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47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测量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5<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6<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28-96)

7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建设方提供的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三、监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程序

一期工程各栋建筑物分布相对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建筑群中每个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符合设计及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

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在程序上“先整体后细部”。

首先,施工方在施工现场要建立首级施工控制网。

然后,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视线通畅能相对稳定的二级控制点,组成二级控制网。

施工每栋单体时,由二级控制点放出楼房细部控制点。

首级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由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

布网时从整体到局部,建网时从高精度到低精度逐级加密。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施工方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报审时,要附有施工方的技术复核单。

监理在施工方报验手续齐全情况下,要及时进行复测签认。

施工方、监理方在施工及监理过中发现控制点、图纸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报告。

根据工程的需要,施工单位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逐级进行加密。

监理对施工方所逐级加密的控制网也要及时进行复测。

监理在对施工方的测量方案审核时,对布网的合理性测量的精度要提出意见。

对施工方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复核。

监理测量人员在对施工方的逐级控制网及放线成果应及时进行复核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施工方发出整改指令。

复核工作主要由监理专业测量人员来完成。

专业测量人员把监理测量复核记录和成果应根据细则中的要求和规定的格式整理填写,野外数据观测记录真实有效,计算结果精确可靠,资料填报齐全、签名规范。

所有监理测量复核记录成果资料要提交各项目监理部资料员整理存档(备查)。

所有的工程测量放样工作都必须得经专业测量监理人员测量复核认可,并签署验收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

四、监理测量复核作业程序

熟悉图纸、规范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五、建(构)筑物施工监理测量复核内容应包括:

1)建(构)筑物施工定位灰线测量复核;

2)建(构)筑物基桩小样桩桩位测量复核;

3)建(构)筑物基桩(竣工)桩位测量复核;

4)基础垫层上弹出的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5)首层(标高±

0.00面)结构上的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6)其它各层上的上引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7)层内轴线测量复核,以及各层(包括±

0.00面)标高引测复核;

8)建(构)筑物特殊部位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9)建(构)筑物测沉降(变形)测量复核。

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包括首次初始读数的观测;

10)高层建(构)筑物的垂直度测量复核;

11)高层建(构)筑物电梯井垂直度测量复核。

对上述测量复核项目,应首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报,然后提请专业测量监理(或现场监理)进行复核,其中1)、4)、5)、8)、9)和10)必须由项经专业测量监理进行复核,签署验收意见;

2)、3)、6)、7)和11)可由各项目现场监理复核,并签署验收意见,而2)项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亦可提请公司专业测量人员复核。

六、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定位测量能顺利地进行,监理也应该事先作好室内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现场测量常用的方法。

熟悉设计图纸

按图施工的原则,确定了施工测量的依据是建筑施工图纸。

因此,定位放线前应该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

(一)阅读设计图纸

1.建筑总平面图

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分布要求等。

设计总平面图是施工放样的总体依据,建筑物是根据该图所给定的尺寸关系定位的。

2.建筑平面图

查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与特征,建筑内部分隔状况,纵、横轴线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等。

3.基础平面图

查清基础平面,基础类型,基础的相关尺寸等。

4.基础详图

查清基础构造,基础施工程序和方法,基础的尺寸和标高等。

5.建筑立面、剖面查清与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的相互对应关系以及尺寸等。

(二)审核设计图纸的相关尺寸

在阅读设计图纸时,还应仔细地核对图纸。

假若发现问题,那么应及时地向设计单位反映,由设计人员处理。

审核尺寸的要点:

(1)查对分尺寸之和与总尺寸是否相符。

(2)查对有关图纸的相关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

(3)查对有无遗漏尺寸。

二)查清定位的依据

在定位之前,应查清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建筑区内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相关资料,以便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数据。

三)现场踏勘

踏勘时应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察看周围环境,以及与周围地物的关系。

了解控制点的位置,分布状况,以及检查标志的稳定性。

假若踏勘时发现测线方向有障碍物,或者地面起伏不平,那么应及时清理,或对场地进行平整。

四)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数据

在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拟定测设方案。

测设方案必须保证定位精度,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

同时,使测设数据计算简便,测设方法简单易行,以及具有必要的检核条件。

五)仪器和工具

根据测设方案和要求,选用测设仪器和工具。

首先,要保证仪器和工具的品种与数量。

其次,应对选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与校正,保证能正常使用并满足精度要求。

对测量仪器、测量路线、测量人员尽可能做三定。

(一)根据控制点定位测量

在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管线与道路等都是沿着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布置的。

