方式:

建立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制度,每季度随机抽取门诊每位医生各10张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点评,并将点评的结果反馈给医务部门,医务部门对点评的结果进行审核后,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反馈给处方医生,对评定为不合理用药处方持有异议的,组织院内专家进行再评定。

对确认为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医生按照医院的规定给予相应经济上的处理。

另一方面将不合理用药的案例作为药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用药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药师对临床用药事前干预的能力。

  2处方点评情况

  2.1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

见表1。

表1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张)

  2.2结果分析

  2.2.1通过处方点评这种工作方式,临床在合理用药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合理性方面以及联合用药中的重复给药、存在配伍禁忌方面。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不合理用药的类型比较容易判断,一方面除了通过处方点评,将其不合理的结果直接反馈给处方医生和药师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药师的事前干预行为,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进行修改,从而使用这些方面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有明显的下降。

  2.2.2临床在药品选用及联合用药中指征不明确方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没有明显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点评工作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制约了点评的效果。

  3存在问题分析

  3.1处方点评内容的局限性

  3.1.1对于门诊处方,一般诊断书写都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有效获取患者详细的病情资料,因此在分析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局限于点评分析用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用药等比较直观的方面,难以再进行深入准确的点评[1]。

尤其是对点评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更为突出。

  3.1.2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医生往往会出现漏写、少写诊断的情况,由于临床检查结果都没有直接体现在处方上,因此在对选用药物是否合理方面进行点评时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点评。

  3.2处方点评的参与者

  3.2.1从处方点评工作的运作模式中发现,处方点评的效果除了与处方医师密切相关外,还与药师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以上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到,药师作为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药师对临床用药的干预尤其是事前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充分发挥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干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以扩大处方点评所收到的效果。

  3.2.2目前参与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员除了药师外还有医务部门。

但主要还是由药师承担点评的工作。

由于药师在临床医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点评过程中出现药师观点与医师观点不一致的现象,临床医学专家的参与评价,确保了点评工作的公平性。

  3.3行政干预的因素:

行政干预作为处方点评工作模式中的一环,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运行的情况看,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处方评定规定中与医生经济利益挂钩细则规定的可行性、操作性方面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落实经济上的管理,导致点评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对同一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还会再次出现的现象。

针对此现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规定并严格按照进行管理后,点评的效果才逐步显现出来。

因此如何做好行政干预这方面的工作,也是处方点评工作是否取得效果的关键环节。

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除了需要医院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意识的提高,共同努力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2010年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纪要

文章来源:

药剂科 

作者:

余皖琴 

日期:

2011-3-10 

点击指数:

886次

3月1日下午,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召开了2010年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总结会议,受傅深省副院长委托,会议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医务科李振超科长主持,会议就2010年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确定了2011年工作目标 

,现将会议纪要如下:

一、会议对2010年度药事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一)认真贯彻执行药事管理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了药事管理,制定相关药事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并将制度不断进行实施落实;

组织召开了四次药事管理委员工作会议,分析总结了我院各阶段相关的药事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相关药事问题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

(二)全年保质保量满足了临床常用药品、急救药品、专科药品、新特药品、麻醉精神药品、需求供应。

认真完成药品的采购储备与质量管理工作。

特殊药品规范管理。

(三)全年接受省市药监局、药检所药品质量日常检查及专项抽验,质量均合格,全年药品质量零投诉。

(四)严格执行药品阳光采购,中标药品网上采购金额占医院实际采购金额近100%,保证了临床药品质量及药品供应。

(五)落实阳光用药制度,成立阳光用药监控小组,加强对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阳光用药管理;

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金额、医师用药、科室用药监控,临床用药情况检查、处方点评等工作。

(六)严格执行广东省、江门市物价局关于药品价格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调整药品价格,做到令行禁止。

(七)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药剂科每季一期《医院药讯》开展不合理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等工作。

二名临床药师坚持下临床(老二科及精一科各1人)参与查房,用药咨询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八)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建立药品使用超常预警机制,推行合理用药。

(九)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全年共上报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任务完成率达314.2%。

(十)加强药品合理用药宣传工作,创建合理用药宣传栏,每季度一期,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增强公众合理用药意识。

二、会议确立了2011年药事管理目标。

2011年工作目标是继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和合理用药的管理。

进一步健全规范我院药事管理工作,规范药品采购制度,继续开展和完善临床药学工作,积极开展落实阳光用药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进一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大力度。

药事会上,各委员对2011年药品比例控制限及新药引进方案进行讨论。

去年在各科室共同努力下,药品比例控制较好,药品比例基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超过控制比例三个百分点),经过讨论确定药品控制限及新药引进均按2010年方案执行。

最后李振超科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强调药品安全与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密切相关,要求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药法律法规,认识药品质量缺陷的法律责任,按有关法律法规,把好药品质量关,为临床医疗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现将我院药房2011年第1季度的处方评价表中几项重点监测的项目总结汇报如下,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

