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747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中考试题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9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10.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A.消化食物B.焚烧垃圾C.冰块融化D.食盐水

1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C.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可丢入垃圾堆中

D.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右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B.27.4g

C.32.3gD.32.6g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A.向有少量高锰酸钾粉末的试管中加水,所得溶液呈紫色

B.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

C.将烘烤过的木炭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红棕色消失

D.红色的铜在潮湿的空气一段时间后,逐渐变绿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16.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

17.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1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B.量液体时读数C.取用液体试剂D.取用固体粉末

19.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B CD E FG H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

 

(2)实验操作要规范化。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和 ▲ 。

(填序号)

A.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纯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再测定

C.释然浓硫酸,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搅拌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20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

②▲;

③ ▲ 。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填下列有关序号)。

A.烧杯B.漏斗C.蒸发皿 D.玻璃棒

2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B.用苛性钠干燥O2、H2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2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B.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4.下列物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

25.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26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范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27.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B.固定铁圈位置C.点燃酒精灯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28..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D.凿壁偷光

29.、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30..下列气体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A.CO2能还原铁矿石B.O2能支持燃烧

C.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H2是最轻的气体

3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闻气体气味检查气密性读取液体体积稀释浓硫酸

3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于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4..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受热仪器破裂C.溶液蒸不干D.读数不准确

35.看了《2016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

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

3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7..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房屋倒塌B.山体滑坡C.森林失火D.树枝折断

38..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导电B.硬度最大C.常温下呈气态D.会生锈

39.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火上烧油B.百炼成钢C.玉不琢、不成器D.死灰复燃

4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量取B.气密性的检查C.引燃酒精灯D.过滤

4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

4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闻气体的气味

43.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D.钠的质地较软

44.2010年4月20,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

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45.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江苏省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4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47、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用途等。

请你根据左图中的仪器回答:

(1)写出a、b仪器的名称:

ab

(2)用作热源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的仪器是。

4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

49.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50.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木炭烤肉串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51.(3分)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如: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性。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53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体积读数B.熄灭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

54.市场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

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手背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

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

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

55.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

二、填空与简答

57.不能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的原因是      ,一旦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

58.酒精:

①无色透明;

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③易挥发;

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⑤能溶解碘等物质;

⑥易燃烧;

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

化学性质有;

用途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59.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1)

(2)

60.做化学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

请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

6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水,应选用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5)把石灰石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62.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63.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做“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题时,对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将集气瓶盛满水,塞上带长短两根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如图,打开A、B两端的止水夹,在A端向瓶

内吹气,待水全部排出后,关闭A、B两端的止水夹,即收

集到一瓶呼出的气体。

(1)能否从B端向瓶内吹气?

,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种不需要打开橡皮塞便能向瓶内加入澄清

石灰水的简便方法(可选择你所需要的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