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60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手机为应用多媒体在课堂的应用Word格式.doc

班级:

13110201班

专业:

编辑出版学

姓名:

张聪

学号:

1311020133

手机在大学课堂的应用现状、影响分析及解决策略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手机因具有时尚、使用便捷、便于沟通交流等优点而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很高,几乎人手一部或更多。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手机在其生活、学习中已经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用手机来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缓解压力、消遣娱乐。

依附于手机的微博、微信等应用迅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并对其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下文,将从手机在课堂中的使用为出发点探讨其影响和发展趋势。

就像我们熟知的那样,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无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上玩手机。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32%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56%的学生偶尔会玩,只有12%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带手机进入课堂的学生越来越多,严重干扰了班级的正常秩序。

有的同学将手机调至振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而在下面接发短信、上网,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老师讲什么都没听到,长期如此导致学业课程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另外,一些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教师,因为平时业务联系较多,难免偶尔在课堂上出现操作手机的情况,这对课堂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听课情绪产生一定冲击,影响课堂教学风气,削弱了教学效果。

手机的滥用在课堂上成了灾害,既影响了教师,也干扰了学生,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但另一方面,手机也对大学生学习带来辅助作用。

首先,主要表现在手机的高像素拍照对大学生传统课堂学习中笔记整理的辅助作用。

大学生们经常利用手机拍摄在课堂上无法及时记录的课件内容,以便课后查看理解。

同时,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点甚至部分核心讲义通过ppt、word文档等形式展示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做到随时随地复习查阅,不仅节约了纸张而且方便了学习。

其次,手机上网搜索功能对大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知识类问题有非常显著的帮助。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上网去寻找答案。

因为很多同学都面临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压力,所以很多学生都在利用手机软件来解决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用有道词典查英语单词,用VOC英语来练习听力等。

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接入互联网获取海量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这种自由性使得他们在学习时有一种不被束缚的放松状态,从而消除了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进而引发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肯定智能手机带来的娱乐、交往、学习便利的同时,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更像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学习成长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在一下四方面:

(一)、影响大学课堂学习效果和师生交流模式

大学生对手机过分依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堂学习认知产生偏差,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在乎,认为自己通过智能手机自主学习能达到同样效果,甚至效率更高。

另外,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沉浸于智能手机,无心听课,从而忽略了课堂上与老师的真实互动以及与同班同学的情感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师生交流模式。

总之,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听课效果,还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

(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

智能手机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方式,而大学生传统的学习往往强调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

手机移动学习的零碎、不完整性,直接影响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得大学生学习的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

在信息高度丰富和发达的当下,大学生对阅读的耐心显得极为有限,很少有人原意去阅读经典及长篇巨著,而对手机媒体提供的短小精悍的文字更能够被青睐。

(三)、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考能力

由于手机媒介的移动性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一些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第一想法就是利用手机搜索功能获取答案,而不能独立深入地思考问题。

这种思维依赖性导致其思想钝化,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从而影响智力水平。

另外,由于大学生沉浸手机学习而忽视社会实践,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手机的电磁辐射,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还可能引发肿瘤。

很多大学生没有节制地长时间使用手机,出现各种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有些学生更加直接影响到正常作息,时常带着手机入睡,长此下去,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应对手机目前给大学课堂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手机辅助学习这一优点,形成利用手机媒介辅助自身学习的意识,借助手机拓展知识视野、完善学习方法、整理学习成果、提升思维能力。

只有充分认识这种基于手机的学习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在学习中的有效作用,消除过度娱乐、过度依赖的消极影响。

同时,就学校而言,应当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针对性教育,建立相关的辅导咨询机构,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方面可通过讲座等形式进行教育和宣传;

另一方面可举办相应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应用,回归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

以手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的应用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拓展了大学生学习的广度并使其突破了时空界限,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也将带来诸多问题,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系统性,过度使用还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等。

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让手机这一媒体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分析》陈志刚2011年3月25日

《大学生课堂行为调查研究》胡丽莎2013年5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