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558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建设交通工程专业学习心得Word文档格式.doc

一、线形标准的掌握

山区公路路线线形标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构筑物的设置、设计、

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公路建设费用。

虽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对各级公路的线形指标均有具体的规定,但所规定的各级公路所适应交通量的变化幅度范围很大,因此,在具体路线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具体道路的具体交通流量、各种车型构成、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充分把握好设计道路的线型指标。

(一)、设计交通量在道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上限附近的重要干线公路,线形指标宜高不宜低。

如果地形、地质条件许可,在增加工程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线形指标可按提高一级设计速度来掌握。

例如设计时速40km/h的山区二级公路,当远景设计年限昼夜交通量达到5000辆-7500辆,机动车辆比例又较大时,可按60km/h的设计速度掌握平、纵面线指标。

这样,即使将来由于交通量增长而需要提高道路等级,也可以将其用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半幅而不需要重建路基及各种构造物,但可以完全避免重复修建的费用及改造的困难。

因为提高道路等级的改建,当旧有道路的平、纵面指标需要改造时,几乎与新建无异,而且道路等级改建提高对交通通行的干扰相当大,造成设计、维持交通及施工的诸多困难。

(二)、设计交通量在道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下限附近的一般公路,线形指标要根据地形掌握,不能为了一味追求较高的地形指标而不顾工程数量的增大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充分利用地形、灵活掌握设计标准,设计出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使道路的平均运行速度达到最佳值,即使采用了极限指标,也完全是一项较好的设计。

因此,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当中,如何合理掌握线形指标,路线设计者必须要对道路的交通量、车型构成、道路的重要程度以及道路影响区的路网及发展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二、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的采用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对曲线间直线长度做了如下规定:

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长度为:

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

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当设计车速小于等于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对此规定,山区公路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一般尚可达到要求,而对同向曲线,一般则较难达到要求。

对同向曲线而言,若达到规范要求,往往会使线形与地形不能相适应而造成高填深挖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6V”规定的由来,我本人认为是从避免出现影响线型美观的“断背曲线”引来的。

而“断背曲线”,是指司机同时看到的两个中间有短直线的同向曲线,多出现在明弯处,而暗弯则不易同时看到两个曲线,因为在一个曲线上行驶看到下一个曲线,并不一定会使驾驶者产生“断背”的感觉,同时在一个曲线上看到下一个曲线,更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当路线与地形地物有较好的配合时,即使是出现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小于“6V”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何况假使是在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平微区高速公路上,同向曲线间720m的距离,由于前方车辆等因素的影响,司机甚至都不一定能看清下一个曲线。

因此,“6V”的直线长的规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山区公路当路线与地形配合较好时,地形与环境本身就能起到引导驾驶员判断的作用,缓和曲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驾驶者对路线的转弯方向作出判断,并且有合理的操作时间(只要缓和曲线长满足要求的话),安全问题也并不完全是由直线长度不足引起的。

直线长度的最小值采用多大较为合理,可以从汽车在直线段上的行驶时间及驾驶者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乘旅的舒适性来分析。

对于反向曲线,2V的直线长度对于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来讲,行驶时间是7.2s;

对同向曲线,若按6V作为曲线间直线长,车辆按设计速度在直线段上的行驶时间为21.6s。

显然,这两种曲线、直线组合中直线段的行驶时间都不能算短。

即使两种线形直线长度均采用2V,也足能满足驾驶员作难易程度及乘旅舒适性的要求。

从安全行驶上来讲、有关资料表明,驾驶人员看到不利的行驶条件(包括障碍物)的感觉反应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为1.0s。

从安全角度讲,如果司机的判断是不利的线形,即使需要停车,也仅需要2.5s的行驶距离再加上汽车制动距离,在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今天,制动距离只会越来越短,何况相对较短的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并不一定需要停车。

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员是根据沿途地形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自身的驾驶技术和车辆性能来选择行驶速度的,只要线形设计不会导致驾驶员产生错误判断,行驶安全应该是能保证的。

而线形的美观与否不能仅从俯视的角度来看,要以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上的具体感觉为评判标准,而这一感觉往往取决于线形与地形相适应的程度、驾驶员根据地形条件所选择的行驶速度需求的满足以及道路使用者的舒适感。

而直线并不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唯一线型,为满足直线长度的最低要求,往往会以牺牲曲线半径为代价和造成不顾地形条件的高填深挖,不仅不利于行车。

而且会给沿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道路使用者产生恐惧与不安全等心理压力。

那么,用什么来决定曲线间的直线长度呢?

我认为地形条件及道路使用者对行车速度、安全、舒适的基本需求应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在具体直线长度未有新的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地形条件,考虑行车安全及乘旅的舒适性,暂按2倍计算行车速度作为同向和反向曲线间直线长的极限值,可作为缓解直线长度与工程造价矛盾的一种临时方法。

三、山区公路超高值的取用

随着公路路幅宽度的增大及路肩硬化的进行,路容有了较大的提高,行车的安全感增强,在山区公路上超速行驶的车辆的比例增大,按设计车速设计的路面超高值往往不能满足超速车辆对行车舒适感的需求。

在无积雪影响及纵坡不大的山区公路上,在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路线线形及其他具体情况提高一个设计速度等级设置超高,以使乘旅的舒适感增加。

比如设计速度为40km/h的道路可按60km/h的行驶速度设置超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低速行驶车辆,最大超高值仍不得超过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规定,合成坡度的最大值也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

因此,一定范围内的较小半径曲线的超高,最多只能取到规范中的最大值,而中等大小的曲线半径,由于具有汽车超速行驶的平面线形条件,加大超高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较大半径的曲线由于加入了超高(注意,凡需设置超高的半径均需设置缓和曲线),使行车更为舒适,是完全可行的。

路线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设计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山区公路,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设计出一条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

目前,各种计算机路线设计软件为路线设计者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利用数字化地形模型进行路线三维设计的软件也已投入市场,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路线设计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辅助工具。

因此,设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线形组合更为美观上,通过对三维线形的直观立体感受,确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