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11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区预处理三脱技术操作规程10文档格式.docx

预处理三脱周期

太规F05-1-N-SD015-2010

其它

消除冒红烟操作

太规F05-1-N-SD016-2010

铁水授入标准

太规F05-1-N-SD017-2010

铁水处理后[P]标准

太规F05-1-N-SD018-2010

三脱铁水专用罐标准

太规F05-1-N-SD019-2010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操作规程二钢南区

铁水预处理三脱原理生效日期:

2010年12月1日

太规F05-1-N-SD001-2010B/O第1页共1页

规程

铁水预处理三脱

小分类

铁水预处理三脱处理分脱硅处理、脱磷处理、脱硫处理,其反应如下:

1.脱硅处理(采用气体氧、红泥球和石灰):

[Si]+O2=(SiO2)

[Si]+2(FeO)=(SiO2)+2[Fe]

(SiO2)+2(CaO)=(2CaO•SiO2)

2.脱磷处理(采用石灰系粉剂、气体氧和红泥球):

2[P]+5(FeO)+4(CaO)=(4CaO•P2O5)+5[Fe]

2[P]+5/2O2+4(CaO)=(4CaO•P2O5)

3.脱硫处理(采用石灰系粉剂):

(CaO)+[FeS]=(CaS)+(FeO)

3(FeO)+2Al=(Al2O3)+3[Fe]

制定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责任部门

技术质量科

喷粉枪技术参数生效日期:

2010年12月1日

太规F05-1-N-SD002-2010B/O第1页共1页

预处理三脱

工艺参数

喷粉枪

1.功能:

用于预处理脱磷,辅助脱硫。

2.技术参数:

长度:

6900mm±

10mm

内管直径:

Φ50mm±

1mm

喷头孔数:

双孔

喷头尺寸:

喷孔Φ14.1mm

喷孔距枪头距离:

150mm

3.其它要求:

喷粉枪必须烘烤干燥、无裂痕,喷枪管道内必须畅通无杂物,两枪眼必须畅通,无杂物。

4.上喷枪时,法兰连接处必须上密封垫,上紧螺丝防止漏气,喷枪管路不漏气。

喷粉枪枪位设定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3-2010B/O第1页共1页

喷粉枪枪位设定标准

A点:

枪位设定为7050mm。

此点为喷枪待吹位。

B点:

枪位设定为5700mm。

此点为开气点。

枪下降到B点,载气自动打开。

枪上升到B点,载气自动关闭。

C点:

此点枪位根据所测液面计算而得。

确定为液面以下300mm。

枪下降到C点,粉剂自动打开。

枪上升到C点,粉剂自动关闭。

D点:

枪位设定为距罐底300mm。

此点为喷吹位。

氧枪技术参数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4-2010B/O第1页共1页

三脱氧枪

用于预处理脱磷,辅助脱硅。

6200±

两孔或三孔直筒形

马赫数:

M=1

喷孔两孔Φ18mm、三孔Φ16mm

氧枪最大流量:

2400Nm3/h

枪壁不渗、漏水,枪眼必须畅通,无杂物,喷孔无烧损。

4.三孔氧枪的安装:

一孔必须直对喷枪在氧枪的外侧,防止吹蚀喷枪。

氧枪枪位设定生效日期:

氧枪枪位设定

根据所测液面,氧枪正常设定为1300mm。

原辅料标准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5-2010B/O第1页共1页

1脱磷剂

1.1石灰粉理化指标

化学成分%

活性度

粒度

(目)

生烧

(%)

过烧

Cao

SiO2

MgO

S

P

≥88

≤2

≤3

≤0.10

≤0.04

≥300

~100

12

1.48

1.2萤石粉理化指标

堆比重

(t/m3)

CaF2

≥80

≤18

≤0.2

1.0

1.3脱磷剂配比

石灰

萤石

粒度(目)

水分

配比(%)

83.4

16.6

~100

≯0.5

2.红泥球:

项目

TFe

FeO

CaO

Cr

粒度(mm)

值(%)

≥50.0

≥30.0

≤5.0

≥10.0

≤0.050

≤0.120

5-30

3.工业介质

介质

纯度(%)

压力(MPa)

O2

99.95

1.2~1.6

N2

99.9

1.2~2.5

工艺流程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6-2010B/O第1页共1页

预处理操作

三脱流程

上粉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7-2010B/O第1页共1页

上粉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确认粉罐车运来粉剂的种类、数量。

2.与控制室人员联系,确认储粉仓内数量是否可以将粉剂装完。

脱磷剂储粉仓为30m3,装料最大高度为5700mm。

3.确认进气阀门、上料管阀是否都处于关闭状态。

4.将进气胶管和需上料胶管快速接头与槽车连接。

5.确认所运来的粉剂种类与连接胶管正确。

6.确认槽车的输料蝶阀、放散阀处于关闭状态。

7.确认槽车上的进风阀处于开通状态。

8.打开进气管阀门B-1905,罐车开始进气升压,观察罐车上的压力表开至0.2Mpa。

9.首先打开助吹阀B-1904,再打开输料球阀B-1902和罐车上的输料蝶阀,则粉剂开始上料,上料过程罐车压力保持在0.15Mpa以上。

10.当罐车上压力表表压降至0.10Mpa左右时,结合手摸上料胶管的感觉,综合判断粉剂已上完,但需空吹15秒以扫残料。

11.首先关闭B-1902输料球阀,然后关闭进气管阀门B-1905,助吹阀B-1904,打开B-1002泄压阀。

12.打开罐车上的放散阀,直至罐车内无气。

13.卸下进气胶管和上料胶管快速接头。

14.关闭罐车输料蝶阀,放散阀以及管路泄压阀B-1002,则整个上料系统操作完毕。

倒包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8-2010B/O第1页共1页

1.倒包操作前准备

1.1处理前确认罐车是否在倒包位,如在位时在操作画面上打开除尘蝶阀。

2.倒包操作

2.1专人指挥天车吊运高炉铁水罐,按照钢种要求处理量,根据轨道衡电子称显示,指挥天车作业,倒包时要求小股慢流。

2.2处理前铁水量按照分钢种规程要求或转炉提报量兑入。

一般按处理前铁水量比处理后铁水量多3吨考虑。

3.3如铁水硅含量>0.15%,根据铁水硅含量的高低,在倒包过程中加入100-500kg红泥球,利用铁水翻动搅拌辅助脱硅,注意控制过程的溢渣。

扒渣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09-2010B/O第1页共1页

1.扒渣前的准备

1.1罐车必须开到喷吹位

1.2罐车倾翻处于零位

1.3测温取样枪必须在上限位

1.4扒渣机扒渣杆处于零位

1.5测液面装置处于零位

1.6防溅罩处于最高位

1.7除尘风机已启动

1.8氧枪和喷粉枪处于上限位

2.操作现场:

扒渣控制室就地操作。

3.倒包补充脱硅完成以后,将罐车移动到处理位,在画面上确认罐车在处理位,在处理位时画面显示红色,再确认除尘蝶阀打开。

4.扒渣处理前确认操作电源有电、铁水罐倾翻允许、扒渣机运转允许灯亮,表示扒渣条件成立。

5.扒渣前检查扒渣画面上的液压油高度在L~H点之间(油位高于H点时人工放油)、液压油温度在15~45℃、除尘水冷烟道进水压力是否正常。

6.扒渣前操作电源送电,启动油泵(两台,另一台备用),再倾翻铁水罐。

7.扒渣时尽量扒渣干净,扒渣时原则:

扒渣头快前进慢后退,要求露出铁水液面3/4以上。

8.在扒渣过程中,保持油温在15~45℃。

油温高了开冷却系统,油温低了开加热系统。

8.1如油温夏天高于35℃开冷却系统,先开冷却水,再启动油温循环油泵,使油温降到正常温度。

8.2如冬天高于25℃关加热系统。

8.3扒渣过程中应经常开过滤系统,保持油的清洁。

测液面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0-2010B/O第1页共1页

1.测液地点:

现场操作盘。

2.扒渣完后,将铁水罐车开到测液位下,确认罐车在测液位下方。

3.检查电源是否有电,送电。

4.将开关转向“手动”,选择手动测量。

5.按“手动测量”按钮,铁锤自动下降测液面,铁锤接触液面时的数值为液面高度,铁锤自动上升。

测量结果自动进入计算机画面,自动计算喷枪开粉C点和氧枪正常处理枪位。

测温、取样操作生效日期:

2008年7月1日

太规F05-1-N-SD011-2008B/O第1页共1页

1.测温取样必备的联锁条件:

1.3扒渣机扒渣杆处于零位

1.4防溅罩处于最高位

1.5吹氧枪和喷粉枪处于上限位

1.6除尘风机已启动

1.7测液面装置处于零位

1.8测温取样枪必须在上限位

2.测完液面后,将罐车开到处理位下,检查公共设备画面罐车是否在处理位上,在处理位时画面显示红色,罐车在处理位上时除尘蝶阀自动打开。

3.上述联锁条件成立,则按自动测温取样按钮。

4.如上述联锁条件不成立,不能自动测温、取样,则人工扒渣平台测温,喷吹平台取样。

脱硅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2-2010B/O第1页共1页

脱硅操作

(1)

1.等出分析后确认铁水硅情况,如Si>0.15%,选择脱硅操作。

Si≤0.15%时,直接脱磷操作。

2.脱硅操作必须的联锁条件

●罐车必须开到喷吹位

●罐车倾翻处于零位

●测温取样枪必须处在上限位

●扒渣机扒渣杆处于零位

●测液面装置处于零位

●防溅罩处于最高位

●除尘风机已启动

●吹氧枪和喷粉枪处于上限位

3.联锁画面上检查上述联锁条件是否全部成立。

4.操作地点:

中央操作(PLC故障时在现场操作盘操作)。

5.在计算模式画面上输入原始铁水C、Si、P、S,温度、重量,铁水罐号,处理罐次,输入目标铁水P、S,温度。

6.在计算画面上点击“读入”按钮,操作模式画面上显示出各种操作模式要喷吹的重量、吹入的氧量。

7.选择喷枪(1#或2#)。

8.在操作主画面将氧枪开到喷吹位。

9.将防溅罩落到D1位。

10.选择“自动”或“半自动”模式,在处理画面上选择“脱硅”,再选择“喷吹”方式。

11.如选择“喷吹”方式,在“自动”模式下自动受料、加压操作,在“半自动”模式下需分别点击“受料”、“加压”。

检查料罐系统是否已经受料、加压。

12.在加压完后,点击“处理开始”,系统自动脱硅处理。

13.处理过程中,可根据渣子的起泡情况适当调节氧枪高度或调节流量阀1402的氧气流量。

注:

在处理过程中,注意渣子的起泡情况,如起泡严重,在画面上手动关O2快断阀1402,打开N2快断阀1502,或加入消泡剂。

如发生异常处理时,按“紧急停止”,将所有设备转向现场操作,利用现场操作盘将喷枪、氧枪、喷吹罐恢复原始状态。

脱磷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3-2010B/O第1页共1页

脱磷操作

(1)

一、脱磷处理步骤

1.脱磷操作条件

●当原始铁水Si≤0.15%时,直接脱磷操作。

●当Si>0.15%,脱硅处理完后,再进行脱磷操作。

2.脱磷处理联锁条件

●测温取样枪必须在上限位

3.检查上述联锁条件是否全部成立。

4.选择喷枪(1#或2#)。

5.将氧枪开到喷吹位。

6.将防溅罩落到D1位。

7.在处理画面上选择“脱磷”,再选择“喷吹”或“顶加”方式,再选择“自动”或“半自动”模式。

8.如选择“喷吹”方式,在“自动”模式下自动受料、加压操作,在“半自动”模式下需点击“受料”、“加压”。

9.在加压完后,点击“处理开始”,系统自动脱磷处理。

10.处理过程中,可根据渣子的起泡情况调节氧枪高度或氧气流量。

脱硫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4-2010B/O第1页共1页

脱硫操作:

脱磷喷吹操作结束后,扒尽渣。

下喷粉枪,继续喷吹脱磷粉剂4~5kg/t铁,喷吹速度为40kg/min,喷吹结束后,扒渣。

预处理三脱周期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5-2010B/O第1页共1页

三脱周期

当铁水Si≤0.20%时

倒灌操作5~8min

测温、取样1min

脱硅操作0min

脱磷操作30min

脱硫操作0~15min

扒渣操作10min

累计47~65min

当铁水Si>0.20%时

脱硅操作30~60min

脱磷操作30min

累计87~135min

消除冒红烟操作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6-2010B/O第1页共1页

1.冒红烟原因:

由于铁水三脱处理进行吹氧操作,铁水中易氧化元素Si、Mn、P的含量很低,氧气溶解到铁水后不能充分反应,在向转炉兑铁后,有少部分铁水残余在罐内,在铁水翻动的情况下,使得铁水中的溶解氧与铁继续反应,生成Fe2O3从铁水罐中冒出,造成空气污染。

2.消除冒红烟操作:

三脱铁水处理结束扒净渣后,人工投入脱氧合金(铝粉、硅铁粉)0.2~0.4kg/t铁在铁水表面,下喷枪继续喷吹1-3min(尽量少使用脱磷剂),提枪加入铁水覆盖剂。

1#转炉装完炉后,如剩有铁水,要立即指挥天车落下罐,向罐内加入3-7袋铁水覆盖剂,减少冒红烟。

预处理铁水受入标准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7-2008B/O第1页共1页

铁水受入

铁水受入标准

1.铁水受入目标成份:

对于普通铁水,要求如下

铁水

Si(%)

P(%)

S(%)

Cr(%)

温度

渣量

要求 

≤0.40

≤0.080

≤0.040

≥1220℃

≤0.3吨

对于脱硅铁水,要求如下

≤0.15

≤0.100

≥1250℃

优先使用脱硅铁水。

2.铁水成分异常时的处理

2.1无脱硅铁水时,可使用Si≤0.40%的普通铁水。

2.2无脱硅铁水且普通铁水Si>0.40%时,厂调协调处理。

3.铁水处理

3.1供冶炼不锈钢铁水全部脱磷处理。

3.2脱磷后的铁水可直兑转炉,或兑入电炉预溶液。

预处理目标[P]标准生效日期:

太规F05-1-N-SD018-2010B/O第1页共1页

目标[P]标准

1.低磷钢(成品[P]≤0.020%)、极低磷钢([P]≤0.015%):

1.1低磷钢:

入炉铁水[P]≤0.005%。

1.2极低磷钢:

入炉铁水[P]≤0.002%。

1.3铁水包扒渣必须扒至“0”点。

2.中低磷钢(成品[P]≤0.025%)

2.1入炉铁水[P]≤0.010%。

2.2铁水包扒渣必须扒至“0”点以下。

2.3铁水包扒渣至“0”点以下。

3.一般含磷钢(成品[P]在0.026~0.035%范围):

3.1大合金量入炉铁水[P]≤成品[P]-0.025%。

3.2小合金量入炉铁水[P]≤成品[P]-0.020%

3.3铁水包扒渣至“0”点以下。

注:

铁水包扒渣判定基准:

“0”点:

扒渣结束后,≥3/4铁水面暴露;

“1”点:

扒渣结束后,≥1/2铁水面暴露;

“2”点:

扒渣结束后,<1/2铁水面暴露;

表:

分钢种铁水处理后磷含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