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958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K线特征文档格式.docx

K线的变化直接反映出了资金的目的!

在指数大幅下跌以后,大阳线的不断出现就是指数形成底部的重要特征!

实体较大的阳线出现的次数越多,则底部的可靠性就越大!

  图2底部K线特征

  2005年1月末底部走势图。

  在指数下跌的图中,实体较大的阳线很少出现,出现最多的则是实体较大的阴线,因为在指数下跌趋势中,场内的资金都是急于撤离的,因此很少会出现实体较大的阳线。

  而到了底部以后,由于资金的积极介入,因此指数在底部时便会收出实体较大的阳线。

2005年1月21日上证指数收出了第一根底部大阳线,随后虽然指数依然有下跌,但完全受到了阳线的支撑。

因为底部大阳线是庄家的成本所在,在没有完成出货的情况下,大阳线的底部是具有支撑作用的。

  2005年2月2日,上证指数再次收出了一根实体更长的阳线。

这一根阳线将前边连续下跌的四根阴线全部吞掉了,足见场内资金介入的积极性!

指数收出这一根大阳线后,便展开了连续的上涨行情。

行情的起点也就是大阳线产生的地方!

如果指数在同一区域内连续收出大阳线,那这个区域形成底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的!

  图3底部K线特征

  2004年9月中旬底部走势图。

  经过了连续的下跌,上证指数于2004年9月14日暴发了一轮短线井喷行情。

行情的产生历来都是资金入场推动的结果。

而只要资金入场,在K线图上就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2004年9月14日受利好消息的刺激,指数收出了一根中阳线,这在指数近期下跌过程中是从没出现过的事情,这一根中阳线结束了指数的连续的下跌,引发了一轮短线反弹行情的开始!

  第二天,指数继续放量上涨,9月15日的大阳线实体差不多超过了9月14日阳线实体的一倍,大阳线的出现是指数底部形成的标志!

一旦指数形成了底部大阳线,投资者就应当积极入场进行操作!

  9-14行情过后,指数一路回落,但到了2004年11月份时,指数再次收出了一根大阳线,正是由于这根阳线的出现,指数又出现了为期二周的短线上涨行情。

只要在指数连续下跌途中出现了底部的大阳线,那盘中就会为投资者创造出获利的机会!

在大阳线出现时入场操作,远比盲目的预测指数在哪个点位形成底部要更具实战指导意义!

  图4底部K线特征

  2003年1月至4月底部走势图。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下跌之后,指数于2003年1月初开始见底,2003年1月14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一根大阳线,这一根大阳线使指数的下跌趋势得到了彻底的扭转,由于这一根大阳线的出现,2003年上半年的行情是红火火的一片!

  指数在下跌的时候,随处可以见到大阴线的出现,因为趋势是趋空的,所以大阴线的出现很正常!

但指数见底以后,趋势转多,因此大阳线的出现也是正常的事情!

而只有大阳线的出现,才会使指数的底部更加坚实。

  2003年1月14日的大阳线出现后,对指数后期的震荡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指数在随后二个多月的震荡中,调整的低点始终受到了大阳线收盘价的支撑。

  通过对近几年底部的案例总结,我们可以发现:

行情的底部起源于大阳线的出现!

在下跌途中,只有收出实体较大的阳线,底部才会由此而产生,只有不断的收出实体较大的阳线,行情才可以不断的向上发展!

底部大阳线是指数形成底部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通过对底部大阳线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的回避假底部的干扰,从而使投资者的盈利更加有保障!

 

第二章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分时特征

 指数的真正见底以放量大阳线为主要的形态标志!

在实战中,如果投资者无法在盘中发现指数有形成底部大阳线征兆的话,那就会错过这一根大阳线的获利机会,虽然大阳线收出后,后期的获利机会非常多,但如果能在盘中就发现底部大阳线的形成,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入场操作的话,投资者的收益就可以更高一些!

  底部大阳线并不是一子下就涨起来了的,在盘中它是由一波波的强势上攻而累积起来的。

底部的大阳线都有着相同的共性!

同样底部大阳线的分时图也都有着相同的共性!

学习并把握住这些共性,投资者就可以做到在底部大阳线形成的当天入场操作,并率先实现盈利!

