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谈话: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
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
“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
(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
过渡:
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
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
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
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
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
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
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B:
理解“壮观”。
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
指导朗读。
C:
品读第三句:
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
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
11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城天安门升旗仪式
教后札记:
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去北京的话,你会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
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
这一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开始的自由读——重点句子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选“朗读能手”,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最后,通过让学生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更加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12、雨点儿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
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
雨点儿
师:
你知道怎么读题吗?
(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画出不懂的词句;
标出自然段。
2、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
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
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
落叶飘落。
)“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
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
问什么?
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
“你哪?
”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
要求:
正确、流利。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
这都是谁的功劳?
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
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应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12雨点儿
大雨点儿没有花没有草的地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小雨点儿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
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个词语:
“数不清”和“飘落”当学生读到“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一句时,我问学生:
“课文里说什么数不清?
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
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
有的说“落叶”有的说“星星”还有的说“头发、羽毛”等。
在学生理解“飘落”一词后,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
如:
“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冬天到了,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
”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而且还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收到预期的效果。
13、平平搭积木
1、能认识11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生字教学和朗读。
教学难点:
生字识记的方法。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认识“平、搭”
1、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
你们会搭什么?
指名说。
2、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
齐读“搭积木”。
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
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
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
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
(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
他们来了!
出示生字。
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
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
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
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
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6、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
“谢谢小朋友!
”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7、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
自己读读。
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
(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
出示:
“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
(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
一间给……
(1)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爷爷很爱看书。
奶奶可喜欢平平了。
爸爸妈妈多恩爱啊!
)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
(同桌读)
三、学习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
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
谁来问一问呀?
“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
”指导朗读。
(你很想知道;
你非常想知道;
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
(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
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
“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
谁会读这句话?
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
你真有爱心。
你是个好孩子。
你很关心别人。
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
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
平平真热心。
)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
(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四、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
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
3、范写。
4、学生书写。
13平平搭积木
一间爷爷和他的书住
一间奶奶和平平住
一间爸爸妈妈住
一间没有房子的人住
教后札记:
教学《平平搭积木》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读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住后,放手让学生玩搭积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想象,“你想搭怎样的房子?
你想让这房子给谁住呢?
”结果学生充分调用生活的知识储备,搭起了“楼中楼”“高层公寓”“别墅”,并纷纷说把这房子让给世界上贫穷的人住,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说给伊拉克的老百姓住。
这样创设生活情境,把动手、动脑和动口紧密相连,是培养“手脑并用”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
“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强调做,便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双手,拓宽儿童的时空,让学生做创新型的人才!
14、自己去吧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认字和练习朗读。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
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反复读,记住生字读音。
2、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读破句。
三、自读自悟,领会课文内容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播放乐曲。
教师说:
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和妈妈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散步。
小鸭看见哗哗流淌的小溪,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又是怎么回答它的?
(学生自读,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教师再启发想象:
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
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
它学会游泳后心里怎样高兴,又是怎么说的?
(学生在组内边读边想边表演)
第二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
四、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熟读背诵
朗读鸭妈妈和鹰妈妈说的话时,要亲切、和蔼,并要强调“自己去”,读出激励的语气。
在学生熟读课文以后,同座的两人可以练习分角色朗读,再练习背诵全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写字
指导学生写字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写,并养成边写边对照的习惯。
这样,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能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自: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
“目”要写得居中。
己:
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
第三笔不出头。
东:
第二笔是,不能写成,左右两点要对称。
14自己去吧
小鸭学会游泳
小鹰学会飞翔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读”非常重要,以读代讲,以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于是,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他们爱读、会读,从而常读。
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读的机会、空间和时间。
在反复的朗读中,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唤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
这节课老师凭借多种形式的读,充满诗意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赋予了小诗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读书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的生字卡片,蔬菜实物,动物头饰
第一课时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交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师:
昨天,我结交了小鸭子和他的妈妈,小鹰和他的妈妈,和他们成了朋友。
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从小就树立他们自主的意识,总是让他
“自己去吧”!
这些位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今天老师又认识了一位好妈妈,你们想认识一下他吗?
想知道这位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进步》到这篇课文中去认识这位好妈妈,去看看他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板书:
一次比一次进步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看图画,认识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位好妈妈是谁吗?
(出示课件,“在屋檐下,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图片)
2、认识人物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师:
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
大家猜一猜。
4、师:
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体课件:
冬瓜和茄子让学生初步通过看图片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
5、师: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读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为另一种颜色)要求读通顺
(2)齐读生字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读。
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
怎么认识的?
哪个西你有好办法记住他?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讨论: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了“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先自由读,了解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2)师范读,听老师读,思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都是谁说的啊?
分别说了些什么?
(3)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通过此句话解释“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学生理解后,启发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吗?
(6)师:
小燕子发现的这点不同你发现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还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们还想发现他们的不同吗?
下节课我们再让小燕子带我们去看好吗?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童话故事。
小燕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
冬瓜大,茄子小;
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这篇童话将“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上节课,小燕子带着我们一起去看了“冬瓜”和“黄瓜”,让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不同,这节课,小燕子还想带我们接着去看看,但是小燕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同学们必须把它身边的生字朋友都认全,这样他才能带着我们去看呢?
你们能做到吗?
(播放课件)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
第一次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他发现了:
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回来的时候,妈妈夸奖了他,妈妈说什么了?
(2)指名读妈妈所说的话,要读出“说的对”中所表达的感情(夸奖) 读出“再去一次,还有什么不一样?
”中的激励
(3)小燕子又一次去了,这次回来他又发现了什么不同?
这次发现的和上次的一不一样?
他回来是怎么和妈妈说的?
(4)学生自由读,比比谁学小燕子学的最像
(5)同桌之间互换角色,分角色读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之间的对话。
(6)把2、3自然段结合起来读,让学生读出这两次去看发现的不同,初步体会燕子的进步
2、学习第4自然段
当燕子妈妈听到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后,又是怎么夸奖小燕子的?
可是燕子妈妈觉得的小燕子观察的还是不够,于是让他“仔细”的观察。
这次小燕子又能发现什么呢?
(出示课件,课件上突出:
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这一次小燕子又发现了:
冬瓜和茄子的不同。
哪么,妈妈的夸奖和以前的还一样吗?
小燕子为什么能发现冬瓜和茄子这么大的不同呢?
由于小燕子的“仔细”观察使他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更大不同,通过此句话,让学生理解“仔细”的意思
指导学生用“仔细”造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表演
1、同桌之间互读
2、组内读
3、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同学们带上小燕子的头饰和燕子妈妈的头饰,到讲台前给同学们表演一下。
四、指导写字
1、学生仔细的观察,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1)“会”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
(2)“片”的竖撇要由重到轻,末端轻快撇出。
(3)““是新学的笔画,书写时左低右高,钩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五、扩展活动
1、完成课后“说说,读读”
2、拿出实物:
两种蔬菜或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出不足。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说得好
小燕子第二次 绿 紫 很 好
第三次 皮有细毛 柄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并没有按以往的教学模式来教文,而是先从以前学过的《菜园里》着手,从观察冬瓜和茄子导入。
我让学生先来观察两者的不同,引导他们从远观到细看,一步步有层次、有进步地去发现。
这既是为读文作铺垫,也是一种自我探究的体验,同时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之后,我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找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而且有了刚才的活动体验,学生很快明白,之所以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有进步,是因为它一次比一次仔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样的学习是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