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387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库Word格式.docx

A.孟子B.孔子C.庄子D.李斯18.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是()

A.祸起萧墙B.贻笑大方C.五十步笑百步D.望洋兴叹19.《寡人之于国也》阐明的孟子的治国思想是()

A.施仁政,行王道B.无为而治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0.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的是()

A.尽心焉耳矣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D.则焉用彼相矣?

21.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

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2.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孟子B.庄子C.荀子D.孔子23.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B.后世必为子孙忧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4.下列文章中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的是()

A.《秋水》

B.《赵威后问齐使》D.《论学问》

C.《寡人之于国也》

25.《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外篇”有()

A.15篇B.11篇C.9篇D.7篇26.庄子《秋水》的主旨是()

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7.《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

2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8.《秋水》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水的壮观C.增强行文的气势

29.《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河伯B.北海若C.伯夷D.河伯和海30.下列句子中,“之”字作代词用的是()

A.斯天下之民至焉B.大军不知广所之

C.顷之,家居数岁D.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31.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却宾客以业诸侯B.五亩之宅C.顷之,家居数岁D.秋水时至3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是()

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B.一夫夜呼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客何负于秦哉33.《谏逐客书》进谏的对象是()

A、秦二世B、秦穆公C、秦王赢政D、秦惠王34.《谏逐客书》选自()

A.《史记》B.《汉书》C.《新五代史》D.《古文苑》35.《谏逐客书》中的“书”是指()

A.文书B.书信C.上书D.书法36.《谏逐客书》最主要的说理手法是()

A.从小到大层层递进B.从大到小加以说明C.采用比喻和寓言手法D.采用正反对比手法37.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的是()

A.吕不韦B.司马迁

C.李斯D.贾谊

38.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39.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3

()

A.归纳法B.演绎法

C.类比法

40.《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向事物之间的比较

是()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42.唐宋八大家中,首倡创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43.散文具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独特风格的是()

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宗元44.《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这里“书”是指()

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45.欧阳修的作品集是()

A.《新五代史》C.《王荆公集》

B.《欧阳文忠公集》D.《昌黎先生集》

4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文体是()

A.史论文B.人物传记C.政论文D.策论文47.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A.王安石B.司马光C.欧阳修D.苏轼48.在文学思想上主张文章应“有补与世”“以适用为本”的是()A.王安石B.苏轼C.黄庭坚D.欧阳修49.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提出()

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B.文以明道

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独抒性灵,不拘格套50.“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醉翁是指()

A.白居易B.司马光C.欧阳修D.陆游

51.近代最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4

A、梁启超B、鲁迅C、胡适D、周作人52.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韩愈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53.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沈从文B.茅盾C.鲁迅D.巴金54.下列不是鲁迅杂文集的是()

A.《热风》B.《坟》C.《呐喊》D.《二心集》55.《灯下漫笔》的文体类型是()

A.小说B.记叙文C.杂文D.散文集56.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A.《语丝》

B.《莽原》周刊

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

57.《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的固有文明B.帝国主义者C.中国的奴隶制度D.一治一乱两种时代

58.“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个论点针对的是()A.反动派所颂扬的“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B.动荡不安的时局

C.提倡复古倒退的反动逆流D.老百姓的愚昧落后59.突出表现了鲁迅对中国国民性弱点和病根的认识的小说是()

A.《风波》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伤逝》

60.《灯下漫笔》中有:

“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

说是没有行市。

幸而终于,暗

暗地有了行市了:

六折儿。

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

后来又涨了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斤两。

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这段话说明了()A.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B.已进入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C.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D.扫荡这些食人者,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61.《灯下漫笔》中所说的“第三样的时代”指的是()A.汉族的发达B.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C.人民不及牛马D.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62.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这里“先儒”是指()

5

A.欧阳修B.柳宗元C.韩愈D.孟郊129.“节显治事堂”反映了段太尉性格的()

A.刚勇B.柔中见刚C.仁慈D.廉洁130.《段太尉逸事状》写段秀实赴郭晞军营,是为了表现他的()

A.仁信爱民B.识见卓识C.高风亮节D.刚勇无畏131.《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以勇气制服的人是()

A.郭晞B.焦令谌C.朱泚D.白孝德132.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宗元133.“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出自()

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134.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的文艺创作思想是()

B.《故都的秋》

D.《论学问》

C.《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36.《东坡乐府》是苏轼的()

A.文集B.诗集C.词集D.曲集137.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明朝末年曾参加过()

A.几社B.复社C.白莲社D.船山学社138.下列属于侯方域的文集的是()A.壮悔堂文集

C.渭南文集

B.乐章集D.昌黎先生集

A.顺叙

B.倒叙

C.平叙

D.插叙

140.《马伶传》一文的文体是()

A.传记B.游记C.回忆录D.随笔141.《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

C.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142.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11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C.异哉!

