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872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6)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4.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类型。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

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5)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

(6)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学习策略的分类。

(7)会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8)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

(2)理解并应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

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德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1)了解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

掌握德育的功能。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了解品德结构及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4)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2.德育过程与原则。

(1)了解德育过程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德育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3.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

(2)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

(3)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4. 

教育法律法规。

(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3)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4)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3)理解和掌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教师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约60题

约30分

多项选择题

约15题

判断题

约20题

约10分

材料分析题

约10题

合计

105题

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考试模块

分 

绪论

约6分

学生心理

约12分

教师心理

学习心理

约16分

品德心理

约7分

课堂管理心理

德育内涵、目标和内容

约8分

德育过程与原则

德育途径与方法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约7 

合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有的人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考查目的:

了解学生认知风格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

解析:

研究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种认知风格最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

而冲动型与反思型是卡根根据学生的知觉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来划分的。

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

A

【例2】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会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而诸如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等表现,明显的属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三项都不符合。

属应用层次,较难题。

B

【例3】某一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需要共分为5个层次,题目中所述学生害怕老师,说明他缺少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

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C

【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理解学生思想品德结构。

学生思想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而道德认识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基础。

人们要有良好的行为,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例5】“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理解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关系和作用,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

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需要情和意的调节。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题。

【例6】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

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A.语言智能 

B.人际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创造智能

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

属应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A.设计者 

B.信息源 

C.促进者 

D.反思者

考察目的:

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

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

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情绪性 

D.情境性

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

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例4】韦纳认为: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的三个维度是( 

A.控制点 

B.可变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

掌握韦纳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题中B选项不符合。

【例5】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了解德育过程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

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

属于了解层次,较容易题。

【例6】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理解和掌握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贯彻学校德育的疏导原则,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解释上。

) 

理解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和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解释上,因此本题是错的。

属理解层次,容易题。

F

【例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是儿童认知水平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皮亚杰认为,11岁以后的儿童,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说明他们已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

T

【例3】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思维定势。

掌握与运用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题中所指的是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而思维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因此本题是错的。

【例4】非言语线索是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

了解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纪律问题。

教师使用非言语线索能消除许多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而且不必中断上课,这些非言语线索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等。

因此该题是正确的。

【例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掌握德育过程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属于理解层次,较难题。

【例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十二条规定: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因此该题是错误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 

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

因为它想看看我”;

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

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A.自我中心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D.尚未守恒 

掌握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要点。

在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2岁-7岁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三个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尚未守恒和思维的不可逆性,因此,本体的B选项不符合题意。

属掌握层次,较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