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13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申报书Word格式.doc

王险峰

党政办公室主任

0519-89855066

13915069888

校园建设

占地面积(亩)

423.4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219494

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97927

实验实训场所占地面积(平方米)

15708

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

46984

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7099.7

生均(元)

8837

师资队伍

教职工总数(人)

571

专任教师数(人)

430

专任专业教师数(人)

259

具有高级工、技师、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专任专业教师数(人)

235

主干专业情况(相近专业合并填写)

序号

专业名称

年招生数

在校生数

就业率

专业专任教师数

专业仪器

设备价值

建成省级以上

实训基地

1

建筑工程施工

220

646

97.5%

22

529.1万

2008年省级

2

建筑装饰

92

349

9

159.7万

3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加工)

181

708

98.0%

24

1665.5万

2012年省级

4

模具制造技术

127

392

96.0%

13

1046.0万

5

机电技术应用

339

619

99.0%

26

503.5万

6

机电一体化(高职)

80

268

无毕业生

11

317.7万

7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52

132

153.0万

8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74

256

250.2万

汽车运用与维修

219

667

23

1165.8万

2009年省级

2010年国家级

10

计算机应用

61

91

97.0%

73.3万

计算机平面设计

106

189

123.1万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49

194

7.5

153.8万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职)

35

110

4.5

70.7万

14

会计

249

1026

98.5%

28

325.8万

15

市场营销

12.9万

电子商务

55

149

98.3%

25.3万

16

国际商务

129

14.3万

17

旅游服务与管理

90

225

98.9%

87.2万

18

中餐烹饪

118

289

147.4万

合计

2263

6620

97.7%

229

6824.3万

二、申报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链、群)学生情况

在校人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近两年毕业生数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

48

75

71

176

97%

57

42

169

96%

279

47

584

166

248

170

624

现有实训条件

实训室名称

实训基地面积(m2)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计算机基础实训1室

187

36.48

2

计算机基础实训2室

50.61

计算机组装维修1室

159

19.25

多媒体制作实训1室

28.13

多媒体制作实训2室

23.42

影视动漫实训1室

24.77

软件实训2室

软件实训3室

网络实训室

154

77.22

网络布线实训1室

206

39.94

网络布线实训2室

14.38

广告制作实训室

28.14

电子电工实训室

42.39

绘画实训1室

3.57

绘画实训2室

1.45

绘画实训3室

1.72

绘画实训4室

2.89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420.96

实训设备生均值(元)

7208.96

实训基地总面积(平方米)

3128

实训基地生均面积(平方米)

5.36

相关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专业专任教师总数

其中:

高级职称教师数

中级职称教师数

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非教师系列初级以上技术职务)的教师数

具有技师、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数

20

兼职专业教师总数

职业技能鉴定站

名称(附相关佐证材料)

鉴定工种

等级

发证机构

常武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计算机系统操作工

初、中级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计算机维修工

相关专业产学研结合典型成果

产学研结合典型成果

产学研开展形式

取得成果

2009年独立完成《常信大厦线路查询与模拟系统设计》,研发费用20万元。

该项目于2009年12月获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技术成果二等奖。

同年参与本项目建设的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一等奖,教师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

常信大厦是一座28层的综合性大楼。

信息点多,线路复杂。

经过十五年的运行,线路改动较多,维修已十分复杂。

为了提高网络、通信运行的可靠性及维修的快捷性。

常信大厦决定对大厦的网络、通信线路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开发出配套的线路查询与模拟系统软件。

这样,当线路需要更改或出现故障时,就能先通过线路查询与模拟系统软件中查询线路走向的详细数据,再根据线路走向图达到快速维修的目的。

信息工程专业部承担了本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本项目涉及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等多门计算机核心课程。

其施工、调试难度也大,所有路线的数据描述必需在常信大厦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在线测试。

鉴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专业部采用了FLUCK在线测试方法,获得线路的描述参数,然后根据线路的维修思路,构建了对应的线路查询与模拟系统软件。

通过软件可以使整个线路的维修更改、变动、查询等数据变动灵活方便。

本项目的设计思路对国内其它同类复杂大楼线路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借鉴方法。

2010年与常州市恒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江南银行总部大楼网络工程》建设,工程总量250万元。

专业部以项目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创新技能训练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注重将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2010年10月参与了江南银行总部大楼的网络工程安装调试。