  底部大阳线的分时图常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放量上涨时,分钟累积成交手数超过10万手;

  2、指数上涨时,成交量随之不断放大;

  3、指数的向上突破力度较大,每一次创出盘中新高都是一次买入机会;

  4、在上涨过程中,分时线很少会出现深幅的回落,盘中的调整多以横盘震荡为主。

5、指数在盘中以最高点收盘。

  图1底部分时特征

  2005年2月2日走势图。

2005年2月2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下跌以来上涨幅度最大的底部大阳线。

大阳线的出现,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盘中数波上涨累积而来的大阳线。

因此盘后的大阳线在盘中是有方法判断出来的!

  针对底部大阳线的独有特征,我们要求指数在盘中时必然满足以下走势时才具备形成底部大阳线的可能:

  1、指数在盘中上涨的时候,要求分钟内的成交手数超过10万手,这是一个最低的对成交量放大的要求,如果指数上涨时成交量这个要求都满足不了,那形成底部大阳线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而在这一天,指数上涨时成交量都可以超过10万手,因此放量的条件得到满足!

  2、指数的放量有了基本的要求,但我们仍然要求指数每一次上涨时,成交量都可以有效的放大,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要从走势中求证资金的入场意愿是很高的,不管指数盘中高点是多少,都可以吸引来大量的资金追高建仓,只有大量的资金追高建仓,指数才可以越涨越高!

  3、除了对量能有严格的要求,对指数分时线的走势也是要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成交量的放大要求必须对映指数分时线的流畅,并且走势挺拔有力!

而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指数每一次向上创新高进行突破时,分时线走的都非常坚决!

  4、由于资金的积极介入,这个时候市场的大部份抛盘全部消失了,抛盘的消失对于涨高指数则不会产生任何抑制,因此指数在上涨到高位后,指数的分时线不会出现深幅的回落。

在大阳线出现的情况下,指数的调整必须要是以横盘震荡来完成的,绝对不允许出现深幅回落的走势。

如果在实盘中我们发现指数的上涨有了以上迹象时,就应当积极入场进行操作!

因为指数在下跌时很难出现上述现象,一旦这些技术条件被满足,则当日收出底部大阳线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图2底部分时特征

  2004年9月15日走势图。

 

  2004年9月15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下跌途中一根难得的大阳线,这根底部大阳线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绝好的获利良机!

如果投资者只能在盘后发现这根大阳线的话,很多个股的获利机会都会错过。

因此想及时的把握住这些获利机会就必须要在盘中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来!

  这一天指数在上涨的时候,成交量的变化达到了要求的标准,分钟内累积成交手数都在10万手以上,这说明盘中的资金介入还是相当积极的。

成交量随着指数的每一次上冲都会明显的放量,这说明场内的资金追涨建仓的意愿非常强烈,当前的高位他们并不认为是高点,只要他们肯追高建仓,后期指数必定还会继续上涨。

  与成交量放大所对映的指数的分时线走势同样满足了要求的条件。

分时线在上涨的时候每一波上冲都显得挺拔有力,突破盘中高点时分时线的走势非常坚决。

指数在盘中调整的时候,都是以横盘震荡为主,没有出现过深幅的回落,这说明盘中的抛压较轻,大量的资金都在积极做多!

在上涨初期如果要求的技术条件被满足后,投资者就应当逢指数放量突破盘中前期高点时积极的介入,这样在盘中就可以把握住大阳线上涨所带来的盈利机会!

  图3底部分时特征

  2003年11月20日走势图。

  2003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一根难得的底部大阳线,如果想第一时间把握住盈利的机会,那只能在盘中及时的进行操作,否则在盘后进行分析的话,这一根大阳线就眼睁睁的错过了。

因此投资者必须掌握分时看盘的本领,从而使一次绝好的获利机会总是可以及时握在手中!

  这一天指数在上涨的时候,成交量的放大状况满足了所要求的条件,在大的放量堆,分钟内的成交手数超过了10万手,这说明盘中有资金在极积的介入,只有资金积极的介入,才有能力推高指数的不断上行!

因此成交量的放大至关重要!

指数每一次上冲,成交量都会出现放大情况,这说明资金并没有因为当天的高点而不愿入场建仓,反而是指数越高这些资金越愿意入场建仓,资金的追涨的积极性越高,指数的上涨空间就越大!

  在成交量不断放大的同时,分时线的走势也是极为诱人的,每一波的上涨都显得顺滑且挺拔有力!

指数每一次创出盘中新高时都非常坚决,这与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形成了良好的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当逢指数放量创新高的时候积极的入场进行操作!

  虽然指数盘中有过回落,但整个回落的过程均是以横盘震荡为主的,这说明盘中的抛盘并不厉害,否则指数怎么可能不跌?

尾盘期间指数以当天最高点收盘,这种走势也说明了资金介入的力度是很强的!

