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212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论文2000字Word文档格式.docx

Fan 

(Facul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224) 

Abstract:

These 

paper 

in 

Chinese 

history 

culture 

sui-tang 

social 

atmosphere 

academic 

schools 

trend 

impact 

analysis 

inquiry.In 

these 

two 

times 

because 

historiography 

Times 

history,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economic 

political 

aspects 

have 

extremely 

dramatic 

changes,And 

thoughts 

showed 

up 

class 

with 

factors 

such 

as 

national 

migration,

war 

is 

constantly 

changing 

produce,die.The 

comprehensive 

factor 

this 

that 

form,content,subject,artistic 

literariness,

independence,have 

very 

significant 

promotion 

progress.And 

book 

also 

relatively 

3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winds.So 

think 

development 

study 

necessary.The 

influence 

quite 

profound.

Key 

words:

Calligraphy 

change 

目录

1前言?

?

12魏晋至隋

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风格的演变?

2

2.1魏晋风韵与北魏朴质?

2.2唐楷整饬与狂草意象?

23结

语?

3参考文

献?

4

1前言

1前言

中国书法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影响正在一天天的扩大,书法艺术的魅力也逐渐引起了世界艺坛的兴趣,原因何在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存在主要的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汉字的特色,二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

我中华民族祖先,早在5000年前,就已开始创建自己的文字工具。

既非依据外人摹仿,也非在别人已有的文字基础上加以改造。

乃完全独立依靠自身民族智慧,创本民族文字, 

4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造字法则——六书。

以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方法来创造新字。

在不断发展之中,中国文字也渐渐形成以形表意的特点,这便于将不同语种不同方言的各民族统一起来。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本身语言相对复杂。

然而政令通讯却畅通无阻,中国字在此作用功不可没。

最关键一点,将本民族文字发展成为一本独立高雅之艺术者,为中国所独具。

中国书法由日用文字引导出来,经千年的发展变化,内涵与特色极为丰富。

除了上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所铸成的汉字特色而外,我国汉字还具备实用和欣赏的两重性。

既是纪事的工具,同时带有装饰美、艺术美的成分。

此种功能是其他字种所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的。

然则中华书法艺术其本质是什么 

根据名家归纳总结,大致看来有这样的几点:

1.方块字的形式美——“外松内紧”和“内松外紧”两大类型与六种结构模式对方快性的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概括性的意象美——经过漫长的岁月,早期汉字不断趋向简化,于先民的智慧勤劳中,删繁就简,概括为一些简练的形符。

使书法也成为了一门抽象性的表现艺术。

3.笔法的节奏美——有弹性的兽毛笔书写汉字,能够从运笔的过程中,显示出节奏美。

赋予笔触以不同质感和笔意。

夹以技法与墨色变化,便可表现出多种内涵,使每一笔具有生命力,而且令观者体验出动感甚至弦外之音 

既然已说到书法艺术的众多关键性的理论细节,那么不得不提出这个问题:

篇二:

中国美术史期末论文2

中国美术史期末论文

题目:

从外国使节绘画主题看唐代文化对外交流?

年级:

2012年12月7日

摘要:

中国从古至今有5000年的历史。

有中华祖先留给龙的传人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几千年,唐代则是中国较为强大的年代,有安定繁荣的国内国际环境,有出现众多文人雅士借着诗歌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于此同时,唐代的绘画书法壁画建筑的那个,更具有博大精深的情怀,同国外的交际,联系也是很密切的。

正文:

在唐代,文化昌盛,是我国历史文化最辉煌灿烂的时代,盛唐时代它与各国交往,成为亚洲非洲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很多国家的使节,留学生商人等都潮涌而来。

而中国也有道外挂经商,学习的人也络绎不绝,出现了大批的艺术人才,而且呈现的题材独特,做工技巧高超的作品。

唐朝开放了文化政策给艺术交融带来了契机。

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唐代的绘画继承了汉魏的传统,是唐代美术的首要代表。

有融合了西域各国外来绘画的成就。

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发展,唐代边疆地区与外来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的绘画风格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绘画艺术的巅峰,同时更促进了绘画史论的发展。