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对于地势平坦的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常采用建筑方格网,在范围不大又较平坦的建筑场地常采用建筑基线。

对于扩建或改建的建筑区,以及通视困难的场地,通常采用导线。

建筑基线是按建筑群的分布,建筑场地的地形,以及已有测量控制点的情况而布置成不同的形式,(a)三点直线形、(b)三点直角形、(c)四点T字形、(d)五点十字形。

建筑基线应临近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一致或平行。

建筑方格网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而布设的,其主轴线处于建筑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轴线一致或平行,也可与主要设备中心线重合,各方格网点构成正方形或矩形的网状。

导线是由相邻控制点所连成的折线,这些平面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1、直角坐标法

当平面控制采用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红线(由规划部门审批划定用红色表示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时,常运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该法测设数据计算简便,测设之角度均为90°

,施测方便,精度亦高。

这是建筑物定位最常用的方法。

(一)计算测设数据

建筑坐标系是供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其纵、横坐标轴X、Y,与建筑物主轴线一致或平行。

(二)绘制测设详图

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的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

(三)测设步骤

(1)设置垂足

在0点安置仪器,以X平面直角坐标轴的一点定向,沿仪视准轴方向先测设水平距离标定X轴线两点;

再测设水平距离另两点标定Y轴线另两点。

(2)钉设角桩

在垂足X的一点安置仪器,以X轴线的另一点定向,反拨或正拨90°

,沿视准轴方向先测设水平距离钉设角桩点;

以同样的方法再测设水平距离,钉设另两点角桩。

(四)注意事项

1.选用长边定向

2.尽量利用控制点

3.选择最佳测设方案

二)极坐标法

当拟建建筑物的轴线与平面控制点的连线不平行时,可以采用极坐标法定位,平面控制网应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定点。

由图角桩设计坐标可知,拟建建筑物轴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纵、横轴线长。

采用坐标反算程序计算得知边长、方向角。

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

(三)注意事项

正、反方向角相差180°

,切忌搞错方向。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的平坦场地。

但是,当采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定位时,此法的适应性更强,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三)角度交会法

当测设距离较长,或测设距离不便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又称方向线交会法。

如有条件,宜用两台仪器交会。

因拟建建筑物轴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故轴线长。

由坐标反算程序计算得。

方向角、边长。

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

钉设角桩,不再赘述。

∠ABC称为交会角,其值影响交会精度,不宜小于30°

、大于150°

,最佳为90°

因此,应选择交会图形,提高图形强度。

四)距离交会法

拟建建筑物轴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纵、横轴线长,由坐标反算程序计算,边长得知。

将测设数据标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

1.钉设角桩

由控制点与已桩钉之点,采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并桩钉之。

由固定边,采用直角坐标法分别测设点,并桩钉之。

2.检测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距离方便的平坦场地,且测设距离以不超过一整尺段为限。

五)方向角极坐标法

在计算测设数据方面,方向角极坐标法与极坐标法的差异在于仅计算方向角与边长,而不必计算水平角。

采用坐标反算程序,计算边长与方向角。

(二)测设步骤

1.钉设角桩

当在同一个测站需要测设若待定点时,采用方向角极坐标法既简单易行又准确可靠。

复杂平面形状建筑物的基础工作量较大,通常按工方、混凝土垫层、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

因此,施工放样也应分段施工,每段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以利于保证测设精度。

定位测量记录

无论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都应及时作好施工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是外业工作的笔录记载,也是检查作业质量的。

记录员应边复诵边记录,以资校核。

记录要保持正确性和原始性,不得誊抄,不许涂改,不准用橡皮擦拭。

记错时应以单线整齐地划去,在其上方更正。

每个测站的观测均应当场记录计算,检核无误。

书写不可漆草模糊,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成图要准确、清晰与美观,各项数据标注清楚。

随着施工的进展,内、外业资料均应及时整理归档,以备复查与作为交工资料。

监理测量复核成果,要经现场在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施工方定位记录应有承包商技术负责人审核和监理抽检复查签字认可。

定位测量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以及合同号。

(2)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

(3)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

(4)测设数据计算成果。

(5)测设详图。

(6)标明建筑物的朝向或相对标志。

(7)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

(8)承包人自检说明。

(9)监理评定意见。

(10)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

七、建筑物放样

建筑施工中易发生错位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把中线、轴线混淆用错。

因此,在计算测数据时须查清轴线与中线,在绘制测设详图时应标明轴线编号。

同时,凡轴线与中线不重合或在同一点附近有几个控制桩时,宜在控制桩上标明轴线编号,以免差错。

建筑物的放样,就是按照建筑物的设计,以一定的精度将其主要轴线和大小转移到实地上去,并将其固定起来。

测量放线、放样工作十分重要,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定位、轴线、层高、标高的精度控制,是建筑产品质量控制的第一道关键工序。

