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23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Word文档格式.doc

起止时间

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河南省项城市东街小学

邮政编码

466200

固定电话

0394-4322554

E-mail

FHZ844@ 

移动电话

13939438088

姓名

专业职称

学科专业

工作单位

田永玲

34 

小学高级

本科

项城市东街小学 

刘高翔

44

李红

39

于凤海

项城市东街小学

付海珍

42

中学高级

时艳霞

28

小学一级

预期成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

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

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

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劝勉:

“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诵读古诗文,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接受人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这些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我校长期以来注重古诗文的教学研究,确定了“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的办学思想,把古诗文教学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对古诗文的教学研究中。

学校确定把“小学语文提高古诗文诵读实效性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文化的伟大,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研究的意义

以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对古诗文诵读研究所具有的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形成以下认识:

①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香港文化大师南怀谨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

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亡国是可怕的,但只要文化还在,就可以复国。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开展诵读古诗文,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

②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接受早年的启蒙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岁是记忆力黄金时期,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诵读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积淀与传承优秀文化,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是加强道德建设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③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古语说的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多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多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多背诵一点古诗文,还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研究目标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通过学习、背诵积累古诗文,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2、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

3、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校本教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读本》、《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指南》

经验文集: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经验文集》、诵读活动案例等资料(音像、案例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理论、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

课题界定:

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

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注重对古诗文的积累,教学过程的展开要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我们要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

(一)根据课题的界定,本课题要研究的重点是:

1、古诗背诵方法的研究。

2、教学时间合理安排的研究。

3、教材合理安排和再开发的研究。

4、进行个案调查的研究。

5、“古诗文”晋级实施方案的研究。

6、诵读活动案例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念及原则

1、理念

①面向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

②赏识每一位学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③加强课题研究纵横向的交流。

④务实、创新,提升研究的品位。

2、原则

①集中训练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②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原则。

③互相交流与集中展示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

此方法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对学生的古诗文掌握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

在研究的后期,通过古诗背诵及晋级情况,对学生的古诗文掌握再次进行统计,作出对比分析。

文献法:

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对国内的研究动态作深入的了解。

实验法:

我们采取重点实验,全面辐射的方法。

总结法:

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对象

本课题从2011年5月~2013年5月,计划用2年的时间,以1~6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4~6年级作为实验对象。

(五)具体措施

1、活动安排

一至三年级的每位学生按年级完成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任务,具体安排如下:

一年级:

20首

二年级:

30首(20+30)

三年级:

30首(20+30+30)

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课题研究的第一年在原来积累的基础上,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全部背诵。

第二年为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激励他们积累更多的古诗文,组织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古诗文”背诵晋级活动。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2、级别说明

我校将对晋级的学生颁发特制的证书,级别认证从二级开始。

一级为基础,为学校普及的80首(不发证)

二级:

80+20

三级:

80+40

……

十级:

80+180

十一级:

80+200……(此级别为最高级别)

发证时,有篇数注明。

学校要求背诵的80首,是四、五、六年级学生申请晋级的必备条件和前提。

3、晋级程序

①本人申请。

在申请的同时,学生要提供所背诵的全部古诗文,包括内容及所要申请的级别。

②班级初评。

在学生自由申报的基础上,班主任先进行班内初评,其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再记忆,二是帮助学生调整所需申报的级别。

③学校鉴定。

在以班级为申报的基础上,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组逐一鉴定。

④鉴定方法。

采取抽查的方法,抽查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基础部分的80首,随机抽查5首。

二是申请部分,按照20%的比率随机抽查,错一次即为失效。

⑤奖励措施。

凡是通过鉴定的学生,学校将统一发放等级鉴定证书,并向获奖学生家长发喜报。

同时,学校将永久保存该学生档案,并在学校设立光荣榜。

⑥组织方式。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背诵和晋级鉴定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

为了让一、二、三年级学生完成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任务,让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顺利晋级,培养他们积累古诗的兴趣,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方案内容向着纵深拓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特拟定以下多项活动。

1、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①集中指导。

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留有诗文园地,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每周写一到二首古诗,教师在每周五诵读活动课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使学生不但准确地掌握诗的背诵,而且能领略其中的韵味。

②分散训练。

每周、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如跳皮筋时,踢毽子时,做游戏时,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背诵的任务。

2、设计一些活动方案、活动途径。

活动方案:

个人活动方案:

让学生收集喜欢的古诗文写在自己的背诗本上,并记录所背的诗词题目、背诵时间及熟练程度,并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送别篇等。

集体活动方案:

中秋赏月背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家乡诗歌吟诵会、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

活动途径:

①听。

即听广播,听录音。

利用学校广播,课前听,供学生欣赏。

②看。

即通过设立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③读。

学生每天在晨读课20分钟进行古诗文诵读。

④抄。

让学生做诗配画,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⑤讲。

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基础上,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读诵读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⑥赛。

小组、班级举办诸如“古诗文背诵大王”、“诗文图展评比”、“诵诗会”等比赛活动。

3、活动渗透。

①唱古诗;

②对古诗;

③考古诗;

④演古诗;

⑤画古诗;

⑥诵古诗:

班级和学校定期举行大型诵诗会活动,诵读形式:

必背题、接龙题、抢答题、表演题;

⑦改编古诗,活用古诗:

让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诵读古诗文的基础上,根据古诗文的意境,用小故事、小品等形式,把古诗文内容展现出来。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活学活用,为古诗晋级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古诗文的积累,言传身教,注重示范。

同时,将古诗诵读晋级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古诗文诵读、晋级活动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肯定会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参与实验的教师每人每学期各写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分析。

学校根据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总结出可以推广的古诗文诵读晋级的教学经验。

五、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5月)

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二)实验阶段(2011年7月~2013年4月)

第一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7月)

结合校本教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读本》、《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指南》,开始实施课题。

1、同年级的老师制定好诵读计划,包括背诵的内容,预设目标。

同时,每月设计好两课时的诵读详案,资源共享。

2、参与实验的教师每月26日上交当月诵读方案。

3、每学期课题组的成员设计一个与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方案,资源共享。

4、课题组组织有关教师评估、验收1~6年级学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背诵情况。

第二阶段:

(2012年8月~2013年4月)

1、写出中期报告,整理前半段的方案,调整研究方案。

2、实施新的课题方案。

发放四、五、六年级古诗文晋级活动的实施方案。

3、开展一系列活动,展出阶段性成果。

4、课题组继续评估验收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的背诵情况。

5、对四、五、六年级申报古诗文晋级的学生,学校组织有关专家逐一鉴定。

发放等级鉴定证书。

(三)总结阶段(2013年5月)

1、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

2、写出实验报告。

3、整理学生诵读、晋级资料。

六、参考文献

1、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4、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3总第43期

三、课题立项评审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课题在论证和立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校对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

课题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有省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他们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相当的实践能力。

我们愿意在各方面给以大力支持,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夏传峰

2011年5月1日

县(市)级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

周口

市基

础教

研室

审核

意见

专家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

课题管理办公室(盖章)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