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82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工计算机网络实验文档格式.docx

dir/o-s:

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按从大到小排序

dir/os:

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按从小到大排序

cls:

清除屏幕的内容

mkdirXXXX: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XXXX的文件夹

cd: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的路径

copy“aa”“bb”:

将路径为aa的文件夹中的文件复制到路径为bb的文件夹中

delXX:

将当前目录下XX文件夹中的文件删除

rmdirXX:

将当前目录下的XX文件夹删除

time:

显示当前时间

help:

显示所有可用指令

2)ipconfig命令

(1)分别使用ipconfig、ipconfig/all、ipconfig/flushdns、ipconfig/displaydns、ipconfig/renew、ipconfig/?

命令。

请在实验报告中分别解释以上每条DOS命令的作用是什么?

ipconfig:

显示所有已经配置了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all:

显示完整的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HCP服务器、MAC地址、DNS服务器等

ipconfig/flushdns:

刷新并清除DNS解析程序缓存。

ipconfig/displaydns:

显示本地DNS内容

ipconfig/renew:

DHCP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刷新请求

ipconfig/?

显示关于ipconfig的帮助消息

(2)解释DHCP协议的作用。

如何通过ipconfig命令查看与DHCP相关的参数?

DHCP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主要是用来给网络客户机分配动态的ip地址。

这些被分配的ip地址都是DHCP服务器预先保留的一个由多个地址组成的地址集,并且他们一般是一段连续的地址。

是用DHCP使用DHCP时必须在网络上有一台DHCP服务器,而其他机器则是执行DHCP客户端。

当DHCP客户端程序发出一个信息,要求一个动态的IP地址时,DHCP服务器会根据目前已经配置的地址,提供一个可供使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给客户端。

ipconfig/showclassidadapter*

(2)解释DNS的作用。

如何通过ipconfig命令查看与DNS相关的参数?

 

DNS是用来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的

ipconfig/displaydns

3)ping命令

(1)分别使用如下命令:

ping

ping–t

ping–n6

ping–l50

ping–r5

(2)解释以上命令的作用。

ping:

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测试本机与这域名的连通性,向对方主机发送“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响请求消息来验证与对方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

回响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发送4个ICMP回送请求报文,每个报文32字节。

ping–t:

作用同上,但是连续不断地发送ICMP回送请求报文。

ping–n6:

作用同上,但是发送6个ICMP回送请求报文。

ping–l50:

作用同上,但是指定发送的4个ICMP回送请求报文为50字节。

ping–r5:

指定IP标题中的“记录路由”选项用于记录由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

路径中的每个跃点都使用“记录路由”选项中的一个值。

(3)如果出现数据包丢失,是什么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1、网络连接错误或网络状况不好

2、数据包大小超过1472字节

4)tracert命令和pathping命令

tracert

解释以上命令的作用,并对比以上两条命令的结果有何区别?

为什么?

Tracert命令通过向目标发送不同IP生存时间(TTL)值的“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应数据包,Tracert诊断程序确定到目标所采取的路由。

要求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之前至少将数据包上的TTL递减1。

数据包上的TTL减为0时,路由器应该将“ICMP已超时”的消息发回源系统。

他们的区别是返回数据包的个数不同,tracert返回的时间有些显示*,原因是两条命令所到达的服务器地址不同,所以途径的路由器个数和路径也不同,而返回*可能是那个路由器不返回ICMP回应数据包。

(2)回到宿舍后再次使用以上2条命令,请回答在实验室使用与在宿舍使用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两个地方是用tracert命令之后返回的ICMP回应数据包的个数不同,返回数据包的ip地址也有所不同,原因是宿舍的电脑和实验室的电脑的网关地址不同,使用tracert命令发送ICMP数据报途经的路由器也不同。

(3)分别使用如下命令:

tracert–d

tracert–h5

pathping–q5–w5

为什么使用“-d”参数?

如果有一些节点出现“timeout”,-w参数有什么作用?

tracert–d:

命令使用方法应为tracert-d,Tracert实用程序不在每个IP地址上查询DNS,将更快地返回跟踪路径

tracert–h5:

命令使用方法应为tracert–h5,只跟踪5台路由并返回信息。

pathping–q5–w5和pathping–q5–w5:

提供有关在源和目标之间的中间跃点处网络滞后和网络丢失的信息。

Pathping 

在一段时间内将多个回响请求消息发送到源和目标之间的各个路由器,然后根据各个路由器返回的数据包计算结果。

-q后面的参数是每段路由器发送测试数据包的个数,-w后面的参数是指定等待每个应答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默认值为3000毫秒(3秒)。

对于一些节点出现“timeout”,-w参数能让跟踪到这些节点,而不使用-w则不记录直接跳过。

5)netstat命令

(1)分别使用如下命令:

netstat、netstat–b、netstat–a、netstat–n、netstat–e、netstat–e5、netstat–s回答netstat命令的作用是什么?

