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41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B、10s;

C、15s;

D、20s。

1(D)11、欲量取9mLHCL配制标准溶液,选用的量器是

A、吸量管;

B、滴定管;

C、移液管;

D、量筒。

溶液的配制

1(C)12、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C、试剂瓶

1(A)13、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A、金光红色 

B、中蓝色 

C、深绿色 

D、玫瑰红色

2(B)14、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A、阳离子B、密度C、电导率D、pH值

1(B)15、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A、G.R.B、A.R. 

C、C.P. 

D、L.P.

1(D)16、下列不可以加快溶质溶解速度的办法是A、研细 

B、搅拌 

C、加热 

D、过滤

1(D)17、下列仪器中可在沸水浴中加热的有A、容量瓶 

B、量筒 

C、比色管 

D、三角烧瓶

误差

1(B)18、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A、0.03% 

B、0.00% 

C、0.06% 

D、-0.06%

1(A)19、在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是

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B、进行对照实验 

C、进行空白试验 

D、进行仪器的校正

1(C)20、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

A、32% 

B、32.4% 

C、32.42% 

D、32.420%

2(A)21、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

甲:

31.27%、31.26%、31.28%;

乙:

31.17%、31.22%、31.21%;

丙:

31.32%、31.28%、31.30%。

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A、甲>丙>乙 

B、甲>乙>丙 

C、 

乙>甲>丙 

D、丙>甲>乙

2(C)22、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2.38、22.36、22.40、22.48,用Q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

(已知:

Q0.90=0.64,n=5时) 

A、22.38 

B、22.40 

C、22.48 

D、22.39

1(B)23、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A、0.03% 

1(A)24、在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是

1(C)25、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

1(B)2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1(A)27、测定某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得以下数据:

79.58%、79.45%、79.47%、79.50%、79.62%、79.38%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A、0.09% 

B、0.11% 

C、0.90% 

D、0.06%

1(D)28、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愈小愈好 

B、等于0 

C、没有要求 

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A)29、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

A、数据的分散程度 

B、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C、数据的大小 

D、数据的集中程度

1(C)30、用25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1(C)31、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的是:

(1)0.56235 

(2)0.562349 

(3)0.56245 

(4)0.562451

A、1,2 

   

B、3,4   

C、1,3 

D、2,4 

1(C)32、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H+]=0.0003mol/L 

 B、pH=8.89C、c(HCl)=0.1001mol/L 

     D、4000mg/L

2(B)33、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的pKa值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

A、4.5×

1013 

  B、4.5×

10-13 

C、4.46×

D、4.46×

10-13

1(D)34、在某离子鉴定时,怀疑所用蒸馏水含有待检离子,此时应

A、另选鉴定方法 

B、进行对照试验 

C、改变溶液酸 

D、进行空白试验

2(B)35、在进行某离子鉴定时未得肯定结果,如怀疑试剂已变质,应进行

A、重复实验;

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灵敏性试验

1(A)36、能更好的说明测定数据分散程度的是

A、标准偏差;

B、相对偏差;

C、平均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2(C)37、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偶然误差的是

A、砝码未经校正;

     B、试样在称量时吸湿;

C、几次读取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D、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略偏高。

1(C)38、算式(30.582—7.43)+(1.6—0.54)+2.4963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是

A、30.582;

B、7.43;

C、1.6;

D、0.54;

2(D)39、若一组数据中最小测定值为可疑时,用Q检验法的公式为

A、d/R 

     

B、S/R 

C、(Xn-Xn-1)/R   

D、(X2-X1)/(Xn-X1)

(二)化学分析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

1(C)40、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达到0.1%,使用常量滴定管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A、5~10mL 

B、10~15mL 

C、20~30mL 

D、15~20mL

1(C)4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理论变色点 

C、滴定终点 

D、以上说法都可以 

2(B)42、( 

)是指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里,用同一台仪器,按同一试验方法规定的步骤,同时完成同一试样的两个或多个测定过程。

A、重复试验 

B、平行试验 

C、再现试验 

D、对照试验

2(B)43、滴定速度偏快,滴定结束立即读数,会使读数

A、偏低 

B、偏高 

C、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D、无影响

3(A)44、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常用( 

)来核验、评价工作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A、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 

B、重复性和再现性 

C、精密度 

D、空白试验

2(D)45、待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在0.01~1%范围内的分析为:

A、痕量组分分析 

B、常量组分分析 

C、微量分析 

D、半微量分析

1(B)46、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A、滴定时有液溅出 

B、砝码未经校正 

C、滴定管读数读错 

D、试样未经混匀

1(B)47、在空白试验中,代替试液的是

A、电解质溶液;

B、蒸馏水;

C、其他离子试液;