为了使工程更加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测量工程先采取测绘局已提供的坐标系统,逐级引进,逐级控制,确保每一个点都准确无误。

建筑物放样的工作包括:

直线定向、在地面上标定直线并测设规定的长度、测设规定的角度和高程。

在整个施工进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这种放样工作。

由于施工与放样的紧密联系,所以放样也就成为建筑工程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建筑物放样时进行测量工作的程序,正好与测量工作的程序相反。

在测图时,是测定地面上各点的相对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在平面图上。

而建筑物的放样,则是要以一定的精度将设计的点位在地面上标定出来,这就是两种测量工作的区别所在。

在测图时,测量工作的精度应与测图的比例尺相适应。

这时,应尽可能地使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不大于相应比例尺的图解精度,亦即要遵守下列的关系式:

M=δ*m

式中δ——人眼在平面图上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

m——平面图比例尺的分母。

由式可知,测图的比例尺愈大,则测量工作所要求的精度就愈高。

但是,在建筑物放样时,在地面上标定建筑物每个点的绝对误差不决定于建筑物设计图的比例尺。

放样的精度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论述。

在此,首先要指出的是,建筑物放样的误差很少大于5~10cm,对于大型构筑物或机械设备的安装测量,其要求的精度更高,要求达到毫米甚至毫米以下的精度。

由此可见,建筑物放样的精度通常要比测图的精度高得多。

建筑物的放样工作,除了遵守高精度的要求以外,还应与施工的计划和进度相配合。

在进行放样以前,应当在建筑工地上妥善地组织测量工作。

小型建筑物的放样工作通常由施工人员自己进行。

由于大、中型建筑物的结构复杂,放样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必须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并由经验丰富的测量工作者来进行。

(1)建筑物主轴线对周围物体相对位置的精度;

(2)建筑物各部分对其主轴线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一)第一种放样精度

建筑物的位置在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与该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面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点前,要进行一系列综合性的技术经济调查。

当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物布置在现有建筑物或建筑物中间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

如建筑物轴线的方向应平行于现有建筑物和建筑物,并且离开最近建筑物要有规定的距离;

也可能要求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主轴线,此时测量工作者会遇到很多困难。

为了进行此项工作,必须预先拟定放样方案和进行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轴线放样的精度取决于控制点相互位置的精度。

(二)第二种放样精度

第二种放样精度是建筑物各部分和构件对于建筑物主要轴线的相对位置精度。

这种精度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的影响:

1.建筑物各种元素尺寸的精度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物各个元素的尺寸和建筑物各部分相互间的位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得。

例如,进行专门的计算、根据标准图设计或者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在上述不同的情况下,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及大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种方法所求得的尺寸的精度为最高,如建筑物尺寸的计算精度一般不允许超过1%~2%。

应用标准设计时,要求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达到0.5~1.0cm的精度。

当用图解法设计时,其所求得尺寸的精度是不高的。

2.建造建筑物的材料

建造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对于放样工作的精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对于土工建筑物的尺寸,实际上是难以做到很精确的,并且也不能长期地保持着建造时的外形。

因此,确定这些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和外廓尺寸的精度要求是不高的。

用木料和金属材料建造的建筑物,按其表面修饰程度和施工的仔细程度,能以较高的精度建成。

用砖石和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其放样的精度居于中间的位置。

3.建筑物所处的位置

如果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位置是在空旷的地面上,则往往较建筑物处在其他建筑物中间的精度要求为低。

因此,在城市里建造建筑物,通常要求较高的放样精度。

这些建筑物主轴线和各部分的放样,要比在空旷地上建造建筑物复杂得多。

4.建筑物的大小

考虑建筑物的尺寸,是决定放样的相对精度,通常是随着建筑物的尺寸的增加而提高,并且总是成正比例的增加,这是为了保证点位的绝对精度。

5.施工的程序和方法

建筑物施工的程序和方法对放样精度有较大的影响。

当前,新的施工方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平行进行,而通常是将预制的建筑物构件在工地上进行安装。

显然,旧有的逐步施工方法,其放样的精度是不高的,因为后面建造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可以根据前面已采用的尺寸来确定。

而同时施工时,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同时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较高的放样精度。

