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23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1 湘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0~600千米。

它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深震群的一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300倾角插入亚洲大陆之下,伸达我国东北的产物。

震级为5~7.5级,因震源过深,一般无破坏作用。

我国的中源地震主要有三处:

一是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如基隆东北、花莲以东海域以及东南海域,深度为l00.270千米;

二是西藏南部江孜、达旺附近,深度为l40~180千米;

三是新疆西部的塔什库尔干、麻扎一带,深达100~160千米,它是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群的一部分。

我国的浅源地震分布最为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的深达60~70千米。

总之,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它们都处于不同板块相互交接部位,现代构造运动强烈,能影响到上地幔之中,而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即在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质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总结: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1)分布范围广

(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阅读唐山大地震

通过案例的阅读能够了解到:

①我国地震的强度大;

②唐山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

①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

②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

人为因素主要有:

③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④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

⑤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2.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

【点拨】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之间。

3.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说明】地震带:

就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沿着构造活动带呈带状分布,形成地震带。

我国境内有许多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

【点拨】我国主要地震带是分布情况:

东部主要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陕西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

西部主要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中部有斜穿大陆腹地的南北地震带。

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属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但灾情比西部大。

思考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点拨:

以东经105°

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过渡】地震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是人为因素致灾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1.泥石流的分类

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

冰川泥石流,暴雨泥石流

暴雨泥石流:

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冰川泥石流:

东经1020以西的高原上

2.泥石流的成因

阅读泥石流的基本成因

(1)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2)人为因素如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堆积等扩大和加快了泥石流的发生。

做教材第53页活动题

阅读教材52页图2-17,找出泥石流分布的地区

3.泥石流的分布

【点拨】界线: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

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总结】泥石流的分布和我国的地形有密切关系,从分布图上还可以看出,泥石流的分布区也是暴雨频发的地区,当然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泥石流的形成水源是冰川融化。

4.滑坡的成因

【点拨】内在因素:

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外表形态

外在因素:

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5.滑坡的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极密集区:

秦岭-川西-滇西山地

频率最高的省:

四川省,约占全国同类灾害的25%

【案例】课本55页图文材料“甘肃酒勒山大滑坡”。

【思考】

(1)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说出我国滑坡时间以及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1)滑坡是在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而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我国滑坡多发期:

每年6—8月

空间分布规律:

大致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西部较为密集,而秦岭一川西一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秦岭一川西一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是四川省,约占全国同类灾害的25%,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等省。

【探究活动】下列原因容易诱发滑坡,请你说出这是为什么。

①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②依山建房③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④土石体中存在断层⑤长时间暴雨

【点拨】①②增加了产生滑坡的斜坡,并使局部地区坡度增大,可能引起地基的松动等④使岩体或土体内存在滑动面③⑤使地下含水量大,均具备了形成滑坡的条件,使滑坡加剧。

【总结】列表比较泥石流和滑坡

类型

概念

影响因素

分布

关联性

相同点

不同点

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山区地形坡度较大

2.土体或岩体下面有隔水层

3.雨量集中

4.森林覆盖率低

5.地震

6.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

1.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如沟谷)

2.暴雨

激发地表水冲刷成

3.冰川的融化

1.与地形地势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阶梯转换处

2.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3.秦岭、

川滇山地是集中分布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

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以东泥石流呈

零星分布。

暴雨泥石流分布在西部和半干旱,半

湿润区;

冰川泥石流分布在102°

E以西。

1.二者可能分布在一个地

区,并且成因上是关联的

2.二者其一可能是主灾,另一个是诱发的。

3.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问接诱发泥石流和滑坡

 

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

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1.陡坡

2.暴雨下渗,成为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所致

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为界,四川省频率最高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2湘教版选修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尝试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2.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应用,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坡分布图的阅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地理空间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震资料的阅读,概括出我国地震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地形图、中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中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图的比较判读,概括我国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的分布特点,总结地形与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3.列表对比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增强忧患意识和灾害意识。

2.通过各种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联系的、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求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地质灾害中人为因素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正确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各种地质灾害分布的学习,加强尊重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通过阅读“泥石流王国”里的绿色耕耘,看到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重建家园的重大成果,体会到科学知识在促进人地和谐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增强人们抗灾和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与分布

[教学难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教材图片以及近年发生在我国的地质灾害案例、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地关系史,人地关系相继走过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阶段,目前正携手走进人地协调共生的新时代。

然而,地质灾害暴发的频度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越来越重。

印尼海啸的惊涛骇浪还未平息,四川汶川又一次震声隆隆。

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巨大灾难。

【播放图片】汶川地震图片

【板书】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师生总结并板书】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是:

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过渡】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6.9万人死亡,1.7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地震造成的影响令人震惊,震惊之余,许多同学不仅会问“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这样的大地震?

【板书】2.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读图分析】阅读教材51页图2-16“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在图上找出自己家乡所在位置并说明是否在地震带上?

说出我国地震的多发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西部主要的地震带有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和红河地震带等。

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为台湾地震带,其次是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一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胃地震带、燕山地震带和秦岭地震带。

【启发提问】从以上地震的分布来看,我国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西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而东部主要分布在台湾。

【启发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投影】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图,比较我国地震带分布与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的差别。

【学生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正处在这两大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思考】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

【投影】中国山脉分布图、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比较内陆地区地震带分布与山脉分布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

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综合以上阐述可知: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思考活动】1.读图2-16,判断下列哪些省(区)属于多地震地区:

河北省、湖南省、台湾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

2.你的家乡是否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或位于地震带上?

【点拨】1.属于多地震地区有:

河北省、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

2.略,因地而异,可结合“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或有关资料分析。

【阅读】阅读课本第51页材料“我国的地震预报”,通过阅读,让我们了解到:

虽然我国地震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但是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掌握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准确地预报,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承转】俗话说,祸不单行。

比如在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由于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较高。

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会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灾害过后还可能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

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板书】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复习提问】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

【录像播放】电影《极地营救》片断

【提出问题】影片中泥石流发生在什么地区,你能在教材52页图2-17中找出来吗?

从图中可以看出泥石流还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学生回答】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川滇山地、黄土高原、华北和东北山地等地区。

【教师讲述】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大体上以燕山、山西太行山、四川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云南乌蒙山一线为界。

该线以西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此线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思考】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丰富的疏松物质;

【承转】根据形成泥石流的水源不同,把泥石流分为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两类。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2页正文内容,说明两类泥石流的分布与成因。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夏季多暴雨,因而该地区是暴雨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东经102°

以西的高原上冰川广布,夏季高温天气,冰雪大量融化加之山地比较陡峭容易暴发泥石流。

因而该地区为冰川泥石流。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53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泥石流暴发前有什么征兆?

2.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泥石流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危害?

【点拨】1.泥石流暴发前的征兆有:

在山区有连续的降雨天气;

轰鸣的巨响;

沟谷内水量陡增,继而断流等。

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3.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具体表现在:

摧毁或掩埋村庄、公路、铁路、房屋。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矿山的正常生产。

诱发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1.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

①分布范围广;

②频率高、强度大;

③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3.我国的地震分布

1.我国泥石流频发的原因

2.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3.我国滑坡频发的原因

4.我国滑坡的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