D、稀HCl溶液。

2(A)48、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

A、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

B、滴定反应不完全;

C、试样不够纯净;

       D、滴定管读数不准确。

2(B)49、滴定分析所用指示剂是

A、本身具有颜色的辅助试剂;

  B、利用本身颜色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外加试剂;

C、本身无色的辅助试剂;

  D、能与标准溶液起作用的外加试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1(C)50、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A、1% 

B、2% 

C、5% 

D、10%

1(A)51、( 

)时,溶液的定量转移所用到的烧杯、玻璃棒,需以少量蒸馏水冲洗3~4次。

A、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 

B、缓冲溶液配制C、指示剂配制 

D、化学试剂配制 

1(B)52、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叫做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回收实验 

D、校正实验

2(A)53、下列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正确的是

A、H2C2O4•2H2O放在空的干燥器中B、NaCl放在空的干燥器中

C、Na2CO3在105~110℃电烘箱中D、邻苯二甲酸氢钾在500~600℃的电烘箱中

2(A)54、下列物质不能在烘箱中烘干的是

A、硼砂 

B、碳酸钠 

C、重铬酸钾 

D、邻苯二甲酸氢钾

酸碱滴定

2(D)55、下列物质中,能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苯酚 

B、氯化氨 

C、醋酸钠 

D、草酸

1(D)56、已知MNa2CO3=105.99g/mol,用它来标定0.1mol/LHCl溶液,宜称取Na2CO3为

A、0.5~1g 

B、0.05~0.1g 

C、1~2g 

D、0.15~0.2g

1(A)57、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A、HCl(A.R.) 

B、HCl(G.R.)C、HCl(L.R.)D、HCl(C.P.)

3(C)58、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HCl滴定0.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

A、9.7~4.3 

B、8.7~4.3 

C、8.7~5.3 

D、10.7~3.3

2(C)59、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则应呈现

A、紫色 

B、红色 

C、黄色 

D、无色

3(B)60、测定某混合碱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比继续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多,说明该混合碱的组成为

A、Na2CO3+NaHCO3 

B、Na2CO3+NaOH 

C、NaHCO3+NaOH 

D、Na2CO3

3(A)61、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

2体积比混合,混合溶液的pH是

A、3.17 

B、10.1 

C、5.3 

D、8.2

2(A)6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值最高的是

A、Na2CO3 

B、NaAc 

C、NH4Cl 

D、NaCl

1(B)63、欲配制1000mL0.1mol/LHCl溶液,应取浓度为12mol/L的浓盐酸

A、0.84mL 

B、8.3mL 

C、1.2mL 

D、12mL

1(A)64、将浓度为5mol/LNaOH溶液100mL,加水稀释至5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 

)mol/L。

A、1 

B、2 

C、3 

D、4

2(B)65、用盐酸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第一、二个化学计量点可分别用( 

)为指示剂。

A、甲基红和甲基橙 

B、酚酞和甲基橙 

C、甲基橙和酚酞 

D、酚酞和甲基红

2(D)66、在1mol/LHAc溶液中,欲使氢离子浓度增大,可采取下列何种方法

A、加水  B、加NaAc  C、加NaOH   D、0.1mol/LHCl

2(C)67、称取3.1015g基准KHC8H4O4(分子量为204.2),以酚酞为指示剂,以氢氧化钠为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30.40mL,同时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0.01mL,则氢氧化钠标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A、0.2689 

B、0.9210  

C、0.4998 

D、0.6107

3(A)68、能直接进行滴定的酸和碱溶液是 

A、0.1mol/LHF(Ka=6.8×

10-4) 

B、0.1mol/LHCN(Ka=4.9×

10-10) 

C、0.1mol/LNH4Cl(Kb=1.8×

10-5) 

D、0.1mol/LNaAc(Ka=1.8×

10-5)

2(D)69、与0.2mol/L的HCl溶液100mL,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0.2mol/l的H2SO4溶液50mL 

B、0.1mol/L的HNO3溶液200mL

C、0.4mol/l的醋酸溶液100mL 

D、0.1mol/L的H2SO4溶液100mL

1(B)70、下列溶液稀释10倍后,pH值变化最小的是

A、1mol•L-1HAc 

B、1mol•L-1HAc和0.5mol•L-1NaAcC、1mol•L-1NH3 

D、1mol•L-1NH4CI

配位滴定

2(C)71、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Fe3+、Al3+总量

2(C)72、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A、lgcMK′MY≥8 

B、lgcMKMY≥8 

C、lgcMK′MY≥6 

D、lgcMKMY≥6

3(A)73、在配合物[Cu(NH3)4]S0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S溶液,产生的沉淀是

A、CuS 

B、Cu(OH)2 

C、S 

D、无沉淀产生

3(C)74、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A、lgcK'