6.建筑物的用途

永久性建筑物比临时性建筑物在建造和表面修饰上要仔细,因此,这些建筑物放样的精度也要提高。

7.美学上的理由

美学上的考虑也常影响放样的精度。

有些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它对放样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可是为了某种美学上的理由往往要求提高放样精度。

建筑物的放样精度标准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对于建筑物不同的方向(纵向、横向及竖向)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建筑物对街道纵轴线的精度就要比对相邻建筑物的精度为高。

8、本工程宜用的极坐标法以及一些相关的建议

当拟建建筑物的轴线与平面控制点的连线不平行时,可以采用极坐标法定位,施工方格网应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定点,一般经初定、精测和复核三步进行。

本工程由图角桩设计坐标可知,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进行定位,根据扬州市邗江北路A5、A8点坐标。

采用坐标反算程序计算得知边长、方向角进行平面定位。

(二)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环境,选择相对稳固地方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控制点基础要按要求进行处理,并保证以后不被占用,障碍物少,视线贯通,以便对控制点的保护及使用。

控制点即做平面控制之用,也可以进行高程控制用。

(三)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需要,还可以建设二级控制点,以便施工操作需要,也可对施工中各节点进行检验。

(四)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将将他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同为一个系统。

(五)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应定期对所有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监测。

为了在进行建筑物施工时,对放样工作的精度标准有所依据,使其能够更合理地进行放样工作。

施工控制网测设的精度要符合要求。

根据设计、建筑测量监理规范和相关工程建设测量规范,监理测量复核项目和要求如下表所示。

工控制网的精度表1

精度等级

施工对象施

角度观测

边长丈量

高程测量(mm)

1

建筑范围>1km2

单个建筑物和设施大于1000002

5″

1:

50000

2

建筑范围<1Km2

单个建筑物和设施由10000~100000㎡

10″

15000

3

单个建筑物和设施小于10000㎡,在建筑范围内有道路和管线网

20″

5000

4

在空旷场地上的道路和管线网

30″

2000

5

放样工作的精度表2

施工对象

边长测量

金属结构

大于16层的高楼

大于36m的支柱

超过60m高的建筑物

10000

6~16层的高楼

6~36m的支柱,高为15~60m的建筑物活模和升模施工

1~5层大楼

1~6m的支柱

高度为1~15m的建筑物立模施工

土方工程

45″

1000

10

6

其它

60″

500

50

建构筑物工程建设监理测量项目及精度限差要求表3

测量监理

复核项目

测量限差

作业部门

备注

点位限差

(mm)

边长限差

项经部

项目部

建筑物定位轴线

≤20(灰线)

≤10(其它)

1/3000~

1/20000

灰线、基础和首层

其它各层

见表下

说明

基础小样桩

单排桩≤10群桩≤20

内分法

竣工基础桩

按桩基验收规范

层内轴线

按结构验收规范

楼层标高(引测)

高程限差:

≤±

5mm

建筑物测沉降

高程闭合差:

3mm

不少于3次

高层建(构)筑物垂直度

1/3000

说明:

⑴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中误差:

1/20000,±

5″);

⑵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中误差:

1/10000,±

10″);

⑶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中误差:

1/5000,±

20″);

⑷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以下(中误差:

1/3000,±

30″)。

八、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

一、混凝土基础施工测量

(一)柱基础定位

根据建筑物平面图:

将柱基纵横轴线投测到地面上去,并根据基础图放出柱基挖土边线。

首先在矩形控制网边上测定基础中心线的端点(基础中心线与矩形边的交点)。

端点应根据矩形边上相邻两个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距离闭合差应进行配赋),然后用全站仪置于矩形网上端点,瞄准进行中心投点,其交点就是x号柱基的中心。

(一)再根据基础图,进行柱基放线,用灰线把基坑开挖边线的实地标出。

在离开挖边线约0.5~1.0处方向线上打入四个定位木桩,钉上小钉标示中线方向,供修坑立模之用。

同法可放出全部柱基。

(二)基坑抄平

基坑开挖后,当基坑快要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的标高,以便根据标点拉线修整坑底和打垫层。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工作

垫层打好以后,根据柱基定位桩在垫层上放出基础中心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支模上口还可由坑边定位桩直接拉线,用吊垂球的方法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然后在模板的内表面用水准仪引测基础面的设计标高,并画线标明。

三、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

当基础、柱身到上面的每层平台,采用现场捣制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时,配合施工要进行下述测量工作:

(一)基础中线投点及标高的测设

当基础混凝土凝固拆模以后,即根据控制网上的柱子中心线端点,将中心线投测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出标高点,以供在支柱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