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30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沈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沈阳市于洪区

1.1.5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有机蔬菜产业园建设,二期为蔬菜加工物流基地建设。

一期建设总投资额4000万元,在岳家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6大功能区,包括:

设施蔬菜种植区225亩、有机蔬菜种植区300亩、高效林牧示范区100亩、木本蔬菜种植区50亩、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示范区20亩、科技培训中心50亩。

主要建设内容:

玻璃智能温室2688㎡(1栋)、连栋阳光温室10944㎡(6栋)、单体钢架大棚200亩(配备喷灌、滴灌设施),科技培训管理中心3000㎡、生产管理房1400㎡;

新增建设生产作业通道8300m、排灌沟渠4000m及相关附属设施等。

一期蔬菜产业园建成后,年生产绿色、有机化蔬菜2450吨(含木本蔬菜),生态放养鸡10000只,水果150吨,水产品30吨;

开展以循环农业技术为特色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年培训人数2000人以上,日学员住宿承载能力50套。

二期建设计划投资额3000万元,在游仙区岳家村规划区内选择100亩土地,建设蔬菜加工物流基地。

鲜切菜加工车间1650㎡、冷库780㎡(库容3900m³

)、管理用房2000㎡、交易市场门市150个。

鲜切菜加工能力80吨/日(24000吨/年),冷藏库冻储能力1000吨。

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

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3300万元,占总投资的82.50%;

流动资金投入700万元,占总投资的17.50%。

资金来源:

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

企业自筹资金4000万元,用于形成固定资产和解决流动资金。

1.1.7项目规划建设期限

项目规划一期建设期限为2年,二期建设期限为2-3年。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每年可达到以下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

内容

一、

投资总额

7000万元

1.1

一期投资额(自筹企业)

4000万元

1.2

二期投资额

3000万元

二、

一期生产规模

2.1

商品蔬菜(575亩)

2450吨

2.2

水果(100亩)

150吨

2.3

林下鸡(100亩)

10000只

2.4

淡水鱼(50亩)

30吨

三、

一期建设期

2年

四、

一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

年销售收入

1222.50万元

4.2

税后利润总额

501.34万元

4.3

纳税额(所得税25%)

125.34万元

4.4

税后内部收益率

12.85%

4.5

税后投资回收期(正常情况)

7.73年(含建设期)

4.6

正常经营年度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679.34万元

4.7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546.58万元

4.8

带动农户

350户

4.9

人均增收

791.50元

1.3项目规划结论

1、该项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符合绵阳和游仙区蔬菜产业发展导向,可成为游仙区高产农田项目实施的亮点之一,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公司对项目区内农户劳动力的吸收和对区外农户的示范带动,能够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示范片提供样板和示范。

2、项目以绿色蔬菜生产为起点,以有机蔬菜为生产目标,以循环农业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现代农业技术、优质产品、高安全性的特色,有利于打造高端蔬菜产业高端示范和企业品牌建设。

3、项目引入了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集设施蔬菜种植、木本蔬菜种植、有机蔬菜种植为一体,配合有机蔬菜生产所必须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及二期建设的蔬菜冷藏加工物流园,建设一条构建完整高品质蔬菜生产、加工、物流产业链,成为当地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典型,最终促进当地蔬菜产品标准体系的形成,从而积极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4、本项目财务指标可行,内部收益、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适中,符合行业水平。

5、项目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合理,经费预算、计算方法正确,可起到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样板示范项目的先导作用。

6、项目技术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实力雄厚,技术成熟,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农业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当地打造高标准蔬菜产业基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想项目;

项目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环保措施有力、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产品等级高,业主经营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扶持政策有保障,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绵阳市游仙区是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与梓潼县、西与涪城区、南与三台县、北与江油市相邻,幅员面积1000平方公里。

辖区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西部涪江及中部芙蓉溪、魏城河谷一带较低,属平坝浅丘相间地形,海拔高度为500米~600米。

2、气候资源

项目区地处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

全区年均降水量1230毫米,年均气温17.9℃,日照1192小时,丰富的水、热、光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3、土地及矿产资源

项目区土壤以紫壤土、黄壤土、冲击沙壤土为主,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区域内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有铁、锰、铅锌、钨、金、银、磷、硫、水晶、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膨润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等56种,矿产地400余处。

4、生态环境资源

项目区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度、气温和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植物生态群落种类繁多;

境内有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带,拥有植物45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2100多种,主要林木树种300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植物60多种。

2.2社会经济条件

绵阳市游仙区是绵阳科技城的核心层,2009年,辖区实现生产总值79.81亿元,同比增长14.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05亿元,同比增长42.1%;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47亿元,同比增长120.1%;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13亿元,同比增长2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5亿元,同比增长24.7%;

民营经济增加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20%;

建筑业总产值29.54亿元,同比增长35.6%;

外贸出口(含代理)4050万美元,同比增长3.8%;

