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58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5、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6、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五、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六、教学课时:

1、《观潮》 

 

两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两课时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一课时

5、《语文园地一》 

三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简说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重难点: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7、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5、《古诗两首》 

 

2课时 

6、《爬山虎的脚》 

2课时

7、《蟋蟀的住宅》 

2课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3、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四、课时安排

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讨论交流:

1、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2、如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多看童话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

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

  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

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3、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学习时间:

白鹅 

白公鹅 

猫 

母鸡 

语文园地四 

六课时

共计:

十四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备课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的照片,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

“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的保护展开交流、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

“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相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的资料。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

本单元教学根据学生本阶段的认知心理的特点按照情景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

用情境导入与综合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三处名胜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的教学的设计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围绕在单元主题周围,让语文的学习与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相结合。

以此调动学生对单元教材整体产生兴趣的感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和认识事物增长见闻的能力,陶冶自身的情感,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⑴知识与技能:

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32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32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

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世界遗产”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游览名胜的顺序、抓住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

提高语文的能力。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本单元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内容的能力,贯穿各部分的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学生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4、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5、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6、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提倡将好的片段背诵下来。

注重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7、将口语表达的训练与写作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恰当的书面文字写出来。

注意语言的交际与写作的转换,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综合水平。

五、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以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为内容的习作。

“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六、教学课时

1、《长城》 

2、《颐和园》 

3、《秦兵马俑 

》一课时

4、《语文园地五》 

四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

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

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

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目标1、3、4、5、7

教学难点:

目标3、5、7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是综合训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他家做客的故事。

《乌塔》讲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 

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 

明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 

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

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四、教学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乌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5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