江南银行位于繁华的延陵东路,毗邻中国工商银行,网络信息点多,线路复杂,施工要求高。

专业部选派了网络综合布线集训队成员参与项目的实战。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节省了实训耗材的开支,展现了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锤炼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思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了解了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运用效果,及时调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了以产业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需要和适用于社会的基础理论的目的。

2011年与江苏银晶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徐州市铜山新区华山路交通信号控制与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工程》建设,工程总量390万元。

专业部主持了徐州铜山新区华山路交通信号控制与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工程,分别在汉江路、凤河北路、凤河路、湘江路、凤湖路、银山路六个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及高清电子警察系统,机动车信号灯采用方向指示箭头灯面,直径Φ400;

倒计时器采用超高亮度LED管,尺寸900×

700,可视距离500米;

行人横道灯采用灯面直径Φ300,静态红人动绿人加倒计时一体化;

交通信号控制主机采用44路智能联网信号机;

机动车灯杆采用F型6.5米八棱锥,白色喷塑,横臂长11米;

人行灯杆采用3.0米铝合金灯杆。

交通信号控制机采用44路智能网络型,每一路道方向上设置一路500万象素抓拍摄像机。

在湘江路、凤湖路、银山路路口各设置高速监控快球2只、1只、2只,并配备硬盘录像机一台。

整个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简洁、高档、实用。

2011年与广州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教学实训设备《网络综合布线模拟交换系统》,项目开发费用25万元。

该项目于2011年07月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567884.6,并于2011年10月获常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技术成果一等奖。

专业部开发了一套网络综合布线模拟交换系统,包括一只网络布线模拟信息终端和一台网络布线模拟交换机,用网络综合布线模拟交换机代替昂贵的光纤交换机。

在教学中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布线系统的管理方式与网络拓扑结构,节约了教学实训成本,提升了教学效能。

网络综合布线模拟交换系统,在国内首创,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020567884.6。

创新设计了实训机架,使整个布线系统线路整洁有序,达到了企业级水平。

新构了故障排除实训区,可进行开路、短路、错对、跨接、反接、串绕等故障的设置与排除,突出了人机交互功能。

2008-2011年间与常州万能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多项广告业务,年产值10万元。

专业部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特点,建有按照企业运作模式的广告制作实训室,能够制作各类大型展板。

同时与常州万能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拓市场,该广告制作实训室现已成为学生的校内创业基地,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做到了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

2008-2011年间先后完成了江苏银晶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样本设计与制作、广州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模拟信息终端产品外形设计、常州“阿强餐饮”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招生DM广告设计与制作、常州“奔牛电子化工有限公司”杂志广告设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项目。

2009-2012年间完成多项校内、校外网站设计与软件开发。

2012年参与网站建设的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项目一等奖。

专业部从教师、学生熟悉项目为突破口进行网站及软件开发实践,先后开发了《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招实习生信息管理系统》,《常州市中小学学生因缺课监测系统》等项目。

同时积极承担了《常州市中小学学生因缺课监测系统》、《常州市武进区体育中考监考信息管理系统》等对外项目的建设,开发制作了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肾内科网站、江苏银晶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站、常州华电变压器厂网站、常州排水管理处网站、常柴厂企业产品宣传光盘、设计制作常州市启迪化工有限公司网站。

通过实践,为网站建设与软件设计教学注入了动力。

三、建设方案概述

项目建设必要性

包括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

1.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常州市信息产业发展升级的迫切需要

2012年《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将以计算机、信息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为手段,构建有关信息的感知、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以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和激励创新为特征,实现城市运行系统对各种需求的快速和智能化响应;

以产业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实现智能产业跨越式发展。

 

未来3年重点建设道路监控系统、电子政务网、现代化远程教育系统、平安城市技防体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将创造超过10000个信息技术方面的就业岗位。

同时每年有2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40%的青壮年急需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每年有3000多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职业培训,因此需要有较大规模的培训基地。

而常州各类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年毕业生总量不足1500人,以上调研数据显示,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需求十分紧缺,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2.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顺应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趋势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仅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十分紧俏。

我们对企事业信息技术岗位职业能力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企事业信息技术岗位职业能力调研表

