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449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相反国语言教案10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

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

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

你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北方是谁的家?

它是什么样的?

南方是谁的家?

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

(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

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

(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五、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

”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

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

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

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

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

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第2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月亮船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

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

这是谁?

他怎么了?

蒲公英为什么哭呢?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

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蒲公英看见了什么?

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

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

(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

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

(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

知道哪里呢?

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

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

shy;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

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

“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

”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

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

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

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

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3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我最爱祖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标:

“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

”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最爱谁?

最喜欢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

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

为什么?

  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

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同时欣赏《国歌》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

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

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第4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春节风俗由来教案(附教学反思)

  刚刚过完春节,很想让孩子们了解一下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风俗贴对联、穿红衣、燃放烟花爆竹等是如何而来的,这些对孩子认识自己的国家很有意义,所以我设计《春节风俗》这一教育活动。

  1.理解的情节和内容,了解中国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2.认读字、词“年,春节”。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

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难点:

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长辈们会给自己压岁钱,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自制小对联、年兽的挂图、汉字卡

  1.导入:

  师:

小朋友们,寒假我们在家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个呀?

(出示小对联)

  幼:

……

这个就叫做“对联”,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家门前贴这个对联,还会放鞭炮、烟花。

现在老师要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家门前贴对联,放鞭炮。

  2.听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专门靠吃人填饱肚子,而且特别喜欢吃不听话的小朋友。

哇!

那怪兽长什么样子?

(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有关怪兽的故事)

这只怪兽长得跟狮子很像(出示年兽的挂图),但是它比大象还要大,爪子也长得很长很长。

哇……

人们给这只怪兽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年兽”(出示汉字卡“年”)。

为什么叫“年兽”呢?

因为这只怪兽每逢365天就会出来吃人,而每年有365天,所以人们就把这只怪兽叫作“年兽”。

还有这只年兽都是在天黑以后才出来,天快要亮的时候就跑回山里去了。

因为年兽会吃人,所以大家都很怕它,但又没有办法消灭它。

直到有一年,年兽闯进一个小村庄,遇到有一家门前挂着红布帘,穿着红衣服的人,还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燃放爆竹玩耍,爆竹点燃以后发出“啪啪”的响声,年兽看到火光,听到响声后,掉头就逃走了。

于是,大家知道了这只年兽害怕红色,害怕响声,还有害怕光线,所以每年到了年兽快要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在家门前挂上红布,也就是我们现在贴的对联;

穿上红色的衣服,所以小朋友们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穿上新衣服;

燃放爆竹,也就是小朋友们现在玩的鞭炮了。

还有年兽出来的那天晚上,大家都会躲在家里,全家人一起吃晚饭,这一餐饭我们现在叫“年夜饭”。

到了第二天,大家才会出门,见到别人就会说“恭喜”,长辈还会给孩子们压岁钱。

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节”了(出示汉字卡“春节”)。

  3.智慧启迪:

小朋友们,我们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贴对联、穿红衣、放鞭炮?

  (引导幼儿说出赶走年兽。

这些是我们中国春节特有的风俗。

那春节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的晚饭叫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年夜饭)

  4.识字游戏:

现在小朋友们来看(拿着汉字卡),谁跑到了老师的头上呀(把汉字卡放头上)?

谁又跑到了老师的手臂上了(把汉字卡放到手臂上)?

  5.活动延伸(家园共育):

小朋友们还记得刚才老师记的故事吗?

请你们回家后也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讲一遍。

  1.刚刚过完春节,孩子们对贴对联,穿新衣、放鞭炮这些事情还记得很清晰,加上我用故事引导,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并且了解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要这样做。

  2.本班的幼儿对怪兽,一年的天数,古代等都有一定的认知,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3.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的语言有欠生动,缺少与孩子的互动,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力度不够。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丰富自己的语言,多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多设计些问题和游戏与孩子们互动。

第5篇、大班语言有趣的象形文字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象形文字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字。

是用图画的外部形状演变成的汉字,这是我国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古老文明历史。

大班幼儿年龄在6周岁左右,以往他们通过语言阅读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所以有了简单汉字的基础。

而且考虑到孩子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到时候识字量就会相当大,所以我觉得(有趣的象形文字)这个语言活动有必要在大班开展。

让孩子们多认识一些汉字,了解有趣的象形文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中国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汉子的兴趣,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1.知道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了解汉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并能与之对应的现代文字进行匹配,.激发幼儿认字的积极性。

  3.知道汉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而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象形文字图片、食品包装盒若干。

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若干。

  一、故事导入,了解汉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讲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正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写字的作用”。

大家要认真倾听,老师讲完后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2.故事结束,师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蜜蜂要在树叶上咬三个洞?

(2)蚂蚁为什么也在树叶上咬三个洞?

(3)蜜蜂和蚂蚁商量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呢?

  3.引出主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认字写字很重要

  二、认识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

  1、出示象形文字字卡“⊙”。

提问:

这个图案像什么?

  2、3、4、5、6、小结:

这就是我们古人发明的一种文字,叫象形文字。

  引问:

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三、欣赏故事动画,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

  1、欣赏动画短片。

  2、提问:

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事情的?

这些方法好吗?

  3、小结:

象形文字是一种古代的造字方法,因为古代还没有汉字时,人与人交往,表达意思,就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这种方式来表达,从而创造出这种造字法“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我国古人造出来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是我国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古老文明历史。

  四、学识象形文字与对应的现代文字。

  1、出示图片:

幼儿认读现代文字。

  2、请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汉字和那些图画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把象形文字和现代汉字连线,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幼儿开展“给 游戏:

1、看谁猜得对

  区角活动:

找朋友(意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在区域角中摆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对应的现代文字字卡,让幼儿开展“给文字找朋友”活动。

还可渗透一些不曾认识过的象形文字字卡,让幼儿根据图形(象形文字特点)来找出与其相匹配的现代文字

  孩子们对于动画片十分喜欢。

因为它就是把象形字动了起来,就象真的事物在动,但同时又是一个个的字,很形象生动。

考虑到年龄,于是就在动画片中寻找了6个最基本的字:

日、木、雨、田、山、夫。

先让孩子们来找找现在的这些字配配对。

自己画画,自己连连。

第6篇、大班语言我是中国娃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这个他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都是中国娃。

使幼儿感到祖国的壮美,同时也为自己是中国娃而感到骄傲自豪。

  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

  2.PPT:

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

  3.音频:

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

  “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

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

中国在哪呢?

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

  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

(看看它像什么呢?

)”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

  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哪是我们国家的文字?

你们认识上面的字码?

观察一下上面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四、欣赏儿歌《我是中国娃》

  1.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师幼朗诵儿歌,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放“国歌”,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国歌想起时,我们要起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

  附:

《我是中国娃》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活动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

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7篇、大班语言有趣的汉字教案反思

  活动思路:

  大班幼儿对文字符号有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自己认识的文字,学着辨别一些相近的字,开展此次活动。

增进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为人小学做好准备。

  1、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和特点。

  2、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及有趣的偏旁部首。

  3、培养幼儿合作、协商的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区域游戏以及教育活动的过渡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汉字的机会,一部分汉字幼儿已经认识,对汉字的认读有较强的愿望。

  2、物质准备:

汉字知识PPrr、各个关节都会动的小人偶、字卡等。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象形字与会意字的特点,知道文字的目的及用途。

  引导幼儿用合作的方式表现汉字,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分工、协商。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和简单特点。

  

(1)出示甲骨文的P阳图片,了解甲骨文的特点。

  教师:

小朋友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