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5739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Word文档格式.doc

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系统,一般是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

标记制度

层累标记制:

类号位数与类目等级相适应、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

优点是表达性强;

缺点是影响简短性

顺序标记制:

不同等级类目只按其先后次序配置号码的标记制度。

优点是配号简单,类号简短,容纳性强;

缺点是表达性和助记性较差

混合标记制:

层累制和顺序制相结合的一种标记制度

分面标记制:

参见分面分类法

三复分表

复分表是将主表中按相同标准划分某些类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同子目抽出来,并配以特定号码,单独编列成表,供主表中有关类目进一步复分用的类目表

复分表的类型

通用复分表:

供整个分类表各大类中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

专类复分表:

供某大类或某大类中的部分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

类目仿分:

某些类目下未列出下位类的名称,而仅指明“仿……分”的一种复分方式

主类号组配:

用组配符号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组成一个复合类号

(注:

类目仿分与主类号组配类同复分表的性质)

四类目注释与索引

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文字,类型主要有:

内容范围注释,如:

计量学是一门……的科学

类目关系注释,如:

宜入……,参见……

类目沿革注释,如:

4版为正式类,5版改为交替类

分类方法注释,如:

依世界地区表分

列类依据注释,如:

按照周期表各族非金属自右向左排列

同类书区分方法注释,如:

依会议届次排,依藏书家排,依药名排

类目索引是从类目名称字顺途径查找相应类号的工具,主要有直接索引和相关索引两种类型

直接索引:

将类目与相关主题概念按字顺排列

相关索引:

除将类目与相关主题概念按字顺排列外,还将一个主题的各个方面以及被这一主题所规定的词,都集中在一个主题标目下

第三节分面分类法

依据概念的分析和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体系,通过各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文献分类法,又称组配分类法,分析-综合分类法

《冒号分类法》、《布利斯书目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半分面)

分类表,标记符号,复分表,注释与索引

一分面类表

分面:

按照某种分类标准产生出来的一组类目

分面分析法:

将知识领域按其不同的属性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分面,每个分面再分解为若干个亚面(还可分解为更小的子面),面内列出所属各子目的一种编制分类表的方法

分面引用次序:

各分面被引用的先后顺序,即类目组配次序

分面排列次序:

分类表中各分面及类目的排列次序

两者相同,为分面排列次序的顺排法;

两者相反,为分面排列次序的倒排法

二标记制度

分面标记制(CC):

用分面符号把类号分成若干段,使每一段号码代表主题的一个方面,以显示类目组配结构的一种标记制度

回溯标记制(BC2):

直接将类号与位于其前面的类号组合,以表达一个复杂概念的一种标记制度

三分面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的比较

体系分类法

优点:

便于按学科、专业角度检索文献

清晰显示类目之间的从属和并列关系

分类号码单纯,编制方法简单

缺点:

不能充分揭示专深、复杂和新的主题

不能很好实现多途径检索

不利于随时修订

分面分类法

能够揭示专深、复杂和新的主题

能够提供多途径检索

便于随时修订

类目体系不够直观

标记和使用比较复杂

不适用于组织文献分类排架

第二章《中图法》概述

第一节《中图法》发展历程

《中图法》是为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对文献进行整序和分类检索的需要,为统一全国文献分类编目创造条件而编制和发展的。

1975年第1版,1980年第2版,1990年第3版,1999年第4版(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010年第5版

第二节《中图法》体系结构

宏观结构:

编制说明,基本大类表,基本类目表(简表),主表(详表),附表(复分表),字顺索引,使用手册

微观结构:

即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

类目(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用复分表的子目)是构造分类法的最基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

一个类目是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的。

《中图法》的类目结构如下:

(类号)……R318.01生物力学……(类名)

生物流体力学、骨、软组织

力学以及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注释和参照)

工程中的应用等。

参见Q66

(类级,用空格和字体表示)

基本部类(5个)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基本大类(22个)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社会科学: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

自然科学:

一般-特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理论-应用(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科学)

各学科门类编制结构

v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目的编列

该类具有特藏的性质,根据文献编著特点和检索的需要,首先按著作类型区分为原著、传记、学习和研究三大部分,继而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按经典作家列类,在各经典作家之下,分别再按著作体例或传记体例细分。

这三大部分的编制结构如下图所示:

原著

传记

学习和研究

著作人

选集文集

著作学习和研究

单行著作

生平事迹

书信集

年谱年表

诗词

纪念文集

手迹

研究阐述

……

专题汇编

肖像照片

书目索引

v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编列

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与空间、时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国家和时代就成为重要分类标准,这与自然科学门类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类目划分时,对国家和时代的划分,因学科性质的不同,使用的阶段和层次也有所不同。

如首先按国家区分的有B1/7各国哲学、D5/7各国政治、E1/7各国军事、I1/7各国文学等。

在第二层次按国家区分的有D8国际关系、D9法律、F3/8部门经济、J2/8各种艺术等。

不按国家区分,而只在学科概况或事业下按国家区分,如G2/3文化、科学研究、G8体育等。

也有的学科只按学科内容分,不按国家或时代分,如B81逻辑学、B82伦理学、B83美学、H语言文字、F76商品学等。

由于时代的区分一般是限定在一定的区域,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时代区分,都规定在国家区分之后进行。

如各国哲学按“国家──时代──哲学家”的次序;

各国文学作品按“国家──体裁──时代”的次序;

各国历史按“国家──时代──史实”的次序划分。

下例是社会科学类目编制的典型结构:

F4工业经济

40 工业经济理论———————理论

41 世界工业经济————————实体

42 中国工业经济

4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理论)

421/425 中国工业经济的各方面(总论)

426  工业部门经济(专论)

427  地方工业经济

429  中国工业经济史

43/47 各国工业经济

社会科学类基本编制结构可用下面示意图说明(以经济类为例):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总论

F0理论

F1各国概况

F40理论

F420/425

方针、计划

专论

F2计划经济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8财政金融

F41世界

F42中国

F43/47各国

F426部门经济

F427地方经济

F429经济史

v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类目的编列

自然科学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类目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物质结构或运动形式,大体按: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无机物质的宏观运动─生命运动的次序,由低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序列:

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

数学的划分没有严格按照研究对象划分为代数(研究数)、几何(研究形)、分析(研究数形关系),而是首先划分为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应用数学三个部分,然后再按研究对象进一步划分。

物理学按从宏观物理现象到微观物质结构的次序序列。

化学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到高分子化学,最后是物理化学(边缘学科)的次序序列。

天文学、地球科学是依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按着从远到近、从宇观到宏观、从高空到地面的次序序列。

生物学的编制结构与上述几门学科不同,Q1/8首先编列各种生物的共性方面的问题,如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等,作为总论性类目,然后编列Q91/98各类生物的专论性类目,并按照发展演化的次序进行排列。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对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自然科学各类普遍编列了总论某学科应用的类目。

例如:

O29应用数学

自然科学各类部分类目使用了国家、时代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一是关于学科的现状或历史,二是某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地域或时代的属性。

N09自然科学史

依世界地区表分。

P548区域大地构造学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再依中国时代表分。

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类,也编列了部分非基础理论性质的类目(如技术、设备),例如:

P756水下工程技术

v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目的编列

技术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的,针对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形成的技术理论性科学,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通向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的桥梁。

如工程物理、工程热力学、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

应用科学(包括工程技术)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技术和工艺,是改造自然、生产物质产品的理论与技术。

如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

医学和农林科学则是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综合体。

从文献内容的角度来看,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常常是交融在同一文献中,很难区分。

因此,中图法是将这两种科学合并编列,不加以区分。

总论技术科学的文献归入T-0。

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目的编列,主要依加工的对象或方法作为划分依据:

工程技术部门

生产对象

生产方法

TD矿业工程

TF冶金工程

TG金属工艺

TK动力工程

U交通运输

矿山

矿石

金属材料

各种能源及设备

各种物料

运输设施工具

开采

冶炼

机械加工

能源的利用、转化

物料运输

运输设施工具制造

各类工程技术,一般按技术方法或产品进一步划分:

TG3金属压力加工

31锻造、锻压

33轧制、轧造

35拉制、拉拨

37挤压

38冷冲压 

————————————

TQ17硅酸盐工业

171玻璃工业

172水泥工业

173搪瓷工业

174陶瓷工业

各项具体工程技术类目的细分,都按工程的“方面”,使用统一的体例进行,即:

理论─设计─结构─材料─设备─工艺─运行─工厂─综合利用

工程技术典型的编制结构,如下例所示:

TQ63涂料工业

630一般性问题

.1 基础理论

.4 原料及辅料

………………………

.6 涂料生产工艺

.7 涂料产品

.8 涂料加工厂

 

631油基漆

633合成树脂漆

634硝基漆

635各种用途涂料

上述工程技术类的基本编制结构可用以下示意图表达:

关于某类事物的某一方面

一般性问题

通用的方面

具体技术

关于某种事物的各个方面

具体材料

具体设施

具体产品

在工程技术各类中,处理总论与专论的编制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

(1)在具体事物之前编列“一般性问题”,作为该类事物的总论性类目。

多数情况下,某类的“一般性问题”,又是该类事物进一步细分的依据,起专类复分表的作用。

(2)在具体事物之前编列该类事物通用方面的类目(总论性类目),然后编制专类复分表,作为该各种具体事物进一步细分的依据。

U66船舶工程

661船舶原理

662船舶设计

663船舶结构

673造船厂、修船厂

674各种船舶

以下U674.1/.98可仿下表分。

  01原理

  02设计、规范

………

09类型

.1运输船

.2专业工作船

.3工程船

(3)既不编列“一般性问题”,也不编制专类复分表,专论性类目的细分直接仿总论性类目分,这时整个总论性类目就相当于一个大的专类复分表。

U44桥涵工程

441结构原理结构力学

442勘测设计与计算

……………

447桥梁安全与事故

448各种桥梁

     以下各类可仿U44分。

.1桥梁:

按用途分

.2桥梁:

按结构分

……………

医学和农业科学类目的编列,大体都划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该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具有共性的类目;

后一部分是具体治疗或生产对象的类目。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1预防医学1农业基础科学

3基础医学2农业工程

4临床医学3农学

5内科学5农作物

6外科学6园艺

8特种医学9水产、渔业

v综合性图书类目的编列

由于该类文献是多学科知识的集合体,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所以首先按出版物类型划分。

该类文献大体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类。

参考工具书按“出版物类型─国家”的次序列类,专科性参考工具书也可按出版形式集中,按学科细分;

检索工具书中综合性的与参考工具书基本相同,专科性的一律不分国别,直接采用组配编号法按学科内容细分。

其编制结构如下图所示:

出版物类型:

参考工具书

综合性

百科全书

2中国

3/7各国

词典

文集

专科性

按内容细分:

组配编号

检索工具书

图书目录

按类型分

报刊目录

专科目录

文摘索引

v总论与专论的安排

《中图法》为适应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在编制中编列了不同层次的总论性类目及专论性类目。

一般来说,总论是指某类事物的整体、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

专论是指某整体的组成部分、某种事物的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

在多数情况下,总论与专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如同上下位类一样是个相对的称谓),一个类目往往既是总论性的,又是专论性的。

由于总论与专论通常是相互依存的相对概念,所以应注意分析不同的划分阶段所编列的不同层次的总论性类目的内容范围。

一般来说,类目的概括性越高,总论的范围大,它所包括的专论性内容就越少;

类目越专指,所包括的专论性内容就越多。

如:

主题正确错误

电机设计TM302电机设计TM3电机

电机导磁部件设计TM303.3导磁部件TM302电机设计

电动机设计TM320.2电动机设计TM302电机设计

交流电动机设计TM340.2交流电机设计TM320.2电动机设计

牵引电动机设计TM922.71牵引电动机TM320.2电动机设计

内燃机车电机设计U262.42机车牵引电机TM922.71牵引电动机

第三节《中图法》标记系统

一《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基本符号

《中图法》以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作为其基本符号,如G254。

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但“法律”大类第二分类体系用“DF”表示,“工业技术”的二级类采用双字母,如TB、TD、TE、TF、TV等。

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及工业技术所属二级类的序列,字母之后用数字表示下属各级类,数字依小数制排序。

辅助符号

(1)a推荐符号。

是为了将“A”大类的马列经典作家的科学著作及专题汇编在有关各类作互见,而采用的符号。

将“a”置于有关互见类号之后起推荐作用。

(2)-总论复分号。

这是表示总论复分表中的类目号码,凡主表类目使用总论复分表复分组号时,须将“-”与复分表中的类号一起加在主类号之后。

(3)()地区区分号。

当某类目需要依地区、国家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地区表复分时,则可将“世界地区表”或“中国地区表”的有关类号用()括起,加在主类号之后。

(4=时代区分号。

当某类目需要依时代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时代表复分时,则可将“国际时代表”或“中国时代表”的有关类号加在主类号之后,中间用“=”联结。

(5)“”民族区分号。

如某类需要依民族细分,但类目无注释依“世界种族与民族表”或“中国民族表”复分时,则可将种族或民族号码置于“”中,加在主类号之后。

(6)<

>

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

如某类目若需按通用时间、地区复分,则将“通用时间、地点复分表”的有关类号置于“<

>

”内,加在主类号之后。

(7):

组配符号。

表示主类号之间的概念交叉组配。

此外,还有“/”(起止符号)、“[]”(交替符号)、“{}”(停用符号)、“+”(加号)等辅助符号,只出现在分类表中,不出现在标引中,可结合《中图法》实际类表了解与掌握。

至于类号中的小圆点“.”,只是为了使类号清晰易读,可以不归入辅助符号之列。

标记符号的排列

《中图法》标记符号的排列是:

一般类号的排列采用由左至右逐位对比的方法进列,先比较字母部分,字母部分按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

再比较数字部分,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数制排列;

类号的末位标记有推荐符号“a”的排在该类的最前面;

类号中如涉及多种辅助符号的使用,一般按-、()、“”、=、<

、+、:

的次序排列。

二《中图法》的标记制度

标记制度是为文献分类法的类目配置分类号的方法,也称配号制度,《中图法》的标记制度是基本的层累标记制,以号码的位数反映类目的级别。

但基本大类以字母为序,《中图法》的层累制不是严格的,为了克服它的局限,采用了多种变通方法。

1、八分法,是为了容纳较多的同位类而采用的一种配号方法。

采用层累制时,当同位类超过8个,用1—8表示前面的8个类,用91、92、93…98,甚至到991、992…998等表示后面的类目,因此又称扩9法。

这种方法,虽然使类号的位数与类目等级不一致,但仍能有规律地表示类目的级别。

《中图法》P164、H7(语种)采用八分法来表示同位类。

(H78和H791都表示三级类目)

H78凯尔特语族……(第三级类目)

H781爱尔兰语

H782苏格兰语

H783威尔士语

H784布列塔尼语

H789凯尔特语族其他语言

H791希腊语族……(第三级类目)

H791.1古希腊语

H791.2中古希腊语(拜占庭语

H791.3新希腊语

H792阿尔巴尼亚语族

……

2、双位法,又称双位制或百分法,是为了容纳相当多的同位类而采用的一种配号方法。

在采用层累制的情况下,当同位类多达几个时,不用数字1-9,而用数字11、12…99等表示某类目的下位类。

《中图法》P539、S685.11就是采用双位法。

S6园艺

S68观赏园艺

S685观花树木类……(第四级类目)

S685.11牡丹……(第五级类目)

S68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