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003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篇优选文档格式.docx

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他们在玩杂技。

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

(引导幼儿说)

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

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mdash;

mdash;

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

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第2篇、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反思

  1.认识红,黄,蓝色,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颜色标记20份。

  一、教师表演魔术,导入活动内容。

  1.师:

欢迎大家来到魔法学院,我是魔法师。

今天我要教大家编一个魔术。

  2.师:

这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3.师:

看仔细楼,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了,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咒语水宝宝,变变变!

它才会变的。

我们来试试(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语气的神秘感):

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

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

  4.给变出颜色的水宝宝贴上相匹配的标记。

  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勇于尝试探索。

老师准备了每人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

水宝宝,变变变哦。

  2.幼儿自由探索。

引导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

(老师指导鼓励孩子)

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给你们的水宝宝贴一个颜色标记吧。

  4.师:

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帮它找个家,红色的水宝宝住红标记的家,请小朋友们看着标记给你们的水宝宝也找个家吧。

(与框子对应放)

  三、教师解读秘密。

  1.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

  2.请2个幼儿演示操作,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进行试验。

你发现了什么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

我们把瓶子打开来找一找秘密吧。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5.小结:

原来盖子里藏了颜料,颜料被水溶解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词:

溶解)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看看老师的瓶盖里还有颜料吗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黄)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在一起会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念咒语吧!

  2.教师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请幼儿观察色彩的变化。

  3.提问:

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它找了什么颜色当好朋友,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讲述)

  4.总结:

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吧!

  5.结束活动,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

在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时,老师没有提醒幼儿让幼儿用手指用力的搓橡皮泥,让两种颜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幼儿学习自己记录结果会更好。

在结束环节,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个别幼儿不能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去,有了这次的经验,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表现的更好!

活动目标

  第3篇、小班科学玩沙教案反思

  1、探索并感知沙子的基本特性。

  2、了解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沙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沙漠和海滨的录像、几种颜色的沙子标本、水泥少许。

  2、每桌一盘沙子、五个沙箱,每个幼儿一杯沙子、一罐土。

  3、冰糕棍、抹布、盛清水的杯子(每组必备)、废旧物品制作的漏斗。

  4、铲子、小水桶、印模、吸铁石、网眼大小不同的筛子、废旧纸杯、玩沙工具等。

  5、沙尘暴录像带、一盘沙、用报纸卷好的纸简。

活动过程

  一、细细的沙

  

(一)美丽的沙

  1、录像画面一;

广阔的沙漠

  引导幼儿讨论:

沙漠里的沙子是什么样的(黄色,干燥,有许多)

  2、录像画面二:

美丽的海滨

海滨的沙子是什么样的(非常细,柔软,湿的)

  3、小结:

沙子的颜色很多,最常见的有白色、黄色,还有黑色、红色和紫色。

(逐一出示红色、黑色、紫色沙子标本给幼儿看)

  自评:

幼儿仅仅对常见的黄沙比较熟悉,通过观看录像片,丰富了幼儿对沙子的认识。

  

(二)细细的沙

  1、请幼儿随意玩沙,通过看、摸、吹、闻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幼儿:

点点的、小豆豆、粒粒的,经老师引导后说出是颗粒状的)。

  2、两个幼儿为一组进行装沙游戏,用筛子、水桶、铲子、漏斗等工具,想办法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性。

幼儿对操作活动很感兴趣,每两人合作装沙,变换着不同的操作材料,他们一会儿把沙子放到漏斗里,一会儿把沙子放到小筛子上,观察沙子在不同物品上的变化。

幼儿说:

沙子像溪流,能像水一样流出来;

这个漏斗孔太小,用手一捏就可以让沙子很快地流下来;

从筛子上流下去的是碎沙子。

  3、引导幼儿在盛水的杯子里放人沙子,然后用冰糕棒搅一搅并观察,有什么变化。

(水变得有些浑浊,沙子沉到杯底、沙子变湿了,且不溶于水)

  4、请幼儿分别用两个同样的矿泉水瓶(瓶底打孔)装等量的沙、土,再请幼儿分别向两个瓶子倒入同样的水,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盛土的瓶只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水被上吸收;

沙子中的大部分水较快地从瓶底流出,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

幼儿以往有过玩水的活动经验,知道盐、糖溶于水的道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简单操作就很快得出了结论:

沙子不溶于水,但是有吸水性,其吸水性比土要差。

但要注意提醒幼儿倒入沙子和土中的水要一样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5、为幼儿提供铲子、水桶、印模等,幼儿分组用沙子造型,其中一组幼儿的沙盘装有干沙子,另一组装有湿沙子,观察比较二者的不同:

湿沙子能抱成团,干沙子不容易抱成团。

提问:

