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48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5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7页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7页
亲,该文档总共1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O 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4.4.1-1

组织必须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必须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必须用

根据9.4条款(强制性要求),对组织的所有过程进行过程评审。

有过程运行和控制的有效性得到持续改进的证据。

4.4.1-2

组织必须: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必须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按照6.1的要求必须对风险和机会;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证实过程评审后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

(定期在管理评审中评审)

4.4.2

4.4.2-1

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必须:

a)保持成文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b)保留成文信息以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

4.4.3

补充

4.4.3-1

本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成文过程时,这个成文过程必须至少包括4.4.1a)至4.4.1e)中描述的要求。

4.4.3-2

a)证实其过程的一个层级结构;

b)对这些过程进行沟通(见7.4)并确保人员了解这些过程;

c)培训人员并确保理解(见7.2.1f);

d)确保过程的应用及人员遵循过程要求(见9.2);

e)确保和维持经营管理体系和其过程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标准的。

培训过程要求,并有证据展现培训参加者已经了解了其内容。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要求形成文件并保留。

证实利用员工的建议作为过程改进的输入。

将要发布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要求融入体系。

4.4.3-3

本标准所要求的成文过程必须验证本标准的适用要求。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

总则

5.1.1-1

最高管理者必须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相适必须,与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可获得的;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h)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产能分析,并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监控经营目标的达成情况;

为了达成已建立的目标,制定措施计划和调整资源;

质量目标充分整合到经营目标和过程目标中;

质量方针鼓励提议认可、最佳作法和分享。

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并用于过程的优化和质量目标的调整。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1.2-1

最高管理者必须通过确保以下方面,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地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必须对风险和机会,这些风险和机会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证实始终关注顾客满意。

执行行动计划,有清晰的证据影响了顾客满意的提升。

评审措施的有效性。

与顾客沟通相关结果和行动计划。

5.2

方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5.2.1-1

最高管理者必须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必须:

a)适必须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建立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组织执行一过程用以定义、评审、更新和沟通战略和质量方针,包括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分析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分析;

质量目标分解到相关方或相关人员(对达成目标做出贡献的相关者)。

持续改进过程,基于对质量目标的测量和适当的改进措施的执行。

5.2.2

沟通质量方针

5.2.2-1

质量方针必须:

a)可获取并保持成文信息;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必须用;

c)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5.2.3

质量方针-补充

5.2.3-1

质量方针必须表达防错和顾客期望。

5.2.4

安全方针-补充

5.2.4-1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保持并沟通一份安全方针。

5.2.4-2

5.2.1和5.2.2条款中所描述的要求必须同样适用于安全方针。

组织执行某一过程,用以定义、评审、更新和沟通安全方针,包括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分析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分析。

安全目标分解分配到相关方或相关人员(对达成目标做出贡献的相关者)。

持续改进过程,基于对安全目标的测量和适当的改进措施的执行。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1

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组织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沟通和理解。

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且更新的内容在整个组织内沟通。

职责和权限在各个层级清楚地定义,形成文件,更新,并在整个组织进行及时地沟通。

5.3-2

最高管理者必须分配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以及改进机会(见10.1),特别是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5.3.1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补充

5.3.1-1

最高管理者必须:

a)任命过程所有者(见4.4.1e);

b)记录和沟通对所有权的更新;

c)如果质量或安全要求未满足,授权独立于执行过程的代表来中止过程/产品/服务的提供。

所有过程的所有者、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特殊过程根据IRIS指南6:

2014;

特殊过程的所有者和专员得到充分授权。

所有过程的负责者、职责和权限至少每年评审一次,包括特殊过程的专员。

特殊过程所有者/专员和组织之间,知识是分享的。

5.3.1-2

组织必须保留相关的成文信息。

5.3.2

过程所有者的职责和权限

5.3.2-1

过程所有者必须负责该过程与4.4条款所罗列的要求一致,除资源的可获得性(见4.4.1d)。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

6.1.1

6.1.1-1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必须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会,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

6.1.2

6.1.2-1

组织必须策划:

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b)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6.1.2-2

应对措施必须与风险和机会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6.1.3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补充

