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42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文档格式.docx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

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

2:

采用厌恶治疗的方法,在章某洗手的同时放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电视或音乐,或者制造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甚至厌恶的事情发生,不断责备章某,让他觉得是自己洗手行为引起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让章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洗手的同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但采用厌恶疗法一定要注意到这种疗法的消极影响,做到适度原则。

同时消除他的过分厌恶情绪。

3:

采用满灌疗法,把章某手弄脏,平时不让他去洗手,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允许洗手。

可以把手弄得很脏很脏,让他意识到即使不经常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让他觉得即使不去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手脏没什么大不了的。

4:

认知疗法。

首先,通过发现并改变来访者对反复洗手这一事件的错误认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

然后才循序渐进地给予治疗与改变。

二、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

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

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

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

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

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

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

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

1

治疗。

钱某的问题应该属于焦虑,其特点是她的焦虑情绪并没有明确的对象。

而是在钱某身上还有非常明显的躯体症状,具体表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

因此,在诊断时可以考察一下她的病程情况,如果超过六个月可以考虑诊断为广泛性焦虑,即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在咨询中可以使用

1、支持心理治疗:

包括劝慰、鼓励、适当的保证、对钱某的躯体症状进行清晰而令人信服的解释。

让钱某认清此病是功能性的,并非是身体某一器官患有重病,以减轻钱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使轻症患者焦虑得以解除。

2、肌肉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并有诱导入催眠的作用。

咨询实习案例

1、张某,女,25岁。

自述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时常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好几天都心里不舒服。

近几天,由于和某个同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所以和好几位同事说了。

结果,有一位同事对她说:

“受了点委屈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都说一遍。

”她听了非常苦闷,感到周围人都不理解她。

提问:

1.你在意别人的看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看法?

2.你因为听到别人的只言片语而不高兴,在不高兴时有一些什么表现和体验?

3.你说的不舒服是指的是情绪方面还是躯体方面?

4.小摩擦是怎么回事?

5.你同事讲你像祥林嫂怎么会如此难过?

6.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

举个例子?

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

咨询参考:

●张某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障碍,并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

错误的认知。

●在咨询中,可以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张某对他人的看法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同时帮

助她认识到因为一个同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周围人都不理解我”的错误认知。

2、陈某,高一女生。

由于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了一所市重点中学,所以学习成绩在班中处于落后的位置。

近几个月来,她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

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对那些自以为无力完成或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得任务都轻易放弃了。

1.你能考上重点中学这说明了什么?

2.如今的落后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3.你对落后是怎么看的?

4.这些缺点怎么你会放得这么大?

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5.这些弱点其他人有吗,他们是怎样看待的?

6.你努力做了些什么?

7.效果如何?

8.对于这些有没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和余地?

你试一下,如重新思考就能使感觉好一些?

●陈某的主要问题是自卑。

在考入重点中学后,自我评价明显降低,而由于成绩的因

素,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在咨询中,应当帮助她找到自身的长处;

帮助她获得成功体验;

帮助她正确认识自

己成绩下降的原因。

3、李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

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一进入大学后就比较自卑。

为了掩饰家庭的贫困,因此进入大学后,就借了不少钱,想和同学一样。

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因此钱也一直没还上。

曾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实施后几乎都是半途而废。

现在将近毕业了,他感到自己不行,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底层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前途,不可能为父母光耀祖宗了。

提问参考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构成自卑,抑郁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自卑,抑郁。

认知曲解:

过于理想化地对待自己的发展前景。

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和自己。

调整看法和不合理信念,理性地对待现实并做切实的努力。

4、李某,女,40多岁。

她十分担心自己在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儿子,生怕他考不上大学,儿子现在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

每次看见儿子做完作业想帮忙做家务时就阻止他,要儿子继续复习,甚至连端茶盛饭之类的事情都替儿子代劳了。

可儿子和丈夫却并不认同她的这种教育方法,因而她经常为此和丈夫发生争吵。

现在她的内心十分苦闷。

你担心孩子,担心什么?

你怎能现在就断论儿子会考不进大学?

你是如何评价你孩子在班中的学习成绩和所处的状态?

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做些家务?

你为孩子节约时间,孩子就一定学习很有效果?

你认为你们家的气氛如何?

你们3人世界的沟通如何?

你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面是否看法一致?

你和丈夫小吵小闹对感情的发展和亲子的沟通是否有好处?

李某的主要问题是无端烦恼,对儿子考大学这件事,产生了没有充分理由的烦恼,从而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对儿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并进而引发了家庭中的矛盾。

在咨询中,应当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烦恼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中生有的。

同时也要

帮助来访者对儿子高考这一事件建立起理性的认识。

5、章某,男,16岁。

1.你是么时候开始反复洗手?

2.反复洗手后有什么感受?

3.如果不洗手会怎么样?

4.是什么想法支配你不洗不行?

5.你每天要用去多少肥皂?

6.你对你的洗手行为有什么看法?

7.你有没有想过办法来调整自己?

8.调整有没有效果?

我们是否来试一些方法调整,这些方法一般都有一些效果?

章某是强迫行为,本人认识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认知疗法,或行为疗法,例如思维阻断等;

6、赵某,34岁,男,硕士。

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玻璃突然碎裂划伤行人的报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每当他看到玻璃时,就会难以控制地想着玻璃会不会突然碎裂。

尽管他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会去想。

最要命的时,他本人的办公桌旁就是窗户,他每天上班就是在与自己脑中关于玻璃碎裂的想法做斗争,根本无法安心工作。

因此前来求助。

1、赵某属于什么问题?

2、具体有哪些表现?

3、你会如何去帮助赵某?

强迫思维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脱敏、厌恶、行为中断……);

催眠疗法。

7、赵某,女,45岁。

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

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

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

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提问

你丧偶以后的心情如何?

那为位同事对你如何?

你怎么会突然发现你对那位同事产生感情?

你的同事是否感觉到你有一些情感方面的意向?

你是否对他有过暗示?

他的反应如何?

他的家庭情况如何?

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对他的这份感情?

在这个感情的冲突面前你打算如何应对?

你认为保持怎样的状态对你和同事都不构成打击和伤害?

●赵某的主要问题是趋避冲突,既想得到男同事的感情,又不愿意为此而落下恶名。

●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在不违反婚姻法规的前提下,引导赵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启

发她自己做出选择。

8、吴某,女,25岁。

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

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

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

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

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

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

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你开始对主管的影响如何?

他对你的企图开始是否有所觉察?

你的主管除了要拥抱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和企图?

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事后他的态度如何?

你对主管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你能讲讲对现在工作的利和弊?

你现在有2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主管对你的好感,一个是对工作的择和辞。

请你分别谈谈自己在处事方面的自己的标准?

你是否把这些困扰和父母和亲朋好友谈过,讨论过?

你对工作,交友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和愿望?

●吴某的主要问题是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方面工资待遇高、企业有发展前途、同

事关系融洽;

另一方面新单位离家太远、以后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位主管。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对种种的矛盾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启发来访

者做出自己的选择。

9、甄某,女,41岁。

37岁时生了一个儿子,非常可爱、聪明,再加上中年得子,所以深得她与丈夫的疼爱。

但爱子不幸于几个月前夭折了,当时丈夫伤心欲绝。

自己虽然也很伤心,但仍劝丈夫节哀。

当时丈夫就指责她为什么不像他这样难过,因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甄某因此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同事都说她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的儿子是怎样夭折的?

当时你和丈夫的心境如何?

你们两当时有些什么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