强劲的底部大阳线在盘中也会呈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及时在盘中把握住这些机会就等在于底部大阳线形成之前就先人一步取得了成功!

  图4底部分时特征

  2005年6月8日走势图。

  2005年6月8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一根涨幅高达84点的大阳线,这一根大阳线的出现掀起了盘中所有个股的集体大涨。

如果投资者没有盘中分析的能力,那这一根大阳线所带来的获利机会肯定是会错过的。

因此想要及时的把握住获利机会,盘中的分析方法必须掌握!

  首先成交量的变化满足了要求的条件:

分钟内的成交手数超过10万手,基本上这一天最低的成交手数也是在10万手左右,从成交量状况来看,资金的介入力度是相当大的!

盘中的每一次高点都有成交量的放大现象,这说明资金的追高建仓意图非常强烈,一致认同当天的获利机会,因此晚来的资金都愿意入场买进!

资金的这种表现对指数的上涨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指数的分时线走势也满足了所有的技术条件:

每一次指数的创新高,分时线都非常顺滑且挺拔有力!

每一次上涨后有调整,分时线都拒绝深幅的回落,全部是以缩量横盘震荡形态来完成调整,这说明场内的抛压比较轻,而在每一次缩量调整的时候则都是低吸的好机会。

因此投资者可在盘中趁指数调整低点及放量创新高的突破点进行积极的买入,发现指数起涨的时间越早,介入的越及时,获利的幅度也就越大!

  当天指数通过不断的上涨,收盘时基本上以最高点结束了当天的暴涨行情!

如果可以在第一时间就介入场内,投资者面对这样大涨幅的底部阳线心中会是何等的欣喜啊!

强势的上涨,无论是在盘后还是盘中,随时都会表现出强势的特征。

把握住盘后的机会是必须的,但只有及时的在盘中进行及时的介入收益才会更大。

因此想要在底部大阳线的起涨处买入,底部大阳线的分时图共性必须掌握!

   第三章   一阳顶底教学——大盘底部量能特征

  指数之所以下跌,是因为在高位有大量的资金进行出货,卖盘大于买盘,因此导致了指数的下行。

而指数之所以见底,就是因为有大量的资金拥进场内积极做多,因此形成了底部。

  所以底部的形成并非是因为下跌过度而造成的,而是因为资金的积极介入而成形的。

没有资金的介入就不会有底部的出现,不管是大底还是小底都必须有资金的介入,否则指数便不会扭转跌势!

  那底部到来时,放出多少的成交额才合格呢?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在下跌途中的成交额的变化,在指数持继收阴的情况下,以上证指数为例,阴线的成交额大多会在40-55亿左右,而在下跌途中指数收阴线时,成交额也很少会超过70亿。

因此我们可以评定指数在下跌时平均日成交额在60亿,那么当指数见底时,笔者对成交额的要求是必须在120亿以上!

  120亿的成交额是一个经验值,当然,如果指数在上涨过程中成交额大于120亿则是最好的,且越多越好,成交额越多说明资金入场的积极性就越高!

因此所对映的指数上涨空间就越大!

成交额的使用不可以单一使用,一定要配合底部大阳线共同分析!

如果成交额放大,但指数并没有收出像样的大阳线,那也是不满足要求的!

  图1底部量能特征

  2004年9月15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一根难得的底部大阳,大阳线的出现是资金积极推动的结果,而资金的入场推动会直接体现在成交额的变化上。

  在指数前期下跌时,日成交额平均连55亿都不到,如此小的成交额庄家是无法顺利的完成建仓的。

但到了2004年9月15日,上证指数的成交额激增到170亿!

是指数下跌时日成交额的3倍!

突然放大的成交量是资金蜂拥入场的结果!

成交额的放大对映了指数的大幅上涨,这个时候,投资者便可以展开积极的操作,跟随巨资的入场而实现获利!

  图2底部量能特征

  2003年11月走势图。

  2003年11月指数形成了一次历史的大底,底部的形成与指数的跌幅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底部的形成只与资金的介入有密切的关系!

没有资金的介入就没有底部的出现!

  指数在见底之前的下跌途中,日成交额平均只有60亿左右,这样小的成交额说明资金的介入力度是很弱的。

资金介入不积极,指数只有不断的下跌,除非资金的入场打破这种平衡!

  到了2003年11月时,底部大阳线开始连续的出现,而与底部大阳线所对映的就是成交量的激增!

在底部大阳线出现的时候,日成交额平均都保持在120亿以上!