信息技术高技能型人才要求

占调研企业比例

网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管理能力

62%

网络工程器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管理能力

71%

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能力

21%

网络管理能力及故障排除能力

76%

目录服务的实现与管理能力

81%

网络安全配置能力

75%

Internet安全与访问控制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85%

常见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与调试能力

实施网络工程的能力

84%

综合布线能力

82%

弱电维护施工能力

企业数据库软件的安装、管理与性能优化能力

68%

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45%

广告创意与设计能力

34%

图形/图像制作与处理能力

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35%

动态网页设计能力

57%

WEB应用程序设计能力

24%

WEB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

39%

网站规划与设计能力

27%

通过调研分析,结合我校的实训基地及师资情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能力,整合部分物联网、楼宇智能的核心能力,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为核心能力,整合部分艺术设计、影视动漫核心能力,形成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3.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能进一步发挥品牌专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省优秀级示范专业,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江苏省“十二五”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是常州市重点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基础较好,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先后独立或与企业合作完成多项实践项目,办学成效显著,近两年毕业生100%以上获得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对口就业率达78%。

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次,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3人。

因此,本专业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有基础、有能力,同时能进一步发挥品牌专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

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目标、建设思路、保障措施

一、建设目标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整体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三大实训中心,四个教学团队”,实现“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三阶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2个以上专业群,使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于一体。

具体建设目标:

1.场地建设目标。

对原有实训基地进行重新规划调整,使实训基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生均面积6平方米左右;

场地设施布局与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相对接,实训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服务场景相接近。

2.设备建设目标。

笔记本电脑维修,硬盘数据恢复,光缆熔接,广告制作等核心设备达到行业企业先进水平。

建有网络组建与管理、电子商务技术、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动画制作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与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相适应的设施设备,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3500元。

能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能满足兄弟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等相关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实训任务,能够同时容纳800名学生实训、实习。

3.信息化水平建设目标。

在图文创作实训室配置苹果一体机iMac(MD093CH/A),安装三维虚拟仿真软件,提高信息化水平。

引进或开发《笔记本电脑维修》等5门核心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新增或更新《网络操作系统》等12门实训项目课程。

4.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通过教师个人主动发展规划,组建网络工程教学团队、信息服务教学团队、广告设计制作教学团队、多媒体制作教学团队。

培养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6人,整个专任专业教师队伍中研究生的比例不低于25%,高级职称30%以上,同时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使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达20%以上,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5.技能鉴定目标。

拓展常武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鉴定项目,能满足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智能楼宇管理师、多媒体制作员、数字视频合成师、动画绘制员、计算机维修工等技能鉴定项目所需的实训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证”考核机会。

6.社会服务目标。

能实现笔记本电脑维修、硬盘数据恢复、智能楼宇、三维效果图等市场化运作的对外培训任务,形成年社会培训600人次。

7.运行管理目标。

完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训教学制度,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与企业共建信息服务公司、创意中心,能策划并制作广告业务,生产光缆尾纤等信息设备辅助耗材、硬盘数据恢复、承担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生产性项目,将“消耗性”实习转变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实际到帐资金不低于50万。

二、建设思路

1.对接职业岗位,建设实训基地。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构建“三大实训中心,四个教学团队”(如图1所示)。

整个实训基地能很好地满足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三年制的第一、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如:

计算机系统操作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制作员、计算机维修工的教学,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入门水平。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专业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

图1三大实训中心,四个教学团队

2.总体规划目标,三个阶段实施。

按照建设目标,计划2年之内完成,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基地规划、土建施工等工作;

第二阶段,设备采购或自主研发实训设备、调试、安装等工作;

第三阶段,以软件建设为主,完善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开发实训基地对外承担任务的宣传网站等。

3.校企共建基地,发挥生产功能。

广泛联系行业、企业,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实训基地的运行能紧贴生产实际,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设备支持,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4.建立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实现科学管理。

其次,各实训中心采用负责人制,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中心的作用。

再次,建立实训基地督导小组,加强对各实训中心督导评估。

5.构建教学团队,合作建设基地。

将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方向规划,形成网络工程教学团队、信息服务教学团队、广告设计制作教学团队、多媒体制作教学团队。

全面投入到实训中心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建设,大家应用,共同维护”的局面。

同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接触生产一线,提高业务水平,保证各实训中心能建好、用好、管好。

6.成立策划小组,开拓运行市场。

成立实训基地运作策划小组,积极开拓对外培训市场,承接外来加工任务,做好实训基地宣传工作,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产、学、研、训、赛一体化运行模式。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小组,从组织上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2.制度保障。

将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实施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期部门工作考核和个人考核。

建立相关制度,把每项建设内容按工作任务、工作成果、支撑及佐证材料、完成时间节点及预算经费加以细化,并具体落实责任人和参与人。

3.经费保障。

在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