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06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鹤楼》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诗意和意境的把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整体感知:

黄鹤楼是位于武汉市蛇山上的一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当仕途失意,飘泊无依之际的崔颢登临此楼,自然会有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面对无限的时空唱出了一曲悠远的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

崔颢,(?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

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

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著有《崔颢集》。

二、分组读译,概括意思:

1、自由诵读,积累字词

2、范读指导,体会感情

3、小组合作,概括诗意

诗句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三、研读共品,自由赏析:

1、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古代的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一座黄鹤楼。

从楼的命名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

(板书:

人去楼空)

2、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驾鹤而去不回转,只剩下白云千载浮荡在空中。

“一去不复返”,令人深感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岁月苍茫,探究:

体会两个“空”字的意思)

明确:

前面的“空余”写的是黄鹤楼,此处的“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怎不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惆怅、失落、孤寂)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空下的汉水,历历可见,对岸的古木,那芳草茂盛的江中鹦鹉洲。

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写景抒情)

4、尾联——日暮时思念起遥远的故乡?

烟波中涌动着不尽的离愁。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

悠长缠绵)

四、试题点睛,研讨探究:

1、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和“萋萋”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景致?

晴空下的汉水,历历可见,对岸的古木,那芳草茂盛的江中鹦鹉洲。

“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五、拓展阅读:

欣赏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

六、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首联↘↗人去楼空

登临怀古——→惆怅、失落、孤寂

颔联↗↘岁月苍茫

颈联↘↗晴朗明丽

写景抒情——→思乡、忧愁

尾联↗↘悠长缠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