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326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一小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doc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活动的开展。

“一”指一个目标:

让每位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体验到职业的幸福。

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思想重视)

基于学校现实情况,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我校校本教研出发点放在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和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突破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自我提升上。

为此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保障校本教研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成立以校长岳银萍为组长,副校长王梅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负责校本教研的督导;

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校本教研计划。

与校外教研人员的协调;

过程管理与措施落实,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2、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

以教导处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

学校领导实行包级包组责任制,设七个教研组,10个备课组。

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在教导处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3、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

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做到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活动时间。

4、实行校本教研组长例会制度。

每月一次会议,各教研组、备课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汇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

学科间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教研工作不断进步。

5、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完善校本教研考评细则,教导处要加强检查与考评力度,把校本教研纳入对教研组、备课组考评,并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条件之一。

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

每学期评选校本教研先进集体和个人,召开校本教研表先大会。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香(营造氛围)

1、浓郁的学习氛围。

我校自建校以来就提出“四大基本活动”,“读经典书”是其中之一,每周五例会必读经典,全体教师一起大声有计划按步骤大声诵读经典,期末展开读经典比赛。

教研日三个教研组都有一个固定活动“读书分享”把文化素养培训与读书交流分享结合起来。

分学科组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阅读梦飞翔”打造书香教师,构建书香学校。

2、创造研究氛围。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推动研究氛围。

建立长期有效的“打造名师”、“创建名校”机制,教师发展“1245行动计划”,通过成立“青蓝工作室”,实现教师发展“145行动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制定一个教师成长规划。

建立二小分校特色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此档案包括:

校长寄语、个人小档案、学年度教育规划(本学年度和近三年个人规划)、我的教育行动之一(师德学习体会)、我的教育行动之二(读书随笔)、我的教育行动之三(优秀教学设计)、我的教育行动之四(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行动之五(学习传统文化点滴感悟)、我的教育行动之六(课题研究)、我的教育成果。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并通过引导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生涯的整体考虑,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样层层机制营造研究氛围。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注重方式)

校本培训的关键还是在于以有效的形式开展培训活动,扎实落实下去,为此我校注重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进行校本培训。

1、构建体系,实现系统化。

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体系。

培训有专人负责并做到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

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

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

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培训内容体系为:

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由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以教育基础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三方面构成的教师培训体系,具体内容有:

(1)师德培训;

(2)教育法规培训;

(3)教育理论培训;

(4)新课程培训;

(5)教师基本功培训;

(6)信息技术培训;

(7)班主任工作培训;

(8)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培训形式系统化:

日常培训与主题培训相结合,暑期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开设微信平台,我校一共有六个学习微信平台。

2、分级培训,夯实步骤化。

在培训人员上分级进行。

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校在校本研训中,基于教师队伍的差异,分层培养,把教师分成“四”种教师梯队,成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四个精英团队,实现“以老带新,教师帮扶”,形成合力,共同进步,以期最终实现教师发展的个性化。

在培训内容上分级,按步骤序列化推进。

2013年刚建校时,我们校本培训定为:

师德方面,学习校规校纪,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等,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成学校精神;

2014年学习教育教学法规,市县局级师德纲要等,引导教师知法守法,做合格师德教师;

2015年主学“四有教师”,倡导如何做优秀教师,2016年学习各级各类师德标兵事迹,看优质影片,给本校教师拍师德专题片,用各级榜样及身边榜样带动教师做师德高尚的教师等逐级,按步骤培训,循序渐进。

业务方面:

2013年着重常规教育教学培训,包括如何备课,说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些常规教学,先学习学校常规业务规章,手把手教老师们如何备讲批复考,基本教学技能。

班级管理方面,着重班级组织建设,班务常规管理,上下课礼仪,放学路队等,最基本的班主任常识及基本技能。

2014年着重学科课堂基本模式探究培训,各学科同一课型形成基本教学模式,人人都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老教师上引领课;

班级管理着重班级文化的布置,班主任技巧等方面的培训,2015年着重“三模五环六度”教学模式探究培训,实现学校“和乐教学”理念,打造高校课堂,班级管理着重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主任智慧培训。