实现财政总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8.4%;

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755元达到1717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0元达到5665元。

项目建设地街子乡幅员面积24.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78个村民小组。

全乡人口12124人,3681户;

岳家村总户数484户,1675人,人均收入5483元;

本项目涉及岳家村3、4、6、7组,现有农户238户,758人。

2.3区位交通条件

绵阳市游仙区境内交通便利,宝成铁路、绵广高速、绵盐公路、绵梓公路和在建的绵遂高速穿境而过。

2009年底,全区通车里程1214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0公里,县、乡公路49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121公里。

2.4现代农业产业基础

绵阳市游仙区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我国西部唯一确立并授牌的“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四川省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试点区”,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农业产业化势态良好。

游仙区积极推进“一基五化”建设,巩固发展粮油、蚕桑、畜禽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规划启动的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支撑。

项目建设地街子乡立足区位优势,以承接郊区蔬菜生产基地转移和全市芙蓉溪中游十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业主带动、项目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蔬菜生产。

全乡发展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年总产值达3600万元,成功创造出蔬菜产业发展的“街子模式”。

该乡引入业主近30户,常年流转土地50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近40%。

岳家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8亩,其中大棚蔬菜700亩。

第三章项目背景

3.1政策背景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

”四川省委省政府2011年在《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产量100亿斤,相当于再造一个成都平原。

”规划标准农田拟在川内100个县(市、区)实施,其中包括在成都、德阳川西平原地区的18个县(市、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

绵阳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省要求,已将发展现代农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010年,绵阳市将游仙区街子乡、新桥镇作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高产农田项目的具体实施地点,在此基础下,游仙区提出要建设“十万亩蔬菜基地”项目,作为当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3.2产业背景

蔬菜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种植业,由于境内生长的蔬菜光热交换充分,生长周期长,菜味香浓、口感上乘,营养丰富,天然生态、绿色健康,美色美味,被消费者誉为“大地菜”。

2009年,四川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15万公顷,产量3176万吨,蔬菜产值达500多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达79.37元。

根据《四川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计划到2012年,全省建成蔬菜产业基地强县30个,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并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种植模式提高单产水平,总产量达3600万吨,实现产业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1、有机蔬菜

根据《创意农业学》研究表明,我国高端农产品稀缺,市场亟待开发。

在未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和各级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

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倡导健康消费,品牌形象深得社会各界的推崇,美誉度不断增强;

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推动特色农业和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的载体,已成为各级政府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彰显区位优势、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得广大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青睐。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达到4.9万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超过5.1万个;

认定的种植业产地面积446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35%左右。

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6000家,获证产品1.57万多个,产地监测面积为1666万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1133万公顷。

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企业)1000余家,产品接近5000个,实物总量210万吨,生产面积280万平方米,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211个。

有机标准是比绿色标准更高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其产品生产基地、加工流程、物流上市等环节都有比上述标准更严格的定义。

绵阳生态环境优良,是四川重要的高品质蔬菜生产区,区域水质、大气等自然环境质量满足有机蔬菜的生产条件。

本项目正是着眼于这种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落户游仙区,参照国际国内有机农产品法规和管理体系开展有机蔬菜生产。

项目将以高品质蔬菜为产品导向,瞄准中高端消费群体,打造出有机农产品高端品牌,以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高、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国外发展速度很快,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60余万公顷。

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施农业十分发达,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综合环境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韩国已研制出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

法、意、德等国大部分设施农业均可进行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可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营养液重复利用能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

设施农业通常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标志。

设施蔬菜种植主要包括蔬菜的温室无土栽培和设施栽培等,通过人工模式或智能技术,按照栽培在设施内蔬菜生长的要求,有效地调控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和营养等生态条件,并消除一些对蔬菜不利的环境因素;

从而使蔬菜在人为作用下的最佳环境中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进品质,调节市场,提高效益。

项目业主作为企业,效益是重点,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需求决定了必须引入设施农业技术,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生产、销售和效益的良性循环。

项目将规划225亩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区,通过现代农业先进设施来提高蔬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以新品种引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管理技术等集成,创建绵阳市一流的蔬菜规模化种植园,打造绿色、有机蔬菜品牌,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对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建成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示范区。

3、木本蔬菜

作为“菜篮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蔬菜如辣椒、白菜、黄瓜等草本蔬菜占据了蔬菜产业的绝大部分,由于花色品种的同质化,这类蔬菜的销售价格往往处于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供求关系在盛收期一度失衡,造成农户种植收益大幅度降低。

木本蔬菜在我国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一般以嫩叶、花、芽等为食,多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部分还具有保健和中药的特征;

木本蔬菜普遍具有生长适应性强的特点,基本无农药投入,是生产有机蔬菜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其为多年生,无须年年播种,因此栽培管理也相对简单,长期种植的生产成本明显比常规蔬菜低,是增加蔬菜花色品种,打造精品、特色蔬菜的良好选择。

