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203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图中①细胞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生长;

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④表示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故C正确。

故选C。

3.酸甜的菠萝汁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核B.液泡C.叶绿体D.线粒体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错误。

B.液泡:

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所以,酸甜的菠萝汁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B正确。

C.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C错误。

D.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D错误。

故选B。

4.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杉科B.水杉属C.松杉目D.裸子植物门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所以,与水杉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水杉属,故选B。

5.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变绿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错误

C.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

C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D错误。

6.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故该食物链为:

①→②→③→④,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所以,该食物链中,④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错误。

C.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故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C正确。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一般来说,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

因此,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④最少,D错误。

7.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根

C.“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提供无机盐

D.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答案】D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A正确。

B.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

根部带着土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B正确。

C.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正确。

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移栽后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D错误。

故选D。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超过620公斤。

有关海水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茎和叶由胚芽发育而来

C.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D.环境盐度越高生长越好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

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

【详解】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正确。

B.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

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正确。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

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C正确。

D.如果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太高,会使植物细胞过度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故“环境盐度越高生长越好”的观点错误,D错误。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两位健康同学合作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如图。

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简单反射

B.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D.实验失败可能是④处敲击力度不够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和④效应器。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AB.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

C.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正确。

D.进行膝跳实验时,敲击的位置是膝盖下方的韧带,也就是⑤感受器,因此实验失败可能是⑤处敲击力度不够,而不是敲击④,错误。

10.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  )

A.嫁接B.杂交C.扦插D.太空育种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故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嫁接,A正确。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B错误。

C.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C错误。

D.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D错误。

故选A。

11.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

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12.5%B.25%C.50%D.100%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

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所以,某夫妇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故选C。

12.给实验大鼠注射胰岛素引发休克,欲使其苏醒可立刻注射适量的(  )

A.生理盐水B.葡萄糖C.维生素D.氨基酸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详解】给正常

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体内的葡萄糖快速分解或是合成糖元,造成小白鼠的体内葡萄糖的含量急剧降低,不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小白鼠就会出现休克现象,可通过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白鼠足够的能量,故选B。

13.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线模糊。

该病变影响的是(  )

A.角膜B.晶状体C.感光细胞D.视觉中枢

【分析】眼球的结构:

【详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

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

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

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

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所以,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线模糊。

该病变影响的是感光细胞,故选C。

14.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构成一个肾单位

B.②中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④可重新吸收葡萄糖、水分和无机盐

D.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分析】如图是肾单位结构①肾小管,②肾小囊,③肾小球,④集合管。

【详解】A.肾单位包括:

①肾小管,②肾小囊,③肾小球,A正确。

B.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正确。

C.当原尿流经①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C错误。

D.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

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

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D正确。

15.关于人类生殖和发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和发育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第二性征D.月经现象与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分析】1.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

【详解】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和发育,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第二性征是指除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其他男女性别差异的表现,如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性和女性出现第二性征,C正确。

D.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在雄性激素的促进下男性出现遗精,在雌性激素的促进下女性出现月经,而遗精和月经也是男性和女性性成熟标志,D正确。

16.治疗关节疾病时,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图中的(  )

【分析】关节的结构:

【详解】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所以,治疗关节疾病时,药物需注入关节的[4]关节腔,故选D。

17.下列关于水螅、蚯蚓、锅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分析】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故其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A正确。

B.蚯蚓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

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

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B错误。

C.蝴蝶的生殖和发育: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

章鱼、乌贼、河蚌、蜗牛等。

故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18.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没有使用实验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宫,观察小鼠走出迷宫需要的时间

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观察幼雁出壳后的行为

D.将蚂蚁放入有湿土和食物的瓶中,观察蚂蚁取食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

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详解】ACD.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ACD都用到了实验法,不符合题意。

B.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属于观察法,B符合题意

19.以下消化系统的结构中,与它的功能最为匹配的是(  )

A.胰脏——分泌胆汁

B.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C.肝脏——分泌消化酶

D.小肠——消化维生素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详解】A.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A错误。

B.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B正确。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按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C错误。

D.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维生素是小分子的有机物,不经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D错误。

20.某贫困地区通过林下种植大型真菌灵芝,实现了脱贫。

关于灵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B.与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分析】真菌的特征:

①有单细胞,有多细胞,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②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详解】A.灵芝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A错误。

B.灵芝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细菌是通过分裂增殖,B错误。

C.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而灵芝属于真菌,不是植物,C错误。

D.灵芝等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D正确。

21.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反光镜上有个污点B.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镜筒离载物台太远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与安放;

对光;

放置装片、调节并观察;

观察绘图后,收拾实验台。

【详解】题干描述为“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始终漆黑一片”,原因显微镜没有通光,即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D正确。

22.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丁是青蛙,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分析】分析题图:

甲是蝙蝠,乙是孔雀,丙是蛇,丁是青蛙。

【详解】A.哺乳动物的特征有: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故甲是蝙蝠,A错误。

B.鸟类:

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翼;

有喙无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体温恒定,故乙是孔雀,B错误。

C.丙是蛇,蛇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蛇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

D.丁是青蛙。

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

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青蛙的发育过程为: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因此,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23.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

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