马伶之自得师也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143.《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A.李伶B.严嵩C.顾秉谦D.杨继盛144.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146.下列作品运用了倒叙手法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D.《风波》

C.《米龙老爹》

147.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茅盾B.鲁迅C.郭沫若D.成仿吾148.擅长用“自叙传”的方式进行写作的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作家是()A.鲁迅B.巴金C.郁达夫D.茅盾149.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岛的作家是()A.闻一多B.郁达夫C.艾青D.戴望舒150.《故都的秋》一文选自()

A.《话匣子》B.《闲书》C.《屐痕处处》D.《往事》151.郁达夫的最后一本散文集是()A.《春风沉醉的晚上》

B.《屐痕处处》C.《薄奠》D.《闲书》

味永,这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是()

A.比喻和类比B.比喻和对比C.借代和类比D.借代和对比

152.郁达夫曾担任主编的文学刊物是()

A.《收获》B.《创造季刊》C.《莽原》D.《现代》153.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风格是()A.感情真挚、格调清丽B.歌颂母爱与自然C.追求光明、文笔清新D.绮丽纤侬154.巴金的描写旧家庭的腐朽和对人性的摧残的作品是()

12

A.《寒夜》

B.《灭亡》D.《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155.《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

A.议论文B.抒情散文C.游记散文D.叙事散文156.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

A.《雾》《雨》《电》B.《家》《春》《秋》

C.《幻灭》《动摇》《追求》D.《春蚕》《秋收》《残冬》157.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A.《寒夜》B.《家》C.《生之忏悔》D.《灭亡》158.《爱尔克的灯光》选自巴金的散文集()A.《静夜的悲剧》C.《生之忏悔》

B.《旅途随笔》D.《龙·

虎·

狗》

A.巴金B.余秋雨C.史铁生D.钱锺书160.《爱尔克的灯光》中,“我心灵的灯”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B.美好希望的坡灭和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61.与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主题相近的作品是()

A.《寒夜》B.《爱情三部曲》C.《憩园》D.《家》162.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对姐姐悲惨命运的回忆诉说,主要目的是()

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B.揭露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罪恶C.表达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D.怀念姐姐,悼念亡姐的不幸163.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心灵的灯”的引导164.《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之字是()

A.业精于勤B.长宜子孙C.克己复礼D.诗礼传家165.下列对《听听那冷雨》的描述不准确的有()

A.勾画出一个白发游子的形象B.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

C.表达了对悲剧式爱情的追怀D.描写了初春季节漫长雨季的感受166.《听听那冷雨》中\疏雨滴梧桐\句出自()

13

A.李清照的《声声慢》B.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C.白朴的《梧桐雨》D.秦观的《浣溪沙》

167.《听听那冷雨》一文时空不断变化和转移,文中没有写到的地方是().

A.大陆B.台湾C.美国D.英国168.余光中属于()

A.七月诗派B.九叶诗派

C.朦胧诗派D.蓝星诗社

169.文章流露出世事沧桑、韶华不再的心理感受的是()A.杜甫《望岳》

B.王维《终南山》C.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D.白居易《长恨歌》

C.《务虚笔记》D.《墙下短记》

173.《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174.《我与地坛》意在言外,落笔地坛,却着重表现()A.父亲对儿子的爱B.爱子对父亲的爱

C.母亲对儿子的爱D.丈夫对妻子的爱

175.《我与地坛》:

“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的苍凉.”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B.比喻C.夸张D.借代176.以知青生活和残疾人命运为创作题材的当代作家是()

A.张洁B.沈从文C.史铁生D.茹志娟

177.《我与地坛》中,让人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178.《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

14

A.方舟B.沉重的翅膀C.爱是不能忘记的D.祖母绿

182.文风优雅醇美,以“人”和“爱”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当代著名女作家是()

A.舒婷B.宗璞

C.张洁D.茹志鹃

183.《拣麦穗》中写到柿子树顶上的“小火柿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B.比喻

C.对比

D.象征

184.“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点是()

A.天真烂漫B.爽朗风趣

C.坚毅执着D.自强不屈

185.《拣麦穗》开头部分的作用是()

A.先声夺人B.内容的涵盖C.开门见山D.造成悬念194.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形成于()

A.汉代B.唐代

C.西周D.宋代

195.配合着音乐歌唱的艺术形式是()

A.诗

B.词

C.曲

D.赋

196.词的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分是根据()

A.字数不同B.结构不同197.曲兴盛于()

A.唐.B宋C.金D.元198.曲不同于诗词的独特之处是()

A.押韵B.为长短句C.用衬字D.和乐199.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A.诗

B.词

C.曲

D.赋

C.曲调不同D.音乐不同

200.被称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学形式是()

15

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20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易经》B.《诗经》C.《楚辞》D.《乐府诗集》202.《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保存民歌较多的是()A.风B.小雅C.颂D.大雅

203.在语言形式上,《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在表现方法上,《诗经》的民歌则多用()A.铺陈手法B.赋的手法C.比兴手法D.象征手法

204.《诗经》中周王朝王畿附近的音乐是()

A.《国风》B.《雅》C.《氓》D.《颂》205.《诗经》中收录的诗歌的时间断限是()

A.西周初到春秋末年B.西周中叶到春秋中叶C.西周初到春秋中叶D.西周中叶到战国初年206.《诗经》中的地方乐歌主要收录在()

