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728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 

④⑤①③⑥②B. 

⑤④⑥③①②

C. 

④⑤①⑥③②D. 

⑤④①③⑥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

“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3分)

A.沛公从百余骑 

从:

使……跟从

B.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

交付、委托

C.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组:

羁押 

D.沛公然其计 

然:

同意

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3分)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三、诗歌鉴赏:

(10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①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

(1)首句中“上”字运用极妙,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梧桐应恨夜来霜”写得无理而妙,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词的下片抒发了哪些情感?

试概括。

(4分)

四、名句默写:

(8分)

9

(1)、,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

卫灵公》)

(5)、然后知生于忧患,。

(《孟子·

告心下》)

(6)、,三乐也。

尽心上》)

(7)、,然后君子。

雍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0~13题。

父亲的电话

芦芙荭

父亲真是老了,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情小事。

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

一声狗叫,他都能分清是谁家的狗。

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好像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

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

世界于他来说,只有一个字:

静。

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

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

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

他声音洪亮。

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

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放心吧。

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和他说话了。

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

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

但父亲并不是不说话了。

比如喂猪,喂羊,喂鸡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和它们说:

“狗东西,这么好的吃食,还挑挑拣拣的。

”或者说:

“别抢呀,都有份的。

”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呢爱唠叨。

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吵起来。

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整天就跟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个没完。

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就不说了。

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有一次过节回家,我们和母亲开玩笑说:

“娘,你看爹现在的样子像不像个领导,说啥你都听,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

”母亲说:

“你以为他能?

我是让着他。

现在,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和他吵他听不见,骂他他也听不见。

他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

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又说又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

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

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

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

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胡蒙对的。

春天的时候,母亲病了。

中风。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

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

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

而我们却不知所云。

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

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

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听了父亲翻译过来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能放心得下?

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

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

“你们放心上班去吧。

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

我能照看你娘的。

你们也别担心,你母亲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

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

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

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

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然后挂了电话。

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电影一样。

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

“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摘编自《百花园》)

10、请简要分析在“父亲”耳聋后,“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的原因。

(6分)

11、请简要概括父亲与母亲的共同形象。

12、请结合全文,理解“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的含义。

13、结合全文,探究以“父亲的电话”为题的好处。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文化两层皮

蒋子龙

现代文化的种种扭结与怪异,集中体现为两层皮:

下面一层的大众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段子和商业娱乐节目为代表,锋锐大胆,全无禁忌,嘲讽怒骂,妙趣乃至恶趣横生;

甚至走鄙俗路线,越俗越红。

有些娱乐明星不惜炒作丑闻,以赚取票房,其伴生物,是娱乐文化圈里产生了极尽尖酸刻薄的“毒舌评委”。

而上面一层的官场文化,却以枯燥僵硬、滔滔不绝又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话、套话为代表。

比较典型的是榆林市所属的子洲县政协主席王玉朴,在市政协闭幕大会上仰头大睡,其睡相被记者拍下来,迅速红遍网络,网友还为他们设计了对白——市政协主席批评他:

你到这儿来不是睡觉的!

他反唇相讥:

你到这儿来也不是催眠的!

什么样的话语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催眠魔力?

自然是穿鞋戴帽,用在哪儿都行,说一千遍也不会被挑出毛病的车轱辘话,“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空话、套话、废话、假话,喋喋不休,到处都是“话痨”,是一种文化的堕落。

以至于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强调:

“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2013年4月12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公开宣布:

“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

”国家的领导不得不教给各级领导干部们应该怎样说话,却又不能不承认这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文化现实。

现代人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被人说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

“下面”什么都敢说,全不正经,“上面”废话连篇是假正经,假正经也是大不正经。

他们常常离开满纸假大空的稿子就不会说话,硬说便要说漏了,诸如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些著名“官话”——向公众解释饮用水变质:

“水发红不等于不合格”;

呵斥记者: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叱责群众:

“你知道什么叫恶吧?

跟政府作对就是恶!

”这些官员只有霸气,缺少文气,到关键的时候硬气有余,底气不足,乃至激化矛盾,引发事端。

官场文化“化”不了大众,大众文化也“化”不了官场,这就是当下文化的两层皮。

当然也是文化的尴尬。

文化的两层皮带来的结果是人的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前后不一。

两层皮的人丢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诚信,遇事先怀疑,除去自己谁也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

人的两层皮,又造成社会的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只要是路人,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

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这是因为“网友基本不上街,上街的人基本不上网”。

网上一个世界,现实中又一个世界。

两层皮容易使人走极端,造成感觉上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和加剧社会上两极分化。

为什么这样的“文化两层皮”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

有个口号流传了许多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明目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打文化的旗号,行招商集资之实,不过是用文化给自己贴金。

我们热闹了好多年的所谓“文化热”“国学热”,并没有热到根上,还需从文化的本意、文化的核心价值上开始预热、升温,而不是只用来表面贴金。

14.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15. 