谁有办法使干沙子容易做造型(幼儿自己动手加工湿沙子)

  6、请幼儿将吸铁石放入沙盘中自由拖动,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沙土中含的一些铁屑能被吸铁石吸上来。

  7、每人一盘沙,将适量颜料倒入盘中,请幼儿用手揉捏均匀,感知沙子有吸附性,能够着色。

(将彩沙晾干后待用,可制作沙画)

此环节幼儿的兴趣点最高,他们乐此不疲地反复用湿沙做各种自己喜欢的造型,如:

坦克车、生日蛋糕、小花、大树等等,起初有的幼儿说两种沙子都可以做出造型,但是经过验证干沙做不成,而湿沙则很容易。

幼儿对沙子中含有铁屑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经过反复的操作,也知道磁铁只吸铁制品,但仍然不太理解沙中含铁的现象,只停留在对吸铁过程的兴趣,因此应就沙子的来源、开采等方面再丰富幼儿的经验。

  (三)坚硬的水泥沙

  1、请幼儿讨论沙子的作用。

  2、自制水泥沙:

沙子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必须和水泥混合使用才更坚固。

  请每组幼儿取一杯沙子,半杯水泥,自制成水泥沙。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是软还是硬)

  3、把糊状水泥沙晾干后再请幼儿观察。

  (小结:

沙子虽然是松散的,可是与水、水泥混合晾干后,就会变得非常坚硬。

沙子是造房子不可缺少的材料。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玩建构游戏一一把积木当砖块砌墙,分别用沙子、水泥、自制水泥沙、盖房子,感知水泥沙的粘和力强。

幼儿知道沙子最大的用途是建筑装修,但对水泥沙的作用却不很了解,幼儿通过此环节的操作、比较,知道了水泥沙才是人们用于建筑的坚固结实的材料。

  二、沙尘暴

  

(一)讨厌的沙尘暴:

请幼儿观看沙尘暴的录像

  请幼儿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尘对人类有什么危害(迷眼睛、把东西吹倒、路上的司机看不见车、刮脏衣服、引起感冒)

  

(二)防治沙尘暴

  1、出示一盘沙土,请幼儿想办法用报纸筒将沙土吹起来。

  2、出示一盆种有植物的沙土,请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沙土吹起来。

为什么沙盘中的沙土能吹起来,而种有植物的沙土却不能吹起来(植物的根把沙土固定住了)

  1、如何防治沙尘暴

  2、为什么种树种草能防治沙尘暴

  延伸活动:

在沙土中种植草、小苗等绿色植物,观察沙土的变化。

幼儿对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的沙尘暴的危害有较多的了解,但提供给幼儿观察的植物最好是种植在透明的容器中,这样才能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的根与沙土的关系。

  三、玩沙游戏

  

(一)过生日

  玩法:

将纸杯装满沙子,拍紧,倒置后小心地将纸杯抽起,便做成一层蛋糕,用稍小的纸杯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做好的蛋糕上再做一层,便成为双层蛋糕,把小木棍插在蛋糕上当蜡烛,玩过生日的游戏。

  

(二)抗洪抢险

  目标:

通过抬、背、扛等动作,锻炼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准备:

沙袋若干,在10米外布置一条河。

幼儿当抗洪战士,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

教师发令后,每组幼儿迅速把沙袋搬运到河边,并叠放整齐。

可以一人扛、背,也可以两人抬。

搬运沙袋多的那一组为胜。

  (三)运粮入仓

练习挖的动作,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

  材料:

玩沙工具(小桶、小铲),两个相同的大桶。

将幼儿分成两组,以运粮食为主题,沙子当粮食,大桶为粮仓,幼儿当运粮人。

运粮人从沙地挖粮食,装满一小桶即可把粮食运入粮仓。

比一比,看哪组最先把粮仓装满。

  沙子是幼儿最常见,也最爱玩的廉价的游戏材料,但以往大都停留在一些无目的的自由活动,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教师精心准备而投放的游戏材料,有目的地引导环节的设计,让幼儿在玩沙活动中感知沙子的一些基本特征、沙子对人类的作用等。

由于是幼儿自己操作得出结论,因此,他们的兴趣极高,不停地探索验证,干沙做不成,而湿沙则很容易造型。

本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的教育思想。

  第4篇、小班科学活动垃圾回收教案反思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1.认知准备:

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

  

(2)几个大篮子。

  (3)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一、提问,引出话题。

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

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

容易产生烟尘污染;

  积肥法:

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

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

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

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

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

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

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

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

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

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3.提出要求:

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

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

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第5篇、小班科学活动没有水怎么办教案反思

  1.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水。

  2.通过讨论面对的具体问题,发展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1.在户外进行玩沙、玩泥的活动,或是在室内进行颜色游戏。