近年来,我国对木本蔬菜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野生的木本蔬菜已经能够人工栽培,目前常见的木本蔬菜有香椿、木本菜花树、木槿花、楤木,决明子、海棠花、紫藤、漆树、枸杞等,一些多年生草本,如黄花、芦笋、百合等也归于木本蔬菜范畴。

本项目拟建50亩木本蔬菜种植园,引进和示范种植有保健功能的特色风味木本蔬菜,为都市提供特色精品高档蔬菜,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

4.1指导思想

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现代都市农业高端和产业高端开发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学、循环与低碳经济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应用循环经济学、有机食品学、生态农业等基本原理,根据绵阳市委、政府提出的建设有机农业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三化”发展战略,以社会要效益、地方要发展、农民要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按照“优化一产、发展二产,突破三产”的思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2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利用、配置和保护农业资源,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建设;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实现园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集约、高效,科技先导原则

现代农业,是集约化的高效农业,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本规划突出集约、高效原则。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基础优势,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对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和科技支撑作用,加速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3、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充分把握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城乡居民的消费偏好,选择目标市场,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4、农民增收原则

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

5、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从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不能急于求成,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

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空间的建设目标、内容、重点和步骤,逐步推进。

6、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原则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需要具有长远性、超前性、预见性和整体性,同时又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规划方案在突出主体产业的同时,要用现代农业理念来统领,落实好行动计划及工程项目,使之兼具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4.3规划依据

4.3.1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编制本规划时,必须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农民的发展需要和切身利益。

按照统筹发展的思想,从战略上、规划上对农业发展及其体制机制进行创新。

2、现代农业理论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具体表现为“六用三提高”,即: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3、生态农业理论

生态农业又名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的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达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它是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效结合的大农业,又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4、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着眼于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

基本原则是: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4.3.2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2)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3)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

(4)《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2007);

(5)《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手册》(2006);

(6)《四川生态省规划建设纲要》(2006);

(7)中共中央、四川省、绵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纲要》;

(8)《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

(9)《绵阳市统计年鉴(2009)》;

(10)《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新桥镇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高产农田项目建设规划》;

(11)《街子乡2010年工作报告》;

(12)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税费政策;

(13)公司收集和实地调研的资料。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建设内容

5.1规划定位与目标

5.1.1总体定位

以生态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技术为特色,大力推进高质量高标准蔬菜生产,完善蔬菜加工产业链,实现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模式,成为企业涉足农业领域的成功典型,成为现代农业在蔬菜产业上的先进示范。

为使项目的定位更准确更全面,本规划从目标、功能、产品和形象等四个方面给予科学定位。

1、目标定位

生态、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为主体,农产品储藏、加工配送为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2、功能定位

一是具有现代农业的基本功能,即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效益最大化;

二是具有现代农业示范、科教培训的社会服务功能。

3、产品定位

种植业,蔬菜为主,水果为辅;

养殖业,水产为主,生态鸡为辅;

加工业,鲜切菜加工为主,蔬菜冷冻储藏为辅。

4、形象定位

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园、科普培训教育基地、休闲体验观光基地、农产品加工配送集散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绵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园,为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提供可供参考的样板。

5.1.2总体目标

以安全农产品——绿色、有机蔬菜生产为立足点,以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为支撑,建设“万亩田”生态农业科技园。

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和科技示范平台的构建,通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探索,大力提高在企业引领下的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构建良好的高标准蔬菜产业链,成为当地蔬菜产业的领军企业,示范带动游仙区乃至绵阳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5.2规划建设内容

5.2.1总体建设布局

坚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为主导思想,依托技术单位的技术优势,根据现有基础条件,优化资源配置,集聚生产要素,发挥园区效益为最终目标,科学合理安排园区规划布局。

本章重点阐述第一期建设的规划布局设计和建设内容,第二期作为远景规划,在第八章阐述。

总体建设布局根据现场条件和分区规划的要求,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物应相对集中,整齐排列;

依据场地地势高低和主导风向进行设计。

主要建筑物间距大于15米,温室、大棚整体朝向基本一致,主要道路、沟渠、防护林、绿化按照行业规定参数并结合场地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5.2.2功能区规划及建设内容

项目一期规划建设6大功能区:

设施蔬菜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高效林牧示范区、木本蔬菜种植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科技培训管理中心。

各功能区在布局上相对独立,以利于科学管理;

为解决园区内部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就近处置和尽可能的提高土地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采取多点布置;

充分利用项目区灌溉用蓄水塘堰,发展淡水鱼养殖50亩,列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单独列功能区。

各功能区的分项建设规划如下:

1、设施蔬菜种植区

占地22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玻璃智能温室1栋,2688㎡;

连栋阳光温室6栋,10944㎡;

200亩的单体钢架大棚;

配套喷灌、滴灌设施;

配套建设生产管理用房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