1、抽取的300张门诊处方,具体参数通报如下: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8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7.2%。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

(4)注射剂使用率36%。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100%。

(6)合理处方占95%。

(7)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57.8元。

2、抽取的93张住院处方,具体参数通报如下: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4.4种。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2%。

(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

(4)注射剂使用率90.3%。

(6)合理处方占100%。

(7)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85.8元。

3、抽取的3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情况通报如下:

(1)有5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

(2)有2张处方存在用法不清及处方修改未注明修改日期。

(3)有5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认。

(4)有3张处方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5)存在部分处方拆分情况。

加强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发表时间:

2009-10-1515:

09:

29来源:

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

卢家凤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淮坊261011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干预;

策略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由医护质量管理部、临床药学室、临床医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病历点评,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干预策略。

现将2008年1~6月的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与点评标准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08年1~6月的门诊、急诊打印出的电子纸质处方,每月3天,共计5892张;

住院病历每月20份,共计120份。

  1.2点评标准:

以《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通知》、文献资料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药品使用管理的要求等为标准,对处方、病历进行点评分析。

  2结果

  共查出不合格处方132张,处方合格率97.60%,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158处,占所查处方的2.68%;

问题病历11份,其中联合用药品种多于5种以上的有3份,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9处。

  3不合格处方与病历分析

  3.1电子处方录入错误:

多为药品的用法、用量错误。

肌内注射用药录入口服,口服用药录入静脉滴注药品用量单位错误。

例如喜炎平注射液2ml,口服,1次/d;

蓝芩口服液10ml,2次/d,静脉滴注;

复方丹参片3瓶,3次/d,口服等。

此类错误是由于医师电脑操作失误导致电子处方错误,药房调剂人员审方不严,凭经验发药交代用法及用量。

  3.2药品名称相似而造成的调剂错误:

例如消旋卡多曲颗粒与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此类错误是由于药房调剂人员粗心,审方不仔细造成的。

  3.3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

例1,1岁男患,临床诊断支气管炎。

处方:

消旋卡多曲颗粒,5mg,3次/d,口服;

例2,44岁女患,临床诊断乳腺增生。

盆炎清栓,100mg(1枚),塞肛。

但消旋卡多曲颗粒用于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盆炎清栓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两药的适应证与医师的临床诊断完全不符合。

此类处方错误,经调查询问处方医师得知,是由于患者就诊看病的同时点名购药,导致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

  3.4速效抑菌剂和速效杀菌剂的联合应用:

例如阿奇霉素颗粒与头孢美他酯干混悬剂、红霉素与头孢曲松钠(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钠)、酒石酸吉他霉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的联用较多见。

一般认为前者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后者不能发挥繁殖期杀菌作用而使疗效降低,因此不建议二者联用[1]。

但也有许多临床实践证明:

此两类药物联用对重症感染、混合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其主要原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对杀灭细菌有帮助,是两类抗菌药联用的原因之一[2]。

因为两者存有争议,所以应按实际情况选择,联用时宜先使用杀菌剂,间隔一定时间,再使用抑菌剂。

  3.5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的联合应用:

例如哌拉西林钠(或阿洛西林钠)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头孢曲松钠等的联用,二者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用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而且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1]。

  3.6抗生素与活菌制剂的联用:

例如培菲康与头孢克洛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培菲康内含双歧杆菌、嗜酸性乳酸菌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内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二者联用,后者可因前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抗生素因前者的存在使药效降低,故二者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段时间。

  3.7联合应用的药物品种过多:

对住院病历的点评分析发现联合用药品种超过5种的较多见,最多者达13种。

例如有1例住院患者,联合用药的品种有:

氨茶碱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氯化钾注射液+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地赛米松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

由于药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联用后配伍不当,可能发生药理或理化方面的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据报道,药物联合应用超过5种以上,随着用药品种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着增多,1~5种为4.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3]。

  3.8抗菌药物超剂量使用:

病例,13岁男患,临床诊断咽炎。

酒石酸吉他霉素0.8g,1次/d,静脉滴注。

剂量按药品说明书中用法用量规定:

成人0.2~0.4g/次,2~3次/d。

小儿0.2g/d或酌减,分2~3次给药。

因吉他霉素为抑菌性药物,要按一定时间间隔给药,以保持体内药物浓度,利于药效的发挥。

所以本例处方同时存在药物超剂量使用和用法错误。

  3.9配伍禁忌:

1例住院患者,5%葡萄糖氯化钠500ml,三磷酸腺苷注射液40mg,注射用辅酶A100U,肌肝注射液0.4g,维生素C注射液2.0g,静脉滴注。

维生素C与肌肝两药直接混合易产生混浊,降低疗效或毒性增加。

  4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策略

  针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我院按照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DTC)WHO提出的三种策略(教育策略、管理策略、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