  2.将活动室的水闸关闭。

  1.要洗手,却没有水怎么办在幼儿等待、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让幼儿体会没有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进而引发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讨论。

  2.洗手后,与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样,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用途,老师总结:

水对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没有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引导幼儿懂得要珍惜用水。

  4.老师利用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

  如果吃午点前没有水洗手怎么办

  如果没有水洗衣服怎么办

  如果没有水浇花怎么办

  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活动评价

  1.能说出水的用途与重要性。

  2.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建议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上,一定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要具体。

如:

洗手不玩水、关紧水龙头等。

  与家庭合作,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巩固,在家园一致的努力下,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第6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萝卜教案反思

  1.感知各种萝卜的不同特征,指导萝卜的品种。

  2.初步尝试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猜想的结果。

  白萝卜、胡萝卜、一点红、绿萝卜的实物准备;

小刀一把;

  再准备一块砧板。

  一、萌发探索萝卜的兴趣,教师引导

小朋友,小兔菜地里的萝卜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拔萝卜吧!

  师幼随着音乐,拔萝卜。

  二、感知萝卜的外部特征(颜色、形状、表面)

你拔了一个什么颜色萝卜

白色的萝卜形状是怎么样的(椭圆形)

白色萝卜叫白萝卜。

  mdash;

一点红

萝卜上有白色、有红色,这叫一点红。

胡萝卜

这个萝卜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

绿萝卜

绿萝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心灵美。

  绿萝卜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些萝卜是长在哪里呢(泥土里、田里)

出示PPT

  师小结:

其实这些萝卜是一个大大的根,长在泥土里,我们需要用大大的力气把它们拔起来。

  三、萝卜分类

  货架上四个框框,有红色、绿色、橘黄色、一点红的四种颜色的框框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萝卜的类型进行分类

我们认识了萝卜的颜色,这些都是萝卜表皮的颜色,就像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样。

  四、观察、记录萝卜皮肉的颜色

  如果把萝卜切开来,会是什么颜色呢

出示表格

这张表上有什么呢表格上的小问号是什么意思呢眼睛是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依次贴上不同的颜色标志

切开相应颜色的萝卜,让幼儿进行验证。

原来呀,白萝卜和胡萝卜表皮的颜色和肉肉的颜色是一样的。

一点红、心里美的萝卜切开来是什么颜色呢

拿2张颜色图片,上来贴在表格上。

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选了哪几种颜色为什么

女孩子、男孩子分组粘贴,进行猜想

  一点红mdash;

切开来(白色)

  心里美mdash;

切开来(枚红色)

  五、品尝萝卜

那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萝卜吗---喜欢、不喜欢。

  教师小结:

其实,萝卜的营养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们要多吃它。

小兔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好吃的萝卜,你们想怎么烧呢陈老师这里也有几种烧法,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

你们想不想吃啊-------想

我们樱桃班里的甬港饭店已经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萝卜宴,我们也一起来尝尝吧------好(放音乐结束)

  对于小班幼儿,创设情境的教学是有效的导入方式。

  有幼儿说像小老鼠的脑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想象。

  对幼儿抓得比较紧,牵着幼儿走。

应以对话的形式和幼儿进行交流,让活动更加生动、流畅,

  按萝卜的自然属性颜色进行分类。

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形象生动的表格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对小班幼儿,这种表格的记录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维定势。

眼见的才是真实的,不能想当然。

  切萝卜的方式,应该多角度去切,让幼儿切实查证萝卜里面的颜色,这样才是科学的。

  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儿的食欲。

  第7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教案反思

  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

  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

  1、动物图卡。

  2、绘有底图的纸。

  3、动物园门票。

  4、白色、色纸、胶带。

  1、想想:

  

(1)老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

  

(2)老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

  2、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

  3、拿出几张动物图卡,如:

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

  4、老师再拿出一些动物,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

  5、因为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破坏了,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经常在图书屋看书的时候选择有关动物的图书观看,有时甚至两个小朋友为争一本书会争吵起来。

于是我想和小朋友进行一次和动物有关的活动来提升幼儿对动物认识的相关经验。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动口、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不仅能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升了有关动物的相关经验。

就是在活动中老师应注意个别环节对幼儿情绪的调动的技巧。

活动设计背景

  第8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做果汁教案(附教学反思)

  让幼儿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并了解果汁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水果的更多的营养价值。

  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了解制作果汁的过程,知道果汁有营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水果的名字,及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

动手切水果。

  新鲜易切的水果、榨汁机、塑料刀、盘子、杯子等。

  一、提问:

  你们喝过什么果汁,喝果汁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里面都有那些水果,说出水果的名字。

{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说名字}

  2出示制作果汁的用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