2016年着重“开展有效课堂达标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为主题,以“激发兴趣、掌握方法、把握规律、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培养品格”为着力点,以“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展示、学会评价”为目的,各学科围绕学校教研主题,进行“有效课堂达标”专题研讨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班级管理着重如何举行主题班会中队会,落实德育体系方面的培训。

就这样校本培训分级,按步骤,从基本到合格到优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专题培训,落实针对性。

专题培训是渗透在分级培训之中的。

无论是师德师能还是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教师教育培训,我校都有学年主题,月度主题。

如按年份2013年“三和理念流淌心间”主题师德培训,2014年业务培训以“我来解读新课程标准”主题,2015年“智慧班主任成就优秀班级”的主题班主任培训,2016年落实“三模五环六度”教学模式,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这样针对学校教师现在序列化开展,落实了效果。

4、活动开展,强化丰富性。

我校校本培训围绕主题,分级分步骤开展各种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自我提升,达到教师教育培训的目的。

活动开展分为常规活动,主题活动,大型活动。

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每天在校园“基本功练习台”上练习粉笔字。

开展“三课”和“三笔一话一技”训练活动,每学期举行“普通话比赛”,第一届“做文明人,说普通话”第二届“师德散芬芳,普通话显文明”,第三届“木铎今声”师德演讲与普通话结合。

让教师在实践中培训锻炼提高。

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读书分享交流;

每月一次读书笔记评选;

每学期上交两篇教育故事或征文比赛,每学期主持或参与一次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观念,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开展五项学术论坛,每学期两次。

以“读书论坛”为主线,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蕴;

以“行知论坛”为依托,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以“先锋论坛”为向导,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

以“教师论坛”为平台,凝练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

以“德育工作论坛”为阵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技能。

这样开展教师沙龙和论坛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每学期我校除了积极参与县师训、教研室安排外出学习外,每学期都会派老师参加“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观摩会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师参加,组织班主任到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每学期全校教师基本外出轮训一遍。

目前到过南京、无锡、北京、扬州、泉州、曲阜、济南、黄山、郑州等地学习。

每学年,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座、讲学,邀请县教研室语数外教研员、一小黄磊校长,名校长裴长红进行学科案例分析及专题讲座。

邀请上海儿童作家秦文君做《阅读与教师文化底蕴》报告,善朝文化集团张军团老师做《智慧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专题讲座,河南省心理专家王海勇教授做《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多次邀请信阳市家庭教育专家王仁元教授做《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家校如何沟通》。

通过系列“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拓宽了教师视野,开阔了老师胸襟,提高了教师自身素养及能力,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十一小的最美教师评选有十个方面最具奉献之美、最有爱心之美最实育人之美、最佳教学之美、最勤学习之美、最具悦纳之美最具活力之美、最具孝心之美最佳才艺之美、最善着装之美。

依据每月常规检查,涵盖教学能力,班级管理,师德师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丰富多彩的常规活动都是融入到教研会和例会中,以会促训,把教师培训时间化零为整,简单易操作,让培训接地气,老师张弛有度,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例如在例会上读经典,教研会上读书分享,把书香教师落到实处。

利用例会,我们观看观看与教育有关的经典电影,我们观看了教育信仰与教师人生。

《黑板》《凤凰琴》《美丽的大脚》。

二、教育理想与音乐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弦动我心》。

三、教育追求与专业智慧。

《死亡诗社》《蒙娜丽《心灵捕手》。

四、学生成长与人间真情。

《跑吧,孩子》《天堂的颜色》《草房子》《家庭作业》)观看影片增加例会趣味性,也通电影的生动性、直观性、生活性及知识的复合性让师德师风建设更为人性化,更有感染力,更能提升学识与品位。

我校就是这样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方式开展各项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培训立体化,生动化,实效化。

四、几点建议: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

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但要开展好校本培训,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要开展好”走出去,请进来“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逐级负责、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协调高效的立体的培训网络格局。

我校的 

校本培训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在局领导下,县师训、教研室指导下,校本培训犹如春雨一样降落在息县教育这一鉴池塘里,浸润出了朵朵开放的小荷,能正真形成了“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的景象!

只要坚持以校为本,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进完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潜能必将进一步激发,教师各项素养必将进一步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6年4月5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