6.1.3-1

(K.O)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化的风险管理过程。

6.1.3-2

这个过程必须考虑:

a)在6.1.1和6.1.2描述的要求;

b)风险和措施的定期评审和更新;

c)保留来自风险评估、评审和措施的成文信息。

过程应:

a)与顾客和外部供方联合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响应;

b)多方论证方法进行风险评审;

c)基于质量缺陷成本评估其有效性。

经验教训和最佳做法作为改进风险管理过程地输入。

6.1.3-3

组织必须规定准则,使用风险评估方法,以确定其过程的风险控制类型和控制程度。

通过系统的评审确保控制的充分性。

风险管理充分整合到过程管理之中。

6.1.4

应急计划

6.1.4-1

组织必须基于其经营风险的评估建立、适当时确认和定期评审其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得到确认,并进行周期性测试。

应急计划定期得到改进。

6.1.4-2

如果组织识别应急计划中需要外包过程,在8.1.1描述的外部要求必须应用。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6.2.1-1

组织必须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建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必须: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

c)考虑适用的要求;

d)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e)予以监视;

f)予以沟通;

g)适时更新。

质量目标在组织各个层级逐层分解,并在组织各个层级进行定期的评审。

组织规定和执行了一个质量规划过程,包括考虑到外部趋势的变化和相关方需求。

质量目标反应了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期望,并规定了目标达成的时间表。

证据表明计划与可获得资源之间是平衡的。

在行动计划确认之前,风险和机会得到评估和考虑。

周期性评审质量规划过程。

衡量组织在质量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

证实质量目标达成情况的持续改进。

6.2.1-2

组织必须保持有关质量目标的成文信息。

6.2.2

6.2.2-1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必须确定:

a)要做什么;

b)需要什么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6.2.3

安全目标

6.2.3-1

组织必须建立安全目标,在6.2.1和6.2.2描述的要求必须应用于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在组织各个层级逐层分解,并在组织各个层级进行定期的评审。

组织规定和执行了安全规划过程,包括考虑到外部趋势的变化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

安全目标反应了顾客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并规定了目标达成的时间表。

行动计划确认之前,风险和机会得到评估和考虑。

衡量组织在安全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

证实安全目标达成情况的持续改进。

6.3

变更的策划

6.3-1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变更必须按所策划的方式实施(见4.4)。

组织必须考虑: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变更之前执行风险分析。

根据6.1要求管理已识别风险。

在变更执行之前,所期待的风险降低结果已证实。

6.4

经营计划

6.4-1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经营计划,年度评审。

规定并监视对经营计划输出的评审。

当经营计划未能达到期望的结果时,组织进行了根因分析,并执行了纠正措施。

6.4-2

经营计划必须考虑:

a)目标(见6.2);

b)市场和产品策略,包括新产品和/或过程开发计划和逐步淘汰策略;

c)管理评审(见9.3);

d)预算(见7.1.1.1);

e)组织的风险和机会(见6.1);

f)应急计划(见6.1.4);

g)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h)技术和法律法规要求变更的影响;

i)公司能力考虑预测;

j)合并、收购、外包和转移。

经营计划应考虑:

a)外部趋势和相关方需求的变化;

b)组织的财务年度;

c)适当沟通经营计划的输出;

经营计划考虑到基础设施的要求(见7.1.3)

一个多年度的经营计划考虑了所有相关方。

组织应建立、执行、保持一个成文过程以管理新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活动。

该过程应包括:

a识别)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

b)创新规划;

c)创新活动的排序和优化,基于紧急度、资源可获得性和组织的战略。

d)相关方的参与。

7

支持

7.1

资源

7.1.1

7.1.1-1

组织必须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制定和执行资源策划过程,包括其识别、提供和监控。

根据6.1要求识别和减轻资源不足的风险。

组织根据经营规划(见6.4)要求,定期监视资源规划过程的有效性。

资源的策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7.1.1-2

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

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7.1.1.1

总则-补充

7.1.1.1-1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化过程,对预算计划、批准和控制。

7.1.1.1-2

a)为过程的运行所需最低的人员和设施的资源(见4.4.1d);

b)现在已有订单和预测;

c)风险储备(如预防资源缺乏)。

7.1.1.1-3

7.1.2

人员

7.1.2-1

组织必须确定并配备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组织确定关键人员并规定相关继任计划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

(见6.1.4)

组织制定和执行关键人员管理过程。

7.1.3

基础设施

7.1.3-1

组织必须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证实运营所需基础设施的充分性。

根据6.1条款要求基础设施的风险已得到识别和降低。

组织使用预测性维护方法持续改进基础设施的效率。

维护计划是基于一个风险分析。

7.1.4

过程运行环境

7.1.4-1

组织必须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环境,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组织制定和执行过程,以确保过程的运行环境符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周期性评估运行环境的充分性。

