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607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废液问题九年化学文档格式.docx

2.下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     ;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

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

综合分析可知:

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  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  。

3.同学们在做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时,将废液倒入一空烧杯中,最终烧杯中物质呈蓝色浑浊。

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于是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发现滤渣为蓝色,滤液为无色。

回答:

⑴滤液为无色,说明上述四种物质中全部参加反应了;

⑵取适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另取适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⑶综合分析,他们一致认为滤液中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⑷同学们认为蓝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铜外还有硫酸钡,可选用溶液检验是否含有硫酸钡。

4.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每次加入物质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1)由图A实验可知,CuO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

(2)图B实验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

①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5.同学们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H2SO4+Ba(NO3)2②H2SO4+NaOH③H2SO4+Na2CO3

④Ba(NO3)2+NaOH⑤Ba(NO3)2+Na2CO3⑥NaOH+Na2CO3

(1)同学们总结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

(2)同学们将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

综合分析可知,无色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包括和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利用无色滤液a和白色沉淀b的设想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鉴别MgCl2溶液和BaCl2溶液:

取样,滴加无色滤液a

B.制NaNO3溶液:

向无色滤液a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

C.除去Ba(NO3)2溶液中的HNO3: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白色沉淀b

6.某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Cl2、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

(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A、B、C、D四种无色溶液中,能用来鉴别稀盐酸和Ca(OH)2溶液的是。

网络图专题

1.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分别是稀HCl、、CuSO4溶液(酸性)、K2CO3溶液(碱性)、Ca(OH)2溶液、NH4NO3溶液(酸性)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通过观察颜色可直接确定的是__________溶液;

(2)将余下四种溶液随意标号为A、B、C、D后,甲、乙两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

甲组如下:

则A是①溶液。

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乙组:

多次取用四种溶液样品,将每种溶液分别于另三种溶液一一混合(按需要加热)。

确定B为K2CO3溶液所依据的现象:

跟一种溶液混合有氨味和③。

2.某活动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HCl与Ca(OH)2②HCl与CaCl2③HCl与Na2CO3

④Ca(OH)2与CaCl2⑤Ca(OH)2与Na2CO3⑥CaCl2与Na2CO3

(1)以上实验中,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2)实验结束后,将上述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过滤,取少量无色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综合上述反应,以及相关实验现象推断,无色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包括;

(3)下列有关利用该无色滤液的设想中,合理的是。

A.代替水吸收硫燃烧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B.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溶液

C.滴入某溶液的样品中,验证该溶液呈酸性

3.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时,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E后进行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实验过程,确定C溶液是,B、E混合时的现象为;

(2)鉴别后把所有物质混合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混合物呈浑浊状,过滤后,滤液呈红色。

说明滤液呈性,则滤渣的成分是;

(3)为了防止滤液污染环境,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时,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综合以上实验过程判断,加入Na2CO3溶液前,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石蕊外,一定还有。

4.通常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

同学们利用粗盐制取精盐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粗盐提纯:

称取5.0g粗盐并去除其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操作I的名称为,写出该操作过程中的一个注意事项;

操作II后获得的溶液还需加入过量的试剂后,再进行蒸发;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少量水分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并回收;

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少,原因可能是。

A.溶解时将5.0g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2)配制溶液:

利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计算:

需NaClg,水mL;

称量:

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溶解:

NaCl溶解过程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3)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和水的量分别为:

6%的NaCl溶液g(体积约mL)、水约mL;

量取:

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混匀:

将量取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用搅拌;

装瓶并贴标签:

请填写右侧的标签;

热点专练

1.为确定四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分别是稀H2SO4、Ba(OH)2溶液、K2CO3溶液(呈碱性)、NH4Cl溶液(呈酸性)中的哪一种,随意编号为A、B、C、D后,进行以下探究:

(1)取样,分别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A、C使石蕊溶液变蓝,B、D使石蕊溶液变红,则A、C是四种溶液中的①溶液;

若将A分别滴加到B、D样品中(微热),B中产生氨味,D中产生白色沉淀,则D是②溶液;

(2)只将每种溶液分别与另外三种溶液一一混合(微热),同样可以达到探究目的,则鉴别出Ba(OH)2溶液的现象是。

2.实验室里有一瓶可能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回答有关问题:

⑴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变质,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⑵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盐酸,若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⑶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⑷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3【答案】⑴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⑵酸;

BaSO4⑶HCl、BaCl2、NaCl

4【答案】

(1)①过滤;

要用玻璃棒引流等;

②稀盐酸;

③防止局部过热而崩溅;

④A、B

(2)①3;

47;

②托盘天平;

③加速溶解(3)①25(25);

25;

②大于;

③玻璃棒;

④氯化钠溶液;

质量分数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