-b、-a、-n、-e、-s等参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netstat:

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netstat–b:

显示一个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那些连接,并显示建立这些连接的对应进程。

netstat–a:

显示一个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那些连接。

netstat–n:

显示所有已建立的有效连接。

netstat–e:

用于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

它列出的项目包括传送的数据报的总字节数、错误数、删除数、数据报的数量和广播的数量。

这些统计数据既有发送的数据报数量,也有接收的数据报数量。

这个选项可以用来统计一些基本的网络流量。

netstat–e5:

同上,且每五秒统计一次。

netstat–s:

能够按照各个协议分别显示其统计数据。

(2)如何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不同协议的统计结果?

如IP、TCP、UDP协议。

netstat-s-ptcp,netstat-s-pudp,netstat-s-pip分别显示TCP、UDP、IP协议的统计结果。

(3)使用netstat–r命令,回答这条命令的作用?

显示关于路由表的信息,类似于后面所讲使用routeprint命令时看到的信息。

除了显示有效路由外,还显示当前有效的连接。

6)nslookup命令

nslookup

(2)回答问题:

A)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域名会对应多个IP地址?

像Google、163这些域名的访问量很大,所以它们对应多个ip地址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DNS负载均衡技术是在DNS服务器中为同一个主机名配置多个IP地址,在应答DNS查询时,DNS服务器对每个查询将以DNS文件中主机记录的IP地址按顺序返回不同的解析结果,将客户端的访问引导到不同的机器上去,使得不同的客户端访问不同的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B)为什么查询,而实际查询的是?

是的别名

C)为什么使用别名(aliases)?

因为163的服务器可能不止有一个,有其他服务器分布在其他地方,而别名则映射其他服务器。

7)arp命令

A)arp–a:

显示所有接口的当前ARP缓存表

B)arp–s127.0.0.211-22-33-44-55-66、arp–a:

要添加将IP地址127.0.0.2解析成物理地址11-22-33-44-55-66的静态ARP缓存项

C)arp–d127.0.0.2、arp–a:

删除指定的IP地址项

(2)回答下列问题:

A)为什么需要MAC地址和IP地址?

仅用IP地址行不行?

不行,MAC地址是用在数据链路层的,IP地址是用在网络层的,网络技术发展之初,不同的厂商、通信公司有自己的私有通信规范,网络规范各自为盟;

不同公司所定义的通信规范采用不同的链路层技术,继而有不同的物理寻址规范,即物理地址,这些寻址信息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PC只需要插上这个公司生产的网卡就可以实现通信,不同用户的物理地址是不一样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网络的连接成为一种需求,例如MAC公司兼并ACM公司,

此时公司之间的数据通信无法实现这个时候开始提出“逻辑地址”的概念,不同公司只需要共同去遵循一套逻辑寻址机制就可以实现通信;

此时,MAC公司和ACM公司只需要在原本网卡上绑定一个IP地址,整个绑定的过程不需要重新更换网卡,而是在原本基础上在系统上安装一个TCP/IP协议栈就可以了。

B)可以改变MAC地址吗?

如何改变?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硬件修改,直接换一个网卡;

一种是软件修改

8)net命令

A)netuser

B)netconfigworkstation

C)netuser/add“NewUser”“Password”、netuser

D)netuser/deleteNewUser、netuser

回答以上命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netuser:

添加或更改用户帐号或显示用户帐号信息

netconfigworkstation:

服务运行时,显示或更改工作站各项服务的设置。

netuser/add“NewUser”“Password”、netuser:

新建用户账号和密码

netuser/deleteNewUser、netuser:

删除用户账号

(2)自己使用“netstart”、“netstop”和“netview”命令,请解释他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Netstart:

启动服务,或显示已启动服务的列表。

Netstop:

停止WindowsNT网络服务

Netview:

显示域列表、计算机列表或指定计算机的共享资源列表。

实验二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实验

实验步骤:

运行Sniffer软件

操作步骤:

单击开始->

选择程序->

选择Snifferpro->

单击Sniffer程序。

一、在进行流量捕获之前首先选择网络适配器,确定从计算机的哪个网络适配器上接收数据。

选择文件->

选定设置,请写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realtekrtl8139(A)-basedpcifastEthernetadapter。

二、请在方框中写出快捷键的名称

开始中止停止、显示

仪表盘主机列表矩阵请求响应时间历史协议分布全局统计表警报日志捕获面板地址簿停止

三、请在方框中写出报文捕获面板各个按钮的名称

四、捕获过程报文统计

1、在捕获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看下面面板查看当前捕获包的速度

2、请在方框中写出箭头所指的功能。

五、捕获报文查看

1、Sniffer软件提供了报文解析功能

2、解码分析,请在方框中填写每个窗口的含义

3、过滤器的功能用于捕获特定包,筛选掉不想要的包,加快搜索的速度

六、设置捕获条件

1、基本的捕获条件有2种;

2、链路层捕获,按源MAC和目的MAC地址进行捕获,输入方式为十六进制连续输入,假如捕获由你的主机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的数据包,则在定义过滤器捕获面板中,地址类型中选择MAC地址,在位置1中输入源MAC地址,在位置2中输入目的MAC地址

