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418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

1.树立学生意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依据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教学互动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枯燥的知识赋有情趣和意义。

学生对教师的期盼是“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是朋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问题的探求者和学习者”、“多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了解学生的心理。

2.创设有利于激发师生互动的情境,注重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理解、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突出地表现为两点:

一是选择更好的、更切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教学材料(比如,如果课本中使用了城市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景,农村的学生不熟悉,那么教师应当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相应的材料);

二是把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数学教材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3.改变提问方式,激发学生互动的动力。

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即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展开互动,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矛盾论我们知道,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得以发生、发展的。

让学生产生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矛盾中掌握知识、升华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在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中进行,最后还能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尽力激发学生更多地使用探究性对话。

在很多课堂当中,两种类型的师生对话占据着主导位置,它们分别是探究性对话和形成性对话。

当教师运用探究性对话时,他们并没有就某一问题下最后结论,而是承认自己并不知道所有的答案。

这种探究性对话的特征就是较多的试探性的语言和较少确定性的语气。

探究性对话是通过迂回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表现在教师面对学生时似乎犹豫不决,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评价。

而形成性对话却遵循的是从他(她)启发、提问,然后学生回应、作答,最后他(她)再加以评价,这往往暗示了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权威性,这样会在“含蓄地贬低学生的知识、贬低学生促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对此,学生也有他们的见解: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

尝试改变一些教学方式,让同学的思维更灵活,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一些。

幽默风趣些”。

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

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4.充分利用师生互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还课堂教学的真面目。

新课堂,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情感,将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

每一节课其实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这段历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谱写的,它不是教师一个人事先就能写成的。

因此说它是“相互交往,动态生成”的。

预设,只是教师课前的准备、设想,当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我们的预设发生了冲突,甚至有了碰撞,教师就再也不能一味地自顾自走下去,要知道,此时此刻你应该和学生一路同行。

5.加强师生互动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总结师生互动的经验促使教师专业技术的成长。

对师生互动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值得强调的是,多为学生创造快乐和成功。

如:

●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

●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否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

●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能否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指导,引导他们积极互动。

还要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