所以这些是外国对中国绘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是中国美术文化更现朝气。

唐朝时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初唐鹤盛唐涌现了一大人批才辈出的画家。

例如:

宗教画家吴道子,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对于吴道子画风与凹凸画派的关系有详尽论述。

他认为,吴道子的人物画受到凹凸画派的深刻影响,此点早经苏轼等人指出,而且其技法的高妙之处可以新疆等地发现的绢画、壁画来对勘证明。

书中说,“与乙僧同时,曾蜚声于长安画坛的吴道玄,其人物画亦受凹凸画派影响。

反应仕女生活的张萱,周昉,山水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王维等。

此外人物画家周文矩的画风更是微妙微翘。

对于人物画来说,画家们不仅要描绘上流社会。

宫廷贵族仕女生活的形态,还有对外来题材的流行和真实写照。

著名画家阎立本兄弟就很擅长表现外来题材,《职贡图》(图1)记录了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使节到唐代朝贡的画面,共有波斯(伊朗)、百济(朝鲜)、倭国(日本)等国的使节12人,他们的旁边,都用楷书记录了他们国家的地理位置、山水地貌和风土人情的,全图采用了高古游丝描刻画人物形象和服饰的纹理。

阎立本的著名作品《步辇图》(图2)记录了贞观十五年李世民见吐蕃使臣的重大事件,唐代宗气势宏伟、而吐蕃使节谦卑有礼而且充满自信的神态刻画生动传神。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

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体现了泱泱大国的气势,也记录了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中国唐代与邻国的文化交流蒸蒸日上,。

仕女画家张萱画过《日本女骑图》,周昉画过《天竺女人图》。

周昉长于仕女画、肖像画和佛像画。

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为历代画家所推崇。

“周家样”的艺术影响不仅遍布于唐代中国本土,其

艺术魅力还大大倾倒了邻国新罗(今朝鲜半岛中部)的画家。

贞元年间(785-805),新罗人到周昉曾活动过的江淮一带以善价求购他的画迹,传为一时佳话。

日本奈良时代的佛教造像、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吉祥天女像》明显是唐代周

昉的仕女画风格以及《鸟毛立女屏风》其仕女画造型更是直取“周家样”之型。

新疆吐鲁番古墓中也曾发现类似周昉风格的仕女形象,皆衣着艳丽,反映了“周家样”风格的流传之广。

日本早在奈良时代就出现了深受中国唐代绘画影响的“唐绘”。

此后,两国的文化使者及艺术家频繁交流、相互学习。

明治维新以后,西方绘画大规模涌入日本,使日本艺术家的在发掘本民族传统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吸纳融合中国和西方艺术的意韵内含与技术形式,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日本绘画。

美术上发展出日本民族特色的“物语图绘”,内容形式上为区别唐风文化的影响,往往取材日本风物人情,设色浓艳兼载文学性叙述与装饰性感觉。

15、16世纪的室盯时代中国宋元水墨和明初浙派取得绘画主流,梁楷、玉润影响日本禅宗画派,南来画院马远、夏圭画风的斜角半山构图成为日本山水画家共同追寻的目标。

17世纪的桃山时代兴起金碧屏风画,气势雄伟壮丽,经狩野派融合水墨浓彩形成

日本本土特色的屏风画,兼具着色装饰与水墨装饰的画风,是为江户时代绘画的主流。

江户晚期的浮世绘,构成江户时代精致典雅的纯粹日本造型特色。

18世纪以后浮世绘以其大众口味的姿态席卷江户画坛,构成江户后期的庶民文化。

今日去古已远,赖以考证的千余年纸绢绘画己不多见,据现存日本圣武天皇遗留的屏风中,即有21幅为唐朝盛行的山水。

如今朝鲜和日本自古就同中国有亲密的文化交流关系。

由于交流的关系始终不断,所以中国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在朝鲜和日本的建筑里都有所反映。

