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70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格式.docx

释了这一概念的涵义,即把人的心灵从低处引向高处,从虚幻引向实在,从黑暗引向光明,从意见世界引向

真理世界,臻达永恒的善的境界。

故选D。

5、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旧知识的巩固,并积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

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

理论主要是()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学习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

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故选A。

6、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是()。

A、《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解析】《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

拉称这种现象是()。

A、自我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

【解析】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8、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嘴巴。

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该教师的做法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

康,违反了不能体罚学生的规定。

9、教师除了进行教学研究指导学习之外,还有()。

A、教学管理的权利

B、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

C、行政管理的权利

D、行政监督的权利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

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

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

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0、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

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1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的是()规律。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辨证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辨证统一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辨证统一

【解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即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也即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

辨证统一规律。

1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由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布鲁纳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

构,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根据学科结构再来掌握具体的知

识。

13、教师通过平常的观察记录,与学生的交流和谈话,以及多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等

多种信息,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评估,这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注参照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题干中

“多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等说明是形成性评价。

14、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教育万能论

B、儿童中心说

C、遗传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解析】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地进行教育的出发点。

如果片面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形

成遗传决定论的教育思想,过分夸大人的自然素质的作用,否定或削弱社会关系和后天教育的决定性意义,

从而使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践。

如果单纯强调人的社会性,就会导致环境决定论,过分重视教育和社会关

系的联系,忽略人的自然素质在教育中的意义,从而在教育实践上犯主观主义错误,忽视人自身发展的客观

规律性,最终限制了学生多种潜能的充分、和谐发展。

15、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属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行为主义主要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

结,而联结的加强都是由强化形成的。

16、()是调整教师劳动和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依法执教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解析】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

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关爱学生是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

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取得教师资格所需条件的是()。

A、国籍

B、品德

C、学历

D、民族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所需的条件有:

国籍、学历、品德。

但是不限

民族。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D、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五个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19、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

20、“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

形式;

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全社会盛行

“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身的主要门路。

2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他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是《普通教育论》。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在教育学上的贡献在于把道德

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

22、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

方面的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D、智力、美育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

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23、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

A、中心角色

B、辅导者角色

C、主导角色

D、旁观者角色

【解析】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

与“催化剂”,扮演辅导者的角色。

24、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上

C、取法乎中

D、无法即法

【解析】教师人格修养的两个根本问题,一是修养的策略问题,二是修养的尺度问题,修养的策略是指“取法

乎上”的策略。

“取法乎上”的策略是指教师的人格修养以价值和人格理想的确立为前提,从高处着眼进行修

养。

25、立足岗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乐于承担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认真制订保教计划,精心备课,组织活

动,这反映了教师的哪项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文明廉洁

B、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C、教书育人,因材施教

D、关爱幼儿、家园共育

【解析】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

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26、“拔苗助长”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式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7、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方式不包括()。

A、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B、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C、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D、教育中调整学生的态度

【解析】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中包括: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教育

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28、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A、素质教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创新教育

D、终身教育

【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2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守恒性

B、客体永久性

C、自我中心性

D、可验证性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

有守恒概念;

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0、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解析】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31、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

A、推理

B、规则

C、判断

D、概念

【解析】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

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概念是思维操作的

基础,从命题到判断和推理,都是靠概念进行的。

32、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泛智”思想的百科教育家是()。

C、杜威

【解析】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

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3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A、教学策略

B、教学过程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设计

【解析】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

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是固定不变的东西。

34、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

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A、准确了解问题

B、提供理论指导

C、预测并干预学生

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解析】题干中所说明的是教育心理学的预测并干预学生的作用。

35、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能力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主题教育论

D、成就动机论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

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36、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均属于()范畴。

A、教师职业道德

B、教师职业责任

C、教师职业纪律

D、教师职业原则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

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

教师荣誉等。

37、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解析】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大学》、《中庸》、《孟子》都不

是教育文献。

38、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

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A、继续教育

B、终身学习

C、学习教育

D、成人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

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39、王老师上课时从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此种做

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反馈调节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最优化原则

【解析】反馈调节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

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40、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解析】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

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

强度的感觉。

41、教师公正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A、学生心理和学生生理

B、学生个体性和学生主动性

C、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

D、学生主动性和学生集体性

【解析】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包含正当权利

的维护和平等,要求教师做到对各种正当权利的保护以及平等对待和关爱学生。

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

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方面。

42、()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C、中国人民

D、民众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符合条件的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

43、教育文献()最早概括提出了“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规律。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解析】“教学相长”与“及时而教”均出自《礼记·

学记》。

44、教育法律关系依据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关系。

A、调整性

B、保护性

C、平权型

D、层次性

【解析】根据教育法律关系依据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隶属型教育法律和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选C。

45、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其中,个人品德的

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46、()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学而不厌

【解析】爱岗敬业精神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47、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最基本方法是测验法。

选A。

48、()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A、班级

B、年级

C、学生

D、班委会

【解析】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

49、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A、斯宾塞

B、洛克

C、麦克费尔

D、科波菲尔

【解析】课程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

塞。

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50、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学生的权利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

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

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5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A、道德素质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

成分。

52、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

“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

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

”班主任的说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解析】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处在发展过程中。

题干中学生现在的成绩差,

老师就否定他当科学家的梦想,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53、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学习

B、交往

C、思考

D、实践

【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追求,这种师德修养需要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这样才能内化为自身人格品质的一部分,才能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精

神力量和行为依据。

54、教师有权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属于教师权利中的()。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解析】民主管理权是指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

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55、未成年人在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教育。

A、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行为方式

B、文化知识,思想政治或者法律知识

C、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

D、文化知识,职业技术或者道德规范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

未成年人在被收容教养期间,执行机关应当

保证其继续接受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

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

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56、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