MY≤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B)75、EDTA滴定Zn2+时,加入NH3-NH4Cl可

A、防止干扰 

B、控制溶液的pH值 

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加大反应速度

2(D)76、取水样100mL,用C(EDTA)=0.02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4.00毫升,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用CaCO3mg/L表示)

A、20mg/L 

B、40mg/L 

C、60mg/L 

D、80mg/L

2(A)77、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与C的混合色

3(B)78、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2(B)79、以配位滴定法测定Pb2+时,消除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配位掩蔽法 

 B、控制酸度法 

 C、沉淀分离法  D、解蔽法

氧化-还原滴定

2(A)80、碘量法滴定的酸度条件为

A、弱酸 

B、强酸 

C、弱碱 

D、强碱

2(D)81、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盐溶液,滴定应该是

A、将草酸盐溶液煮沸后,冷却至85℃再进行 

B、在室温下进行

C、将草酸盐溶液煮沸后立即进行 

D、将草酸盐溶液加热至75—85℃时进行

2(B)82、以K2Cr2O7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时,滴定前加水稀释时是为了

A、便于滴定操作 

B、保持溶液的弱酸性 

C、防止淀粉凝聚 

D、防止碘挥发

1(B)83、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近终点时 

C、滴入标准溶液近50%时 

D、滴入标准溶液至50%后

3(B)84、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S2-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A、MnO4—+S2-+4H+=MnO2+S↓+2H2O↓ 

B、2MnO4—+5S2-+16H+=2Mn2++5S↓+8H2O

C、MnO4—+S2-+4H+=Mn2++SO2↑+2H2O 

D、2MnO4—+S2-+4H+=2MnO4—+SO2↑+2H2O

1(D)85、用基准物Na2C2O4标定配制好的KMnO4溶液,其终点颜色是

A、蓝色 

B、亮绿色 

C、紫色变为纯蓝色 

D、粉红色 

3(C)86、用Na2C2O4标定高锰酸钾时,刚开始时褪色较慢,但之后褪色变快的原因是

A、温度过低 

B、反应进行后,温度升高 

C、Mn2+催化作用 

D、高锰酸钾浓度变小

3(C)87、间接碘量法若在碱性介质下进行,由于( 

)歧化反应,将影响测定结果。

A、S2O32- 

B、I- 

C、I2 

D、S4O62-

2(A)88、已知=2.85V 

EoCl2/Cl-=1.36V 

EoBr2/Br-=1.08V则还原能力次序为

A、Br->

Cl->

F- 

B、F-<

Br-<

Cl- 

C、Cl-<

F-<

Br- 

D、Br-<

Cl-<

F-

3(D)89、用H2C2O4•2H2O标定KMnO4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D),以防H2C2O4的分解。

A、60℃ 

B、75℃ 

C、40℃ 

D、85℃

2(C)90、为减小间接碘量法的分析误差,下面哪些方法不适用

A、开始慢摇快滴,终点快摇慢滴 

B、反应时放置于暗处

C、加入催化剂 

D、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和滴定

3(A)91、碘量法测定铜时,在接近终点时加入NH4CNS的原因是

A、主要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CNS沉淀,使反应更完全,减少误差

B、便于终点颜色观察 

C、防止沉淀溶解 

D、减小沉淀吸附

3(C)92、重铬酸钾滴定法测铁,加入H3PO4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沉淀 

B、提高酸度 

C、降低Fe3+/Fe2+电位,使突跃范围增大 

D、防止Fe2+氧化

3(D)93、重铬酸钾法滴定铁的操作中,加入HgCl2,主要是为了 

A、氧化Fe2+ 

B、掩蔽Fe3+ 

C、除去H2O 

D、除去过量SnCl2 

3(A)94、配制淀粉指示剂,加入HgI2是为了 

A、抑制细菌生长 

B、加速溶解 

C、易于变色 

D、防止沉淀

2(D)95、重铬酸钾法中,为减小Cr3+的绿色影响终点的观察,常采取的措施是

A、加掩蔽剂 

B、加有机溶剂萃取除去 

C、加沉淀剂分离 

D、加较多水稀释

2(B)96、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

A、KMnO4溶液滴定H2O2       B、KMnO4法测定MnO2

C、碘量法测定Na2S  

   D、溴量法测定苯酚

3(B)97、关于制备I2标准溶液错误的说法是( )

A、由于碘的挥发性较大,故不宜以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

B、标定I2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Na2C2O4

C、I2应先溶解在浓KI溶液中,再稀释至所需体积

D、标定I2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As2O3

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

2(D)98、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

A、盐效应 

B、同离子效应 

C、酸效应 

D、配位效应

2(C)99、利用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值在6.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