不过,她们最全面和最大量地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正当中国的唐朝,此后的吸收,在规模上和组织上都远远不及,而且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之中,进展迟缓,所以,朝鲜和日本的建筑中保存着比较浓厚的中国唐代的建筑特色。

外观使节同中国唐代交流也留下了很多作品,唐朝的墓室内容丰富,青楼白虎、男从女侍、以山水花木为背景出现,人物的描写刻画追求完美,仕女造型多数面容丰润、柔润温柔,线条刚劲流畅,轻快明了。

《张怀太子李贤墓》(图3)张怀太子名贤,是唐太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是较有才的一个。

其墓球图”、“狩猎出行图、“迎宾图”、“观鸟捕禅图”等壁画中的人物,都比例匀称、和谐、准确,造型逼真,技巧圆熟,歌舞以及宫廷侍女、陪臣等,都具有浓厚的宫廷生活气息。

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水平。

墓内还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

制作精美,造型生动,实为唐代线刻画之精品。

体现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情怀。

文化交流并非单一,往是双向互动、多元的。

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唐代因为开放而强盛,因为强盛而更加开放。

唐代绘画史也因为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中国古代的美术文明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人,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世界,去发扬和继承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中华文明走过天涯海角。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页码2页

(图1)职贡图,局部,南朝梁。

萧绎

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198厘米。

南京博物馆 

(图2)步辇图,绢本设色,卷,唐,阎立本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页码4页

(图3)章怀太子墓(局部)壁画,唐长71米,宽3.3米,深7米

11 

页码5页

篇三:

中国美术史论文范例

美术史与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追寻元青花上的蒙恬将军图

——论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

【关键词】:

元青花玉壶春瓶蒙恬将军

【摘要】:

通过对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上纹饰的描述,探寻人物故事纹饰出现的原因。

并对故事细节进行具体深入分析,企图得出蒙恬将军图背后所表现出的社会环境和器物形成的具体的历史背景。

【正文】:

它的淡雅与明快,几百年来被无数人所追捧、喜爱,蓝白两色在窑火的烘焙下勾勒出了这种被外国人誉为“国瓷”的青花瓷。

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普遍见到的是明清两代的青花,对元青花却是少有人熟知。

其实早在唐代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唐青花,而

在元至正时期就已烧造出成熟的青花瓷1。

可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元青花极其少见。

国内所藏元青花只有100件左右,国外土耳其、伊朗、英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博物馆所藏加起来也不过200 

12余件2。

其中人物故事图更是少之又少,据张浦生先生介绍现已知有人物图的元青花只有十多件3。

因此这件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见图1)显得弥足珍贵,它本身连同上面的纹饰都理应得到更充分的重视。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件撇口、细颈、垂

腹、圈足的器物,人们称之为“玉壶春瓶”。

(高图120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5厘米)它的轮廓左右是两个相互对称的“S”型,线条舒缓、流畅,宛若一个清秀的少女。

玉壶春瓶通常被用作盛酒器使用,所以名字也就因此得来(据某些专家认为玉壶春应该是一种酒的名字)。

而恰恰是由于这种独特的造型成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蒙恬将军的纹饰。

因为玉壶春瓶颈细长,腹部呈香梨的形状,奠定了其作画面积小作和不利于创作大型画面的特点。

但我们不得不佩服画工非凡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现象力,他正是利用了玉壶春瓶的造型特点给我们展现了眼前这个精彩的故事。

如果把器物平展开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是一幅故事画,画中一共有五个人物,笔者将其分为三部1

2戴洪文《千年古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13页、116页许明《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41页

