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776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原卷+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C.视网膜损伤

D.视神经损伤

11.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1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  )

A.大脑B.小脑C.脑干D.大脑皮层

1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二氧化碳B.运输养料C.运输氧气D.运输废物

1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

A.管腔较细B.管腔较粗

C.血液流向心脏D.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15.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6.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17.下列各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A.口腔B.鼻腔C.咽D.喉

18.完成反射的结构叫(  )

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末梢D.大脑

19.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

A.长突起B.神经元C.细胞体D.神经末梢

20.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

C.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

21.体检时,医生常用小槌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被检查的这种行为受哪部分控制(  )

A.脑干B.脊髓C.小脑D.大脑

22.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语言中枢B.听觉中枢C.视觉中枢D.运动中枢

2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B.免疫调节

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4.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我们可能面临下列哪些问题?

A.生物多样性受损B.水土流失

C.气候改变D.以上都可能发生

2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二、连线

26.连线

三、判断(对的为“√”,错的为“&

#215;

”,每题1分,共6分)

27.缩手反射中,人先感到痛,然后缩手  .(判断对错)

28.人类血型有多种类型,输血一般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判断对错)

29.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  (判断对错)

30.所有的反射都是大脑控制的.  .(判断对错)

31.吸烟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长期吸烟会引起癌症.  .(判断对错)

32.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3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图.

(1)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1]  ,它分泌的消化液是  .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5]  .它分泌的  不含消化酶.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34.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请依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

A  B  

C  D  

(2)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正在完成  动作(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35.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科学家发现,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人的一些症状.科学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科学家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够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F.G.Banting,1891﹣﹣1941)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从而开创了治疗人糖尿病的新纪元.班廷为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发现问题:

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  ,还出现糖尿病人的一些症状.

(2)假设:

胰腺对控制血糖含量有作用.

(3)设置对照实验:

结扎  狗的胰管,与病狗进行比较.

(4)实验结果:

胰腺大多萎缩,只有  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  .

(5)作出新的假设:

胰岛会分泌一种能调节  的物质.

(6)进一步实验,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  ,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

(7)实验结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F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A正确.

故选:

A

【考点】34:

新生命的开端:

受精卵;

I5:

胚胎发育过程.

【分析】此题考查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据此解答.

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出生.

C.

【考点】Q4: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其中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思考作答.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所作为.

C

【考点】B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

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儿童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

D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A、鸡蛋等食物中含蛋白质较丰富,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75克左右,含糖类约1.3克,含糖量较低,不符合题意.

B、豆腐主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8.1克左右,含糖类约3.8克,含糖量较低,不符合题意.

C、肥肉中含丰富的脂肪,每100克中含脂肪约37克左右,含糖类约2.4克,含糖量较低,不符合题意.

D、馒头主要含淀粉等糖类,每100克中含糖类76.8克左右,符合题意.

【考点】B9:

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本题是根据我国平衡膳食宝塔进行合理膳食的一类题,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

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在这些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所以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是含谷类较多糖类食物.

【考点】C9:

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及区别,据此解答.

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可见B符合题意.

B

【考点】C4: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静脉血管、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因为心室收缩,血液进入动脉,压力大,故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

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运回心脏,故管腔最大,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血流速度最慢.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

由此可以看出: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动脉.

【考点】C6: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的结构如图:

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侧壁最厚的一个是左心室.

【考点】EI: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因.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矫正方法方面来切入.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考点】EL:

听觉的形成过程.

【分析】回答此题要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的结构图如下:

观察示意图,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B.

【考点】E3:

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

【考点】C3: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

【考点】X2:

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

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相对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所以,“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红细胞”.

【考点】C8: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A.

【考点】B2: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B3:

消化道的组成;

CH:

呼吸系统的组成.

【分析】本题考查器官咽的相关知识,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无消化和吸收能力.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所以,咽是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

【考点】E5: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和反射弧,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反射弧的概念方面来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考点】E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考点】E6:

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例如:

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误食有害的东西引起呕吐、手被针刺缩回等等,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例如: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是学生明白铃声的意义,是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本题选项B、精彩的哑剧表演引起观众哈哈大笑,是人对复杂的语言文字做出的反应,是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所以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

【考点】XD:

膝跳反射实验;

E3: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膝跳反射,反射是指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A、脑干中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不受脑干的控制.故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是由脊髓控制的.故符合题意.

C、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与膝跳反射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大脑内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的中枢,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不经过大脑也能完成,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