3、IP层捕获,按源IP和目的IP进行捕获。

输入方式为点间隔方式,如:

10.107.1.1。

假如捕获由你的主机发送到172.18.0.5(假设地址,实际以实验当时为准)的数据包,则在定义过滤器捕获面板中,地址类型中选择ip地址,在位置1中输入源IP地址,在位置2中输入目的IP地址

七、数据报文解码详解

如上图所示在Sniffer的解码表中分别对每一个层次协议进行解码分析。

链路层对应DlC,网络层对应IP传输层对应UDP应用层对应的是NETB、CIFS/SMB、SMBMSP、BROWSER等高层协议。

Sniffer可以针对众多协议进行详细结构化解码分析。

并利用树形结构良好的表现出来。

八、以太报文结构

1、请完成下表填写以太网帧结构,第一行填写字段名称,第二行写出每个字段占用的字节数

目的地址

源地址

协议种类

长度

Fcs

6byte

2byte

2byte

4byte

2、请用IP层捕获,捕获由你的主机发送到某个IP,如172.18.0.5(假设地址,实际以实验当时为准)的数据包,任意选取某个包为例,写出各个字段的内容。

目的地址:

115.239.210.27

源地址:

192.168.65.129

协议种类:

IP

长度:

总长度:

60byts头部长度:

20byts_

FCS:

DC97

版本号、头部长度

服务类型(区分服务)

总长度

标识位

标志

TTL生存时间

应用层协议

首部校验和

可选字段

分别解释每一字段的含义。

九、TCP报文结构

(1)请任意捕获一个TCP包,并填写以下字段的内容:

源端口:

1342

目的端口:

80

序号:

667963848

确认号:

995597636

标志:

10

偏移:

20bytes

窗口:

64240

校验和:

CA27

紧急指针:

0

(2)分别解释每一字段的含义。

源端口

目的端口

报文段序号

下一个报文段序号

确认号

数据偏移

保留

标志位

窗口

校验和

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大小

十、高级练习。

以下实验请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完成。

(1)使用过滤器,定义仅捕获TCP协议的数据包。

进入“捕获”,“定义过滤器”。

在定义过滤器窗口中,点击“文件”,“新建”。

转到“高级”卷标,点击IP协议标题旁边的“+”号,到下面找到TCP,然后选中TCP。

点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按F10开始捕获TCP流量。

(2)使用过滤器,定义仅捕获本机与某个IP地址主机之间的双向数据包。

在定义过滤器窗口中,选择“高级”卷标。

从协议列表中,打开IP对话框,然后点击UDP选择框。

选择OK按钮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按F10开始捕获UDP流量。

现在用完整的域名来对主机执行Ping命令。

进入“开始”,“运行”,并输入ping。

现在按回车键,可以ping这个网站四次。

停止并显示捕获结果。

(2)使用过滤器,定义仅捕获本机与某个IP地址主机之间的HTTP协议双向数据包。

实验三网络编程基础实验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使用VC6.0开发平台,编写一个基于UDP/TCP协议的简单聊天程序。

要求具有基本的功能,如:

连接对方、发送信息、接收并显示消息。

实验可两人一组,一人负责发送端程序,另一人负责接收端程序。

最终软件需同时具备发送及接收功能。

二、实验步骤

(1)使用VC6.0开发平台,新建一基于对话框的工程。

并选择Winsocket支持。

在对话框内至少放置以下控件:

两个编辑框(一个用于显示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另一个用于输入发送的信息)、两个按钮(一个用于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另一个用于发送)。

(2)参考Winsocket的相关资料及例程,在工程中添加建立UDP连接的语句,目标IP可以是相邻的计算机。

然后测试“建立连接”按钮。

(3)在工程中添加发送UDP数据包的语句,并在发送编辑框中输入任意字符串,调用相关语句发送UDP数据包。

同时使用Sniffer软件观察捕获的数据包,是否符合要求。

(4)在工程中添加接收UDP数据包的语句,并在显示编辑框中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并在作为接收方的计算机上使用Sniffer软件观察捕获的数据包,是否符合要求。

(5)完善发送及接收程序,使之符合一般聊天软件的要求。

如:

多行输入、长字符串(超过1个UDP包)、特殊符号等。

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使用Sniffer软件观察捕获的数据包,是否符合要求?

不要一次性地通过自己编写的软件轻易下结论判断,要先确保数据包传输没有错误,在检查程序编写有没有错误。

(6)高级练习。

重复以上

(1)~(5)的过程,将UDP协议改为TCP协议实现。

三、报告要求

无需将VC程序全部打印出来,请使用流程图的形式画出“建立连接”、“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流程图,并且给出带实际测试结果的程序截图。

1、程序效果图:

2

、先单击接收端的“发送”,触发接收端的监听状态

3、在单击发送端的“发送”,接收端接收到消息并显示

4、通过抓包:

在室友的电脑开服务端,自己开接收端,用抓包软件抓到发送hello的包

总结:

此程序能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但是只仅限于单向发送,还存在改进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