133同上142页

分。

关键人物蒙恬将军(见图2)位于这幅画卷的右端,身披甲袍,头戴冠,冠前端有一上扬的羽翎。

他坐于木榻之上,右脚踏方案,左腿盘于榻上,并将手撑在其上,另一只手则前伸整个手掌微张,似乎在向部下发号施令。

蒙恬将军头部略向下低,但眼睛却正视前方,目光炯炯,脸颊处的络腮胡

尖微微上翘,一副威风凛凛的大将风范。

身后站着一名挂剑武士,手中持有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 

上书“蒙恬将军”四个大字,而纵观历代青花为画题款的只此一件。

高耸的旗帜巧妙地填补了瓶颈的空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雄壮,同时也衬托出了大旗下蒙恬将军的威严感。

这就是画的第一部分,通过一株芭蕉的过渡,便进入了画面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只有一个高鼻深目手持弯弓的武士(见图3),他右脚踏地、左脚脚尖点地,推测应是向蒙恬将军走去。

同时他将左手后指,眼望着蒙恬将军,表情严肃,嘴虽闭合却像是要对蒙恬将军汇报着什么事情,与蒙恬将军的表情和动图2作相照应。

虽然画得还不够准确自然,例如手的部分和服装,但已将人物表现得甚是生动。

在他身后一株竹子的掩映下,呈现出的就是画面的最后一个部分,这部分图3图4

有两个人物(见图4)。

左侧为头戴毡笠,衣着右衽短衣,束腰带裹脚的士卒,他手中抓住一个跪着的戴高冠穿花袍的青年。

青年被官兵所迫,双手抟于袖中,低头弯腰,一幅恭敬卑微的模样。

再往后就是作为背景的怪石和苍松,值得一提的是苍松从怪石的一侧长出,挺拔向上穿过瓶颈直抵口沿处,不仅巧妙地起到了画面结尾和开端的分割作用,也弥补了瓶颈处的一半空白(其中一半为旗帜) 

。

这五个人物环瓶

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点缀其间的怪石、苍松、篱笆、坡石、笆蕉、竹叶、花草等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而内容丰富的同时却不显得丰满与凌乱,空与不空默契的配合着。

似乎从哪一角度来欣赏都可以获得一幅以人物为中心的完整画面片段,可好奇心却使你忍不住想一窥它的全貌。

于是整体与片段又相互勾连,让你不禁要把这整幅画面一次塞入你的视野之内。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不同于原有普通纹饰的元青花了,给人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和诱惑力,也表现出了画工高超的艺术水平。

当我们感叹整个面画的精妙之余,不禁也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如此少见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瓶为何会选取蒙恬将军作为题材。

众所周知蒙恬将军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

对于他事迹的记载首见于司马迁的《史 

15记·

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4而在秦始皇死后公子胡亥策动政变,赵高由于自己与蒙氏的私仇,对蒙氏兄弟进行诽谤。

蒙恬这位屡立赫赫战功的秦国大将,最终被迫吞药自杀。

司马迁也不禁为他叹曰:

“蒙氏秦将,内史忠贤。

长城首筑,万里安边。

”“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

”5唐贞观年间太宗和大臣们讨论时也曾言到:

“朕观最冤的是蒙恬。

”拥有着忠肝义胆又造就出如此丰功伟绩之人却惨遭此结局,不禁让后人为之感慨。

因此作为杂曲、平话故事、版画等民间艺术极度流行的元代,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自然会受到文学艺术家的关注,在展现历史的同时往往又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的演绎。

这些受人们欢迎的市井文化给画工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仿照这些市井文学的故事创作画作,将这些题材引进瓷器的创作中。

在突破原有的纹饰的限制后,赋予了元青花以别样的生命。

另一方面销售者们也希望通过此举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进而促进瓷器的销售。

从其它几件元青花故事人物图上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西厢记等,我们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元杂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人物故事画面特别是题材相同者,往往存在着某种特别的联系。

据某些人士推测这些画创作时应该有蓝本,很可能就是当时杂剧唱本中的插图6。

当然对此我们无法得出定论,但这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些人物故事图的产生与元曲艺术间的密切关系。

