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648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Word格式.doc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

学生的操作活动尤其是一些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

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显示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学会学习。

二、课题的界定

动手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泛指一切在动手过程中形成的能力。

而本课题中的动手能力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一种实践能力。

在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从挖掘教材本身的动手因素入手,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载体,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充分发掘教材中学具、教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使人人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重视教具、学具的自制与使用。

2、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有目的、规范,真正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服务。

3、及时反馈,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用规范掌握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实施策略 

第一、挖掘教材的动手因素,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人人动手为学习新知提供感知素材。

1、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

由于几何知识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形成空间概念,都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

所以教材在编排这一知识块时,就已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性练习。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摆、剪、折、量、画、分割、拼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2、非几何形体的教学。

这些知识块的教学(如应用题、数和计算、量和计量、统计知识、比和比例等),在操作层面上的要求不是最明显,这更需要教师能挖掘其内在的动手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去设计操作的程序和方法。

并鼓励学生自制学具,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

如: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们为了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去感知,设计安排了三次动手的实践活动。

1、分火柴棒。

要学生先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说说它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数数有几根?

接着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

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看看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各有几根?

这样实践活动的结果使学生明白了12根火柴棒的1/2、2/4和3/6所表示的火柴棒的根数是同样多。

2、剪图。

让学生把大小相等的三个圆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然后分别剪下这三个圆的1/4、2/8和3/12,并比一比剪下的部分,让学生直观知道同一个圆的1/4、2/8和3/12的面积同样大。

3、比线段。

让学生通过涂色比较三条同样长的线段的3/4、6/8和9/12的长短,使学生发现它们同样长。

从动手活动提供的素材中学生逐步认识到表示“同样多”“同样大”“同样长”的三组分数分别相等。

这些分数大小虽然相等,但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却不同。

进一步引导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从中找规律。

归纳出: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再如:

在教学《移多补少的应用题》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分层次进行操作:

先让学生摆小棒两行各10跟,再从第一行移动一根,两行相差多少根?

移动2根呢?

3根呢?

……得出相差数与移动数的关系;

然后第一行摆10根,给第二行2根,两行同样多,第二行原来有多少根?

边摆边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创设操作情境,学生凭借动手实践,数形结合,不仅明确了算理,也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为学习新知服务。

第二、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

“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孩子都充满了“动”的欲望,但如果忽略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会变得盲目,得出的结论也就失之偏差,从而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1、建立操作常规。

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特别是刚开始时由于学生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学具,使用起来更花费时间,导致时间不够,起不到操作真正的意义。

因此,必须及早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这些常规包括课前如何认真准备、专心倾听老师的指导、何时收拾学具等(一般课堂上完成操作活动后学具先放一边,等下课再整理)。

特别是需要小组合作的,更需要事先有一定的分工。

总之,教师要从讲究实效出发,建立基本的操作常规,使操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在选择指导方法时也是多种多样。

(1)操作演示法。

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性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

演示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顺序。

(2)小组合作,相互指导。

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

但要防止小组内出现小导师、小权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去操作、讨论、分析。

(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指导操作。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直观动态、声像结合、传播效率高的等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如果把它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就可以多媒体演示量角的方法(包括量角器的摆放、怎么读刻度等),比老师和学生的操作演示更清晰,更直观。

3、把握恰当的指导时机。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已有知识基础、动手能力等影响,需要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进行,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学生也具备了独立操作的能力,就可让学生先尝试独立操作,再分析讨论。

因此,处理好独立操作与操作指导的关系,会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使操作过程合理、有序。

第三:

及时反馈,合理评价。

反馈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活动的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反馈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操作过程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概括与归纳。

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同桌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要求全体学生通过倾听同伴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

更是有意识地鼓励、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利用准备的绳子、尺、圆片等工具操作后,要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反馈内容有:

你是怎么得到圆的周长的?

(用绳子沿圆片一圈再量绳子的长;

沿尺滚动一周得到周长、先细分,再求和)从操作得到的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这是最终目的所在)。

四、研究效果

通过二年来的实践,我们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发现教师、学生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1、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做数学,使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动手实验的主动探索式学习。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善学。

2、优化了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3、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也得到了发展。

而且学生在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分析讨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通过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

但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动手操作的实效性。

根据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把抽象性很强的知识变为可操作的、可感知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要避免把数学上成手工课。

在教学《角和直角》(5册)时,可安排这样一个操作活动:

用两条硬纸板和一个订钮去组装成一个角,又把它拆开,这一装一拆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组成(有个别组故意漏了其中的一件,或纸条或订钮,更使学生在无法操作中掌握角的组成:

有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2、重视相关能力的培养。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手段,一旦这个过程完成,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并应用新知识,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达到内化,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

还要鼓励学生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路。

使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操作只是通过直观帮助学生小学数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处处要操作,能利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尽量利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操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

马占林

2013年4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