根据文本,文化的两层皮有什么危害?

16. 

请分析文化两层皮的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七、实用类文本: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

“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

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

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

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

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

3月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

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

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

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

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如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八、作文(70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多幸福的小石头啊,独自在路上漫步。

匆匆而过的宇宙,也得披上它自然褐色的外衣。

它独立不羁如太阳,与众同辉,或独自闪光。

2017级语文3月份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雄伟:

壮丽、高大,多指建筑物。

雄浑:

雄健浑厚,多指声音。

壮硕:

健壮硕大。

强壮:

强大健壮。

根据语境,侧重于北京城墙的外形壮大。

纪念:

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

祭奠:

对逝者的悼念仪式。

忘恩负义:

忘记了恩情,辜负了情义。

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后也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2B(A项“夺”为“改变、更改”;

C项“害”为“嫉妒”;

D项“德”为“好处”)

3、C(⑤句中的“情感”紧承横线前的“情感”,故应放在最前。

⑤③④是对“情感”的解说,应衔接在一起。

①②⑥谈“智力生活”与“情感生活”的关系。

4.D。

按照春分、清明、处暑、白露、霜降、冬至的顺序。

二、文言文阅读:

5.C(组:

绳子)

6.C(A且:

况且\将要;

B与:

和\给;

D以:

因为\把C之:

动词,到。

7

(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

(3分,“所以”、“约束”、大意各1分)

(2)适逢项伯想要使张良活下来,在夜里前往沛公军营见张良,趁机把刘邦的说辞告诉项羽,项羽才放弃杀刘邦的念头。

(3分,“活”、“谕”、“乃”各1分)

8

(1)“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的过程(1分),表明作者观看日影时间之长(1分),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百无聊赖(1分)。

(共3分)

(2)梧桐(草木)本无知,却生出恨来,确是无理(1分);

写梧桐(草木)之恨,实际上是为了抒写人之恨(1分),这样写更委婉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故得其妙(1分)。

(3)孤身流落之幽怨(流落之怨),思归怀远之痛苦(思乡之苦),故国沦丧之悲痛(亡国之痛),故作旷达之无奈。

(每点1分,共4分)

四、名句默写:

9、

(1)、晓来谁染霜林醉

(2)、泠然善也(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有杀身以成仁(5)、而死于安乐也(6)、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7)、文质彬彬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0、①“父亲”耳聋后,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不再和“母亲”争吵,性格也温和了许多;

②“母亲”在“父亲”耳聋后“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对“父亲”言听计从,更多谦让;

③“我们”在“父亲”耳聋后对“父亲”包容和体谅。

(每点2分,共6分)

11、①互相体贴、迁就;

②相知相守、心意相通;

③体谅牵挂儿女(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答满3点得4分)

12、①“父亲”耳聋,“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见,所以“我”什么都不用说。

②“父亲”不想让“我们”挂念,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回答同样的话,所以“我”什么都不用说。

③我怀有对父母的理解与歉疚,什么都说不出。

(或“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深刻理解与歉疚。

”)(每点2分,共4分,答对2点即可)

13、①“父亲的电话”是全文线索,全文围绕父亲接电话展开,点明了主要内容。

②“父亲”耳聋却在电话里重复同一句话宽慰儿女,体现了“父亲”的坚强乐观,更突出他对儿女的挚爱和体谅。

③父亲耳聋却用特殊方式接打电话,警示做儿女的应体谅关心父母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让他们老有所依。

④表达了对父爱的讴歌礼赞。

(每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18分)

14.

①首先介绍文化的两层皮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典型表现(2分);

②接着分析了文化两层皮的危害(2分),

③最后指出文化形成两层皮的根源(2分)。

15.

①人变得有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前后不一;

②社会有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

(每点2分,共4分)

16.

①政府鼓励很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②很多地方为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打着文化的旗号;

③“文化热”“国学热”只是一个贴金的幌子,没有热到根上;

④国人怕被别人说自己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

(每点2分,答3点6分)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17.D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错误,属于强加因果。

原文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

”选项改为因果论证,使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范围扩大到了为涉及“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

18CC项“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错,原文是“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说明欧洲投入巨额资金错误,同时“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无中生有。

19.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每点2分,共6分,答对3点6分)

八、作文(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