虽然至今未找到与蒙恬将军相关的杂剧故事,但笔者认为这幅人物故事图的产生源于元代杂剧和散曲等民间艺术的流行是可以肯定的。

对于蒙恬将军题材的出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

下面对这幅蒙恬将军故事图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还可以得到更深的认识。

不过此时我们就必须将视线从蒙恬将军转向画面左侧的抟手跪立人身上,笔者认为这个人物是理解4

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九《蒙恬列传》同上6于炳文,《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收录于《收藏家》,2002年10期

整幅画面的关键。

而这个人物性质的说法不一,没有人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考证,自然也没有定论。

有人认为所跪之人是文人、文官抑或战俘等,但这些认识又都没法给予详细的解释自圆其说。

在元《全相平话秦并六国》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帝(始皇)令蒙恬兴兵三十万,北伐匈奴抵拒,收河南地四十四县,可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临洮至辽东之地,延袤万余里,镇压边疆。

蒙恬往北塞为诏讨,管领三十万人,文字下诸郡,三丁抽一,来赴沙场,筑起城墙,不问仕宦豪杰之家,尽行起发赴场,如违,差兵捉拿,斩首号令。

”7从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抟手跪立之人(见图4)戴高冠、着花袍,一身锦绣,显然不是士兵,但也不同于普通百姓,而年龄上也恰好处于身强体壮之时。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他与平话中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不问仕宦豪杰之家,尽行起发赴场,如违,差兵捉拿,斩首号令”画面似乎就是对这句话形象生动的场景再现,而这个人物就是仕宦豪强大家的违令之人。

由此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元青花蒙恬将军图是受元平话的影响,这也与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当所有问题都可以理所当然的解释之时,画面中还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疑问。

我们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蒙恬将军和他的士兵们所着服装都是典型的元代服饰,而那个抟手跪立的人所着则有着明显的汉人特色。

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画工们如此没有历史常识,会让一代秦国大将误穿上元人的衣服吗笔者认为这背后应该有着更深一层的原因。

在大漠北方由弱小走向强盛的蒙古民族,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元王朝,统治着汉民族。

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汉族文化难以在短时间相容相承。

一些贵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漠视甚至排斥着汉民族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用器仍然以金属器和漆木器为主。

8从当时的社会情况我们可以大致猜想瓷器的销售人群主要为汉人和部分元人,元贵族对于瓷器的需求量很 

18少。

他们仍然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瓷器采取冷漠的态度,没有太大的兴趣。

于是笔者认为这件器物就是景德镇的生产者企图为其销售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将元贵族吸引到对瓷器的需求之中做出的一项新的尝试。

这件器物的精美程度毋庸再言,它应该是为销售贵族或富贾而做,非为普通人家的日常用器。

主要人物着元代服饰,跪地之人着汉服应为画工故意而作,目的是讨好元贵族,以扩大瓷器的销售人群。

如果我们以这个角度思考下去,又会发现作者特意选取蒙恬将军为题材还有另一番深意。

元和秦有一点非常相似之处,历史上这两个都是相对于中原先进文明的野蛮文化和劣势民族。

但最终他们都冲出了历史的桎梏,结束了国内长时间的对峙和分裂,创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作画者特意将秦国北征匈奴的大将与元联系在一起,有这一番深意也未尝可知。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在今天我们无法给出一定的历史资料作为依据。

纵观整幅画卷的分析及服装和人物上表现出的元强压住汉的气势,笔者认为这幅作品的出现应该是在当时杂曲等民间艺术流行的影响下,画工将其销售目的置于7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本《全相平话秦并六国》卷下

8戴洪文《千年古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19页

篇四:

中外美术史论文选题benke 

19中外美术史论文选题参考

1、中西传统美术的比较

1、原始美术研究(美术的产生,非洲、欧洲、亚洲可以综合亦可选一个区域) 

2、中国仰新石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