组织评审数据,以确保适宜的环境。

开发运行环境的过程,以支持竞争力;

与类似组织比较,实现持续改进。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

7.1.5.1-1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必须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7.1.5.1-2

组织必须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b)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组织利用过程控制方法来验证关键测量。

组织利用先进的方法持续改进监视测量资源。

7.1.5.1-3

组织必须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

7.1.5.2

测量溯源

7.1.5.2-1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基础时,测量设备必须: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必须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

b)予以识别,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由于调整、损坏或衰减所导致的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的失效。

7.1.5.2-2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必须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根据10.2.1要求,执行根本原因分析。

组织识别不符合测量资源的相关风险和结果。

确定并落实了充分缓解措施,根据6.1要求。

7.1.5.3

监视和测量资源-补充

7.1.5.3-1

在7.1.5.1和7.1.5.2规定要求必须应用于:

a)为验证产品和服务与它们要求的一致性所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资源;

b)特殊过程所用的工装(如扭矩扳手、压线钳)。

7.1.5.3-2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检定或校准,或两者的过程。

7.1.5.3-3

这个过程必须包括:

a)在7.1.5.1和7.1.5.2规定的要求;

b)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资源不适合其预期用途时如何反应(见7.1.5.2)。

过程包括当发现测量资源不符合预期用途时:

a)风险评估

b)遏制措施

c)对受影响的已经交付给顾客的产品,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和遏制措施告知顾客。

过程包括当发现测量资源不符合预期用途时,针对受影响的已经交付给顾客的产品,与顾客商定行动计划。

7.1.5.3-4

7.1.5.3-5

组织必须保持一份这些资源的登记册,记录其类型、唯一性标识、地点或管理人员、检定或校准间隔(如在一个总的应用软件中)。

该登记册识别了涉及有关产品安全操作的资源。

组织为这些资源采取特定措施。

该登记册适用于与产品安全相关操作所必需的范围。

使用与产品安全相关资源的操作员是敏感的。

7.1.5.3-6

如内部检定或校准,组织必须:

a)建立有关方法和接收准则;

b)确保执行检定或校准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

负责内部检定或校准人员是客观和公正的,与受影响产品相关。

符合ISO17025标准的方法。

7.1.5.3-7

测量结果的记录必须提供:

a)所用测量资源的唯一性标识;

b)测量的日期。

7.1.6

组织的知识

7.1.6-1

组织必须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组织制定和执行一个过程,以应用和评估为充分达成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组织知识。

此过程包括:

a)确定所需的必要知识和实际掌握知识的偏差,

b)经验总结的管理。

轨道交通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考虑作为组织知识的一部分。

组织知识整合到所有相关的经营过程,并与关键人员相关联。

组织评估获取必要知识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7.1.6-2

这些知识必须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

定期评审以确保知识被保持并在所需范围内可用。

考虑知识退化。

7.1.6-3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必须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或接触更多必要的知识和所需更新。

必要时,组织获取或可接触到任何额外知识和所需的更新。

组织评估获取或可接触到额外知识和所需更新的有效性。

7.1.6.1

组织的知识-补充

7.1.6.1-1

关于组织的知识,组织必须:

a)管理经验总结,包括:

1)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的识别、文件化、实施和更新;

2)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对有关过程和项目的沟通;

有机制和论坛分享经验总结、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

特殊过程的过程所有者和专员参与中这些机制中。

有关组织知识,组织应:

a)利用应用软件分享其知识;

b)鼓励通过网络分享知识。

管理层支持主动学习(见5.1.1)。

必要时,与相关方分享经验总结。

保护知识,避免在组织内部非预期的泄漏。

c)保护知识,避免在组织外部非预期的泄漏。

7.2

能力

7.2-1

a)确定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岗位说明书中包括必要能力。

质量和安全因素作为能力管理的一个主要部分。

当发生无效培训时,组织执行纠正措施。

针对必需的能力,每年评估岗位说明书并在必要时更新。

保持为质量和安全因素的工具和技术方面的技能。

7.2.1

能力-补充

7.2.1-1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化的能力管理过程。

7.2.1-2

该过程必须包括:

a)在7.2中确定的要求;

b)识别实际和必要能力间的偏差;

c)识别、策划、组织、执行和监视以获得必要的能力;

d)向临时工和新员工介绍,至少包含产品质量和安全;

e)输入组织的知识(如:

培训中使用最佳实践);

f)针对组织所规定的培训,提供学员理解培训内容的证据(如书面或口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