这种情况说明底部大阳线的产生是由于资金积极入场推动造成的!

只要资金入场就必然会在盘面中有所反映,一旦投资者发现了资金入场的迹象时,就可以马上入场进行积极的操作!

资金的持续入场,将会彻底扭转指数的下降趋势,从而步入到连续的上涨之中去!

  图3底部量能特征

  上证指数  

  2003年1月至4月走势图。

  2003年1月14日上证指数收出了一根底部大阳线,底部大阳线的形成是因为资金积极入场推动而造成的!

在指数见底前的下跌途中,日成交额平均连50亿都不到!

而到了2003年1月14日成交额激增到227.9亿!

是下跌时日成交额的4倍!

这么大的成交量出现在底部说明资金的入场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资金的积极入场将会转扭指数的下降趋势,而获利的机会也将会在这个时候不断的出现。

  虽然后期指数进行了二个月的横盘震荡,但在这个区间,日成交额已经放大到60多亿,这说明在这个横盘的过程中,不断的有资金在进行悄然建仓的。

  2003年4月初,随着指数的上涨,成交额再次放大到200亿以上,如此连续的放量说明资金的入场意愿是相当强烈的,各路资金都希望入场买到更多的股票从而实现大幅的盈利!

在成交额巨幅放大的时候,我们应当做的就是跟随他们一同入场建仓,只有跟随主流资金才可以使我们的盈利得到保障!

而主流资金入场的表现就是:

日成交额超过120亿!

  图4底部量能特征

  2005年3月走势图。

  在经历了连续的下跌以后,上证指数在2005年1月下旬时见底并收出大阳线,大阳线的产生是资金积极推动的结果!

这一天的大阳线成交额明显放大,但可惜的是只有90亿。

  2005年2月2日,指数再次收出底部大阳线,这一天的成交量虽然有所放大,但也只有103亿。

虽然阳线的实体较大,但与之对映的成交额却并不是很理想。

  底部大阳线出现时成交额的要求是大于120亿,而且越大越好!

但这二天的成交额均在120亿以下,虽然指数也收出了底部大阳线,但投资者应当意识到,此时的资金入场积极性并不高。

资金入场积极性不高将会直接导致指数上涨的幅度有限。

  在成交量无法保证连续超过120亿的情况,本次行情只进行了十几个交易日便宣告结束了。

行情的上涨幅度与上涨力度与成交额有着密切的联系!

成交额越大所对映的指数上涨幅度与上涨力度也就越大,从而产生的获利机会也就越多!

  因此,投资者在实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交额的变化与指数阳线的变化。

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准确的给行情定性并实现良好的获利!

  

第三章一阳顶底教学——指数上涨模式

  指数的上涨行情总的来说有二大类上涨模式:

一类是由短线资金推动起来的短线反弹行情,第二类是中线上涨行情。

指数的上涨模式不同,投资者要采取的操作方法也是不同的,在短线反弹行情中,投资者要进行坚决的短线操作,在中线上涨行情中,投资者要有耐心进行中线持股才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在中线行情中频繁做短线就不会有好的收益了。

  指数不同的上涨模式与资金的介入状况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资金入场进行短线炒作,指数的上涨就不会有很好的持续性,往往怎么涨上去,短时间内就会很快跌回来。

但如果资金是进行中线操作,指数就会持续上涨,盘中不断出现盈利的机会。

  很多投资者在判断资金流向及资金性质的时候,总是无从下手,如果大家对资金性质没有好的分析方法进行判断,那看一下指数上涨时的龙头领涨股的走势就可以。

领涨的龙头股如果是短线的上涨性质,那所对映的行情就必然是短线行情,如果领涨龙头股的上涨性是中线上涨,那指数也必然会出现持续的中线上涨走势。

运作龙头股的资金其性质完全可以反映在指数的上涨形态之中。

  除了资金的性质与龙头股的性质可以判断出指数的上涨模式以外,指数上涨的K线特征也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上涨的性质与周期的长短。

如果指数在上涨的时候角度非常陡峭,并且连续收出巨量阳线(以沪市为例成交额超过200亿),指数形成短线上涨的概率就非常大。

如果指数上涨角度平缓,量能变大缩小规律性很好,虽然有回落但整体保持上涨通道走势,那往往是中线行情的迹象。

本节内容我们将对指数上涨模式的内在因素进行详细的剖析,主要讲解如何利用龙头股的变化来判断指数的上涨模式。

  图1

  2005年6月初上涨走势图。

  上证指数2005年6月出现了一波短线上涨行情,在这波行情之中,很多投资者分不清指数的上涨是中线模式还是短线模式,在碰到这种难题的时候,不妨把分析的焦点集中在盘中的走势当中,看看领涨的龙头是什么样的走势,龙头股的波动形态与指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2005年6月初上涨行情之中,中集集团成为了行情中的龙头领涨股,它的底部形态是经典的V形底,龙头股的形成是V形底,所对应的指数性质就是反弹走势,指数的上涨是没有什么持续性的。

