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78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一轮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4)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907—960):

五代(北方):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梁唐晋汉周)前后相继

十国(南方):

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

北宋与辽夏并立南宋与金夏并立

元朝(1271-1368

(5)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

明朝(1368—1644)清朝(1636—1912)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本单元主要线索:

本单元上起先秦,下迄明清。

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政治制度较早地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顶峰)。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材料: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

一.夏朝(了解):

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据说尧、舜、禹时代,实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开始——夏朝;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材料一:

《礼记·

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

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

请思考:

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商朝(了解):

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1)定期向王纳贡

(2)奉命征伐;

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知识拓展: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

商王国时代的部族很多,卜辞中大多称之为“方”。

商部族就是指子姓的殷人社会集团

****结合课本思考:

夏、商政治的主要特点?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封建”即“分封制”。

1)目的:

2)对象: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3)内容:

4)影响:

5)分封制的崩溃:

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思考:

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权利

义务

材料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总结对分封制的认识

(1)西周的分封是一种层层分封的政治制度。

首先是周王对诸侯进行分封,受封诸侯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其次是诸侯又把自己封区内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信以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也要承担各种义务。

卿大夫又有自己的家臣,再实行分封,家臣对卿大夫也要承担各种义务。

这种层层叠叠的分封,就构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2)分封制确保了西周二、三百年稳定的统治秩序,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依靠密切的血缘关系,因为在受封诸侯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二是以土地为纽带,周王和诸侯之间结成较为牢固的上下级政治关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国的势力逐渐扩大,不再听从周王室的调遣,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这是西周统治者所始料不及的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

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请回答:

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原因何在?

2.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度”:

从字形上解释,“宗从门从示”,示是祖先,是神,“门谓屋也”,意思是在有门的屋内供奉着祖先。

所以,“宗字最原始的意思是祖庙”。

宗最早起源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关。

宗法是远古时代父权家长制大家庭形态的一种表现。

发展到夏、商、周时期,便形成为宗法制。

西周时的宗法制,发展得比较完备。

简单地说,宗法制就是上以奉祭祀,下以续香火的一种财产政权继承和宗族子孙传承制度。

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实质:

3)特点:

经典材料:

一个诸侯早年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后来这个诸侯去世了,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如果是现在,又怎样判?

在宗法制下,就是因为出生的不同决定不同的命运,这不太公平的,所以也有人试图改变这样的现状,你知道有什么例子吗?

①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从而实现“国”和“家”的一体化。

②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拓展:

宗法制没有随分封制瓦解而瓦解,在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

宗法制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

****总结对宗法制的认识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

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继承权力的制度就是宗法制。

从目的看,是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从核心内容,是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从权力与义务方面看,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依次形成政治隶属关系。

从大宗、小宗双方的关系看,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从历史作用看,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3、礼乐制度: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如: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

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的特点?

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1)世袭制度。

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

家天下"

的局面;

商代则形成了"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的权力继承规则;

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

(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

代天治民"

自称"

天子"

.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一.背景:

1.宗法分封制的破坏:

在分封之下,诸侯在其领地拥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

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

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擅自称王,卿、大夫夺位的政变也时常发生,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是其中的典型事件。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演变为兼并统一战争。

为增强竞争力,各诸侯国纷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进行变革,以法律的形式打破宗法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

****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变局的最主要的表现。

具体表现如下:

(1)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力量增强,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分封的权力下移,小宗取代大宗现象频繁发生。

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夺权斗争不断。

(3)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不断,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

(4)各诸侯国纷纷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旨在确立封建制的政治经济改革。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点:

社会大变革

(1)经济方面:

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

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

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

“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5)军事方面:

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2.秦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统一日益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

秦始皇又派兵北击匈奴,南征夷越,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也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概括总结: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条件?

****思维拓展:

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1)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2)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大增,能够完成兼并战争统一全国。

***思维拓展:

有人认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嬴政的雄才大略;

也有人认为“时势造英雄”,你如何看?

第一种观点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比较公正客观。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既使人民渴望结束战乱,也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战国后期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为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政治基础;

各民族在战争中逐步融合,使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可能;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泰国实力大增,具备了赢得统一战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

嬴政顺应了这一种历史发展趋势,担负起了统一全国的历史重任。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

(2)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并被后世广为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驰道等。

(3)秦朝终因暴政二世而亡,给后世统治者留下深刻教训。

(4)秦修筑了伟大工程------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建立

(1)皇帝制度的创立:

其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如何理解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目的、内容及评价。

①从秦始皇确立其称号就可以看出是为了显示他的功绩与把他的权力神化的趋势。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的独尊主要体现在皇帝专享的规定如:

只有皇帝才能称“朕”;

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用玉制作,印称“玺”,这些字只有皇帝才能用到。

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皇帝集国家的行政军事立法等国家大权于一身,成为真正的独裁者。

皇位的世袭。

保证了皇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和传承中的有序、稳定性。

③在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之下,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至高无上,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为2000多年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思考: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

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时代

前提

基础

权力

与中央的关系

****运用比较法把握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影响的原因

周代推行分封制最终导致诸侯割据。

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把两者对比思考,分析原因,进一步加深对二者不同影响的认识。

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为形成诸侯割据创造了条件;

在郡县制下,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

(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

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秦法成为赢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了解: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

②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③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

大规模移民戍边。

④修建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

⑤开凿灵渠;

等等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

秦始皇创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帝的命令通过中央政府官员,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

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天下共主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西周体制的特点是“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

周王既是宗法上的天下大宗,政治上也是天下诸侯的共主和国王。

国家依据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等级的尊卑高下。

政治分权与财产分配相结合,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通过宗法得以实现,没有形成官僚系统。

秦代的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

各管理层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和主管机关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

官吏只有俸禄。

没有封邑(有功劳可赐田),官吏之间是上下级服从关系,职业官吏构成各级政府的实体。

法律对官吏提出了各种要求,促进了官僚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各级官吏在发挥统治效能的同时,司法监察系统又以严法酷刑杜弊防奸。

官吏的频繁任免既有助于政府官员的新陈代谢,提高效能,又反映了皇权专制与政府施政之间的权力制约作用。

可以概括为:

(1)政权基础不同:

天下共主下的政治基础是宗法血缘关系;

而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

(2)用官方式不同:

天下共主的体制中,世袭贵族垄断官职,并实行世卿世禄制;

中央集权体制下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邑。

(3)制约机制不同:

天下共主体制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制约;

中央集权体制通过司法监察系统以严刑酷法,进行严格制约。

材料题1: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思考

(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

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

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

材料题2: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

请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四: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

地方官)。

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3)材料四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4)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有人评价汉朝的政治制度为“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汉承秦制:

①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

②在中央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③在官制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④在监察制度上继承了秦朝的御史监察。

“有所损益”:

①汉朝进一步完善皇帝制度,在皇帝的名号、礼仪、皇位的继承等方面都形成了制度。

②在继承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逐渐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以身边侍从等人组成决策机构----“中朝”,而三公九卿则演变为执行机构③汉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在同时还实行封国制。

④在监察制度上,汉在继承秦的监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