A.《国风》B.《雅》C.《氓》D.《颂》207.《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是依据()A.音乐的不同B.地域的不同C.内容的不同D.时代的不同208.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A.讽喻诗B.弃妇诗C.田园诗D.爱情诗209.《氓》选自()

A.卫风B.郑风C.秦风D.齐风210.《诗经》中的“风”诗总共收录诗歌()

A.305篇B.160篇C.105篇D.40篇

211.《诗经》的句式是()

A.以四言为主B.以五言为主C.以七言为主D.以杂言为主21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山居秋暝》B.《短歌行》C.《关山月》D.《氓》213.《诗经·

氓》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14.《诗经·

氓》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16

A.比B.兴C.赋D.比兼兴

215.《楚辞》的编纂者是()

A.屈原B.宋玉C.刘向D.东方朔216.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A.讲究格律C.好用“兮”字

B.注重对偶D.语言整齐

217.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新诗体是()

A.诗经B.楚辞C.汉赋D.乐府21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A.李白B.曹操

C.屈原D.陶渊明

219.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新的诗歌样式是()A.四言体B.乐府诗C.楚辞D.歌行体220.《国殇》选自()

A.《九章》B.《九歌》C.《天问》D.《渔父》221.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A.《离骚》B.《九章》C.《九歌》D.《卜居》

222.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B.对比描写C.场面描写D.象征暗示22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

A.《九歌》B.《九辩》C.《九章》D.《天问》224.《楚辞·

九歌·

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225.“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

A.对《诗经》的评价B.对《楚辞》的评价C.对《汉乐府》的评价D.对唐诗的评价226.汉乐府民歌中较多的是()

A.抒情诗B.叙事诗C.山水诗D.咏史诗227.西汉王朝掌管音乐的机构所采集的歌词称作()

A.乐府诗B.格律诗C.古风D.骚体诗228.在汉乐府民歌中,西汉多用杂言,而东汉则基本为()

17

A.四言B.五言C.六言D.七言

229.流传至今的汉乐府民歌,大都收集在()

A.《东坡乐府》B.《乐府诗集》C.《东篱乐府》D.新乐府诗230.“乐府”的本义是指()

A.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B.西汉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C.乐府演唱的诗歌D.东汉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231.搜罗乐府诗歌最为完备的是郭茂倩的()

A.《礼乐志》B.《宋书乐志》C.《乐府诗集》D.《续汉书礼仪志》232.“呼儿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鯉魚」、「素书」是指()

A.書信B.相思

C.馈贈之物D.待客之物

233.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B.汉乐府民歌

234.《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感叹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未成,忧从中来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235.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苍凉悲壮B.沉郁顿挫C.慷慨悲凉D.豪迈悲壮236.《短歌行》在体裁上属于()

A.乐府旧题B.新题乐府C.新乐府诗D.楚辞体237.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D.王粲238.“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忧”的内容是()

A.人生短暂B.离乡背井C.缺知心朋友D.缺少贤才239.直接引用《诗经》中的成句的是()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厌高,水不厌深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40.下列诗句运用比兴手法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何以解忧惟有杜康.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D.月明星稀,乌雀南飞.241.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C.建安诗歌D.鲍照的诗歌

18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谢灵运242.陶渊明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

A.田园诗B.咏怀诗C.咏史诗D.咏怀和咏史诗243.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是一首()

A.五言古诗B.五言绝句C.五言律诗D.乐府诗244.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B.平淡自然

C.清新淡雅D.豪放悲壮

245.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的诗人是()A.谢灵运B.陶渊明C.李白D.王维24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出自()。

A.《望月怀远》B.《春江花月夜》C.《月夜》D.《月下独酌》24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A.江水B.月C.清风D.白露248.《春江花月夜》是一首()

A.乐府旧题诗B.七律C.新乐府诗D.古体诗249.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B.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C.人生离别之感D.人生短暂之叹250.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春江花月夜B.山居秋暝C.归园田居D.长恨歌251.盛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A.高适与岑参

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

252.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

A.田园诗B.山水诗C.边塞诗D.爱情诗253.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是指().

A.玉做的筷子B.白色的筷子C.比喻思妇的眼泪D.人名254.高适《燕歌行》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B.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C.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D.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55.下列诗人中,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19

A.沈佺期B.王维C.王勃D.孟浩然

256.《山居秋暝》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

257.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指的是()

A.岑参B.王维C.孟浩然D.储光羲

258.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B.《庄子》C.《楚辞.招隐士》D.《荀子》259.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奇特、风格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唐代诗人是()A.王昌龄B.李白C.王维D.杜甫

260.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雄浑悲壮B.清新淡雅C.飘逸奔放D.意境朦胧261.盛唐诗人中,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

A.杜甫B.王维C.李白D.孟浩然262.李白的号是()

A.易安居士B.青莲居士C.香山居士D.柳泉居士263.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首(

D、新乐府诗

A、七言律诗B、新题乐府诗C、乐府旧题

264.《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用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D.借典故抒情

C.借比喻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