指数在上涨的过程中涨幅有限,而且一旦上涨到压力位便会停止上涨。

  除了中集集团以外,以晶源电子为首的中小板股票也展开了短线大幅的上涨,但通过以它们成交量的分析来看,运作它们的资金全部属于是短线游资,因此配合对中集集团的分析,可以断定指数此时的上涨是明显的短线行情。

如果在后期出现了中线持续做多的板块与个股,那指数还可以持续上涨,只是可惜这些板块与个股始终没有出现,因此指数在后期再也没有能力创出新高。

随着短线资金的不断撤离,指数的成交量也越来越少,行情最终出现了大幅的下跌。

  图2

  2004年9月初上涨走势图。

  2004年9月中旬指数暴发了一轮短线上涨行情。

从K线形态上来讲,指数一开始上涨便保持着较陡峭的上涨角度,并且成交额持续保持在200亿以上,这说明盘中的资金都在进行着积极的运作。

有资金入场指数就会上涨,但资金的性质与指数的上涨幅度与周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并且通过分析资金的性质,投资者还可以准确的知道当前应当操作什么类型的股票。

  引发2004年9月行情的是处于超跌状态的中小板,整体中小板的走势全都是V形底,龙头股的形态是V形底则对应着指数也是相同的形态,V形底是标准的短线底部形态,因此从龙头股的形态是可以得知指数的此时的上涨也必然是短线的上涨。

  从龙头板块中小板上涨时的成交量上可以看到,运作的资金依然是短线的资金,股价上涨的换手率均在20%以上,这说明庄家的入场全是以对倒拉抬的方式进行的,主力没有任何大量买进然后销仓拉抬的迹象,这种短线运作的资金性质只能维持指数的短线上涨。

如果盘中没有中线资金介入与运作的迹象,指数就不会出现持续性的上涨走势。

当指数连续上涨以后,盘中的短线资金开始撤离,短线资金一旦撤离,中线资金再不入场,指数必然会出现下跌的走势。

  图3

  2003年年末上涨走势图。

  2003年年末指数出现了一轮持续上涨的中线行情,指数在上涨的时候,K线形态含蓄但有力,指数有条不紊的持续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盈利的获利机会。

指数中线上涨必然也需要龙头股的带动,中线上涨行情中出现的龙头股与短线上涨行情中出现的龙头股的特征是不同的。

指数之所以可以出现持续的中线上涨,就是因为盘中有持续做多的中线板块!

  2003年末,第一波上涨行情的龙头并不是中线股,而是以上海梅林为首的网科类个股。

这些个股的上涨形态全部是V形底,因此指数见底时的形态也是V形底,随着这些短线个股的不断上涨指数也跟着形成了上升趋势。

但由于网科类的股票属于典型的短线个股,所以有了一定的上涨空间以后,他们便开始出货了。

如果没有中线个股能在短线个股出货时,及时的拉升股价上涨并推动指数上行,指数就会见顶回落。

在网科类的个股见顶以后,中线的石化板块开始了强劲的上涨,石化板块整体的上涨推动了指数中线的走高。

二股不同性质的资金在一轮行情中形成了很好的接力,短线庄家撤了,但中线庄家来了,只要有主流的龙头板块出现,指数就可以不断的上涨!

  图4

  2003年年初上涨走势图。

  2003年年初,指数经过持续的下跌以后开始见底上涨,在中国联通短线反弹的情况下,指数出现了一轮上涨走势,受到中国联通反弹的带动,盘中很多个股都形成了V形底的反弹。

龙头领涨板块是V形底形态,那指数此时的上涨则必然是短线的上涨走势,一旦这些反弹个股停止上涨,指数就会出现见顶回落。

  在反弹结束上涨以后,指数出现了持续的震荡走势。

在指数持续震荡的时候,银行板块、钢铁板块与汽车板块都出现了庄家的建仓迹象,由于资金在不断的入场操作,因此指数并没有出现回落走势,虽然这些中线股票没有上涨,但由于资金的不断入场,使盘中的做多力度远大于做空力度,因此指数便很难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