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31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坚持以规范管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为重点,抓落实,快发展,确保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把我院的教育教学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推动我院教育改革与发展。

主动适应我省、我市乃至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办学特色,增强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树立人人成才观,树立终身学习观;

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解放思想,开放办学,学习和吸纳先进教育理念,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我院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2012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争创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一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名省级教学名师,六个院级特色专业,六门院级精品课程,3~4个订单教育班,打造一批双师素质教学名师,催生一批教学科研成果,练就一批技能大赛拔尖学生。

为创建省级示范院校奠定基础。

三、“2012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主要内容

1.学习职教文件,理清办学思路,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重点学习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高【2006】16号”、“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认清上述三个文件的纲领性意义,以及指导现实工作的权威性作用。

三个文件是教育部根据我国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现状,分阶段做出的指导与建设规范,尤其是“教职成【2011】12号文”,更是对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阐述,从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发展高度,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将内涵建设工作重点从改革发展引向改革创新;

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上,以优化外部发展生态环境为着力点,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作用、属性和办学方针,指明了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阐明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招生制度、教师评聘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改革的内涵与要求,为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新模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可分别实行“引企入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组织教师开展执业能力竞赛。

以系部为单位,在广泛开展“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院范围内的教师“说课”、专业带头人“说专业”、“说人才培养方案”“三说”活动。

4.开展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活动,完善我院课程体系建设和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校企合作育人,深入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建立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

探索建立校际合作育人机制,资源共享、教师互聘。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顶岗训练,充分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5.以教学名师评选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业务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开展教学名师与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评选活动。

6.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技能大赛。

各系部要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技能大赛,并争取在省和全国相应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将课堂建到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建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资金,依托行业企业,建设具有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确保实习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练就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力争今年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7.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合作构建与实施基于生产项目的“做中学”课程体系,形成系统化课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优质专业课程,完善课程标准建设。

实行双证书制度,选取与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相一致的教学内容,将最新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及讲义。

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8.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尝试选择与国家、省产业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布点量大的专业,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专业共性需求。

依据企业人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平台。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万人同时在线教学的网络教学和网络访问量规模,为我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

积极申报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校级专业或课程教学资源库,并推荐优秀者进入省级教学资源库。

9.探索第三方评价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以能力评价、知识评价与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观为指导,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

建立起由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评估体系,共同制定并丰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在校内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完善院、系两级随机听课制度;

完善信息员制度建设;

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建设等项工作。

10.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规范教育,加强对旷课、迟到、早退的处理,端正课堂行为,强化课堂纪律;

建立督导室、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会“四位一体”的学风检查机制,促进课堂规范建设。

强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11.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选拔优秀教师出国培训、学习,逐步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学习制度。

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际化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生产工艺流程等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积极推进我院与国际知名学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巩固与乌克兰的联合办学项目,强化“中韩”、“中德”办学项目,吸引国际留学生来校学习。

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综合办学实力。

四、“2012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

各处室、系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学校的年终考核要与该项活动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各处室、系部要把宣传落实该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各系部的“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计划、活动工作总结分别于3月20日、12月30日交教工委,教工委将组织人员适时抽查。

2.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学校网站和各处室、系部网站、校报等校园宣传阵地要开辟专栏,宣传“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介绍各部门在教学改革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各系部组织动员会,让全体教师学习“教学质量提升年”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强化服务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的意识,真正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来,唱响“质量是办学生命线”的主旋律。

要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强化运行管理,完善监控与保障体系。

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意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让“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到每位教师和学生心中。

3.突出主体、注重实效。

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双师素质结构,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各教研室应以研教、研学为主要内容开展经常性活动,切实做到研究内容专题化,研究形式多样化,研究结果实效化。

活动要做到“三定四有”即:

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

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原始资料积累、有教研活动小结。

希望全院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做好“2012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的每一项工作,创造亮点,打造品牌,为实现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〇一二年二月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